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本科生毕业论毕业论文(文(设计设计) ) 题题 目:目:我国近海养殖我国近海养殖业对业对海水海水环环境的影响研究境的影响研究 专业专业代代码码:071401 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刘情情刘情情 学学 号号:2007202041 单单 位位:聊城大学聊城大学环环境与境与规规划学院划学院 指指导导教教师师:刘衍君刘衍君 2011 年月日年月日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 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 外,论文中不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 含为获得聊城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 料。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 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相应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指 导 教 师 签名: 日期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I 目录目录 前言前言.1 1 我国近海养殖业与海水环境发展概况我国近海养殖业与海水环境发展概况1 1.1 我国近海养殖业发展概况.1 1.2 海水环境概况2 2 近海养殖业污染类型分析近海养殖业污染类型分析.4 2.1 重金属污染4 2.2 营养盐污染5 2.3 生态系统的破坏.6 3 近海养殖业与海水环境的关系分析近海养殖业与海水环境的关系分析.6 3.1 近海养殖与赤潮发生的基本关系.6 3.2 近海养殖与药物污染的关系7 4 我国近海养殖业污染海水环境控制对策及措施我国近海养殖业污染海水环境控制对策及措施.8 4.1 物理和化学方法.8 4.2 生物方法.8 4.3 发展可持续性近海养殖业.9 结语结语.10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1 致谢致谢.12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II 摘要摘要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近海养殖业与海洋水质状况的分析,初步得出我国近海养 殖业对海洋污染主要有重金属污染,营养盐污染,以及对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环境 的破坏。通过对我国近海养殖业与海水关系的进一步分析,得出随着我国近海养 殖业的发展,海洋赤潮的发生次数及发生面积也有所增加,但是赤潮发生的概率 与近海养殖水域的面积呈现明显的反比关系。近海养殖过程中使用的一些抗生素 及有机药物也严重污染了海洋环境。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对近海养殖业区域的 治理方法,即物理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可持续性近海养殖业。 关键字关键字:近海养殖;海洋环境;污染;赤潮;对策措施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III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offshore aquaculture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Marine water quality conditions, initially it is concluded that Marine pollution mainly includes the Heavy Metal Pollution, Nutrient Pollution and the damage to coastal zon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ffshore aquaculture and Marine water, it is concluded that a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offshore aquaculture the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and the area of red tides also increased, but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red tides and the area of offshore aquaculture showed obvious inverse relationship. Antibiotics and organic drugs during offshore aquaculture also polluted the marine environment.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 there are a region of the management methods of coastal aquaculture, namely physical and chemical methods,biological methods, sustainable offshore aquaculture industry. Key words:Offshore aquaculture; Marine environment; Pollution; Red tides; Countermeasures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1 我国近海养殖业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研究我国近海养殖业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研究 前言前言 近海养殖业就是利用近海水体从事鱼类及其他水产经济动植物养殖的生产活 动。发展近海养殖业能经济地为人类提供优质动物蛋白食品。在动物饲养中,鱼 类是水生变温动物,较之陆生恒温的家畜、家禽能量消耗少、饲料转化效率高, 产品中动物蛋白质含量也高。进入21世纪,人类正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 问题的挑战。目前,全球人口总数已达65亿,土地空间利用已接近饱和、陆地食 物产出增长难以满足人类食物增长需求,向海洋索取食物已成为全球战略的重要 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海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盲目扩大规模和投入的负面效应 日益严重,养殖环境不断恶化,养殖生物病害频繁发生。海水养殖环境污染不仅 制约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也对养殖区及其毗邻海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了 重要影响,近海养殖日益成为近海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它对近海生态环境的破坏 主要表现为对近岸海洋生物生态系统的破坏,进而影响近海养殖环境和养殖产品 的安全。对养殖业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分析,将对防控我国近海水环境污染、保 障近海养殖产品安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特殊的战略意义。为治理受污染的近 海海洋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近海养殖业提供理论基础。 1 我国近海养殖业与海水环境发展概况我国近海养殖业与海水环境发展概况 1.1 我国近海养殖业发展概况我国近海养殖业发展概况 我国是世界海水养殖大国,产量多年居世界首位,海水养殖产量约占全球海 水养殖总产量的80%以上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海水养殖业取得长足发展, 养殖总产量从1978年的不足45万t增至2007年的1307万t,增加了29倍,在繁荣沿 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中作用显著。据统计,我国的海水养殖 总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水产养殖业为我国民众提供了30%以上的优 质蛋白源,预计到2020年,我国对海洋食物的需求将达到每年4000万t2。海水养 殖得到了快速发展,养殖规模也将继续扩大。目前,我国各海区养殖面积如图1 所示: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 图1 各海区养殖面积统计图 上图显示,我国大连狮子岛、河北北戴河、浙江象山港、广州拓林湾等海域 的养殖面积较大。从经济上分析,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早,目前经济发展成 熟,人口集中,大面积的发展近海养殖是人们需求的必然。近些年来,人们发现 近海养殖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环境问题,据国家海洋局统计显 示,面积约37万k的近岸海域,近年来随着沿海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海洋资源开 发利用力度的不断加大,污染程度日益加剧,整体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环境灾害 频繁,海水三类水质以上占近岸海域面积56.8%,而一类水质仅为14.7%。赤潮发 生则由20世纪70年代的每年12次增加到90年代每年20多次,海水养殖正成为近 岸海域重要污染源3。 1.2 海水环境概况海水环境概况 1.2.1 近海海洋水质状况近海海洋水质状况 饵料的污染是主要的污染源。大规模海水养殖使得大片水面被围栏或密置网 箱,水面超负荷运载,由于高密度放养,并大量投喂外源性饵料,排泄物增加, 致使水中氮、磷等营养要素和有机物含量猛增,透明度下降,水质和底质恶化, 水体富营养化加重,病害增加,赤潮发生率提高。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残饵、粪便 中所含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悬浮颗粒物和有机物会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 源。此外,我国水产养殖业中用过的药物多达数百种,这些药物会有相当一部分 直接散失到环境中,造成环境短期或长期的退化。某些毒物,如藻毒素、麻痹性 贝毒引起的养殖自身污染现象也应当引起重视,其危害性不容小觑。 鱼饵、药物都最终导致近海海洋水质恶化。下表列出了我国2009年各海洋水 质状况。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大连獐子岛 河北北戴河 山东烟台 浙江嵊泗 浙江象山港 福建闽江口 福建厦门 广东柘林湾 深圳南澳 养殖面积(公顷)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3 表1 2009年各海域水质状况一览表 面积单位:k 海域指标较清洁轻度污染中度污染严重污染合计 面积897056604190273021550 渤海 百分比 () 41.6226.2619.4412.67100.00 面积1125079305160215026490 黄海百分比 () 42.4729.9419.488.12100.00 面积30830903087101962068190 东海百分比 () 45.2113.2412.7728.77100.00 面积1987028802789522030750 南海百分比 () 64.629.379.0716.98100.00 从表1可知,2009年我国近海海域的水质已经被大面积污染。除南海外,其 他海域受污染的海域面积达到了一半以上。主要原因是在渤海、黄海、东海海岸 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向海洋排放的污染物较多。尤其在我国海岸带经济较发达 的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江苏沿岸、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 市近岸局部水域均属严重污染海域。 1.2.2 近海海洋沉积物状况近海海洋沉积物状况 海洋沉积物作为海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海水水质状况起着直接的影响 作用。沉积物可以吸附海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从一定程度上讲,沉积 物是海洋的净化器;但是,当环境改变时,比如氧化还原条件的改变、PH值的 改变、氧含量的改变、人工合成螯合剂以及天然络合剂等的大量排放如海,被吸 附的污染物又可以从沉积物上解吸下了,污染海水,从这个角度讲,沉积物又是 海洋的一个污染源。所以,沉积物是我们考虑海洋环境状况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 根据2009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统计显示,渤海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 一般,主要污染物为多氯联苯、砷、镉、石油类。黄海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4 良好,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和滴滴涕。东海近岸海域沉积物中主要污染物也是滴 滴涕和石油,温州近岸沉积物中主要污染物为铜。南海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 良好。其中粤东近岸和粤西近岸沉积物质量状况良好;其他地区主要受镉、石油 等污染的影响较为严重。 此外,辽东湾、莱州湾、青岛近岸、苏北近岸、三门湾和广西近岸海域沉积 物中石油类的含量呈上升趋势。渤海湾和长江口沉积物中镉的含量呈下降趋势。 2 近海养殖业污染类型分析近海养殖业污染类型分析 近海养殖业对养殖水体的污染主要是营养物的污染、药物的使用以及底泥的 富集污染,进而影响养殖水产品的质量;而它对近海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 对近岸海洋生物生态系统的破坏、对天然海岸线的破坏等。 2.1 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 由于饲料的投放、鱼药的施用等养殖行为所导致的重金属污染。对比养殖区 与非养殖区的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发现养殖区的Cu、Zn的浓度大于非养殖 区, 这主要由于Cu和Zn是作为鱼饵中所含的微量元素进行投放、含有鱼药的投 放等引起Cu、Zn浓度的增加4。有研究发现由于水产养殖引起的底泥中的重金属 富集,海水养殖引起了底泥中Cu、Zn、Pb浓度分别增加了362%、140%、97%; 我国潘振声等则研究了野生扬子鳄与人工养殖扬子鳄卵中重金属的分布。结果表 明,人工养殖卵中的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野生卵,原因在于人工饲养提供的饮用 水与饲料重金属含量高于自然界5。表2列出了国家海洋局统计的2004年至2009 年我国珠江口海域贝类体内残留重金属的超标情况: 表2 20042009年珠江口海域贝类体内残留重金属的超标情况 时间汞砷镉铅 2004超三类 超二类超三类 2005超一类超一类超三类超二类 2006未超标超一类超三类超一类 2007超一类未超标超一类超二类 2008超一类超一类超一类超二类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5 2009未超标超一类超一类超三类 注:“”无数据。 从上表可以清楚的看出,在珠江口海域贝类体内残留的汞、砷、镉、铅都出 现了严重的超标现象。水产养殖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 重金属污染对水产品自身繁殖、生长等过程的危害,另一方面是重金属含量过高 的水产品进入食物链,最终对人类自身健康造成的危害。重金属对人类的危害主 要体现在进入人体内的重金属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影响人体免疫机能、加 重一些非特异性疾病等6。 2.2 营养盐污染营养盐污染 鱼饵是各种有机物混合物,含有丰富的氮、磷。由于在喂养过程中的不科学 的投放,导致鱼饵大量过剩,氮、磷等营养盐含量累计增多。而营养盐恰恰是我 国管辖海域海水中的最主要污染物,长江口杭州湾的海水水质多年来一直受到 营养盐污染物的严重影响。2009年,长江口杭州湾的中度和严重污染海域面积 分别比2008年增加1540k和2480k,各占全国增量的45.0%和55.6%。氮、磷作 为海洋藻类的重要营养物质,海洋中氮、磷的含量增加,藻类会大量繁殖,最终 形成赤潮。据国家海洋局统计,2009年,我国全海域共发现赤潮68次,累计面积 约14100k,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0.65亿元。与2008年相比,赤潮发现次数相同, 累计面积基本持平。其中,500k以上的大面积和较大面积赤潮6次,分别发生 在渤海湾、长江口外浙江舟山北部、浙江中部渔山列岛与台州列岛海域和黄海的 山东日照与海阳及乳山附近海域,累计面积9120k,约占全海域累计面积的 65%。2008年全国各海区赤潮发生情况与2009年的对比情况如表3所示: 表 3 20082009 年全国各海区赤潮发生情况对比 发生次数累计面积(k) 海 区 2008200920082009 渤 海14305279 黄 海12131578 1878 东 海474312070 6554 南 海8860391 合 计68681373814102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6 由我国海域赤潮发生的特点和初步规律显示,进入本世纪以来每年赤潮发生 次数在28119次之间,年平均79次;累计面积在1015027070k之间,年平均 16300k,均为上世纪90年代的3.4倍。从多年变化趋势看,赤潮发生有从局部 海域向全部近岸海域扩展的趋势。赤潮频发海域为:长江口东南部、浙江中南部、 渤海湾、辽东湾河北昌黎秦皇岛近岸、福建厦门近岸、江苏海州湾、莱州湾黄 河口东南部、福建三沙湾附近、广东柘林湾和珠江口深圳、珠海附近海域。每年 赤潮频发时段为5月、6月,多发时段为8月、7月和9月;频繁引发赤潮的优势种 类是具齿原甲藻、米氏凯伦藻、中肋骨条藻和夜光藻。 2009 年,国家海洋局对全国 66 个海水增养殖区开展了水质、沉积物和生物 质量的综合监测,并在赤潮高发时段,对 19 个重点海水增养殖区实施了高频率 和高密度监测。实施监测的海水增养殖区中,近 55%水质状况良好,各项监测指 标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部分重点增养殖区营养状态指数较高,养殖水体呈 富营养化状态,养殖区及毗邻海域多次发生赤潮。42%的增养殖区沉积物中污染 物含量超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2009 年重点增养殖区及毗邻海域发现赤 潮现象比较严重,其中 9 个增养殖区发生了养殖病害,主要病害为白点病和缩曲 症等;19 个重点增养殖区环境综合风险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环境状况良好、适 宜养殖的仅占 32%;47 个一般增养殖区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环境 质量为“优良”的近 21%。 2.3 生态系统的破坏生态系统的破坏 人为的盲目引进物种,造成捕食、竞争、寄生等中间关系的破坏,有害生物 或病原体等的携带及与原有自然种群或近缘种杂交而导致的基因污染等。引种或 移植具有方法简便、成本低和见效快等特点,对丰富水产种质资源、增加养殖种 类、增加产品结构、丰富水产品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人为的盲目引进或移植 物种可能会造成生物污染。缺乏天敌的外来物种大量增殖,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 崩溃,比如水葫芦7。此外,圈养的方式会破坏自然岸线。人为的建坝围海,完 全的改变了原有的岸线,破坏泥沙的正常输运和流场,可能导致海岸的侵蚀加剧。 此外,圈养的方式会破坏自然岸线。人为的建坝围海,完全的改变了原有的岸线, 破坏泥沙的正常输运和流场,可能导致海岸的侵蚀加剧,海岸线遭受破坏。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7 3 近海养殖业与海水环境的关系分析近海养殖业与海水环境的关系分析 3.1 近海养殖与赤潮发生的基本关系近海养殖与赤潮发生的基本关系 根据 2009 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各养殖海域的环境综合风险指数 (注:环境综合风险指数是依据 PH 值指数、溶解氧指数、营养状态指数、赤潮 风险指数和病害发生指数对养殖环境质量的综合判定指标,其赋值越大,风险指 数越大。赋值含义为:环境综合风险指数小于 13 时,环境状况良好,适宜养殖; 环境综合风险指数介于 13 和 18 之间时,环境状况较好,较适宜养殖;环境综合 风险指数介于 19 和 28 之间时,环境状况一般,较适宜养殖,发生赤潮或病害的 风险较高;环境综合风险指数大于 28 时,环境状况较差,不适宜养殖。 )如下图 显示: 图2 环境综合风险指数分布图 从上图可以看到环境综合风险指数介于19和28之间(环境状况一般,较适宜 养殖,发生赤潮或病害的风险较高)的地区有浙江嵊泗、福建厦门、福建闽江口 和山东烟台地区,这些地区更容易发生赤潮。国家海洋局统计显示,2009年重点 增养殖区及毗邻海域发现赤潮24次,累计面积约7890k,分别占全海域赤潮发 生次数和累计面积的35%和56% 8。 环境综合风险指数越大,海水质量越差。图2显示,海水养殖面积与环境综 合风险指数呈明显的反比关系,即养殖面积越大,海水环境越好。这是因为,海 水养殖面积大的海域,对养殖业产生的剩余鱼饵及鱼的排泄物、生物残体的稀释 倍数较大,单位面积有机物质的浓度降低,营养盐浓度也随之降低,赤潮发生率 下降。此外,养殖面积大的海域易于综合管理,工业化养殖的发展较快,对养殖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大连獐子岛 河北北戴河 山东烟台 浙江嵊泗 浙江象山港 福建闽江口 福建厦门 广东柘林湾 深圳南澳 养殖面积 0 5 10 15 20 25 环境综合风险指数 养殖面积(公顷) 环境综合风险指数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8 海域的后处理全面彻底,海水环境质量相对于养殖面积较小的海域更好。 3.2 近海养殖与药物污染的关系近海养殖与药物污染的关系 为了防止鱼苗的死亡,渔民经常使用一些抗生素,以及对海洋环境具有持久 性毒害的污染型药物,这是一类具有强毒性、环境难降解性,并可以通过食物链 在生物体内累积放大的污染物,其危害比常规污染物更为严重。持久性毒害污染 物对于近海养殖环境的危害极大,也影响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国民健康。在 海水养殖中使用的化学药物,如消毒剂、杀虫剂、治疗剂、抗生素和防腐剂等, 富含消毒剂和抗菌素的养殖废水排放后,对近岸水域微生物的生态分布将产生直 接影响。在海水网箱养殖中,许多化学药物可以直接入海,也可以间接入海,主 要是通过饲料溶失和排粪等途径。有资料表明养殖使用的抗生素仅有 20%30% 被鱼类吸收,70%80%的抗生素会进入水环境中。而且,在生产上普遍存在滥 用药物的现象。我国水产养殖业中用过的药物多达数百种,这些药物会有相当一 部分直接散失到环境中,造成环境短期或长期的退化。某些毒物,如藻毒素、麻 痹性贝毒引起的养殖自身污染现象也应当引起重视,其危害性不容小觑。 4 我国近海养殖业污染海水环境控制对策及措施我国近海养殖业污染海水环境控制对策及措施 4.1 物理和化学方法物理和化学方法 物理和化学方法一般包括换水、使用增氧机、施用改良水质的化学物质、紫 外线杀菌等,为有益生物种类和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创造最佳条件。增氧、清除 受污染底泥、换水,不但能直接减少有害物质,而且能增加水中溶氧,从而达到 净化养殖环境的目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具有治理效果见效快,方法简便等特点。 但存在处理费用高,而且易带来二次污染等缺点。如运用增氧剂增氧,很难保证 完全消除水中残剩有机物的污染。 4.2 生物方法生物方法 生物修复技术是根据生态毒理学和营养动力学基本原理,利用生物修复受污 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的污染物。一般包括微生物和植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 所利用的生物基本上无副作用,有些还具经济价值。接种光合细菌、克隆菌、益 生菌、利生素等有益菌,当有益细菌成为水中优势菌种后可控制病菌蘩殖,达到 防病治病的作用。如对有机物具有降解作用的微生物,可降解养殖水体中氨态氮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9 或亚硝基态氮的硝化细菌,能对养殖环境致病性细菌裂解作用的噬菌蛭弧,通过 生物工程技术对所分离的微生物进行选化、筛选,得到能有效改善养殖环境的复 合微生态制剂,为更好地发展海水养殖业提供了技术保障。当前,国际上利用大 型海藻和经济动物混养和套养的生态养殖模式受到推崇9。 充分利用微生物的生理功能和可修饰性特点进行生物修复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单一菌剂和复合菌剂、单功能菌剂和多功能菌剂的成功研制与施用奠定了生物修 复的基础。随着代谢工程、生物技术、发酵工程与微生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结 合纳米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相关知识、生物修复与理化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技术研究 以及污染的资源化和生物修复的产业化,可以预见,微生物对水产养殖环境的生 物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具有极其广阔的前景,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带来更大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0。 4.3 发展可持续性近海养殖业发展可持续性近海养殖业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生态环境需要从污染的源头抓起,将污染杜绝在 产生之前。因此,发展可持续性近海养殖业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海水养殖的可 持续发展实质上就是保持养殖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4.3.1 向深水发展向深水发展 近海养殖是人类利用海洋的传统方式,但是长期以来,为了操作方便,我们 都是直接在海边围出一块水域直接作为养殖场,但养殖场内单一、密集的养殖品 对近海环境造成污染。为了减轻贝类等养殖对近岸海区的影响,养殖范围必须向 深水区发展。因为,水深较大的海区,水交换率高,污染物含量低,因此向深水 海域发展养殖能减轻各种污染对养殖生物的影响,生产出健康洁净的贝类产品。 4.3.2保持良好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 养殖水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水产养殖业生存、发展的前提,不当的生产活动 必然导致环境恶化、病害肆虐、增养殖生物死亡率增加、生产量下降。从发展的 角度看,排污的养殖方式或排污量超过临近海域自净能力的养殖是不可持续的生 产方式。 4.3.3 多元化立体综合养殖多元化立体综合养殖 实行多元化立体综合养殖,利用多层次立体化,种间相互促进,采用自养型 养殖系统和异养型养殖系统的合理复合,以减少水产养殖对海洋环境造成的负面 影响;提高人工颗粒饵料的质量和饵料的利用率,以降低残饵对环境的影响。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10 4.3.4 集约化养殖集约化养殖 逐步改进传统分散经营的养殖方式,发展工厂化(集约化)养殖技术。尽可 能地将天然的滩涂、海湾和浅海的养殖转化为工厂化养殖或两者兼用,以有利于 对养殖环境进行综合控制和管理,保证养殖生态环境和结构的最优化11。我国雷 霁霖院士认为,优良的品种、先进的养殖模式、成功的营销策略是发展一项养殖 大产业的必备条件。他希望各界人士主动抓住宝贵的时机,加速推进循环水养殖 系统、配合饲料、人工疫苗、产品追溯等系列技术的研究与提升。在未来一段时 间,渔业养殖可以转型升级,最终达到工业化的养殖水平,进而减小赤潮发生的 潜在危害。 4.3.4 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借鉴国外先进技术 欧美水产养殖发达国家往往采用“单种精做”策略,把一个品种做到世界最 强12。例如挪威的三文鱼产量一直占据世界总产量的大半壁江山。而在我国,目 前辽宁、山东等省的海参养殖和辽宁、山东、福建等省的鲍鱼养殖也已经形成规 模。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就把建设海洋牧场作为海洋渔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在 濑户内海开展系统研究和创新集成,大规模投放人工鱼礁,实施增殖放流,使内 海的渔产量增加了几倍甚至几十倍,在国际上树立了第一个成功的范例。美国、 加拿大、挪威以及前苏联等都在建设海洋牧场方面作了许多研究和实践。而这项 技术在我国还是刚刚起步,从理论成熟逐步走向实践还需要很多工作要做。 结语结语 通过对我国近海养殖业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近海养殖业 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文化旅游景区店面租赁及旅游服务合同
- 2025版生态木结构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大型商场能耗监测与节能管理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黄牛养殖与屠宰行业购销市场拓展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广告公司兼职策划人员聘用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产业并购股权融资协议
- 二零二五年北京二手房交易定金确认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餐饮业品牌授权与加盟管理服务合同
- 2025版跨境电商平台存货质押融资合作协议
- 2025版教育信息化技术服务合作协议
- 困难气道管理指南2024
- 定点零售药店医保管理制度
- 婚内债务协议
- 2025年中电科太力通信科技限公司招聘自考难、易点模拟试卷(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70岁老年人三力测试能力考试题库附答案
- 苏教版科学新教材
- 新任教师学生管理方法培训
- 2025年智慧校园校企合作专业共建服务合同3篇
- POS机终端设备销售合同
- 定额〔2025〕2号文-关于发布2020版电网技术改造及检修工程概预算定额2024年下半年价格
- 《脑卒中与急救》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