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有限公司铜山区城乡饮水工程项目环评文件_第1页
水务有限公司铜山区城乡饮水工程项目环评文件_第2页
水务有限公司铜山区城乡饮水工程项目环评文件_第3页
水务有限公司铜山区城乡饮水工程项目环评文件_第4页
水务有限公司铜山区城乡饮水工程项目环评文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 目 名 称:徐州市铜山区彭水水务有限公司铜山区城乡饮水工程项目 建 设 单 位(盖章):徐州市铜山区彭水水务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6年6月江苏省环保厅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和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徐州市铜山区彭水水务有限公司铜山区城乡饮水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徐州市铜山区彭水水务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铜山新区行政区龙山路铜山区水利局院内联系电话1695传真/邮政编码221116建设地点徐州市铜山区立项审批部门徐州市铜山区发展改革与经济委员会批准文号徐铜发改经济投审2016119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D4610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占地面积(平方米)10833(约16.25亩)绿化面积(平方米)2166总投资(万元)34797.04环保投资(万元)35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0 %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7年12月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本项目为非生产性项目,在营运期不使用原辅材料。施工期本工程主要消耗的材料有水泥、碎石、黄沙、钢筋、球墨铸铁管及PE管等,所用材料均在徐州市及周边采购通过公路运至项目地。该项目的施工设备主要为运输车、推土机、挖掘机、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等,详见表1-1。表1-1 本项目主要施工机械清单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单位数量1单斗挖掘机液压1m3台42推土机74kw辆43夯实机28kw台54砼搅拌机0.4m3台55振捣器平板式 2.2kw,台36振捣器插入式 1.5kw台27自卸汽车5t(1辆)/8t(1辆)辆58汽车起重机5t辆39卷扬机起重量5t台310钢筋切断机7kw台411钢筋弯曲机6mm40mm台4水及能源消耗量名 称消耗量名 称消耗量水(立方米/年)803燃油(吨/年)/电(万度/年)270燃气(标立方米/年)/燃煤(吨/年)/其它/废水(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施工期废水主要是来自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废水2700t经过除油、沉淀后作为场地抑尘洒水用水;生活污水2160t为施工人员盥洗水,施工人员安排就近租用民房,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肥。本项目属于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项目。项目运行过程中不产生废水。供水企业工作人员所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638t/a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肥。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无工程内容及规模:(不够时可附另页)一、项目背景铜山区供水水源包括地下水水源及地表水水源两部分,城区大部分生活用水采用的是刘湾水厂提供的地表水,但村镇以地下水作为生活的主要水源。1、现状供水模式本次工程实施的伊庄、吕梁、房村、郑集、何桥、马坡、大许、单集大部分属于自给自足的村镇供水模式,多以地下水作为主要供水水源。2、村、镇供水规模铜山区各建制镇设计供水能力为22.14万m/d,其中自备水13.82万m/d,自备地表水7.85万m/d,自备地下水5.97万m/d。2010年铜山区实际供水21.4万m/d,其中生活用水8.22万m/d,工业用水13.18万m/d。人均综合用水为194.5 L/(cap.d),人均综合生活用水74.7 L/(cap.d)。3、饮水安全工程实施之前根据铜山区2010-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人口调查评估报告,截止2009年底,铜山区总人口为122.11万人,共有集中式水厂52处,安全受益人口为31.53万人,其中供水到户的有27.70万人,集中供水点供水的有3.83万人。目前分散式供水人口有90.58万人,且全部为采用手压井及机井开采浅层地下水,其中拟纳入2010-2013年规划的饮水不安全人口有28.95万人。3、饮水安全工程实施之前根据铜山区2010-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人口调查评估报告,截止2009年底,铜山区总人口为122.11万人,共有集中式水厂52处,安全受益人口为31.53万人,其中供水到户的有27.70万人,集中供水点供水的有3.83万人。目前分散式供水人口有90.58万人,且全部为采用手压井及机井开采浅层地下水,其中拟纳入2010-2013年规划的饮水不安全人口有28.95万人。项目区群众一般采用手压井饮用浅层地下水,井深一般在2030m之间。从地面起至地面下2030m,其特征是含水层由近代黄泛物组成,多为粉质土或粉质亚砂土,地下水同地表水、大气降水关系密切,直接从降雨中得到补给,富水性不大,一般单井出水量2050m3/d,仅能作小规模居民人畜供水,但由于其靠近地表,易受污染,水质较差,不宜直接饮用。目前,项目区群众基本都是采用“手压井”的方式直接取该层地下水饮用,危害很大。而且该层水氟的含量变化较大,受黄泛沉积相控制,即在古黄河河道区氟含量低,而在漫滩区或河间地块氟含量高;在地貌上比较低洼的沉积盆地区氟的含量也高。规划项目区该层地下水氟的含量最高为7mg/L,其它地区相对较低。4、20052009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05-2009年,铜山区共新建水厂15处,钻打水源井107眼,总投资12334.2万元。该项目共涉及全区15个镇,100个行政村,解决29.08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5、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概况铜山区2010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涉及伊庄、茅村、何桥3个镇9个行政村,受益人口2.52万人。工程总投资1293万元,项目建设主要包括计划新建水厂3处,钻打水源井10眼,配套水泵、变频器各10台套,铺设主支管网、配水管网275.94km,建泵房10座,建管理房3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实施后,不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一是改善了农民生存环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使农民摆脱了氟害,进一步保障了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二是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区供水水质符合农村饮用水标准,方便了群众生活用水。三是减少了农民疾病的发生。解决了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后,农民群众饮用上了清洁卫生水,降低了因水质引发的疾病发生率。四是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解决农村饮水问题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孙的大事,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民群众的极大关怀。五是工程完成后,项目区的供水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农村居民提供了优质、清洁的饮用水源,优化了生活空间,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脱贫致富及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党群、干群关系,安定团结及精神文明建设。目前,铜山区高氟饮水地区人口还比较多,这种水质含氟量严重超标,对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解决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是农民群众最关心、利益最直接、要求最迫切的问题。本工程项目主要涉及到铜山区区域供水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铜山区区域供水工程规划2016年度新建DN300DN400输水管道25.48km、2017年度新建DN300DN800输水管道64km。铜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覆盖11个镇,60个行政村,244个自然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09061人。本次设计人口218559人,供水规模为9750.7m3/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当地环境主管部门要求,本项目应由环评持证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徐州市铜山区彭水水务有限公司委托江苏宏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该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并提出减缓不利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二、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徐州市铜山区彭水水务有限公司铜山区城乡饮水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徐州市铜山区彭水水务有限公司;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徐州市铜山区;占地面积:项目新增占地面积10833 m2,其中绿化面积2166 m2;建设规模:区域供水工程包块2016年度建设郑集、大许、单集辖区内的区域供水主管道,管线总长25.48km,2017年度建设伊庄、吕梁、房村、黄集、何桥、马坡、拾屯、沿湖农场辖区内的区域供水主管道,管线总长64km。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涉及11个镇,供水规模为9750.7m3/d;项目投资:总投资34797.0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50万元,环保投资比例为1.0%;工作制度:饮水安全工程新建水厂11处,每厂定员4人,白班制,日工作8小时,年工作365天;工期:计划从2016年7月开工,2017年12月底竣工,为期18个月。三、 项目规模及内容按照徐州市区区域供水规划及铜山区区域内各镇需水量确定供水规模,按照需水要求进行设计,铜山区2016年度区域供水工程供水规模总量2.16万m3/d、2017年度区域供水工程供水规模总量5.09万m3/d。根据徐州市区区域供水规划及铜山区区域实际需水状况,本次工程建设规模:2016年度新建DN300DN400输水管道25.48km、2017年度新建DN300DN800输水管道64km。铜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覆盖11个镇,60个行政村,244个自然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09061人。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及机械增长率,本次设计人口218559人,供水规模为9750.7m3/d。项目施工内容具体如下:(一)区域供水工程1、2016年度工程郑集、大许、单集辖区内的区域供水主管道,管线总长25.48km。主要工程内容如下:(1)大许单集在大许与单集之间铺设DN400球墨铸铁管,从大许镇方刘出发沿S252经孙庄、大王庄、东探、新河到达单集镇,管长约12.673km。并在方刘村西与现有管网de110PE100管对接。(2)郑集马坡在郑集与马坡之间铺设DN400球墨铸铁管,从马坡镇出发沿Y001经后卢楼、前卢楼、房庄到达郑集镇,管长约6.510km。在郑集镇内铺设De300PE管镇区管网,沿商业街、文化路、环镇西路铺设管长约6.297km,并在Y206附近与现有管网de110PE管对接。2、2017年度工程伊庄、吕梁、房村、黄集、何桥、马坡、拾屯、沿湖农场辖区内的区域供水主管道,管线总长64km。主要工程内容如下:(1)何桥黄集郑集从何桥镇西边的新庄大桥往东沿郑集河铺设给水管道至郑东村桥北侧与郑马路上的拟建给水管相接,从新庄大桥至黄集镇高楼村给水管管径为DN400,从黄集镇高楼村至郑东村给水管管径为DN500,全长18.9km。(2)郑集沿湖郑集至沿湖的给水管道从郑马路上的拟建给水管道上接出,管道沿郑集河往东铺设至沿湖镇内沿湖桥的西侧,给水管管径为DN300,全长7.4km。另外铺设拾屯镇区供水管线约2km,管径DN300。(3)郑集马坡2014年完成了郑集至马坡边界的管线铺设,2015年度主要铺设郑集边界至马坡镇区的供水管线。郑集至马坡的给水管从郑集镇往北沿郑马路铺设,为减少管道施工对沿途居民的出行的影响,管道铺设在郑马路东侧的农田内,给水管管径为DN400,全长3.8km。(4)房村双沟房村至双沟段,连接徐州市房村镇和双沟镇,全长约4.4km,管道铺设总体方向沿着G104国道。管道材质为DN800的球墨铸铁管。(5)吕梁伊庄管道从吕梁风景区往东铺设至伊庄镇与伊庄至双沟的DN800的给水管线相接,管道基本沿伊三线北侧铺设吕梁风景区内在崔贺庄水库北侧铺设,给水管管径为DN500,全程约为13.9km。(6)单集水利站伊庄 在单集水利站与伊庄之间铺设DN800球墨铸铁管,从单集水利站出发,北侧与大许至单集水利站DN800供水管道相接,后沿现状南北向河道东侧向南铺设DN800至伊庄,西侧与吕梁至伊庄DN500供水管道相接,南侧与伊庄至双沟DN800供水工程相接。全线DN800管道长约5.1km。(7)伊庄双沟伊庄至双沟的给水管线北与吕梁至伊庄、单集至伊庄的管线相接,南边沿双塔路往南至伊庄与双沟交界处,管道基本沿着双塔路东侧大沟东边铺设,给水管管径为DN800。全程约为7.82km。(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本工程涉及11个镇包含60个行政村,244个自然村,现状不安全人口209061人,供水规模9750.7m3/d。何桥镇镇现状不安全人口10782人,设计人口11449人,设计供水规模454.13 m3/d。新建水源井6眼。黄集镇现状不安全人口14529人,设计人口15534人,设计供水规模715.85 m3/d。新建水源井6眼。郑集镇现状不安全人口18151人,设计人口16140人,设计供水规模732.86 m3/d。新建水源井15眼。马坡镇现状不安全人口50259人,设计人口53387人,设计供水规模2288.82 m3/d。新建水源井36眼。沿湖农场现状不安全人口13915人,设计人口14776人,设计供水规模715.16 m3/d。新建水源井12眼。柳新镇现状不安全人口9227人,设计人口9798人,设计供水规模474.22 m3/d。新建水源井9眼。大彭镇现状不安全人口25694人,设计人口27291人,设计供水规模1020.88 m3/d。新建水源井18眼。柳泉镇现状不安全人口17923人,设计人口19032人,设计供水规模821.15 m3/d。新建水源井18眼。大许镇现状不安全人口5231人,设计人口5555人,设计供水规模268.86 m3/d。新建水源井3眼。刘集镇现状不安全人口34315人,设计人口35237人,设计供水规模1763.55 m3/d。新建水源井27眼。茅村镇现状不安全人口8935人,设计人口9488人,设计供水规模495.22 m3/d。新建水源井6眼。四、工程范围和标准供水范围铜山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项目区域包括60个行政村,244个自然村,现状人口209061人,设计供水人口218559人,规划供水规模9750.7m3/d。水质标准经过管网输送,供给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的水质须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规定。水压标准为使输配水管线运行经济合理,工程范围内镇区管网供水压力达到0.22 MPa,农村管网供水压力达到0.16MPa。地震防设本项目按度地震烈度抗震、0.1 g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设防。四、 本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及经济评价本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分包括区域供水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两部分。区域供水工程包括1.大许-单集工程(2016年度)2.郑集-马坡工程(2016年度)3.郑集工程(2016年度)4.何桥-黄集-郑集工程(2017年度)5.郑集-沿湖工程(2017年度)6.郑集-马坡工程(2017年度)7.拾屯工程(2017年度)8.房村-双沟工程(2017年度)9.吕梁-伊庄工程(2017年度)10.伊庄-双沟工程11.单集-伊庄工程(2017年度),工程量详见铜山区城乡饮水工程项目建议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工程量见表1-2。表1-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工程量表序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一土石方工程1开挖土方量100m3157962回填土方量100m3194923压实土方量100m3165744开挖石方量100m31170二主要设备1深井泵台1562变频器台1563变压器S11-30KVA/10/0.4KV台1564消毒设备HXF-5Z套1566高压线10kvkm31.27低压线0.4kvkm15.68高压电缆km31.29低压电缆截面(=15mm2)km15.6三管材PE10012500.8MPa10m12000.8MPa10m11600.8MPa10m65421100.8MPa10m363123900.8MPa10m230824751.0MPa10m301505631.25MPa10m341856501.6MPa10m421447321.6MPa10m2463728201.6MPa10m319434四泵房m2156七水源井90m眼156八过桥工程10m84九过路工程(顶管过路)10m111十破砼路面及恢复100m21422十一标志桩处2874十二闸阀井座2061十三占地1永久占地亩15.42临时占地亩125.3工程项目总投资34797.04万元,其中区域供水工程项目总投资10427.25万元(2016年投资3069.71万元,2017年投资7357.54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总投资24369.79万元。工程计划2017年12月底完成,2018年开始发挥效益,正常运行期30年,效益估算基准年取在2017年年末,各项费用和效益按年末发生和结算,社会折现率8%经估算,该工程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为19%,经济净现值(ENPV)为38156.4万元,效益费用比(EBCR)为2.08。本项目在国民经济上合理的和可行的。五、与本项目有关的用地情况本工程管线沿河流边岸、道路人行道内敷设,占地情况见表1-3,主要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泵站建设。表1-3 工程永久占地及临时占地统计表项目名称永久占地数量(亩)临时占地数量(亩)一、区域供水工程0.851040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5.4125.3合计16.251165.3本工程永久占地数量少,在工程区域内对耕地总量的影响很小,对工程区域人均收入的影响甚微,因此不进行农村安置规划。本项目供水工程管线伊庄-双沟段穿越张集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二级管控区,其他管线不涉及生态保护区,本项目属于供水工程,对生态影响较小。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新建水井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水井半径30米内无影响水质污染源,无原有污染问题。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项目位于徐州市铜山区11个镇。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项目管线分布图见附图2。铜山区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和淮海经济区中心、长江三角洲与环渤海湾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和陇兰经济区同沿海开放区结合点上,居江苏省“三大都市圈”之一的徐州都市圈核心,环抱徐州市区,距离南京、济南、郑州、合肥等省会城市均300公里左右。2、气象铜山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均气温14,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3、地貌铜山区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域内存在少数丘岗,大部皆为平原。丘陵海拔一般在100200米左右。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海拔一般在3050米之间。4、水文(1)地表水铜山区地处古淮河的支流沂、沭、泗诸水的下游,以黄河故道为分水岭,形成北部的沂、沭、泗水系和南部的濉、安河水系。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沼、水库星罗棋布,废黄河斜穿东西,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东有沂、沭诸水及骆马湖,西有夏兴、大沙河及微山湖。拥有大型水库两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84座,总库容3.31亿立方米,以及众多的桥、函、渠、闸等水利设施,初步形成具有防洪、灌溉、航运、水产等多功能的河、湖、渠、库相连的水网系统。(2)地下水本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有两种类型,即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孔隙含水岩组由第三系和第四系冲积、冲洪积松散沉积物组成,广泛分布在山前地带、山间盆地及冲积平原区。按含水岩组内部结构,地层岩性组合特征及水力性质、补、径、排条件等,将本含水岩组进一步划分为全新统、中上更新统及下更新统和上第三系三个含水层。全更新统含水层广布于场区境内,厚度一般小于15m,含水层岩性主要为亚砂土、粉砂夹亚粘土薄层,局部地区为粉细砂,结构松散,透水性较好。底部有一层淤泥质亚粘土,厚28m,分布较为稳定,透水性弱,可视为本层孔隙水的隔水底板。本层富水性弱,水量贫乏,单井涌水量仅在刘集的局部地段大于100m3/d,其它地区单井涌水量多在10-100m3/d。本层地下水为孔潜水,水位埋深约在5m,单井涌水量2050m3/d,水质主要为HCO3(HCO3.Cl)-Ca.Mg.(Na.Mg)型水,矿化度在1g/L左右,含氟量大于1mg/L。中上更新统孔隙含水层柳新柳泉夹河一线以西地区:该区为黄河冲积平原,中上更新统广布,并为全新统所覆盖,顶板埋深10-20m,底板埋深在柳新、柳泉一带40-50m,向西北到郑集马坡一带增大至70-80m,自郑集向西至何桥一带增大至100-110m。含水层厚在柳新、柳泉、夹河一带最薄为30-40m,向西北逐渐加大,最厚在何桥一带达80-90m,含水层主要岩性为棕黄、棕红色含钙、铁、锰质结核亚粘土,夹薄层状或透镜状亚粘土。本区中上更新统孔隙含水层富水性较好,单井涌水量在柳新、柳泉、夹河一带为100-1000m3/d,何桥、黄集、郑集、马坡等地可达1000-3000m3/d。本区中上更新统孔水为承压水,水头埋深一般在5-10m。水质主要为HCO3ClCaNa型水,矿化度在lg/LD左右,总硬度多小于450mg/L。毛庄新河口林头一线以南地区:该区中上更新统分布在山前、山间洼地及平原区,岩性为含钙铁、锰质结核之亚粘土(局部地段钙质结核富集成层),在山前和山间洼地含水层裸露地表,具潜水特征,在平原区为515m厚的全新统所覆盖,为弱承压水。含水层厚540m,在山前、山间洼地较薄,向平原区增厚,底板埋深小于50m,且直接下下伏基岩接触,富水性较差。水质多为HCO3Cl-CaNa(或Ca)型水,矿化度多大于1g/L,含F量多小于1mg/L。水位埋深一般在310m。下更新统及上第三系孔隙含水层含水层总体呈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的特征,顶板埋深自东南柳新一带的40m左右向西北何桥一带渐增至100-110m。底板埋深亦呈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大的规律,在柳新、夹河等地仅60-70m,向西北至何桥一带为200m左右。含水层厚度在郑集东南小于70m,何桥、黄集一带80-100m。含水层岩性上部(相当于Q1)主要为砂、砂砾与含砾亚砂土或含砾亚粘土,夹亚粘土层;下部(相当于N1-2)主要为亚粘土,夹亚砂土、中细砂或含砾中细砂层,含水砂层主要分布在刘集以西地区。本含水层为承压含水层,水量丰富,单井涌水量在马坡郑集一线的东南较小为100-1000m3/d,其它地区均大于1000m3/d,水位埋深一般在10-20m之间。水质主要为矿化度大于lg/L,含F量大于lg/L,总硬度450mg/L的HCO3(或HCO3Cl SO4 )Na型水。裂隙岩溶含水岩组按地质时代和地层岩性组合特征,将本区裂隙岩溶含水岩组划分为以下几个个含水层。奥陶系阁庄肖县组裂隙岩溶含水层分布在贾汪、柳泉复式向斜的翼部,在利国等地的山区裸露地表,其它地区为厚10-50m的松散层覆盖。岩性主要为厚层灰岩、豹皮状灰岩和白去岩。在裸露山区虽然裂隙、岩溶发育,易于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形成裂隙岩溶潜水,但由于地势较高,排泄快,不利于地下水储存,故水量较贫乏,泉流量多小于10L/S。在隐伏区储水、汇水条件好,往往形成承压水,富水性好,单孔涌水量多在1000m3/d以上。位于不牢河及废黄河断裂带附近的钻孔单井涌水量多大于5000m3/d。水化学类型多为HCO3-Ca(或CaMg)型,矿化度lg/L。奥陶系贾汪组-寒武系崮山组裂缝岩溶含水层分布在蔺家坝柳泉夹河一线以东至大庙两山口何桥一线以西地区。在何桥何桥、柳泉利国等山区裸搂地表。在平原区迈深多小于50m,岩性主要为白云岩和薄层灰岩。在裸漏区属裂缝岩溶潜水,泉流量10L/S,在隐伏区为承压或弱承压水,单井涌水量多在100-1000m3/d。涌水量大于5000m3/d的钻孔均位于张扭性断裂带上或其两册附近地区,其富水性受构造控制明显。水质多为矿化质小于lg/L的HCO3-Ca(或CaMg)型水。寒武系凤山组-崮山组裂隙岩溶含水层分布在大彭境内,在其南部山区裸露地表,在平原区埋深多小于20m,岩性主要为白云岩和薄层灰岩。在裸露区属裂隙岩溶水,泉流量很小,在隐伏区多为承压或弱承压水,单井涌水量多在50300m3/d。涌水量大于2000m3/d的单井均位于张扭性断裂带上或其两侧附近地区,其富水性受构造控制明显。水质多为矿化度小于1g/L的HCO3-Ca(或Ca.Ma)型水。寒武系张夏组裂隙岩溶含水层分布、埋藏条件及出露情况于凤山组-崮山组裂隙岩溶含水层大致相同,其岩性为厚层鲕状灰岩和豹皮状灰岩,局部夹薄层泥质灰岩或泥质白云岩,裂隙岩溶发育,富水性好,在裸露区为潜水,在隐伏区多为承压或弱承压水。单井涌水量多在1000m3/d以上,富水程度主要受构造和地貌条件影响,在平原区或山间盆地中,富水性好,单井涌水量一般大于1000m3/d,在张扭性断裂带中多大于5000m3/d。水质一般为矿化度小于0.5g/L的HCO3-Ca(或Ca.Mg)型水。寒武系大彭组-毛庄组裂隙岩溶含水层岩性以砂页岩为主,夹中-厚层灰岩,灰岩单层厚度一般0.510m,裂隙较发育,但富水性不均,除局间地段单井涌水量大于1000m3/d,一般小于100m3/d,水质多为矿化度小于1g/L的HCO3-Ca型水。寒武系下统(猴家山组和馒头组)裂隙岩溶含水层多分布在次级背斜的近核部,在山前地带有零星出露,馒头组上段岩性为砂、页岩和薄层灰岩互层。裂隙岩溶不发育,透水性差,可作为弱透水层;馒头组下段中、下部岩性以厚层中厚层灰岩,豹皮状灰岩为主,裂隙岩溶较发育,富水性相对较好,单井涌水量一般在1001000m3/d,在有利的构造下单井涌水量会更大。本层下部猴家山组岩性以灰岩、泥质灰岩为主,虽然发育有一定的裂隙溶孔,但连通性差,富水性不好。水化学类型为矿化度在0.5-1g/L的HCO3-Ca(或Ca.Mg)型水。震旦系望山组-魏集组裂隙岩溶含水层场区内分布该地层,仅在毛庄零星出露地表,其余场区均被松散层堆积物所覆盖。岩性以白云岩、灰岩、砂页岩互层为主,裂隙不发良,单井涌水量较小,不易成井。震旦系张渠组-赵圩组裂隙岩溶含水层分布于场区内,被松散层堆积物所覆盖,多为承压或弱承压水。岩性主要为白云岩、灰岩夹泥质白云岩、泥质条带状灰岩。在张性断裂带附近打井,单井涌水量较大,否则,不易成井。水质特征为矿化度小于1g/L的HCO3-Ca(或Ca.Mg)型水。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铜山区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通要冲,环抱历史文化名城徐州,为历代军事、商业必争之地。行政上隶属徐州市,在徐州市所辖六县市中,经济最为发达。古称“大彭氏国”,迄今已有5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境内历史积淀沉雄,文化底蕴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具有“汉代三绝”之称的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彰显两汉文化的精髓,特别是汉画像石堪称古代艺术瑰宝,与南京六朝石刻、徐州明清园林齐名,并称“江苏三宝”。铜山区总面积187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9.37千公顷,总人口120.5万,辖20个镇一个农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013年完成GDP463亿元、同比增长14.6%,位居全省第11位;实现财政总收入68亿元、增长3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7.4亿元、增长40%,居全省第14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8亿元、增长24.1%,居全省第11位;城镇固定资产261.5亿元、增长23.8%,居全省第6位;工业用电量29.39亿千瓦时,居全省第11位。连续两年荣获徐州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第一名,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增幅继续领跑苏北,全面争先进位,实现“总量进苏南,均量进苏中,综合实力江北前5强、江苏15强”的历史性跨越,在苏北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今年上半年我区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0亿元、增长14%,实现财政总收入41.38亿元、增长31.7%,一般预算收入18.29亿元、增长40.9%。铜山区区位优越、交通发达。铜山区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居江苏省“三大都市圈”之一的徐州都市圈核心,环抱徐州市区,具有典型的城郊型经济特点。铜山,古有“五省通衢”之誉,今有“五通汇流”之便。公路,铜山的高速公路和国道网络密度在全国县级单位中是一流的,境内现有高速公路4条:霍连(霍尔果斯连云港)、京福(北京福州)、京沪(北京上海)、徐宿宁(徐州宿迁南京),高速公路出入口8个。国道4条:104(北京福州)、206(烟台汕头)、310(连云港天水)、311(徐州西峡)。铁路,徐州是全国铁路枢纽之一,徐州火车站是全国第二大铁路列车编组站,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铜山境内交汇,26条铁路专用线纵横交织。铜山的主要农业生产指标位居全国和江苏省前列。蔬菜、棉花、中药材等经济作物面积150余万亩,其中,蔬菜面积88万亩,年产量16亿公斤。奶牛存栏量2.7万头、生猪饲养60余万头、山绵羊饲养70万只、家禽饲养2100万羽。全县林业用地80余万亩,活立木蓄积300万立方米。果树种植面积30余万亩,果品年产量近20万吨。2003年4月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在铜山区郑集镇设立的省级徐州外向型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目前已有外商独资的徐州高榕食品有限公司等10余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驻,成为铜山的蔬菜种植、加工、销售基地,产品远销亚洲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铜山区目前已形成食品、纺织、木材加工、机械电子、冶金、建材化工等六大主导产业。食品工业,位居中国食品工业第一大县之列,奶牛奶业是铜山最大最靓的产业“名片”。经调查,建设项目周围无文物保护单位和名胜古迹等环境敏感点。项目所在区域居民健康状况良好,无地方病存在和发生。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本项目涉及徐州铜山区14个镇,本次环评环境质量现状调查采用资料收集法。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属2类功能区域,2014年度铜山区环保局监测点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如下:NO2年平均浓度0.033mg/m3,SO2年平均值0.033mg/m3,PM10年均值0.120mg/m3;SO2不超标,NO2和PM10超标。PM10超标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与徐州市总体环境状况基本一致。主要原因:一是气候因素,徐州市气候干燥,降雨量少且集中;二是位于故黄河沉积区,细沙质土壤,容易产生二次扬尘;三是与徐州的能源结构有关。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工作的不断深入,徐州市政府重点整治了水泥行业,市区内大力推行集中供热,提高市区周围发电厂的脱硫除尘效率等,环境空气质量逐年好转。2、地表水环境质量根据江苏省铜山区环保局网站发布的水质月报河流水质监测表(2016年1月),项目周边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具体水质监测结果见表3-1。表3-1 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及评价结果表(单位:pH无量纲 其余mg/L)河流名称断面名称数据来源项目pHTPBODCOD氨氮房亭河单集闸铜山区河流水质监测表(2016年1月)标准值6-90.24201.0监测值7.880.1642.1160.396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郑集河郑东桥标准值6-90.24201.0监测值7.990.1792.6170.648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柳新河胜利桥标准值6-90.410402.0监测值7.890.32729.61945.62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超标超标超标根据表3-1可知,房亭河单集闸断面和郑集河郑东桥断面各项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而柳新河胜利桥断面各项监测因子不能全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主要原因是柳新河沿岸厂矿企业较多,郊区居民生活废水未能得到妥善处理,导致COD、BOD和氨氮指标超标严重。3、地下水环境质量铜山区主要开采岩溶地下水,与徐州市区属共同水源地,监测项目中主要是总硬度和硫酸盐超标,超标率均为16.7,高锰酸盐指数个别监测井点超标,超标率为8.3,其它18项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水质的要求。由于评价项目超标率较低,水质综合评价级别为良好。4、声环境2014年度区域环境噪声普查(昼间)的监测面积为175km2,全区平均噪声值为53.7dB(A),与去年基本持平。2014年度,市区4个类别被测功能区的定点监测均值昼间均达标,其中3类区昼间等效声级为52.3dB(A),较去年有所降低;夜间等效声级为47.7dB(A),较去年下降1.4dB(A)。2014年城区主要交通干道噪声等效声级为68.2dB(A),较去年上升2.0dB(A)。5、辐射环境无不良辐射环境。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表3-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名称位置规模环境功能区划空气环境2016年区域供水管道25.48Km项目周边项目所在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的二类区2017年区域供水管道64Km项目周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1个镇包含60个行政村,244个自然村209061人水环境房亭河项目所在区域小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郑集河小河柳新河小河声环境2016年区域供水管道25.48Km项目周边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2017年区域供水管道64Km项目周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1个镇包含60个行政村,244个自然村209061人四、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环境根据区域地表水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类水质标准。具体数据见表4-1。表4-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单位:除pH外为mg/L水域类别pHCODBOD5氨氮TP石油类房亭河类692041.00.20.05郑集河类692041.00.20.05柳新河类6940102.00.41.02、大气环境根据江苏省环保厅1998年颁布的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功能为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具体见表4-2。表4-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标准取值表号标准级别指标限值单位区域环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表1二级PM1024小时平均150g/m3年平均70g/m3SO21小时平均500g/m324小时平均150g/m3年平均60g/m3NO21小时平均200g/m324小时平均80g/m3年平均40g/m33、区域声环境项目所在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具体见表4-3区域噪声标准限值表。表4-3 本项目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表执行标准适用范围类别标准值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项目其它区域2类昼间60夜间50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排放标准本项目营运期无废气产生。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见表4-4。表4-4 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名称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颗粒物1 mg/m32、废水排放标准本项目属于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项目。项目运行过程中不产生废水。供水企业工作人员所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肥。3、噪声排放标准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表4-5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时段昼间夜间噪声限值70 dB(A)55 dB(A)项目水厂泵站边界噪声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2类标准要求。表4-6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执行标准适用范围类别标准值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项目边界2类昼间60 dB(A)夜间50 dB(A)总量控制指标总量控制因子和排放指标:本项目营运期不产生废气,水厂泵站工作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肥,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因此本项目不涉及总量申请问题。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一、施工期(一)区域供水工程测量放线基础处理开挖沟槽管道敷设闭水试验管沟回填试验废水噪声、扬尘噪声、扬尘噪声、扬尘、渣土图5-1 管道工程施工流程示意图工艺说明:按照规划好的设计进行放样测量,对管线基础进行处理,开挖沟槽,将各类管道安装铺设好,进行闭水试验,对沟槽进行回填、压实。测量放线测量放线主要工序:测点交接测点复测建立水准控制点测定管线桩局部放样。土方开挖首先对开挖段土质、地下水位、地下构筑物、沟槽附近的地上建筑物、树木、输电、通讯杆线、地下管线等进行调查,确定施工方案,然后将施工区域内的有碍施工的已有建筑物和构筑物、道路、沟、井、围墙、树木等清理干净,合格后进行土方开挖。土方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开挖。机械开挖采用1 m3挖掘机开挖配55 kw推土机施工,考虑将土方堆置在施工现场两侧空地,多余土方采用自卸车外运和用于换填。基础处理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为保证基础施工在无水和满足承载力的情况下进行,需对基底进行检查处理。当基底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及时上报技术工程师及设计单位,对基底进行特别处理。铺设垫层直埋段管道铺设砂垫层,砂垫层的平整度、高程、厚度、宽度、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安装下管采用吊车配合人工下管,将匹配好的管节下到铺好的砂垫层的槽内,利用中线桩及边线桩控制管线位置,就位后复核中线位置,复测标高准确无误后,进行安装。由于绿化带下管线较多,铺设在绿化带下的管道施工时应做好与其他管线施工的配合,当与其他管线交叉时,应充分调查交叉处其他管线位置及高程情况再实施,保证管线间的安全距离。水压试验管道接口完成后,用盘承、盘插及盲板将试压管段两端及三通处封闭,试压管段除接口外填土至管顶以上50 cm并夯实。做好后背及闸门、三通等管件加固。然后将管道注水进行充分浸泡。再逐步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