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 册全套教案 第三节第三节身体的防卫身体的防卫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识别免疫现象、类型; 2、举例说明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 3、了解免疫功能。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原和抗体,人体免疫功能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复习传染病的三个特点和预防的三种途径 思考: 虽然我们的身体经常受到来自环境中微生物的威胁, 但不一定会患传染病, 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皮肤阻挡作用) 问:人体有些部分没有皮肤阻挡,如眼睛、鼻腔、口腔等,是如何抵抗外界的病 原体入侵的? 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读图:找出人体防御病原体入侵的防线有哪些? (1)皮肤:起屏障作用,防止病原体进入人体 (2)皮肤、呼吸道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3)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摆动,清除异物和病菌 (4)泪液中溶菌酶,胃液中胃酸能杀死病菌 教师归纳: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组成:皮肤、胃壁的黏膜、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 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不让病原体侵入 人体保护自身免受病患的两种方法:一是防止病体侵入体内;二是抵抗已侵入人 体内的病原体。 问:如果病原体突破以上防线侵入人体后会怎样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第二道防线 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在组织中吞食和消化病原体 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 归纳: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组成有:皮肤屏障作用;吞噬细胞和体液(泪液、 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干扰素对病毒的抑制作用。 问:它们对人体的作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答:能对多种病原体产生免疫防御作用 总结:非特异性免疫:第一、二道防线是对多种病原体的防御作用 问:如果病原体突破了第一、二道防线之后进入血液后,会怎么样? (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会产生免疫反应) 播放 flash 小动画 解释抗原和抗体 抗原:进入人体后能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包括:细菌、病 毒、移植器官、花粉、自身组织(癌细胞)等 抗体: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质。人们通常也称为免疫球蛋 白。可使病原菌凝集,中和病原体产生的毒素。 问:抗体是如何对付病原体的? 抗体附在病原体上,病原体被溶解及杀死;抗体附在病原体表面,使病原体更易 被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被抗体粘结在一起,以致不能进入细胞或繁殖 归纳:在体液中(细胞外)消灭病原体体液免疫 再看 flash,介绍 b 淋巴细胞的记忆功能。 问:淋巴细胞是在体液中起作用的,一旦病原体进入细胞内时,人体还有什么 免疫方法? 观看动画,t 淋巴细胞的作用方式直接作用和释放淋巴因子 归纳:在细胞内消灭病原体细胞免疫 列表比较体液细胞和细胞 免疫 思考:1、有些传染病, 你 只要得过 1 次,就不会再得 第 2 次, 这是什么原因? (体 液和细胞免疫都具有记忆功 能) 2、为什么移植的器官会遭受排斥? 类型 淋巴细 胞 病原体所 在 产生免疫物质 防御方式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在人体器官移植中,移入的器官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来说,相当于侵入人体的大分 子异物(好像是病原体),千方百计要除去。(排斥反应中相当于清除人体中的寄生 虫、异物,起免疫作用的是 t 淋巴细胞) 归纳: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总结人体的免疫类别 课堂练习: 1下列免疫作用中没有淋巴细胞参与的是() a、细胞免疫b非特异性免疫 c、体液免疫d特异性免疫 2人体免疫有三道防线,在三道防线中,居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只有第 1 道防线b只有第 2 道防线 c1、2 两道防线d1、3 两道防线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是非特异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3)抗体是由抗原产生的。 (4)b 淋巴细胞和 t 淋巴细胞都具有免疫记忆的能力。 (5)抗体是一类蛋白质。 (6)t 淋巴细胞的作用是产生抗体 4当病毒、病菌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能产生一种抵抗某种病原体的物质, 这种物质叫 () a抗原b抗体 c、b 淋巴细胞dt 淋巴细胞 5、通过飞沫传播的肺结核的由结核杆菌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结核杆菌从传染病 的角度看属,从免疫学角度看属于,从生态学角度看属于 成分。 6下列不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泪液的杀菌作用 bb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完成免疫反应 ct 淋巴细胞直接消灭病原体 dt 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完成免疫反应 7b 淋巴细胞和 t 淋巴细胞的共同之处在于() a产生抗体b释放淋巴因子 c免疫记忆能力d产生非特异性免疫 8人体器官移植手术中,碰到的最大难题是,移入的器官受人体的“排异作用” 而不易成活。这主要是哪种细胞在起作用() a红细胞bt 淋巴细胞 c、b 淋巴细胞d血小板 第 2 课时 课前练习: 1、通过飞沫传播的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结核杆菌从传染病 的角度看属,从免疫学角度看属于,从生态学角度看属于 成分。 2、以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1)曾经得过甲肝的人很少再得甲肝。 (2)皮肤的屏障作用。(3)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4)泪液的冲洗和杀菌作用。 (5)一个人一生只得一次麻疹。 复习自然免疫的内容 新课: 介绍: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 ,患者的死亡率很高患者的死亡率很高 资料:宋朝时有人把病人的痘痂(伤口痊愈后脱落的块状物)经过减毒后,吹进 小孩的鼻孔,使小孩获得对天花的抵抗力。 思考:1、小孩获得对天花的抵抗力的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病人的痘痂属于抗原还是抗体? 3、痘痂吹进小孩的鼻孔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资料: 19 世纪,炭疽病的传播严重危害了欧洲的畜牧业,牛羊等牲畜成群死亡。 巴斯德从病畜血中分离出致病菌,并用高温处理,使其毒性降低。然后,给 25 只健康羊注射毒性降低后的病菌,另 25 只健康羊不注射,作为对照。 几周后,给这 50 只羊分别注射了足以致病的强毒炭疽杆菌。几天后,注射过毒 性降低病菌的 25 只羊都很健康,而另外 25 只羊都感染了炭疽杆菌。 你能用免疫学的原理来解释巴斯德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吗? 思考: 1、你手臂上有接种时留下的小疤痕吗?你知道目的是为了什么? 预防接种,以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力 2、如果外出活动,有人被毒蛇咬伤,这时候用抗原好还是注射含抗蛇毒抗体的血 清好? 立即注射含抗蛇毒抗体的血清,因为这样快速。 人工免疫:人体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 分类: 人工自动免疫:接种抗原,人体产生相应抗体 人工被动免疫:注入特异性抗体或淋巴因子 练习: 人工自动免疫:获得免疫作用速度,维持时间; 人工被动免疫:获得免疫作用速度,维持时间. 计划免疫: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进行,使他们获得, 来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 如:乙脑疫苗: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脑菌苗: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人体的免疫功能: (1)抗传染免疫功能(防御感染) :皮肤的屏障作用等 (2) 免疫监视的功能:识别清除异常细胞 (3)保持自我稳定的功能 消除衰老死亡细胞 免疫功能失调: 过敏反应-免疫功能过强;自身免疫病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免 疫缺陷病-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学生读图:过敏反应的机理 介绍艾滋病,读图 总结巩固练习: 请把不对的地方找出来,并改正) 人体的抗传染免疫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分体液免疫和细 胞免疫,前者指由 t淋巴细胞参与的免疫反应,它能产生抗原,抗原是指一类蛋白 质,能使病原菌凝集,中和病原菌产生的毒素,细胞免疫是指针对细胞外体液中的病 原菌进行免疫,它由 t淋巴细胞产生的免疫反应.t淋巴细胞无记忆功能. 1、把乙肝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获得对乙肝的免疫力,这种措施和这种免疫 分别是() a、控制传染源,人工免疫 b、保护易感人群,人工免疫 c、切断传播途径,非特异性免疫 d、保护易感人群,细胞免疫 2人体的免疫功能是() a、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b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c抗感染免疫、自我稳定、免疫监视 d人工免疫和计划免疫 3接种卡介苗是为了预防哪一类传染病() a乙型肝炎b结核病 c、小儿麻痹症d破伤风 4接种牛痘能预防天花的原因是() a、直接杀死天花病毒 b全面增强易感人群的体质 c使人在不生病的情况下产生抗天花的抗体 d使人获得非特异性免疫 5、人体的免疫功能可清除自身损伤细胞,在这一生理过程中,是下列人体的哪 一项免疫功能发挥作用 () a防御感染b、保持自我稳定 c、实施免疫监视d以上三项都是 6下图表示的是人在先后两次感染同一种细菌后,血液中相应抗体产生的情况。 在第二次感染时,虽时隔一年,但抗体不像上一次那样感染后要过一段时间才产生, 而是迅速产生足量的抗体, 其原因是 b 淋巴细胞对接触过的抗原具有能力。 利用这一原理,人们可以通过的方法来预防该传染病,接种的疫苗属于 (“抗原”或“抗体”)物质。这种预种传染病的方法属于免疫。 教学反思: 1.第 1 课时中的新名词新概念出现了比较多,如何增强对这些新名词的理解是一 件比较困难的问题。在课堂中结合实例分析了之后学生可能暂时是理解了,但遗忘 的速度肯定是很快的。因此需要在课后进行巩固。 2.第 2 课时的内容较为简单,可利用时间进行作业的分析。 3.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结合课件中的图片,化抽象为直观,能较好的突 破难点。倒是课后的巩固,很是重要。从上课的情况看,当堂课学生普遍接受了, 可是到下节课,很多同学会忘记了。所以得多留点空间给学生自己消化、巩固. 第一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与环境的关系,并能通过阅读图表来获得信息并 对其进行描述,认识人类与环境的紧密关系。 2、了解什么是环境问题,能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说明环境问题的危害和产生原因,引导学生 关注环境问题。 3、了解人类在环境问题上所做的努力 教学重、难点:人类与环境的密切关系;环境问题的事例及分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设计: 本课时主要介绍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教学中主要围绕着 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及人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而展开。 教学用具:ppt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图片法 教学过程: 引入: 动画:地球 屏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图片:地球上各处美景。 视频:人类遇到的问题。 一、人口增长造成的问题 师:人口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请同学们通过读图来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活动: 生:通过读图,学生应获得这样的信息:人口问题是一个发展的问题。以前人口增长非常 缓慢, 对自然环境的压力较小,尚不构成问题, 或是一个小问题。 而现在,特别是近几十年, 人口急剧增长,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从而使人口问题突现出来。 思考:那为什么世界人口在最近几个世纪急剧增长?(引导学生讨论) (1)世界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2)发展中国家由于主权独立 、政治解放使生产力迅速发展,而导致生活环境及医疗条件 的改善所致。 所以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人类发展与环境之间的一个主要矛盾。 板书:人类发展与环境间的主要矛盾:人口问题 讨论:请你谈谈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学生活动:由于 9 年级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这方面的知识比较丰富,因此讨论可以展开, 并可形成许多的观点如课本中的观点,一般学生都会提出正确的观点,对于“自然资源取之 不尽用之不竭”的观点,学生很少会提出。但需注意对“环境就像一个巨大的仓库,尽管储 藏了各种丰富的资源,但总有一天会被用完的”观点的评析。 (这个观点并不正确,因为随 着科技的发展、环境有潜力是无限的,如人口与土地。但在一定的时期内,地球上的空间、 资源、环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通过讨论,最后形成这样的观点: (1)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环境,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各种资源,同时也要接 纳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弃物。 (2)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生活和生产等活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即人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3)但在一定的时期内,地球上的空间、资源、环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人类发展必须与 环境相适应。 问:那现在人类发展有没有与环境相适应?除了人口问题还出了什么问题呢? 生答:环境问题 二、环境问题 人类现在面临的环境问题: (1)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而形成的生态破坏类环境 问题。如由于盲目开耕荒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掠夺性捕捞、乱挖滥采、过量抽取地下 液体资源等而引起的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地面沉降、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森林 面积急剧缩小,矿藏资源遭破坏,水源枯竭,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水生生物资源日益减少, 旱 涝灾害频繁,以至流行性、地方性疾病蔓延等问题。 (2)城市化和工农业生产中产生的“三废”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和农药污染等污染如 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 设问:这些环境问题是否是由来已久的? 师:no,了解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是由来已久的,只不过是近几百年,人类社会生产力 空前发展而导致矛盾激化的。那么我们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三、如何解决及人类所做的工作 (1)计划生育 (2)环境保护 (3)我们的行动(宣传、减少能源消耗搭车或公交车减少大气污染及温室将就;使用无磷 洗衣粉;不将化学品废物(如油漆、油漆稀释剂等随意倒入下水道) ;电池回收 小结: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 我们生于斯、 长于斯保护它、 珍惜它我们责无旁贷只要我们愿意只要我们有心一 个举手之劳可以为濒危的地球带来重生可以为燃烧的地球带来希望 课堂练习:1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尸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回收处理垃圾,变废为宝 b污水经处理后排放 c为了牟取暴利,可随意捕杀、贩卖野生动物 d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石油、煤) 2从世界范围来看,与人口过度增长无直接关系 的社会问题是() a能源短乏b吸毒贩毒 c、环境污染d资源短缺 3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我国目前而言,最紧迫的问题是() a、如何获得更多的粮食 b如何获得更多的能源 c如何保护好耕地 d如何控制过快增长的人口 4、下图是世界人口发展表,分析下表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我国针对人口的迅速发展制 定了什么政策? 世界人口发展 5、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要战胜垃圾得首先战胜自己!”请结合下列图示,根据自 己的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常规处理垃圾的方法对环境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 (2)分类处理并回收利用垃圾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小结: 作业:作业本 后记: 第二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学目标:1、了解能源的分类,并能通过阅读图表,说明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特点 2、了解煤、石油的主要特点,能借助图说明煤和石油的分布情况 3、了解原子能和太阳能的主要特点,能简要说明当今世界对原子能和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情况 4、了解合理利用和开发能源的重要性,能举例说明科技进步对人类能源危机的影响 5、渗透生活中节约能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合理利用资源的价值观念 教学难点:氢能和核能等新能源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设计:人类发展面临的第三类问题:即人类发展与能源的问题。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除了人口及环境问题外,人类发展还面临着哪些问题?能源问题 1、请学生列举,生活中所使用的能源。如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能源,若学生基础更好, 会例举电荒、石油危机等现象。然后通过讨论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能源。 2、问题:目前,人类主要使用了哪些能源? (1)煤,煤的成分、形成及分布。 (2)石油,石油的成分、形成及分布。 (注意学生对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中区域位置识别能 力较低,教学中最好准备区域性的地图,使学生较明确的了解世界煤及石油分布的情况) (3)水能(复习水能的形成)看图说说我国水能的分布 小结: 作业:作业本 后记: 第 2 课时 1、读课文,说说能源的分类: (矿质能源与非矿质能源) 2、世界主要能源的消费情况及存在问题(通过读图了解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化及能源结 构的变化) :消费总费逐年上升,消费结构不断改变。 思考:为什么有这些变化?(1)生产技术与消费技术变化(2)可再生性与不可再生性影 响(3)环境污染的制约 存在的问题:环境污染及不可持续发展(存量有限) 而这些问题是否原来就存在的?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能源利用的变化, (1)古代生物质能和水能 (2)第一次工业革命煤炭 (3)第二次工业革命石油、电能大量使用 (4)21 世纪核能的大量使用 从而体会到能源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能源的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如中 国现阶段的石油危机与应对策略) 5、面对能源问题,人类该怎么办? (1)开发新能源 沼气、原子核能、太阳能、风能、氢能、乙醇 从下图可以看出什么? 2)改进现有能源的使用方式 (如 20 世纪 70 年代世界石油危机后,煤碳开采、运输和利用技术获得重大突破,使得煤炭 又作为石油的重要能源,重居世界能源的重要地位。世界各国提出“摆脱石油、转向煤炭” (3)公众层面的能源节约 从我们个体来说,应该如何应对能源危机?多走路或骑自修车;尽量使用公交车;搭车上学 及时关灯;不要让家用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黑龙江牡丹江市林口县直学校遴选教师56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西咸新区高新一中沣东中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成本控制与优化操作规程书
- 中心策略实施中的监督机制建设
- 2025年高柔性不锈钢金属软管项目建议书
- 保险入门培训资料
- 医学影像成像理论课件
- 2025重庆两江新区某学校劳务派遣岗位招聘11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TPM微咨询方案设备健康管理
- 2025广东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招聘101人(第一批)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试题【含答案详解】
- 劳动合同瑜伽馆(2025版)
- 压力开关校准培训课件
- 工会内控管理办法
- 岗位职责管理办法
- 3.1.4 认识除法算式(课件)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 2025版保育员理论考试试题试题(附答案)
- 基于无人机的公路路面及设施状况智能检测技术研究采购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履约能力提升培训大纲
- 农产品经纪人基础技能培训手册
- 2024年湖南省古丈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医务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