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造影检查1课件_第1页
线造影检查1课件_第2页
线造影检查1课件_第3页
线造影检查1课件_第4页
线造影检查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线造影检查 n概念:利用造影剂改变内脏器官 的对比,从而显示内脏器官形态 和功能的方法。 理想造影剂应具备的条件 及引入的方法: 1、条件: 对比;副作用;性能稳定; 容易吸收与排泄;使用方便,价格。 2、引入方法: 直接引入与生理排泄。 一、造影剂的种类 阴性造影剂: 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阳性造影剂: 钡制剂和碘制剂。 二、药敏试验、药物反应和急 救措施简介 (一)、药敏试验 (二)药物反应和急救措施简介 n一旦发生意外,应立即停止注药,终止检查, 同时采取急救措施,并通知临床医生参加抢救 。 n碘过敏反应:分四级。 n1、一般反应:头痛、恶心、呕吐、寻麻疹等 。无须处理。 n2、轻度反应:喷嚏、流泪、结膜充血、面部 红肿。 吸氧、观察血压、呼吸、脉搏。必要 时肌肉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或肌肉注射 非那根(异丙嗪)25mg。 n3、中度反应:面色苍白、呕吐、出汗、气促 、胸闷、眩晕、喉干痒等。 立即静脉注射地 塞米松20mg或静脉点滴氢化可地松50100mg 。 n4、重度反应: 呼吸困难、意识不清、休克、 心率不齐、心跳骤停。 立即测量血压、脉搏 、呼吸、测试瞳孔反应。并组织抢救。 三、普通造影检查技术 (一)、循环系统造影 n1、造影设备: n1)、压力注射器:一般要求每秒钟注入15 25ml,所用压力为79.498kPa 。 n2)、快速连续摄影装置:为了摄取对比剂流经 心和大血管的瞬间影像 。 n3)、大容量X线机: n4)、心导管:根据不同的心血管造影需要,选 择不同型号和形状的心导管。 n5)、导引钢丝:导引钢丝是经皮穿刺插管造影 的器械之一 。 n6)、扩张器:用于沿导引钢丝插入血管,扩张 导引钢丝周围的皮下组织及血管壁上的穿刺孔, 利于导管插入血管。 n7)、穿刺针:造影常用的穿刺针为金属套管针 ,由套针和针芯组成。 n2、造影注意事项 : n明确造影目的,选择正确的造影方法 ; n充分做好造影前的准备:做碘过敏试 验;禁食一餐;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 染;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术前应用镇 静剂;造影室内配备必要的抢救药物和 器械;核对、调试造影所用的仪器设备 等; n正确使用心导管,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n选择合适的摄影位置,除少数情况外 ,一般均选用正、侧位。 n3、注射对比剂的方法 : n1)穿刺法 根据穿刺方式不同,分为直 接穿刺和经皮穿刺两种 。 n2)插管法 分直接插管和经皮穿刺插管 两种。 4、心脏造影 n 心脏造影是将大量对比剂在 短时间内快速注入血管或心腔内 ,以显示心腔的解剖形态及血流 动力学改变。可分为静脉心血管 造影、选择性右心造影及左心造 影。 n1)适应证 先天性心脏病及血管畸形;左 心室肿瘤和主动脉疾患;风湿性二尖瓣及三 尖瓣病变等。 n2)禁忌证 身体极度衰弱;严重肝、肾功 能不良;碘过敏试验阳性;心力衰竭; 严重的甲状腺功能亢进。 n3)对比剂 76泛影葡胺,成人用量为40 50ml,儿童1.5mlkg。必要时可选用碘苯六 醇等非离子型对比剂。 n4)造影前准备 向病人说明造影过程和术中呼 吸、屏气方法;术前测定循环时间;小儿需做 全身麻醉;术前禁食,给镇静剂及做碘过敏试 验。准备好皮肤切开的有关器械、心导管和对 比剂。检查、调试好X线机、快速换片装置及 压力注射器。 n5)造影方法 n(1)选择性右心造影:通过右心导管注射对比剂 ,以显示右心腔或肺血管。经股静脉直接插管或经 皮穿刺插管。导管插入股静脉后,向导管内不断注 入肝素生理盐水,防止导管内血液凝固,根据需要 将导管顶端置于右心房、右心室或肺动脉内,以每 秒20ml左右的速度注射对比剂,并连续摄影。此法 对欲检部位显示良好,适用于右心和肺血管异常的 先天性心脏病,如法鲁氏畸形、大血管转位等。 n(2)选择性左心造影:通常在股动脉处用直接插 管或经皮穿刺插管法,将导管逆血流方向插入主动 脉,再达左心室,然后注射对比剂并连续摄影。此 法适用于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口狭窄、室间 隔缺损(左向右分流)等病变。 n6)摄影技术 选择性心脏造影应在注射对比剂开始后 0.5s摄影,以每秒2张的速度摄取6张, 即能达到诊断要求。 摄影管电压比普通胸片高3040kV ;曝光时间为0.040.5s。使用滤线器 以提高照片清晰度。 5、主动脉造影 n系经皮穿刺或切开周围动脉插入导管的 一种造影检查方法,用于检查胸主动脉 、腹主动脉及其分支的病变。 n1)适应证 主动脉瘤;主动脉畸形 ,如动脉导管未闭、主-肺动脉隔缺损、 主动脉缩窄及主动脉窦瘤破裂;多发 性大动脉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胸、腹主动脉分支病变。 n2)禁忌证 与心脏造影相同。 n3)对比剂 常用76泛影葡胺,用量20 40ml;需做第2次注射时,应间隔30 40min。也可选用非离子型对比剂。 n4)造影前准备 与心脏造影相同。 n5)造影方法 n(1)导管法:在股动脉处经皮肤穿刺插管或切开皮肤 逆行插管,透视下将心导管送入主动脉。导管顶端位 置距离主动脉瓣23cm为宜,若离主动脉瓣太近,在 高压注射时会造成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的假象,并 有可能将部分对比剂注入冠状动脉。使用端孔导管时 ,顶端放置部位不应距离主动脉弓太近,防止在高压 注射时因反冲力使导管顶端进入头臂干,造成大量对 比剂进入脑血管。若做腹主动脉造影,高位时心导管 顶端置于第11胸推高度,低位时导管顶端平第34腰 椎,即能清晰显示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 n(2)外周动脉穿刺法:用套管针穿刺外周动脉,逆动 脉血流方向注射对比剂,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一般显 示较好,升主动脉及主动脉窦常显示不满意或不显示 。该法适用于小儿。 n6)摄影技术 n 摄取左侧位、左前斜位或前后位。如 动脉导管未闭,应摄左前斜位或左侧位 ;腹主动脉造影摄取前后位。摄影时间 一般在对比剂注入50时摄第1片,注药 完毕再摄1片。如有快速换片装置,在注 射对比剂开始后,以每秒2张的速度连续 摄片,至注药完毕为止。摄影管电压较 胸片高3040kV,并缩短曝光时间 6、脑血管造影 n1)适应证 脑血管病变:如动脉瘤、 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血管闭锁及其 它先天性异常;颅内占位性病变:肿 瘤、血肿、囊肿、脓肿及肉芽肿;颈 动脉病变:颈动脉狭窄、闭塞、动静脉 畸形和颈动脉体肿瘤等。 2)禁忌证 严重的心肝肾疾患;严重 的血管硬化;穿刺部位有感染;碘 过敏者。 n3)对比剂 选用非离子型对比剂为宜, 如优维显300和370、碘苯六醇等。离子 型对比剂可用复方泛影葡胺等。对比剂 浓度低于60,每次注射510ml,重复 注射不宜超过6次。 n4)造影前准备 做碘过敏试验;检 查前4小时禁食;使用镇静剂,小儿需 做全身麻醉;备好造影器械及药品; 调试好X线机,作好摄影准备。 n5)造影方法 n(1)颈动脉造影:用于检查幕上病变。 采用短斜面的Seldinger针,经腹股沟皮 肤小切口处刺入股动脉。 n(2)椎动脉造影:用于检查幕下病变。 常用导管法,具体操作步骤同颈动脉造 影。 n(3)静脉窦造影用于观察颅内硬膜外血 肿、矢状窦脑膜瘤等,其方法同颈动脉 造影,只要延迟摄片即可,常在对比剂 注入后68s摄片。 n6)摄影技术 n 颈动脉造影常摄取仰卧前后位 及仰卧水平侧位;椎动脉造影常 摄取汤氏位及仰卧水平侧位;静 脉窦造影的摄影位置同椎动脉造 影。 7、选择性动脉造影 n系经皮穿刺或切开周围动脉插入导 管的一种造影检查方法,用于检查 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及其分支的病 变 。 1)选择性肺动脉造影 2)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8、 四肢 动脉 造影 (二)消化系统造影检查 1、食道造影 n1)适应证 n 吞咽不适及吞咽困难;门脉高压 症;食管异物及炎症;食管肿瘤 ;观察食管周围病变与食管的关系 。 n2)禁忌证 n无绝对禁忌症,但静脉曲张大出血后 做造影检查时应慎重。 n3)对比剂 n 常用硫酸钡,用量无严格限制。常规食 管造影检查宜用稀钡剂,钡、水重量比 为34:1。低张双对比造影用对比剂, 系在钡剂内加入少量阿拉伯胶或西黄蓍 胶,配成140250浓度的制剂,利 于附着在粘膜上,显示细微病变。对有 食管狭窄梗阻者,钡剂浓度应酌减。对 于食管穿孔、吞咽动作失调及腐蚀性食 管炎病人,应用碘化油做对比剂。 n4)造影前准备 n食管造影一般不需做特殊准备。 n5)造影方法 分常规食管钡餐造影和食管低张双对比造影 检查两种: n(1)常规食管钡餐造影:病人立于诊断床前,口服钡剂。 颈段食管取正、侧位检查,胸腹段食管则用左及右前斜位 进行观察。钡剂通过食管的同时,转动病人,从不同体位 进行透视,当病变暴露最清楚时摄取点片或常规摄取左前 斜位及右前斜位片。 n(2)食管低张双对比造影:主要方法为:口服200ml 0.51.0碳酸氢钠水溶液冲洗食管,除去粘液。然后 肌肉注射654-2 20mg。10min后病人吞服产气粉扩张胃腔 ,随即取站立右前斜位,连续小口吞咽稠钡。此时胃内气 体也逆行进入食管,形成气钡双对比,透视下选择合适位 置摄取点片;开始即注射654-2 20mg,10min后病人取 立位,将一匙发泡剂(碳酸氢钠和枸櫞酸各05g)放于口 内,随即以小口钡剂将发泡剂冲服,食管内即产生气体, 使管腔扩张,同时管壁有钡剂附着,显示出食管粘膜及轮 廓;注射低张药物后,病人取站立右前斜位,含一大口 稠钡(4050ml)。服钡时请病人尽可能多吸空气一同咽 下。在大团钡剂通过后,食管内壁附着一层薄钡,同时所 咽的空气使食管处于良好的双对比状态。 n6)摄影技术 n食管正位与胸骨、脊柱、心脏及大血管重叠, 故通常摄取左前斜位及右前斜位片。颈段食管 摄取正、侧位片。透视下定位摄取点片更有意 义。因钡剂在食管内通过较快,立位35s,卧 位约10s,因此摄影时先服钡剂两口,间隔一定 时间后服第3口钡剂咽下,立即屏气曝光,并摄 取食管充盈像。在大部分钡剂进入胃内后,嘱 病人深吸气后屏气,摄取左前斜位及右前斜位 片,显示食管粘膜像。检查颈段食管时钡剂通 过更快,因此摄影前嘱病人含大口钡剂,摆好 体位和对准中心线,将胶片放至曝光位置,然 后在病人咽钡的瞬间进行曝光。 2、胃及十二指肠造影 n1)适应证 有任何上腹部不适及 消化道症状;疑有胰腺囊肿及胰 头癌等。 n2)禁忌证 上消化道穿孔;胃 肠道大出血后1周之内;肠梗阻 ;做低张双对比造影需注射抗胆 碱药,故青光眼及明显心律不齐者 禁做。 n3)对比剂 硫酸钡制剂,用80250 浓度的混悬液,加入少量西黄蓍胶做 混悬剂,用量100200ml。胃及十二指 肠低张双对比造影要求对比剂:高浓 度;低粘稠度;粘附性强;颗粒 细;对比剂与胃液混合后不易沉淀和 凝集。 n4)造影前准备 检查前612h禁饮食 ;胃潴留者洗胃或检查前23d服分泌 抑制剂;胃酸过多者给中和剂;为 清除胃粘液,可服蛋白分解酶,亦可用1 碳酸氢钠液进行冲洗;备好对比剂 及辅助药物。 n5)造影方法 分常规钡餐造影、低张双 对比造影和十二指肠低张双对比造影三 种: n(1)胃及十二指肠常规造影检查:造影 前先做胸腹透视,观察有无消化道穿孔 、肠梗阻及阳性结石;然后口服250浓 度的硫酸钡,进行胃及十二指肠检查, 主要观察粘膜形态,暴露病变后及时摄 片。 n (2)胃低张双对比造影:主要用于观 察胃粘膜的细微变化。 n(3)十二指肠低张双对比造影 3、结肠造影 n1.钡剂灌肠造影 n(1)适应证:结肠良、恶性肿瘤,炎 症及结核;肠扭转、肠套叠的诊断以 及早期肠套叠的灌肠整复;观察盆腔 病变与结肠的关系。 n(2)禁忌证:除结肠破裂外,无绝对禁 忌证。 n(3)对比剂:硫酸钡制剂,一般配成钡水重 量比1:4的溶液,用量8001000ml,加10 20g阿拉伯胶增加钡剂粘度,防止快速沉淀。 带混悬剂的硫酸钡粉,配成25的溶液即可使 用。 n(4)造影前准备:主要是清除结肠内容物。 检查前1d晚8点钟冲服番泻叶510g;钡 灌肠前1h给病人做清洁灌肠,清除结肠内粪便 ;禁用刺激肠蠕动的药物;备好灌肠用具 及对比剂,老年及幼儿病人宜用双腔气囊管( Foley氏管)。 n(5)造影方法:将灌肠桶置于摄影台上约 100cm处,肛管用水或甘油滑润后,插入侧卧 病人的肛门。然后嘱病人仰卧,透视下缓慢注 入37C的钡剂。若重点观察直肠,在钡剂充盈 直肠后即摄取直肠正、侧位片。继续注入钡剂 ,逆行充盈乙状结肠、降结肠、结肠脾曲、横 结肠、结肠肝曲和升结肠,直至充盈全部结肠 及回盲部。在灌注结肠过程中,应使病人变换 体位、做深呼吸及扪压相应部位,以利于钡剂 通过。结肠充盈后摄充盈像,嘱病人排便后再 摄结肠粘膜像。 n若用空气做对比剂,则为空气灌肠。 n(6)摄影技术:直肠摄取正、侧位片; 乙状结肠摄取正、斜位片;其它结肠及 回盲部常摄正位片。结肠脾曲及肝曲的 正位若有重叠,应加摄斜位片。排便后 的结肠粘膜像,通常摄取正位片。 n(7)注意事项:严防灌肠时钡剂温度过 高,以免烫伤病人;灌肠时,注入钡剂 的速度不能过快,否则会促进病人的便 意,致使对比剂排出。 4、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 n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是用细针 经皮肝穿刺直接刺入肝管内并注射 对比剂,使胆管显示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