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 1 高考情况 n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发展史是古代史的主干知识点之一 ,也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 n2007年高考设计到的有关试题有:全国文综卷第12 题至14题考查中国古代帝王谥号、“武周之代李唐” 之“社会之革命”的含义和八旗制度;天津文综卷第 37题考查唐朝的军民关系;全国文综卷第14题考查 唐的三省制、第16题考查中央政府管理西藏的最早机 构、江苏卷第25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等。 n考查的知识点的分布和命题角度体现了主干知识与时 政热点的有机结合 2 n扎实基本功,对主干知识进行重点掌握 n注重与时政热点的有效联接 n进行跨年代综合分析 n适当拓宽知识面 复习建议 3 什么是政治文明 n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在 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 思想、政治文化、政治传统、政治结构、政 治活动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有益成果。 n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发展的积极成果 。 n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 政治生活的进步即政治文明, 4 什么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 n指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古代社会政治活动 的进步状态和改造社会的政治成果的总 和; n是一个由政治意识文明、制度性文明和 政治行为文明构成的完整体系 5 从概念到知识体系 1、古代政治思想 2、古代政治制度 古代民本思想及其政治行为 百家争鸣时期和明末 清初时期的政治思想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分封制、郡县制与行省制度 三公制与三省六部制选官与监察制度 3、古代中国的分裂与统一 4、古代中国的改革与变法 其他民族制度 6 1、古代政治思想 (1)古代民本思想及其政治行为 思想家基本主张张 孔子强调调“仁者爱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爱爱人 之心调调解与和谐谐社会人际际关系;以德治民,反对对苛 政和任意刑杀杀 孟子主张张“仁政”,“民贵贵君轻轻” ;“政在得民”,宽宽刑薄税 ,反对对苛政;主张给张给 予农农民土地,不侵犯农农民劳动劳动 时间时间 墨子主张张“兼爱爱”“非攻”“尚贤贤” 唐太宗 接受“君舟民水”观观点 强调调“存百姓”思想 ,做到戒奢 从简简、轻轻徭薄赋赋 7 n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成因及影响 n明末清初的反封建民主思想 (2)百家争鸣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的政治思想 8 2、古代政治制度 n对概念的说明: 将“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制度”区分开来 n叙述一个兴衰历程 战国的初创秦汉的巩固隋唐的完善宋元的加强 明清的强化 n理出两对基本矛盾 中央与地方 君与相 n分析三个发展趋势 n以两点论、阶段论来评价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9 n都是影响深远的中央行政制度,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加强的结果 n内部结构、丞相地位方面不同 n三省制具有“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特点, 注意与美国“三权分立”的联系 (2)三公制与三省六部制的比较 10 (3)分封制、郡县制与行省制度 制度演变变特点影响 分封 制 形成于西周、瓦 解于春秋战战国 诸诸侯与周王通过过土地 与义务义务 相连连接 拱卫卫王室 形成诸诸侯割据 郡县县 制 形成于春秋战战国 秦朝以后一直沿 用 按地域划分 任免权权在皇帝 适应应了专专制主 义义中央集权权加 强的需要 巩固了多民族 国家的统统一 行省 制度 形成于元朝、明 朝为为三司制取代 但称呼上仍保留 中书书省的派出机构 具有相对对独立的行政 权权、军权军权 和司法权权 11 n选官制度的发展 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军功爵禄制)(九品中正制) 注意科举制在考试内容、形式和类别上的变化 n监察制度的发展 (4)选官与监察制度 12 n猛安谋克制 n蕃汉分治 n僧官制度 n八旗制度 n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5)其他民族制度 13 n罗列古代“大一统”和“大分裂”时期 n从原因、进程和影响三方面分析国家分 裂、统一的规律 n对国家分裂与统一的认识与评价 3、古代中国的分裂与统一 14 n按照改革的原因和性质区分类型 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改革 新旧社会转型 封建社会内部政策调整改革 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 n对古代改革与变法的认识 改革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调整、更新和改造 改革也是革命,但改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符合社 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民愿望与要求,能够推动社会进步。 4、古代中国的改革与变法 15 学以致用 n 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秦朝建立,逐步发展、完善,至明清时期 逐渐衰落。据此回答1 一5 题。 1为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n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道家思想 n2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是() na.皇权至高无上 b.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c.地方实行郡县制度 d.中央政府设“三公九卿” 3隋唐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其积极意义在于 n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加强了皇权 c.有利于选拔人才 d.中央机构有明确分工与制约,提高了工作 效率 n4 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其政治作用是 na.保证了中央的财政供给 b.免除了中央的财政危机 c.使中央有足够的岁币搞议和 d.使地方丧失了割据的经济条件 n5从明朝废垂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n 封建专制进一步加强 皇权更加巩固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实 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a. b. c. d. 16 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注重政治制度的革新。据此回答6 一8 题。 6 汉朝实行了一套比秦朝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主要是() na.编户齐民 b.察举制 c.封国制 d.刺史制度 n7下列有关两汉时期察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 b.它是一种自上而下推举人才为官的制度 c.察举是两汉选用官吏的惟一途径 nd.个人声望始终是察举的重要标准 n8 隋唐开始,最有利于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 堂”理想的途径是() a.建立军功 b.参加科举考试 c.弃农经商 d.依 靠门第出身 17 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大都促进了社会进步,但也有的阻 碍了历史的发展。据此回答9 一12 题。 9秦朝废除了分封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而西汉初又出现郡 国并存的局面,这反映了() a.历史的多样性 b.事物发展的渐进性 c.封建主义还不够强大 d.新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些曲 折 n10开创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的朝代分别是() a.秦朝和唐朝 b.秦朝和隋朝 c.秦朝和元朝 d.唐朝和元朝 n11 中国古代社会中对血统关系起否定作用的进步制度是() na分封制 b.王位世袭制 c.科举制 d.士族制度 12 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和解决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 宦官专权 吏治腐败 土地兼并 分裂割据 a. b. c. d. 18 n科举制度是对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要完善。据此回答1315题 : n13科举制的实行,从本质上反映了() a.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 b.统治者注重选拔人才 nc.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d.选才标准日益完善 14.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最确切的是() na隋朝开始实行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 nb它使门第不高的地主可以凭自己的才学参与政权 nc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并有效地笼络人才 nd是为了打击魏晋以来形成的士族制度而采取的一项措施 n15科举制度在唐代促进了社会繁荣,到明清时期却阻碍社会进 步,这是因为() na明清时期固守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nb分科考试的办法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 nc特务统治和文字狱抑制了思想创新 nd考试内容背离了时代要求 19 历代都重视法制建设,但不同的时代又各自有所不同。据此回答1619题: 16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当轻,所谓刑罚世轻 世重也。” 这句话传达出的信息有 法律可以随意轻重 法律是维护 统治的手段 法治的主体是君主 法律轻重爱社会形势制约 a b. c. d. 17对“除国君外,无论贵贱,一律要受法的约束,法不阿贵”这句话的理 解最为准确的是() a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为了维护人民的权利否定贵族特权 c为了维护君主专制否定贵族特权 d以法行政,建立法治国家 18以下关于大明律的有关规定,属于法制建设进步表现的是 量刑“重 其重罪,轻其轻罪” 增加经济立法 设置大逆罪 规定贵族大臣的 封建特权 对贪污贿赂罪严惩不贷 a b.c.d. 19以下司法改革中能体现出重视生命的是 a商鞅变法 b.明太祖司法改革 c.宋太祖司法改革 d.王安石司法改 革 20.以下官制,在职能上有相继关系的是: a秦御史大夫和唐门下省 b唐三省和明三司 c唐中书省和元中书省 d明殿阁大学士和清内阁 20 新课标历史必修(1)的变式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 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东华录(清) 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 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jp2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 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 ,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人们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 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约翰洛克政府论(1688年) 材料三 (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 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 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八)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九)议会内演说之自由、辩论或议事之 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英)权利法案(1689年)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的不同之处。 (2)结合时代背景比较这一历史时期中英政治体制的不同特点。 (3)分析中英不同的政治体制给两国历史发展带来的不同影响。 (4)从治理国家的角度来看,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趋势? 21 n【答案】 (1)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平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需课《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题(附答案)
- 2025年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竞赛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高级焊工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高端制造业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数字政府统一基础运维规范 第6部分:政务云服务实施》编制说明
- 健康干预培训试题及答案
- 《教材发行管理办法》
- 2025年频率测量仪器项目发展计划
- 经营流程与管理办法
- 2025医院防控试题及答案
- 物业收费知识培训
- 专题22.6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 2025江苏苏州昆山国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期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秋季学期幼儿园园务工作计划
- 2025-2026学年浙教版(2024)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计算机操作员中级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校园“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
- 2025-2026学年译林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4年合肥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4人笔试备考试题带答案详解
- 厨房用火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