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课件_第1页
骨关节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课件_第2页
骨关节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课件_第3页
骨关节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课件_第4页
骨关节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三章第三章 骨关节基本病变骨关节基本病变 的的X X线表现线表现 2 概概 述述 l骨与关节病变虽多,但若仔细分析,都是由 几种基本改变在不同的情况下组合而成,如 果能掌握这些基本改变,再全面地结合生理 、病理和临床资料,加以综合分析,就比较 容易提出诊断意见。 3 l骨与关节疾病的病理几乎都包括在密度、外 形、结构、数量、大小等方面; l从分类而言,骨与关节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可 分为软组织改变、骨膜改变、骨质改变及关 节改变等几方面。 4 第一节第一节 骨骼基本病变的骨骼基本病变的X X线表现线表现 一、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l 1、定义: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正常 钙化骨组织数量)的减少,(骨组织有机成分 与无机成分等比例减少,单位重量或体积内骨 的有机成分与钙磷比例仍正常),骨的显微结 构发生改变,力学强度下降,易发骨折的一种 病理变化。 5 l 2、X线表现:总体上表现为:松质骨密 度减低,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小梁间隙 增宽(网眼变大),或骨小梁模糊不清,呈 磨砂玻璃样改变,或见骨小梁中断不连续、 缺损。骨皮质变薄,或呈分层样改变,如铅 笔勾画出一般,骨髓腔相应增宽。 6 7 8 9 一、骨质疏松一、骨质疏松 l 骨质疏松在不同骨骼的表现各有特点:对 于长管状骨,可见骨皮质变薄,骨小梁易于显 像,少而细的骨小梁形成稀疏的格子状。有时 在早期骨皮质整体变薄以前,皮质区可以出现 大小不等的虫蚀样缺损透亮区。在骨干的两端 ,如有生长障碍线则显像异常清晰。干骺端的 骺痕白线也显像突出。如骨质疏松发生于青少 年,可见干骺后端临时生长钙化带增宽(厚) ,呈齿状或骨刺样特征性改变。 10 11 12 一、骨质疏松一、骨质疏松 l 对于脊椎骨,椎体影像显示密度减低,显出骨 小梁呈栅栏状,骨皮质密度下降且变薄,严重时骨 小梁的影像显示不清,椎体高度变小,上下面呈双 凹鱼椎状。 l 如果椎体骨密度明显下降,负重作用使椎间盘 向椎体内凹陷,则形成schmorl结节(许莫氏结节) ,表现为椎间隙相对增宽,呈双凸棱形,或深陷入 椎体内,尤其在腰椎。由于椎体疏松,整体可压缩 变形,在腰椎、胸椎可出现椎体前缘变扁,呈楔形 。对于全身性退化性骨质疏松,脊椎骨的变化早于 四肢骨,因为其骨转换率是长管状皮质骨的多倍。 13 14 15 16 一、骨质疏松一、骨质疏松 l 许莫氏结节:由于椎体骨质疏松等退行 性改变,椎体的骨密度下降,在负重作用下 使椎间盘向下椎体内锲入,表现为X线片上椎 间隙相对增宽,如双凸形,有部份陷入椎体 内,边缘有硬化缘,多见于腰椎。 17 一、骨质疏松一、骨质疏松 l 尽管X线片上可以显示骨质疏松的病理变 化,但必须在骨量丢失大于30%以上才可以显 示,故对于早期的变化意义不大。 l 近年来又发展起来其他多种骨密度的检 测仪器,如单光子骨密度仪,双能X线骨密度 仪,超声骨密度仪等,这些检查方法的优点 是敏感性、精确度大大提高,骨量改变只要 1%即可发现。 18 19 一、骨质疏松一、骨质疏松 l 骨质疏松的X线检查测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l (1)掌骨指数:摄手掌正位片,取第二掌骨中段的横 径为D,同一部位髓腔内径为d,D-d为骨皮质两侧的厚度 和,D-d/D为掌骨指数,正常在44%范围内。 l (2)股骨指数:摄股骨正位片,取股骨中点处外径为 D,内径为d,D-d/D为股骨指数,正常值应46%。 l (3)周围指数:股骨指数和掌骨指数之和正常时应 90%,若70岁(原发性I型、型);继 发性的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甲亢性,糖尿 病性,甲旁亢性,Cushing syndrom,营养不 良性(钙摄入不足、蛋白质缺乏),失重性 等。 21 l局限性:局部肢体废用制动,卧床大于4周, 每周的骨量丢失率为0.91%;肢体损伤后固 定制动;截肢后的残端;偏瘫患者;局部感 染;局部关节少活动等均可引起骨质疏松( 尤其周围N损伤在修复过程中易发生)。 22 二、骨质软化(二、骨质软化(osteomalaciaosteomalacia) l 1、定义:指骨代谢过程中钙化不足,骨 组织的有机成分基本正常,但矿化物含量减 少,使骨失去硬度而软化的一种病理变化。 骨质软化时单位体积或单位数量骨内钙盐含 量降低,未矿化骨(类骨质,骨样组织)含 量相对增多。 23 24 l2、X线表现: l骨密度降低,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变细或模糊不清 ,骨受重力作用而变形弯曲,如骨盆内陷、缩窄, 椎体双凹变形变扁,骨干弯曲等。 l假骨折线(LOOSER氏带)的出现是骨质软代的特征 征象,表现为宽约12mm光滑的密度减低线,与骨 皮质垂直,边缘稍致密,常见于耻骨支、肱骨、肋 骨、股骨上段、胫骨上段,往往双侧对称。 l骨质软化在四肢骨则先期钙化带模糊或消失,干骺 端增宽,中央凹陷如杯口状,干骺端边缘模糊如毛 刷状。 25 26 佝偻病的骨质软化: A 双侧肱骨远端、双侧 尺桡骨及双手、腕诸骨骨 质密度普遍减低,骨皮质 变薄、骨小梁稀疏模糊, 双侧尺骨弯曲变形,双侧 尺桡骨远端干骺端增宽, 呈杯口状凹陷,边缘模糊 ,呈毛刷状,双侧桡骨远 端骨骺边缘模糊,以右侧 为著。 27 佝偻病的骨质软化: B 双侧胫、腓骨呈“O”状变形 28 二、骨质软化二、骨质软化 l 骨质疏松与骨质软化的X线表现区别在于 : l前者无弯曲变形,而骨质软化因骨干受重力 作用常弯曲变形; l骨质疏松在长骨两端的骨小梁影像多清晰, 而骨质软化的骨小梁多模糊不清; l骨质疏松没有 Looser 带,而 Looser 带是 骨质软化的特征征象之一; l先期钙化带在骨质疏松时变厚,在骨质软化 时则是模糊或消失。 29 二、骨质软化二、骨质软化 l3、引起骨质软化的常见原因 l 多种因素均可引起骨质软化,凡能引起骨代谢过 程骨样组织钙化(钙盐沉积)障碍的因素,均会导致 骨质软化,常见的有: l(1)维生素D不足或VIT-D在体内代谢障碍,使钙盐 的吸收与沉积障碍; l(2)肾小管(先天性或后天性)疾病,使钙盐丢失 过多; l(3)肾功能不全,代谢性酸中毒,会导致骨脱钙而 软化; l(4)AKP(ALP)功能低下或功能不全。 30 l骨质软化多发生于生长期的儿童,即常说的 佝偻病,在成人才叫骨质软化症。 l常见病症有:疏松型氟骨病、脂肪痢、肾脏 透析、胃切除、癫痫药用量过大过久、日照 不足、慢性肝病(Vit D羟化障碍)、慢性肾 功能不全、营养缺乏、AKP功能不足症(AKP 通过分解磷酸酯的无机磷,促进D3+的吸收, 促进类骨质矿化)。 31 32 三、骨质破坏三、骨质破坏(destruction of bonedestruction of bone) l 1、定义:是指一种比较局限的骨质缺损 ,即骨组织被炎症、肿瘤、肉芽组织或其它 病理组织所替代而造成局部骨组织的溶解、 吸收而消失。骨质破坏可以直接由病理组织 所破坏,也可以是病理变化所引起的局部代 谢异常、破骨细胞生成过多或活性增强所致 。骨质破坏区可以在松质骨发生也可以在皮 质骨发生。 33 三、骨质破坏三、骨质破坏 l 2、X线表现:局限性的骨密度减低,局部 骨小梁破坏与骨皮质影像模糊或完全消失。皮 质骨破骨细胞性的骨质破坏常在哈氏管周围开 始,管腔扩大,呈筛孔样表现,继之才出现骨 表面虫蚀样缺损。骨质破坏如发展较缓慢,在 骨质缺损破坏的边缘常有一圈硬化缘。 34 35 36 37 38 39 三、骨质破坏三、骨质破坏 l按照病因不同,可有以下几种不同表现: l (1)进展性破坏: la、进展迅速的见于急性感染性炎症、结核发展期 、恶性肿瘤等。表现为破坏的区域形态不定,呈斑 片状,边缘不规则且不清晰,破坏区与正常组织间 分界常呈移行性,其中恶性肿瘤的破坏常是大片的 ,常用消失来形容,有人称之为溶解状(溶骨性) 。 lb、进展缓慢的常见于良性肿瘤或慢性炎症,虽也 是活动进展性,但进展缓慢,破坏区与周围的界限 清楚,有时可见一致密的带状影围绕,周围局部的 骨质轮廓有膨胀现象。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三、骨质破坏三、骨质破坏 l (2)压迫性骨质缺损破坏:因骨局部受 压而萎缩,以致缺损、吸收、消失。如邻近骨 表面的软组织肿物压迫骨质,出现蝶状的骨质 缺损区。压迫性骨质缺损边缘相当锐利,与正 常骨组织有明显的分界线,且常可见到软组织 的肿物影像,如骨软骨瘤引起的破坏。 52 53 54 55 三、骨质破坏三、骨质破坏 l (3)神经营养性骨质缺损:当骨组织失 去中枢N或周围N支配时,局部受到多次、反 复、无保护的外伤后,会造成骨质缺损,X线 片上常见到骨关节周围有骨质碎片,且见到 缺损灶,典型的是Charcot关节(夏科式关节 )。 56 三、骨质破坏三、骨质破坏 l 3、常见病症:骨骼急慢性的炎症感染、 骨结核、骨骼良恶性肿瘤或瘤样病变、骨骼 失去神经营养支配等。 57 58 四、骨质增生硬化四、骨质增生硬化 (hyperosteogenyhyperosteogeny、osteosclerosisosteosclerosis) l 1、定义:指单位体积内骨量增多或骨 质向周围突出成骨赘的一种病理变化,从组 织学上看,表现为骨皮质增厚,骨轮廓增粗 ,骨小梁增粗、数量变多;从病理过程看, 主要是由成骨过多或破骨活动减少或二者同 时存在所引起。多数情况下一般是由成骨过 多所引起,属于机体的代偿性反应,少数骨 质增生是由于病理组织性成骨,如肿瘤细胞 的成骨所致(成骨肉瘤的瘤骨)。 59 60 四、骨质增生硬化四、骨质增生硬化 l 2、X线表现:骨质密度升高,有时伴骨 骼粗大,局部骨赘异常突起。在骨小梁则出 现小梁增粗,增多、密集,失去海绵状结构 ,骨皮质增厚,致密,髓腔变窄,明显者骨 皮质与骨松质界限不清,长骨干粗大,骨髓 腔消失,在骨端则常见骨赘突起。 61 四、骨质增生硬化四、骨质增生硬化 l 3、常见病症:可见于多种病症,多种情 况下是局限的,如慢性骨骼的炎症感染,局部 外伤的修复期,某些成骨性的恶性肿瘤(硬化 本身是恶性肿瘤内的成骨,属于恶性肿瘤的一 部分,称为瘤骨),如骨肉瘤和成骨性转移瘤 ,也可见于金属中毒,如铅过量进入体内,沉 积于生长活跃的干骺端,引起横行的数条致密 带。 62 63 64 四、骨质增生硬化四、骨质增生硬化 l 少数骨质硬化是全身性的,表现为普遍 性的骨皮质与骨松质同时受累,如甲状腺功 能低下、石骨症、硬化型氟骨症。 l 一类局限性的骨质增生发生于骨端边缘 ,如骨嵴、骨突的肌腱韧带附着处或骨间膜 的连接处,俗称骨刺、骨赘,按增生的形态 可分为三种,骨刺、骨桥、骨唇。 l 骨刺如刺状,较锐利,一般呈纵向生长 ;骨桥架于骨端之间;骨唇一般呈横向生长 ,尖部较厚、较钝。 65 66 67 68 69 70 五、骨膜增生五、骨膜增生 l 1、定义:是指骨膜因受到刺激而引起骨 膜内层的成骨细胞活动增加,骨膜内生骨, 出现骨膜内骨质增生的一种病理变化。骨膜 正常情况下不显影,但其内层骨质增生后可 显示出骨膜所在的位置,并表明病变所在。 从组织学上讲,骨膜增生表现为骨膜内层成 骨细胞的增多并出现成骨活动增强,有新生 的骨质出现。对于恶性肿瘤,骨膜增生又称 为骨膜反应。 71 五、骨膜增生五、骨膜增生 l 2、X线表现:早期骨膜增生呈一段长短不 定,与骨皮质近乎平行的细线状致密影,一般 与骨皮间有12mm宽的透亮间隙(低密度线) ;随着骨膜新生骨的增厚,由于新生骨小梁的 生长速度与排列形式不同而表现各异。如与骨 皮质平行的线状、层状、花边状、葱皮样;也 可与骨皮质不平行的放射状、毛刷状、垂直条 索状及不规则形。 72 73 五、骨膜增生五、骨膜增生 l 由于骨膜增生的厚度、范围、形态与病 变发生部位的性质、发展阶段、类型、患者 年龄等有密切相关,故可以从骨膜增生的外 形、厚度、范围、增长速度等而得出一些有 意义的诊断信息。以下几点可供临床参考。 74 五、骨膜增生五、骨膜增生 l (1)后天性梅毒,胫骨干广泛的毛状骨 膜增生; l (2)尤文氏肉瘤及骨囊肿、骨囊状结核 ,可见病变部位葱皮样骨膜增生; l (3)外伤性骨膜增生,常表现为增生边 缘光滑、整齐、内与骨皮质界限清晰的线样 骨膜增生影像; l (4)慢性感染性骨膜增生边缘多不规则 ,呈花边状,浓度不均且模糊不定; 75 76 77 78 79 五、骨膜增生五、骨膜增生 l (5)恶性肿瘤的骨膜反应,可呈葱皮样 、放射状、横行纤维条索状,增生同时骨质 还可被破坏。一般越靠近肿瘤中心部位增生 越明显,同时也在中心部位被破坏,在破坏 处的上下缘,骨膜附着于骨干继续增生,形 成残余的三角形或袖口状的阴影,称为 Codman三角(柯得曼三角)。Codman三角是 恶性肿瘤特征性征象之一。肿瘤的恶性度越 高,骨膜反应越明显;恶性度越低,越不明 显;越靠近肿瘤中心区,增生越快;越远离 肿瘤中心,增生越慢。一般良性肿瘤骨膜增 生轻,常不显示。 80 81 五、骨膜增生五、骨膜增生 l (6)幼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