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毕业设计-风阀体板料折弯机传动装置设计(全套含CAD图纸)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61页)
编号:128423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80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7-06-21
上传人:机****料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高**(实名认证)
河南
IP属地:河南
50
积分
- 关 键 词:
-
阀体
板料
折弯
传动
装置
设计
全套
cad
图纸
- 资源描述:
-










- 内容简介:
-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姓 名: 院 (系)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号: 任务起至日期: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风阀体板料折弯机传动装置设计 立题的目的和意义: 毕业设计是本科生大学生大学学习阶段的综合训练环节。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把所学的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与工程实践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工程设计与计 算能力和事迹操作能力,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使其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的需求。 技术要求与主要内容: 风阀体板料折弯机是为某企业研制的风阀体加工自动生产线上的一台设备。 生产批量: 3 万件 /年 ;截面形状:呈 U 字型(详见参考图样);技术参数:加工材料 向长度为 1424厚 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 1、工程设计图 折弯机总装图 1 张 传动装置装配图 1 张 主要零件图 3 张 2、设计计算说明书( 10000 字以上) 1 份 进度安排: 9 月 20 日开题报告 11 月 5 日中期检查 12 月 5 日结题验收 12 月 13 日上交毕业论文; 12 月 17、 18 日毕业答辩 同组设计者及分工: 邢彦召 风阀体板料折弯机轧制工艺设计 指导教师签字 _ 年 月 日 系(教研室)主任意见: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_ 年 月 日 附录 A is of to or of It is a of e of in of in lf of or e s. is a in to a e a in lf e of As lf is to a a by do if a a be It be a be a is be to be an to to a of a to on is to be It is to of e no or be to to a On be if a is an to a lf if be a id no of a be A e to an be be or be of be is a a at It be if a be of of be to a of it is to in of by In is up to be It is is in of as to to It is of e to to to is an is no be is a e be to to if to be a to is by in To be (1) a (2) it be of (3) Is it to (4) it be (5) it a to be e to of a It be a is in or of a so it be in of e be by e so be In a in or to is a is a to do it by be of as of as by a of of a is of an is of be 2. to as to of on to in to of of of of of is (1) (2) (3) (4) on to 3. of of to to of in of by 4. is D of 附录 B 机械设计概论 机械设计是一门通过设计新产品或者改进老产品来满足人类需求的应用技术科学。它是一个广阔的工程技术领域,不仅要研究产品在尺寸、形状和详细结构等方面的基本构思,还要考虑产品在制造、销售和使用等方面的有关问题。 进行各种机械设计工作的人员通常被称为设计人员或者设计工程师。机械设计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设计工程师不仅在工作上要有创新性,还必须在机械制图、运动学、动力学、工程材料、材料力学和机械制造工艺等方面具有深厚的基础知识。 如前面所述,机械设计的目的是生产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产品。发明、发现和科 学知识本身并不一定能给人类带来益处,只有当它们被用在产品上才能产生效益。因此,应该认识到在一个特定产品进行设计之前,必须先确定人们是否需要这种产品。 应当把机械设计看成是设计人员运用创造性的才能进行产品设计、系统分析和制订产品的制造工艺的一个良机。掌握工程基础知识要比熟记一些数据和公式更为重要。仅仅使用数据和公式是不足以在一个好的设计中做出所需的全部决定。另一方面,应该认真精确地进行所有运算。例如,即时将一个小数点的位置放错,也会使正确的设计变成错误的。 一个好的设计人员应该用于提出新的想法,而且愿意承担一 定的风险,当新的方法不适用时,就恢复采用原来的方法。因此,设计人员必须要有耐心,因为所花费的时间和努力并不能保证带来成功。一个全新的设计,要求摈弃许多陈旧的,为人们所熟知的方法。由于许多人易于墨守成规,这样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位设计工程师应该不断地探索改进现有产品的办法,在此过程中应该认真选择原有的、经过验证的设计原理,将其与未经验证的新概念结合起来。 新设计本身会有许多缺陷和未能预料的问题发生,只有当这些缺陷和问题被解决之后,才能体现出新产品的优越性。因此,一个性能优越的产品诞生的同时,也伴随着较高 的风险。应该强调的是,如果设计本身不要求采油全新的方法,就没有必要仅仅为了变革的目的而采用新办法。 在设计的初始阶段,应该允许设计人员不受各种约束,充分发挥创造性。即时产生了许多不切合实际的想法,也会在设计的早期,即绘制生产图纸之前被改正掉。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堵塞创新的思路。通常要提出几套设计方案,然后加以比较。很有可能在最后选定的方案中,采用了某些未被接受的方案中的一些想法。 心理学家经常谈论如何使人们适合他们所操作的机器。设计人员的基本职责是努力使机器来适应人们。这并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因为实际上并不存在着一个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最优的操作范围和操作过程。 另一个应该被认为到的主要问题是,设计工程师必须能够同其他有关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开始阶段,设计人员必须就初步设计同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并得到批准。这一般是通过口头讨论,草图和文字材料进行的。为了有效地进行交流,需要解决下列问题: ( 1) 所要设计的这个产品是否真正为人们所需要? ( 2) 此产品与其他公司的现有同类产品相比有无竞争能力? ( 3) 生 产这种产品是否经济? ( 4) 产品的维护是否方便? ( 5) 产品有无销路?是否可以营利? 只有时间才能对上述问题给出答案。但是,产品的设计、制造和销售只能。 在对上述问题的初步肯定答案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工程师还应该通过零件图和装配图,与制造部门一起对最终设计方案进行沟通 通常,在制造过程中会出现某个问题。但是,工程上的更改必须要经过设计人员批准,以保证不会损伤产品的功能。有时,在产品的装配时或者装箱外运前的试验中才发现设计中的某些缺陷。这些事例恰好说明了设计是一个动态过程。总是存在着更好的方法来完成设计工作,设计人员应该不 断努力,寻找这些更好的方法。 根据目前国内外设计学者进行机械产品方案设计所用方法的主要特征,可以将方案的 现代 设计方法概括为下述四大类型。 1 、系统化设计方法 系统化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将设计看成由若干个设计要素组成的一个系统,每个设计要素具有独立性,各个要素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并具有层次性,所有的设计要素结合后,即可实现设计系统所需完成的任务。 2 、结构模块化设计方法 从规划产品的角度提出:定义设计任务时以功能 化的产品结构为基础,引用已有的产品解 ( 如通用零件部件等 ) 描述设计任务,即分解任务时就考虑每个分任务是否存在对应的产品解,这样,能够在产品规划阶段就消除设计任务中可能存在的矛盾,早期预测生产能力、费用,以及开发设计过程中计划的可调整性,由此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的可靠性,同时也降低新产品的成本。 (1) 产品(2) 功能组成 (3) 主要功能组件 (4) 功能元件。并采用面向应用的结构化特征目录,对功能元件进行更为具体的定性和定量描述。同时研制出适合于产品开发早期和 设计初期使用的工具软件 3 、基于产品特征知识的设计方法 基于产品特征知识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是:用计算机能够识别的语言描述产品的特征及其设计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建立相应的知识库及推理机,再利用已存储的领域知识和建立的推理机制实现计算机辅助产品的方案设计。 4 、智能化设计方法 智能化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根据设计方法学 理论 ,借助于三维图形软件、智能化设计软件和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多媒体、超媒体工具进行产品的开发设计、表达产品的构 思、描述 产品的结构。 要 风阀是中央空调的组成部分。现在随着人民生活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使得风阀的使用量越来越大。风阀体板料大都是由薄壁板料加工而成,为了增加板料刚度需要进行折弯处理。本弯边机采用辊压成形对板料进行折弯处理。 板料 在塑性弯曲时,由于中性层会发生内移,使得板材受拉伸的区域扩大,受压缩的区域减少,从而使板材的平均长度增加,在分析板材滚弯变形时的应力应变的基础上,运用弹塑性理论对板材的中性层移动、厚度减薄及长度增加进行了分析计算。 本设计的任务是完成一台板料弯边机的总体设计和部件设计,侧重点在动力箱的设计。在熟悉板 料弯曲拉伸理论的基础上,设计出板料折弯机的工作原理,计算出相关参数,并确定部件及零件的型号、尺寸和动力参数。绘制弯边机联系尺寸图、动力箱的部装图及箱体零件图,并对主要零部件进行相关的 校核计算。 板带材产品薄而宽的断面决定了板带材产品在生产和应用上有其特有的优势条件。本设备具有结构相对紧凑、性能可靠、生产成本相对便宜、工作效率高等特点。 关键词 风阀体;板料;弯边机;动力箱 is an of of of in to of is to a on of On of in a of of to of of of to in a of is 录 摘 要 . I . 1 章 绪论 . 1 题背景 . 1 压成型的功能和用途 . 1 弯成型 . 2 设计的工作内容 . 3 第 2 章 轧制工艺设计及计算 . 4 坯料的计算 . 4 算板材的尺寸 . 4 小弯曲半径 . 5 入条件计算 . 5 每道轧制力进行计算 . 5 二道的受力分析 . 6 定方案 . 8 第 3 章 总体方案设计 . 9 体布局 . 10 构及构件选择 . 10 作原理 . 11 构特点 . 11 第 4 章 传动装置设计 . 13 机的选择 . 13 力箱的传动方案 . 13 动装置的运动及动力参数计算 . 14 配传动比 . 14 轴的转矩计算 . 15 径初定 . 16 第 5 章 运动部件的设计计算与校核 . 19 轮计算 . 19 杆蜗轮设计 . 21 轮传动设计 . 24 一对齿轮的传动设计 . 24 二对齿轮的传动设计 . 28 的校核计算 . 33 6 章 主要机件的选用与校核 . 38 体的选择 . 38 承的选择及校核 . 38 承的选择 . 38 承的校核 . 39 轴器的选择 . 41 结 论 . 43 致 谢 . 44 参考文献 . 45 附录 1 译文 . 46 附录 2 英文参考资料 . 50 1 章 绪 论 题背景 金属板料成型加工设备是汽车、电子信息、家用电器和仪表等行业最重要的工艺装备之一。因此,风阀体板料弯边机动力箱的设计也充分体现了课题研究的重要性。 目前,国内外金属板料成型装备正朝着高精度、数控等方向不断发展。因其本身的重要性,所以其技术水平很大程度决定了制件的质量和成本。 金属板料成型设备在 20 世纪已经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形成了较完备的体系并达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现今板料成型设备技术持续发展,并形成了许多新种类产品,如高精密压力机、弯边机、数控回转头压力机以及无模成型压力机等。 中央空调的通风口大部分都是由薄壁板材加工而成。为了增加刚度需要弯边,采用冲压加工比较困难,因为板材较长,一般都长一米多,因此模具的加工困难。而用手工加工不但精度差而且效率低。没法满足高效的自动化的大批量的现代化生产要求。采用辊压成形能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本成形弯边机是专为通风口滚边而设计的,所加工的材料厚度约为 料为延展性较强的钢板或类似的金属材料,轧辊转速可调,工作台可以上下升降、前后调节。工件最终的形状为 “ U” 型。 辊压成品的制作步骤:按照所需规格将一定宽度的金属板片经输入装置 水平匀速地送人成型辊压机,金属板片经过串联的 12 对主轧辊和 11 对辅助轧辊的辊压加工,逐渐变形成为所需的 “ U” 形槽形状。最后经输出装置送走进入下一走加工装置 1。 压成型的功能和用途 由卷料辊制成的各种剖面形状的板弯型材,重量轻,生产率高。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各种复杂剖面形状的制件。由于使用多对辊轮的连续成形,可以轧制出许多薄壁、刚度大、质轻而且断面形状复杂的制件型材。 加上顺序辊压过程可以与冲洗、起伏、卷筒、焊接等多种工艺装置连动, 成流水作业,因此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是现代加工制品中广泛应用和大力推广的一种无切削加工方,如自来水管、波纹板、自行车钢圈、塑料龙骨、不锈钢窗框和各种通风口的生产。 弯成型 在强度要求较高的管件对接焊时,从优化焊接结构方面考虑,需要各种规格的开口衬环作为焊缝衬垫。衬环的制作一般采用无缝钢管机械加工或者板料钣金加工而成,但在大批量生产中,由于受工厂现在设备限制,通常采用无缝钢管锯割下料、车加工割断、洗缺口机械加工方法制作,特别是当选用较大直径开口衬环时,这种加工方法给工厂带来一定困难,不仅效率低,而且成本高。 针对上述情况,通过工艺实践,进行工艺攻关,采用板材剪切下 料、端头预弯、辊弯成型的钣金加工方法;设计制造预弯夹具,在普通车床上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生产成本比无缝钢管机械加工制作成本降低两倍,效率也提高四倍多。 如图 1示,为某工厂使用的辊弯机结构。其工作原理是将滚花芯轴固定车床主轴上,辊弯夹具固定在刀架上,手动进给中拖板,使辊弯夹具上两辊轮压轮压紧工件,使工件在受到两辊压轮一定的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曲与芯轴贴合;主轴旋转,工件靠与芯轴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旋转,此时工件在辊弯力矩的作用下辊弯、旋转成型 2。 图 1弯机结构 设计的工作内容 本课题 专门针对某风阀体生产商设计风阀体流水线生产过程中的其中一道工序,即将板料轧弯两个 90 。在了解风阀体的使用状况和轧制工艺的前提下,做一个总体设计,侧重点在动力箱的设计。在熟悉板料弯曲理论的基础上,设计出板料弯边机的工作原理。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轧制工艺设计及相关计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阅读大量轧制工艺资料的前提下,对风阀体的整个加工工艺过程作一个分析,这是作为板料弯边机工作原理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其次是对毛坯料进行初步计算、咬入条件计算和确定板料弯曲的最终加工 方案。 2板料弯边机的总体方案设计 这部分内容包括轧机的方案比较、结构及构件的选择、轧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分析等。 3动力箱的设计 这部分为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对动力箱整个传动装置的设计。包括电机的选择、传动装置的运动及动力计算、运动部件的设计计算及校核以及主要机件的选用与校核等。 4编写设计说明书 写出设计说明书 、绘制轧机总装图、动力箱的装配图及主要零件工作图。 2 章 轧制工艺设计及计算 坯料的计算 算板材的尺寸 风阀体板料纵向长度为 1424料许用应力 375 0E M 轧制后截面几何形状及尺寸见图 2 235 径 厚 R 外 径 4材 料 M 图 2材截面几何形状及尺寸 板料拉伸后弯角处中性层长度可表示为 0/ 1 8 0 ( ) R 式中 弯 曲 角 , ; / 系 数 ( 由 的 值 决 定 )由于 /1, 可得 。 内 半 径 ; T 板 厚 , 将数值代入式 (2 009 0 / 1 8 0 ( 0 . 4 1 2 2 ) 4 . 4 3 因为四个弯角相同,所以板料中性层总宽度为 L= 最小弯曲半径 最大和最小半径是影响板材性能的两个重要参数,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计算。由关系式 (m T(2式中 料 的 系 数 厚。 由 手 册 , 查 得 C 为 因 此 , (1 本设计的 ( m i n ) 2 m m ( m a x ) 4 m ,。 入条件计算 本设计要求两个轧弯 90 度。初定每个 90 度分 6 道,共 12 道。第一道轧角为 0 度,起导向及定位作用。最后一道为 90 度起定型及出料作用。板厚为 25 度,因此定为第一次弯 90 度的第一道 0 度,第二道 20 度,第三道 40 度,第四道 60 度,第五道 80 度,第六道 90 度。第二次弯 90 度的定为第七道 20 度,第八道 40 度,第九道 60 度,第十道 80 度,第十一道 90 度,第十二道也为 90 度。最后 的一道是为了终定型及板料出料。 考虑每道弯角为 20 度,板料进入轧辊因难,因此在每道轧辊之间加一道辅助轧辊,对板材进行一次预弯。金属板材厚 2每道辅助弯角最大为 15 度,因此定为每道 10 度,第一道不预弯,为 0 度。只起进一走定向作用。能使轧制精度提高。在 12 道主轧辊之间共加 11 道辅助轧辊。第一道 0 度,第二道 30 度,第三道 50 度,第四道 70 度,第五道 90 度,第六道 94 度(考虑到回弹的作用),第七道 30 度,第八道 50 度,第九道 70 度,第十道 90 度,第十一道 94 度(考虑到回弹) 3。 每道轧制力进行 计算 查表得 , 可得 。 轧制的受力几何图见图 2 2制的受力几何图 根据公式 (205 . 5 2 s i n 2 0 1 . 2 8 22h R 要大于 65定轧辊半径为 70 第二道的受力分析 (本设计取轧制速度为 15m/如图 2得到弯曲梁高度为 22( 2 )b R R h =此,可得到弯曲力矩的计算式 2 22 3 ( ) 12s s (2弯曲中心层半径为 / 2 2 2 / 1 3 T 252 3 5 1 8 . 7 7 2 2 2 2 3 5 3 3 ( ) 4 4 1 11 2 2 . 0 1 0M 由弯曲力的计算式为 2 (1 s i n )(2 0 2 4 2 8 R T 0 9 0 2 0 7 0a 代入上式,可得 2 4 4 1 1 ( 1 s i n 7 0 ) 1 1 0 2 . 7 5 1 . 9 4 2 1 4 08F N 由阻力矩的计算式 M 其中, / 2 1 8 . 7 7 2 / 2 9 . 3 9 入上式,得到 2 1 4 0 9 . 3 9 2 0 0 9 5M 阻 摩擦力 2 1 4 0 0 . 1 5 3 2 1 N 得到, 3 2 1 7 0 2 2 4 7 0M F R 则总力矩为 2 0 0 9 5 2 2 4 7 0 4 2 5 6 5M 总 据上述的计算过程,可以得到各道次轧制力见表 2 表 2道次轧制力计算 名称 弯曲角度 (度 ) 咬入高度h (轧辊半径R(轧辊径向力N) 轧辊圆周力 ) 弯矩 M (第一道 轧辊 0 0 70 0 0 0 第二道 轧辊 20 0 2140 310 42565 第三道 轧辊 40 0 5330 第四道 轧辊 60 0 五道 轧辊 80 0 六道 轧辊 90 0 七道 轧辊 20 0 2140 310 42565 第八道 扎辊 40 0 5330 第九道 轧辊 60 0 十道 轧辊 80 0 表 2十一道轧辊 90 0 十二道轧辊 90 0 定方案 本设计采用 12 对主轧辊, 11 对辅助轧辊,第一对主轧辊为 0 度,( 1 6)为轧第一个型,( 7 12)为第二个型。 六对主扎辊 角度分别为 0 度、 20 度、 40 度、 60 度、 80 度、 90 度。 各道弯角所受的弯矩见表 2据计算 ,采用 R=70轧辊(以中心距为准,即中心距为 140 表 2一个 90 弯角所受的弯矩 M 弯角 弯矩 0 度 0 20 度 M=0 度 M=0 度 M=0 度 M=0 度 M=一个辅助轧辊分别为 0 度、 30 度、 50 度、 70 度、 90 度、 94 度。 30 度、50 度、 70 度、 90 度、 94 度。第六道、十一道辅助轧辊为 94 度是为了考虑金属板材的回弹。 3 章 总体方案设计 机床设计和其他产品设计一样,都是根据市场的需求、现有制造条件和可能采用的新工艺以及有关科学技术知识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劳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床设计工作已经由单纯类比发展到分析计算;由单纯静力分析发展到包括静态、动态以及热变形、热应力等的分析;由定性分析发展到定量分析,使机床产品在设计阶段就能预测其性能,提高了一次成功率。特别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和应用以及生产社会化的有利条件下的今天,不仅能提高机床设计的效率,缩短设 计周期,而且许多零部件均可外购,缩短了产品的制造周期,可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本板料弯边机的总体设计也是符合上述要求的其设计的流程见图 3 图 3边机的设计流程图 体布局 风阀体板料弯边机现在主要有两种形式,即 立式与卧式。 立式结构虽然占用空间小,但在实际流水线生产过程中存在连续性差,生产效率低,且结构复杂、工艺性差、成本高等缺点。 卧室结构虽然占用空间较大,但在实际流水线作业中连续性好,生产效率高,而且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安装方便且传动链易于控制等优点。 综合对比以上两种结构 形式,显然卧式结构最适合风阀体生产厂家的实际情况,所以本设计选用卧式结构。 构及构件选择 本设备主要是由电机、带传动、蜗杆传动、齿轮传动、辊轮传动系统以及输入输出装置组成见图 3 图 3边机总体图 于本设备的整个工作台可以上下、前后调整位置,电机与减速箱的距离是可变的,因此采用了带传动,并且可以通过调节电机座上的螺杆来改变皮带的松紧。另外带传动还具有缓冲、吸振、运行平稳等特点。采用蜗杆传动是因为它具有传动比大、结构紧凑、工作平稳的特点。由于要做成一个大的动力箱的话蜗杆轴很长强度不好 ,所以把动力箱分成 6 个,每个动力箱带动 2 对主轧辊,每个之间再用联轴器串联联接,这样能满足蜗杆的挠度要求。同时蜗轮扭矩较大,能够满足与蜗轮同轴的大齿轮同时带动两组齿轮工作的要求。采用齿轮传动,主要是其瞬间传动比恒定,从而使轧辊转速恒定。在电机的选择上,因为要求轧辊的转速可调,所以采用了变频调速器来实现电机的无级变速。 作原理 如图 3示,成型辊压机工作原理为:电机通电后,通过带传动把动力传到 6 根串联的蜗杆上。 6 根蜗杆分置在 6 个减速箱内,箱体间通过联轴器连接。每根蜗杆带动一根蜗轮轴旋转。大齿轮与 蜗轮同轴,每个大齿轮分别与其左右两侧的两个大齿轮相啮合,每个与大齿轮同轴的小齿轮又和它上方的小齿轮啮合,这样一个大齿轮就能带动四个小齿轮旋转。小齿轮的尺寸是一样的,每个小齿轮轴作为减速器的输出轴。减速器共有上下两排 24 个输出轴。这 12 对输出轴经过万向联轴器接到 12 对主轧辊轴上,经过调速电机,使轧辊获得所需的转速,来实现对工件的渐进加工, 11 对辅助轧辊对工件的加工起辅助作用。 构特点 由于最终形成的 “ U” 型槽变形较大,所以在辊压系统中共采用了 12 对主轧辊和 11 对辅助轧辊对金属板料进行渐变加工,这样可 以提高加工精度。为了使各个轧辊与加工工件接触处的线速度方向相同,采用一个大齿轮带动其左右两侧的两个相同尺寸的大齿轮,每个与大齿轮同轴的小齿轮再带动其上方的一个小齿轮的方法,来得到我们所需的转向关系。而且各个小齿轮的尺寸完全一致,每根轧辊轴有相同的角速度。为了调整工作台的高度,以适应自动化生产线中下一道工序对工件高度的要求,在本设备中采用了蜗杆传动和螺旋传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蜗杆传动以及蜗轮轴孔和螺杆的螺旋传动,把蜗杆的水平旋转转换成螺杆的垂直运动,以此改变工作台的高度。这相对于用垫铁来改变高 ,既减轻了工人 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精度。 4 章 传动装置设计 机的选择 前六道的力矩为 0、 见力矩是减小的。取最大力矩 T=42565,可计算出电机的功率 n 为 9550(436 0 1 0其中, v=s (4代入上式,得 336 0 1 0 0 . 2 5 6 0 1 0 3 4 . 1 23 . 1 4 1 4 0 取 34n (r/ 取最大的力矩来计算即 M=42565 12 道主轧辊, 11 道辅助轧辊。 4 2 5 6 5 2 3 9 7 8 9 9 5M 总 78995 3 . 4 89 5 5 0 9 5 5 0 虑到 经过多重传送,且打算采用蜗轮蜗杆传动,设备精度不高,而且为了设备以后升级,可轧更厚的板材和提高轧制速度,取功率为 型同步转速电机,转速为 1500r/。 力箱的传动方案 本设计所采用 )型同步转速电机,由上可知转速为1500r/制速度初定为 10m/s。则有 36 0 1 0 0 . 1 6 7 6 0 1 0 2 2 . 7 93 . 1 4 1 4 0w (r/ 1500 6 5 . 8 12 2 . 7 9n 总动力箱的传动示意图见图 4经过带轮减速后再传到动力箱,动力箱采用二级传动 ,第一级为蜗杆传动 ,第二级为齿轮传动。 1电机 轴器 图 4动方案 动装置的运动及动力参数计算 配传动比 考虑到蜗轮蜗杆的传动能力较大,为进一步简化结构,方便零件的生产和加工,增强机构的通用性,在第一级蜗轮蜗杆传动时,传动比稍大些,而第二级齿轮传动采用等转速传动。现分配如下。 1)分配传动比,初定带传动 带; )变速器第一级 40i 1; 3)变速器第二级 1i 2; 所以总传动比12 1 . 6 5 4 0 1 6 4i i i i 总 带。 轴的转矩计算 0 轴,即为电机轴,其转矩 0T 计算如下。 0 15000n r/0005 . 5 1 09 . 5 5 9 . 5 5 3 5 . 0 21500 (4轴,即为减速器高速轴 (蜗杆轴 ), 查得带传动的效率 为 可得 10 5 . 5 0 . 9 5 5 . 2 2 5 011500 9091 . 6 5 1n r/31115 . 2 2 5 1 09 . 5 5 9 . 5 5 5 4 . 8 9909 轴,即为减速器蜗轮轴 ,共有 6 根 ,功率按平分计算。查得蜗杆传动的效率为 动轴承的效率 为 可得 21 / 6 5 . 2 2 5 0 . 8 0 0 . 9 8 / 6 0 . 6 8 12909 2 2 . 7 2 540 2n r/2220 . 6 8 1 09 . 5 5 9 . 5 5 2 8 5 . 4 52 2 . 7 2 5 轴,即为下轧辊轴 , 查得齿轮传动的效率为 动轴承的效率 得 32 0 . 6 8 0 . 9 7 0 . 9 8 0 . 6 4 6 4 232 2 . 7 5 2 2 . 7 51 3n r/3330 . 6 4 6 4 1 09 . 5 5 9 . 5 5 2 6 9 . 92 2 . 7 5 轴,即为上轧辊轴,查得齿轮传动 效率为 动轴承的效率为 可得 43 0 . 6 4 6 4 0 . 9 7 0 . 9 8 0 . 6 1 4 5 342 2 . 7 5 2 2 . 7 51 4n r/4440 . 6 1 4 5 1 09 . 5 5 9 . 5 5 2 5 7 . 82 2 . 7 5 上述计算,可得到各轴的传动参数见表 4 4轴传动参数 轴序号 功率 (转速 (r/转矩 (N m) 传动比 i 效率 0 5 5 1500 09 65 0 95 0 68 0 0 75 0 6464 0 95 0 6145 0 95 径初定 1 轴 蜗杆轴由关系式 304采用 45 钢, 1120A, 代入上式,得到 5 . 2 2 51 1 2 2 0 . 0 6909d 最小直径应大于 21 2轴, 蜗轮轴由关系式 30 中, 1 1 0 1 6 000A 为 与 材 料 有 关 的 许 用 扭 剪 应 力 系 数 , A 在 之 间, 采用 45钢,取 1120A。 代入上式,得到 3 0 . 6 81 1 2 3 4 . 7 52 2 . 7 5d (最小直径应大于 35 3 轴 即为下轧辊轴由关系式 30 中 , 1 1 0 1 6 000A 为 与 材 料 有 关 的 许 用 扭 剪 应 力 系 数 , A 在 之 间, 采用 45钢,取 1120A, 代入上式,得到 3 0 . 6 4 6 41 1 2 3 4 . 1 72 2 . 7 5d 最小直径应大于 35 4轴 蜗轮轴由关系式 30 中, 1 1 0 1 6 000A 为 与 材 料 有 关 的 许 用 扭 剪 应 力 系 数 , A 在 之 间, 采用 45钢,取 1120A。 代入上式,得到 3 0 . 6 1 4 51 1 2 3 3 . 62 2 . 7 5d 最小直径应大于 34 由上述计算,可得各轴的最小半径见表 4 表 4轴的最小半径 轴号 最小半径 ( 21 35 35 34 5 章 运动部件的设计计算与校核 轮计算 由上一章可知,电动机为 率 P=速 n=1440r/带轮的设计计算与校核具体如下。 1 定 V 带型号和带轮直径 工作情况系数 查得 率 W 选带型号,由功率 知,取 B 型 小带轮直径,可取 00带轮直径,由 121 0 0 1 4 4 0(1 ) (1 0 . 0 1 ) 8 7 2 . 7 =170 设 1% ) 大带轮转速, 11221 0 0 1 4 4 0(1 ) (1 0 . 0 1 ) 170n =838.5 r/ 计算带长 由以下公式 21 1 7 0 1 0 022m =135 1 7 0 1 0 022 =35 定中心距 a=600 则带长 22 a a 2351 3 5 2 6 0 0600 =准长度取 1800 求中心距和包角 中心距 221 ( ) 844m D 221 8 0 0 1 3 5 1 ( 1 8 0 0 1 3 5 ) 8 3 544 =687 轮包角 0 211 1 8 0 6 0a 1 7 0 1 0 01 8 0 6 0687 = 4 求带根数 带速 11 1 0 0 1 4 4 06 0 1 0 0 0 6 0 1 0 0 0 =m/s 传动比 1214401140ni n =根数 可查得 得到0()p p k k 7 . 1 5( 1 . 2 7 0 . 4 0 ) 0 . 9 2 0 . 7 4 =5 根 5 计算轴上载荷 张紧力 20 2 . 55 0 0 ( )q vv z K 27 . 1 5 2 . 5 0 . 7 45 0 0 ( ) 0 . 1 7 7 . 5 3 67 . 5 3 6 5 0 . 7 4 = (由表 q=m ) 轴上载荷 102 s Q aF z F 1 7 3 . 5 22 5 2 3 5 . 3 s i =2350 N 杆蜗轮设计 蜗杆采用 45 钢,表面硬度 45轮材料采用 型铸造。具体计算如下。 1 初选1 / 1 / c o s 4 m / s 7 m / v r取大值00 ,选1 / 在 i=40线上中间区域选一点,有 11 / 0 . 4 6 0 . 6 0 , ,。 2 中心距计算 蜗轮转矩 2 1 1 5 4 . 8 9 / 6 4 0 0 . 9 5T T i =347637 用系数取 转速系数 , 112 882 2 . 7 5( 1 ) ( 1 )88n =性系数,根据蜗轮副材料查得 1 4 7 M P 寿命系数 ,66 2 5 0 0 0 2 5 0 0 012000= 被压紧 1 2 6 6 2 6 0 0 2 8 6 6a s F N X、 13 9 0 . 9 3 0 . 3 1 11257 , 可查得 111, 0 224120 4 . 6 2891 可查得 220 1 冲击载荷系数考虑中等冲击,可查得 当量载荷系数 , 1 1 1 1 1( ) 1 . 5 ( 1 1 2 5 7 0 3 9 0 . 9 3 ) 1 8 8 5 . 5d r aP f X F Y F N 2 2 2 2 2( ) 1 . 5 ( 0 . 4 8 9 1 1 . 6 4 1 2 0 )d r aP f X F Y F 10422N 轴承寿命,因21 只计算轴承 2 寿命 1 0 / 31021 6 6 7 0 1 6 6 7 0 6 3 0 0 0( ) ( ) 1 0 2 2 01 2 0 0 1 0 4 2 2 510h 2 静载荷计算00 可查得000 . 5 0 . 9,当量静载荷0 1 0 1 0 1 0 . 5 1 2 5 7 0 . 9 3 9 0 . 9 3 1 0 1 8r r F Y F 1 1 1257(大者,故01 1257 0 2 0 2 0 2 0 . 5 8 9 1 0 . 9 4 1 2 0 3 5 5 3r r F Y F 2 2 891大者,故02 3553N。 安全系数0S, 正常使用滚子轴承。可查得0 计算额定静载荷 , 0 2 0 0 2 P=3553=8883N 0 2 0 1( , 只 计 算 轴 承 2 )3许用转速验算 载荷系数1f, 111 8 8 5 . 5 0 . 0 2 963000, 可查得 11f =1 2210422 0 . 1 6 563000, 可查得 12f =1 载荷分布系数2f,113 9 0 . 9 3 0 . 3 1 11257, 可查得 21f =24120 4 . 6 2891, 可查得 22f =用转速 N ,1 1 1 2 1 0 1 0 . 9 6 5 0 0 0N f f N =4800r/ 1 2 2 2 0 1 0 . 7 5 5 0 0 0 3 8 0 0N f f N r/大于工作转速 909r/ 轴器的选择 由文献机械设计,联轴器的选择原则:对于载荷平稳、转速稳定、同轴度好、无相对移动的可选用刚性联轴器,有相对位移的需选无弹性元件的挠性 轴器。载荷和速度不大、同轴度不易保证的,宜选用定刚度弹性联轴器;载荷、速度变化较大的最好选用具有缓冲、减振作用的变刚度弹性联轴器。 对于动载荷较大的机器,宜选用重量轻、转动惯量小的联轴器。对联轴器的其他要求是:装拆方便,尺寸较小,质量较轻,维护简单等。 经过对各类联轴器的类比,结合本机床的使用环境、工作要求等因素最终选择弹性万向联轴器。它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维护方便、允许轴向移动大等特点。万向材料为 龙。尼龙有一定的弹性,弹性模量比金属底得多,可缓冲冲击。尼龙耐磨性好,摩擦系数小,有自润滑作用。非常适合本设计要求。 论 经过这一个学期的毕业设计,使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巩固了前三年时间里所学的理论知识,还让我 初步了解了设计一种机械类产品的主要流程:怎样去收集、整理各种资料和素材,怎样根据生产要求和施工环境具体设计,怎样去完善、合理的整理和编写说明书。通过此次毕业设计也让我深深的体会到,现实当中设计生产一种机械产品的过程是相当复杂和烦琐的,并不像自己想象和理论上那么简单。顺利地完成一项产品的设计,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考虑到许多现实的因素,这些收获都为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 在设计风阀体板料弯边机动力箱的设计工程中,我采用了上述方案,但这种方案并不是唯一的最简单的。所以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要 风阀是中央空调的组成部分。现在随着人民生活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使得风阀的使用量越来越大。风阀体板料大都是由薄壁板料加工而成,为了增加板料刚度需要进行折弯处理。本弯边机采用辊压成形对板料进行折弯处理。 板料 在塑性弯曲时,由于中性层会发生内移,使得板材受拉伸的区域扩大,受压缩的区域减少,从而使板材的平均长度增加,在分析板材滚弯变形时的应力应变的基础上,运用弹塑性理论对板材的中性层移动、厚度减薄及长度增加进行了分析计算。 本设计的任务是完成一台板料弯边机的总体设计和部件设计,侧重点在动力箱的设计。在熟悉板 料弯曲拉伸理论的基础上,设计出板料折弯机的工作原理,计算出相关参数,并确定部件及零件的型号、尺寸和动力参数。绘制弯边机联系尺寸图、动力箱的部装图及箱体零件图,并对主要零部件进行相关的 校核计算。 板带材产品薄而宽的断面决定了板带材产品在生产和应用上有其特有的优势条件。本设备具有结构相对紧凑、性能可靠、生产成本相对便宜、工作效率高等特点。 关键词 风阀体;板料;弯边机;动力箱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is an of of of in to of is to a on of On of in a of of to of of of to in a of is 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录 摘 要 . I . 1 章 绪论 . 1 题背景 . 1 压成型的功能和用途 . 1 弯成型 . 2 设计的工作内容 . 3 第 2 章 轧制工艺设计及计算 . 4 坯料的计算 . 4 算板材的尺寸 . 4 小弯曲半径 . 5 入条件计算 . 5 每道轧制力进行计算 . 5 二道的受力分析 . 6 定方案 . 8 第 3 章 总体方案设计 . 9 体布局 . 10 构及构件选择 . 10 作原理 . 11 构特点 . 11 第 4 章 传动装置设计 . 13 机的选择 . 13 力箱的传动方案 . 13 动装置的运动及动力参数计算 . 14 配传动比 . 14 轴的转矩计算 . 15 径初定 . 16 第 5 章 运动部件的设计计算与校核 . 19 轮计算 . 19 杆蜗轮设计 . 21 轮传动设计 . 24 一对齿轮的传动设计 . 24 二对齿轮的传动设 计 . 28 的校核计算 . 33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6 章 主要机件的选用与校核 . 38 体的选择 . 38 承的选择及校核 . 38 承的选择 . 38 承的校核 . 39 轴器的选择 . 41 结 论 . 43 致 谢 . 44 参考文献 . 45 附录 1 译文 . 46 附录 2 英文参考资料 . 50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1 章 绪 论 题背景 金属板料成型加工设备是汽车、电子信息、家用电器和仪表等行业最重要的工艺装备之一。因此,风阀体板料弯边机动力箱的设计也充分体现了课题研究的重要性。 目前,国内外金属板料成型装备正朝着高精度、数控等方向不断发展。因其本身的重要性,所以其技术水平很大程度决定了制件的质量和成本。 金属板料成型设备在 20 世纪已经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形成了较完备的体系并达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现今板料成型设备技术持续发展,并形成了许多新种类产品,如高精密压力机、弯边机、数控回转头压力机以及无模成型压力机等。 中央空调的通风口大部分都是由薄壁板材加工而成。为了增加刚度需要弯边,采用冲压加工比较困难,因为板材较长,一般都长一米多,因此模具的加工困难。而用手工加工不但精度差 而且效率低。没法满足高效的自动化的大批量的现代化生产要求。采用辊压成形能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本成形弯边机是专为通风口滚边而设计的,所加工的材料厚度约为 料为延展性较强的钢板或类似的金属材料,轧辊转速可调,工作台可以上下升降、前后调节。工件最终的形状为 “ U” 型。 辊压成品的制作步骤:按照所需规格将一定宽度的金属板片经输入装置水平匀速地送人成型辊压机,金属板片经过串联的 12 对主轧辊和 11 对辅助轧辊的辊压加工,逐渐变形成为所需的 “ U” 形槽形状。最后经输出装置送走进入下一走加工装置 1。 压成型的功能和用途 由卷料辊制成的各种剖面形状的板弯型材,重量轻,生产率高。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各种复杂剖面形状的制件。由于使用多对辊轮的连续成形,可以轧制出许多薄壁、刚度大、质轻而且断面形状复杂的制件型材。 加上顺序辊压过程可以与冲洗、起伏、卷筒、焊接等多种工艺装置连动,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成流水作业,因此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是现代加工制品中广泛应用和大力推广的一种无切削加工方,如自来水管、波纹板、自行车钢圈、塑料龙骨、不锈钢窗框和各种通风口的生产。 弯成型 在强度要求较高的管件对接焊时,从优化焊接结构方面考虑 ,需要各种规格的开口衬环作为焊缝衬垫。衬环的制作一般采用无缝钢管机械加工或者板料钣金加工而成,但在大批量生产中,由于受工厂现在设备限制,通常采用无缝钢管锯割下料、车加工割断、洗缺口机械加工方法制作,特别是当选用较大直径开口衬环时,这种加工方法给工厂带来一定困难,不仅效率低,而且成本高。 针对上述情况,通过工艺实践,进行工艺攻关,采用板材剪切下料、端头预弯、辊弯成型的钣金加工方法;设计制造预弯夹具,在普通车床上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生产成本比无缝钢管机械加工制作成本降低两倍,效率也提高四倍多。 如图 1 示,为某工厂使用的辊弯机结构。其工作原理是将滚花芯轴固定车床主轴上,辊弯夹具固定在刀架上,手动进给中拖板,使辊弯夹具上两辊轮压轮压紧工件,使工件在受到两辊压轮一定的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曲与芯轴贴合;主轴旋转,工件靠与芯轴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旋转,此时工件在辊弯力矩的作用下辊弯、旋转成型 2。 图 1弯机结构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设计的工作内容 本课题专门针对某风阀体生产商设计风阀体流水线生产过程中的其中一道工序,即将板料轧弯两个 90 。在了解风阀体的使用状况和轧制工艺的 前提下,做一个总体设计,侧重点在动力箱的设计。在熟悉板料弯曲理论的基础上,设计出板料弯边机的工作原理。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轧制工艺设计及相关计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阅读大量轧制工艺资料的前提下,对风阀体的整个加工工艺过程作一个分析,这是作为板料弯边机工作原理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其次是对毛坯料进行初步计算、咬入条件计算和确定板料弯曲的最终加工方案。 2板料弯边机的总体方案设计 这部分内容包括轧机的方案比较、结构及构件的选择、轧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分析等。 3动力箱的设计 这部分为本设计的主要内容, 是对动力箱整个传动装置的设计。包括电机的选择、传动装置的运动及动力计算、运动部件的设计计算及校核以及主要机件的选用与校核等。 4编写设计说明书 写出设计说明书 、绘制轧机总装图、动力箱的装配图及主要零件工作图。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2 章 轧制工艺设计及计算 坯料的计算 算板材的尺寸 风阀体板料纵向长度为 1424料许用应力 375 0E M 轧制后截面几何形状及尺寸见图 2 235 径 厚 R 外 径 4材 料 M 图 2材截面几何形状及尺寸 板料拉伸后弯角处中性层长度可表示为 0/ 1 8 0 ( ) R 式中 弯 曲 角 , ; / 系 数 ( 由 的 值 决 定 )由于 /1, 可得 。 内 半 径 ; T 板 厚 , 将数值代入式 (2 009 0 / 1 8 0 ( 0 . 4 1 2 2 ) 4 . 4 3 因为四个弯角相同,所以板料中性层总宽度为 L=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最小弯曲半径 最大和最小半径是影响板材性能的两个重要参数,因此有必要 对其进行计算。由关系式 (m T(2式中 料 的 系 数 厚。 由 手 册 , 查 得 C 为 因 此 , (1 本设计的 ( m i n ) 2 m m ( m a x ) 4 m ,。 入条件计算 本设计要求两个轧弯 90 度。初定每个 90 度分 6 道,共 12 道。第一道轧角为 0 度,起导向及定位作用。最后一道为 90 度起定型及出料作用。板厚为 25 度,因此定为第一次弯 90 度的第一道 0 度,第二道 20 度,第三道 40 度,第四道 60 度,第五道 80 度,第六道 90 度。第二次弯 90 度的定为第七道 20 度,第八道 40 度,第九道 60 度,第十道 80 度,第十一道 90 度,第十二道也为 90 度。最后的一道是为了终定型及板料出料。 考虑每道弯角为 20 度,板料进入轧辊因难,因此在每道轧辊之间加一道辅助轧辊,对板材进行一次预弯。金属板材厚 2每道辅助弯角最大为 15 度 ,因此定为每道 10 度,第一道不预弯,为 0 度。只起进一走定向作用。能使轧制精度提高。在 12 道主轧辊之间共加 11 道辅助轧辊。第一道 0 度,第二道 30 度,第三道 50 度,第四道 70 度,第五道 90 度,第六道 94 度(考虑到回弹的作用),第七道 30 度,第八道 50 度,第九道 70 度,第十道 90 度,第十一道 94 度(考虑到回弹) 3。 每道轧制力进行计算 查表得 , 可得 。 轧制的受力几何图见图 2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2制的受力几何图 根据公式 (205 . 5 2 s i n 2 0 1 . 2 8 22h R 要大于 65定轧辊半径为 70 第二道的受力分析 (本设计取轧制速度为 15m/如图 2得到弯曲梁高度为 22( 2 )b R R h =此,可得到弯曲力矩的计算式 2 22 3 ( ) 12s s (2弯曲中心层半径为 / 2 2 2 / 1 3 T 252 3 5 1 8 . 7 7 2 2 2 2 3 5 3 3 ( ) 4 4 1 11 2 2 . 0 1 0M 由弯曲力的计算式为 2 (1 s i n )(2 0 2 4 2 8 R T 0 9 0 2 0 7 0a 代入上式,可得 2 4 4 1 1 ( 1 s i n 7 0 ) 1 1 0 2 . 7 5 1 . 9 4 2 1 4 08F N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由阻力矩的计算式 M 其中, / 2 1 8 . 7 7 2 / 2 9 . 3 9 入上式,得到 2 1 4 0 9 . 3 9 2 0 0 9 5M 阻 摩擦力 2 1 4 0 0 . 1 5 3 2 1 N 得到, 3 2 1 7 0 2 2 4 7 0M F R 则总力矩为 2 0 0 9 5 2 2 4 7 0 4 2 5 6 5M 总 据上述的计算过程,可以得到各道次轧制力见表 2 表 2道次轧制力计算 名称 弯曲角度 (度 ) 咬入高度h (轧辊半径R(轧辊径向力N) 轧辊圆周力 ) 弯矩 M (第一道 轧辊 0 0 70 0 0 0 第二道 轧辊 20 0 2140 310 42565 第三道 轧辊 40 0 5330 第四道 轧辊 60 0 五道 轧辊 80 0 六道 轧辊 90 0 七道 轧辊 20 0 2140 310 42565 第八道 扎辊 40 0 5330 第九道 轧辊 60 0 十道 轧辊 80 0 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表 2十一道轧辊 90 0 十二道轧辊 90 0 定方案 本设计采用 12 对主轧辊, 11 对辅助轧辊,第一对主轧辊为 0 度,( 1 6)为轧第一个型,( 7 12)为第二个型。 六对主扎辊 角度分别为 0 度、 20 度、 40 度、 60 度、 80 度、 90 度。 各道弯角所受的弯矩见表 2据计算,采用 R=70轧辊(以中心距为准,即中心距为 140 表 2一个 90 弯角所受的弯矩 M 弯角 弯矩 0 度 0 20 度 M=0 度 M=0 度 M=0 度 M=0 度 M=一个辅助轧辊分别为 0 度、 30 度、 50 度、 70 度、 90 度、 94 度。 30 度、50 度、 70 度、 90 度、 94 度。第六道、十一道辅助轧辊为 94 度是为了考虑金属板材的回弹。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3 章 总体方案设计 机床设计和其他产品设计一样,都是根据市场的需求、现有制造条件和可能采用的新工艺以及 有关科学技术知识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劳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床设计工作已经由单纯类比发展到分析计算;由单纯静力分析发展到包括静态、动态以及热变形、热应力等的分析;由定性分析发展到定量分析,使机床产品在设计阶段就能预测其性能,提高了一次成功率。特别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和应用以及生产社会化的有利条件下的今天,不仅能提高机床设计的效率,缩短设计周期,而且许多零部件均可外购,缩短了产品的制造周期,可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本板料弯边机的总体设计也是符合上述要求的其设计的流程见图 3 图 3 边机的设计流程图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体布局 风阀体板料弯边机现在主要有两种形式,即 立式与卧式。 立式结构虽然占用空间小,但在实际流水线生产过程中存在连续性差,生产效率低,且结构复杂、工艺性差、成本高等缺点。 卧室结构虽然占用空间较大,但在实际流水线作业中连续性好,生产效率高,而且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安装方便且传动链易于控制等优点。 综合对比以上两种结构形式,显然卧式结构最适合风阀体生产厂家的实际情况,所以本设计选用卧式结构。 构及构件选择 本设备主要是由电机、带传动、蜗杆传动、齿轮传动、辊轮传动系统以及输入 输出装置组成见图 3 图 3边机总体图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于本设备的整个工作台可以上下、前后调整位置,电机与减速箱的距离是可变的,因此采用了带传动,并且可以通过调节电机座上的螺杆来改变皮带的松紧。另外带传动还具有缓冲、吸振、运行平稳等特点。采用蜗杆传动是因为它具有传动比大、结构紧凑、工作平稳的特点。由于要做成一个大的动力箱的话蜗杆轴很长强度不好,所以把动力箱分成 6 个,每个动力箱带动 2 对主轧辊,每个之间再用联轴器串联联接,这样能满足蜗杆的挠度要求。同时蜗轮扭矩较大,能够满足与蜗轮同轴的大齿轮同时带动两组齿轮工 作的要求。采用齿轮传动,主要是其瞬间传动比恒定,从而使轧辊转速恒定。在电机的选择上,因为要求轧辊的转速可调,所以采用了变频调速器来实现电机的无级变速。 作原理 如图 3示,成型辊压机工作原理为:电机通电后,通过带传动把动力传到 6 根串联的蜗杆上。 6 根蜗杆分置在 6 个减速箱内,箱体间通过联轴器连接。每根蜗杆带动一根蜗轮轴旋转。大齿轮与蜗轮同轴,每个大齿轮分别与其左右两侧的两个大齿轮相啮合,每个与大齿轮同轴的小齿轮又和它上方的小齿轮啮合,这样一个大齿轮就能带动四个小齿轮旋转。小齿轮的尺寸是一样的,每个小齿轮轴作为减速器的输出轴。减速器共有上下两排 24 个输出轴。这 12 对输出轴经过万向联轴器接到 12 对主轧辊轴上,经过调速电机,使轧辊获得所需的转速,来实现对工件的渐进加工, 11 对辅助轧辊对工件的加工起辅助作用。 构特点 由于最终形成的 “ U” 型槽变形较大,所以在辊压系统中共采用了 12 对主轧辊和 11 对辅助轧辊对金属板料进行渐变加工,这样可以提高加工精度。为了使各个轧辊与加工工件接触处的线速度方向相同,采用一个大齿轮带动其左右两侧的两个相同尺寸的大齿轮,每个与大齿轮同轴的小齿轮再带动其上方的一个小齿轮的方 法,来得到我们所需的转向关系。而且各个小齿轮的尺寸完全一致,每根轧辊轴有相同的角速度。为了调整工作台的高度,以适应自动化生产线中下一道工序对工件高度的要求,在本设备中采用了蜗杆传动和螺旋传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蜗杆传动以及蜗轮轴孔和螺杆的螺旋传动,把蜗杆的水平旋转转换成螺杆的垂直运动,以此改变工作台的高度。这相对于用垫铁来改变高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既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精度。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4 章 传动装置设计 机的选择 前六道的力矩为 0、 见力矩是减小的。取最大力矩 T=42565,可计算出电机的功率 n 为 9550(436 0 1 0其中, v=s (4代入上式,得 336 0 1 0 0 . 2 5 6 0 1 0 3 4 . 1 23 . 1 4 1 4 0 取 34n (r/ 取最大的力矩来计算即 M=42565 12 道主轧辊, 11 道辅助轧辊。 4 2 5 6 5 2 3 9 7 8 9 9 5M 总 78995 3 . 4 89 5 5 0 9 5 5 0 虑到经过多重传送,且打算采用蜗轮蜗杆传动,设备精度不高,而且为了设备以后升级,可轧更厚的板材和提高轧制速度,取功率为 型同步转速电机,转速为 1500r/。 力箱的传动方案 本设计所采用 )型同步转速电机,由上可知转速为1500r/制速度初定为 10m/s。则有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36 0 1 0 0 . 1 6 7 6 0 1 0 2 2 . 7 93 . 1 4 1 4 0w (r/ 1500 6 5 . 8 12 2 . 7 9n 总动力箱的传动示意图见图 4经过带轮减速后再传到动力箱,动力箱采用二级传动 ,第一级为蜗杆传动 ,第二级为齿轮传动。 1电机 轴器 图 4动方案 动装置的运动及动力参数计算 配传动比 考虑到蜗轮蜗杆的传动能力较大,为进一步简化结构,方便零件的生产和加工,增强机构的通用性,在第一级蜗轮蜗杆传动时,传动比稍大些,而第二级齿轮传动采用等转速传动。现分配如下。 1)分配传动比,初定带传动 带;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变速器第一级 40i 1; 3)变速器第二级 1i 2; 所以总传动比12 1 . 6 5 4 0 1 6 4i i i i 总 带。 轴的转矩计算 0 轴,即为电机轴,其转矩 0T 计算如下。 0 15000n r/0005 . 5 1 09 . 5 5 9 . 5 5 3 5 . 0 21500 (4轴,即为减速器高速轴 (蜗杆轴 ), 查得带传动的效率 为 可得 10 5 . 5 0 . 9 5 5 . 2 2 5 011500 9091 . 6 5 1n r/31115 . 2 2 5 1 09 . 5 5 9 . 5 5 5 4 . 8 9909 轴,即为减速器蜗轮轴 ,共有 6 根 ,功率按平分计算。查得蜗杆传动的效率为 动轴承的效率为 可得 21 / 6 5 . 2 2 5 0 . 8 0 0 . 9 8 / 6 0 . 6 8 12909 2 2 . 7 2 540 2n r/2220 . 6 8 1 09 . 5 5 9 . 5 5 2 8 5 . 4 52 2 . 7 2 5 轴,即为下轧辊轴 , 查得齿轮传动的效率为 动轴承的效率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得 32 0 . 6 8 0 . 9 7 0 . 9 8 0 . 6 4 6 4 232 2 . 7 5 2 2 . 7 51 3n r/3330 . 6 4 6 4 1 09 . 5 5 9 . 5 5 2 6 9 . 92 2 . 7 5 轴,即为上轧辊轴,查得齿轮传动效率为 动轴承的效率为 可得 43 0 . 6 4 6 4 0 . 9 7 0 . 9 8 0 . 6 1 4 5 342 2 . 7 5 2 2 . 7 51 4n r/4440 . 6 1 4 5 1 09 . 5 5 9 . 5 5 2 5 7 . 82 2 . 7 5 上述计算,可得到各轴的传动参数见表 4 4轴传动参数 轴序号 功率 (转速 (r/转矩 (N m) 传动比 i 效率 0 5 5 1500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