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今天我当家 小数乘法 课题: 信息窗 1小数乘整数 第 25 页总( 第1 )课时教学课时( 1 )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老师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行计算。 2、经历小数乘整数算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用处与魅力、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算法。 教学难点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学准备课件预习设计参见预习提纲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预习展示 提出问题1、谈话:同学们有个电影叫小鬼当家,你们这些小鬼会当家吗?作为一家之主你该怎么当家呢?(出示信息窗 1) 2、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读取信息,提出问题。 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水费单价 3.2 元/吨,八月份共用水 4 吨 电费单价 0.8 元/千瓦时,八月份共用电 21 千瓦时。 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 1:8 月份水费是多少钱? 生 2:8 月份电费是多少钱?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有价值问题,粘贴在黑板上。二、研究问题 指导点拨 (一)解决问题一:8月份水费是多少钱? 1、独立列式估算。 3.24= 交流:3.24,44=16。 2、3.24= 3.24 就是 4 个 3.2 相加 3.2+3.2+3.2+3.2=12.8 3、3.2 元就是32角 32 4 128 128 角=12.8 元 4、竖式计算,小组讨论。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正确的得数? (学生先独立用竖式计算;然后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 5、理解算理算法,总结概括。 (1)汇报展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 3. 2 扩大 10 倍 3 2 4 4 - -1 2. 8 缩小到原来的 1/10 1 2 83.210=32 3 2 4 - 1 2 812810=12.8 教师小结:刚才这两种不同的形式都用到了同一个方法,就是先将小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 (2)多媒体演示转化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掌握。3. 2 扩大 10 倍 3 2 4 4 - -1 2. 8 缩小到原来的 1/10 1 2 8(3)直接用竖式计算的,你能看懂吗?说说是怎样算的。 3.2 4 =12.8 交流方法,加深记忆:先将 3.2 扩大的原来的10倍变成 32,324=128,再将128缩小到原来的1/10,就是 12.8。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的是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乘法,如果小数部分是两位、三位的,你还会像同学那样用竖式计算吗? (4)多媒体出示练习:2.475= 2.4532=学生独立计算后,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订正并说出计算思路。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具体方法,多媒体出示。 (二) 解决问题二: 这个月我家用电 21 千瓦时, 每千瓦时 0.8 元。 应付电费多少元? 1、独立计算交流方法。 课题:信息窗 1小数乘整数 第 25 页总( 第2 )课时教学课时( 1 )课时课型练习课主备老师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巩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计算。 2、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用处与魅力、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有效巩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学准备课件预习设计参见预习提纲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预习展示 提出问题1、 口算练习 (1)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0.3710 2.54 0.37100 254 0.371000 0.254(2)看谁又快又准 4.89 0.283 0.123 0.1654 55.8 2、笔算练习 0.324 1.65 640.25 1.3721集体订正反馈,找分别找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二、研究问题 指导点拨 1、课本第3页第2题,简单的运用小数乘整数解决问题的情境题。 (1)指生描述图意。 (2)独立列式计算,交流算理 2、课本第5页第九题,根据提问解决生活问题。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图1,小男孩从家到学校要走多少米? 图 2,跑道长多少米? (2)独立解答,集体交流。(3)你的步长是多少,你也找段路测一测。 (课下实践)3、你能解决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吗?自己试一试。(1)海豚1小时能游2.4千米,25小时能游多少千米? (2)一头大象每天吃青草0.45吨。照这样计算,36头大象1天能吃多少吨青草?5 头大象一周能吃多少吨呢? (3)已知白萝卜每千克 1.20 元,豆角每千克 4.50 元, 青椒每千克 3.40 元。 问:买 1.5 千克白萝卜和 1.5 千克豆角,一共要花多少元钱?如果让你来采购,你想买什么?算一算需要多少元钱?三、类化练习 限时作业刚才同学们当了小小采购员,采购了蔬菜,看看下面的采购任务你能完成吗?供选择的各商场单价表 糖酒超市 批发市场 利群商场 白菜 0.35 0.23 0.36 面包 5.83 3.50 5.80 拖鞋 15.20 8.00 13.58 1、 请帮老师设计一个合理的购物方案,能行吗?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集体确定方案,按表格填好。看看那个小组的方案最好。附: 购买方案表 购买地点白菜 面包 拖鞋单价 数量 20 3 4总价合 计 金 额 2、 交流设计方案,说明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些什么情况呢? 3、 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确定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限时作业 2、一生板演,共同探讨,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注意引导学生算理的表述和结果的化简。 3、说一说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 三、类化练习 限时作业 1、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多媒体出示你能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吗? 8.4 16.3 3 2 9 8 1.9- - - 7 5 6 1 3 0 4 2 8 83 2 -6 0 8(2).多媒体出示我帮妈妈算一算。(课本 4 页第 6 题)生独立计算,互相检查,看学生能够根据乘法意义正确列式计算。2、回顾反思,总结全课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一起研究了什么内容,你能说给大家听一听吗?3、课外作业 调查了解电费的单价及各自家庭的用电数量,计算各自家庭的电费,并结合实际谈一谈怎样节约用电。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3. 2 扩大 10 倍 3 2 4 4 - -1 2. 8 缩小到原来的 1/10 1 2 8限时作业 课题:信息窗 2小数乘小数 第 69 页 总( 第3 )课时教学课时( 1 )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老师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及竖式写法,明确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 2、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1、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及小数点的处理。 2、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1、避免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整数小数点处理方法的负迁移。 2、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预习设计参见预习提纲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预习展示 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喜欢去超市(市场)买菜或水果吗?说说你们自己去买过什么菜或水果的? (学生纷纷发言说出自己买过什么什么。) 师:通过信息窗 2 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生:猪肉 25.6/千克,买了 0.9 千克。 生:鱼 14.8/千克,买了 1.5 千克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将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板书出来: 问题一:买肉花了多少钱? 问题二:买鱼花了多少钱? 二、研究问题 指导点拨 尝试解决问题一:买肉花了多少钱? 师:怎样列式? 生:25.60.9 师:观察这个算式与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生: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师: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师:同学们,你们能跟据前面学习小数乘法的经验解决这个问题吗?师:请同学们在计算前先估一估结果可能会是多少,然后再计算。1、学生已有小数乘整数的计算经验,可能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 2、学生在尝试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做的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给予指导和帮助。 3、集体交流探讨思考过程,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分析算法、理解算理。 使学生明确:将小数变成整数再计算。 两个因数分别扩大了 10 倍,积扩大了多少倍?(积就扩大了 100 倍) 要使积不变,应将积缩小多少倍?(应将积缩小 100 倍) 25.6 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 256 0.9 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 9 - -23.04 缩小到原来的1 /100 23044、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积极寻找策略解决问题,初步建立了小数乘小数怎样计算的方法。 你会计算7.20.3 3. 14 0.8 3. 480.61吗?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7.2 一位小数 3. 14 两位小数 3. 48 两位小数 0.3 一位小数 0.8 一位小数 0.61 两位小数 - - - 2.16 两位小数 2.512 三位小数 3482088-2.1228 四位小数5、自主感悟,得出规律 师:通过解决以上问题,你发现小数乘小数有什么规律吗?小组讨论一下 (1)、鼓励学生在同桌讨论说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后,将讨论后总结出的计算方法说给全班同学听听。这里可让多个同学站起来说一说。 (2)、在学生纷纷说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时,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进一步总结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3)总结:先按整数乘法计算,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尝试解决问题二:买鱼花了多少钱? 尝试解决问题三:你会计算 0.480.6 吗? 1、学生共同研究探讨 0.480.6 的算法。并将有代表性的方法展示出来,让学生简述其道理。大部分学生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也可能有学生按书上的方法进行计算。发现问题,按整数乘法计算积有三位小数,但是整数乘积只有三位,该怎么办呢?(引发学生思考) 2、组织学生探索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会积的小数位数不够需要补“0”占位。 3、师:你会用刚才总结的计算方法计算 0.4830.06 吗? 生:(跃跃欲试)会! 通过计算 0.4830.06 使学生体会到积的小数位数不够需要补 “0” 占位。进一步完善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4、通过前面一系列的尝试练习,学生初步形成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也就水到渠成了。三、类化练习 限时作业1、下面各题的计算不完整,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接着算下去吗? (试做教科书第 7 页第 1 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计算过程和方法,集体订正。 (练习目的:正确判断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 2、巩固练习教科书第 8 页第 2 题。 师: 你能正确计算下面各题吗?先估一估计算结果可能是多少, 然后再计算。 (出示教科书第 8 页第 2 题) 1)学生独立完成,讨论交流算法,集体订正。 2)对计算正确书写工整的同学提出表扬。 (练习目的: 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也是检验 笔算的一种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 3、综合练习教科书第 8 页第 3 题 师: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下面的数学问题吗? (出示教科书第 8 页第 2 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新知。强调规范书写竖式。 4、回顾反思,及时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先按整数乘法计算,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位数不够需要补“0”占位。 限时作业 课题:信息窗 2小数乘小数 第 69 页总( 第4 )课时教学课时( 1 )课时课型练习课主备老师教学目标1、巩固及熟练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及竖式写法。 2、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利用小数乘法正确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预习设计参见预习提纲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预习展示 提出问题 1、口算训练。先说说积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0.87= 0.240.2= 1.56 3.50.1= 1.30.07 10.32 0.20.4= 2、根据算式填空。教科书第 8 页第 4 题。 1343= 402 13.43=( ) 1.340.3=( ) 0.1340.03=( )5615= 840 561.5=( ) 5.61.5=( ) 0.561.5=( )(1)先让学生独立填空,要一组一组的填。填完后想一想有什么规律? (2)再全班交流,说说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二、研究问题 指导点拨 1、火眼金睛辨对错 8.7 72.9 16.5 12.5 0.9 0.004 0.6 + 4.3 - - - -7 8.3 2.916 9.90 1.6 8重点引导学生说说每道题错在哪里?注意区别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计算,再把每题的积和第一个因数比一比,有什么发现? 4.90.01= 4.91 = 4.90.99= 5.81.2= 5.81 = 5.80.9= 3.151.4= 3.15 1 = 3.150.6= 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大?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小? 明确:当一个数乘比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 当一个数乘比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 3、先说出每次乘的积比第一个因数大还是小,再计算。 0.55.4= 2.4 0.06= 0.97 0.844、不计算,你能在里填上“” 、“”或“=”吗? 教科书第 8 页第 8 题。 3150.9315 5.425.423.8 4.161.14.16 0.9810.98 0.580.990.58 32.51.43.251.4 先让学生独立填空。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三、类化练习 限时作业 1、基本练习,说一说积是几位小数,再算一算。教科书第 8 页第 5 题 (1)学生独立解答。 (2)解答后,全班交流。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2、教科书第 9 页第 9 题 (1)学生独立解答,你还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解答后,让学生说一说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3、教科书第 9 页第 12 题 (1)学生独立计算黑板和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后,全班交流。 (2)如果数学课本封面长 0.24 米,宽 0.17 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操作,选择喜欢的物品,测量有关数据并求出它们 的面积。 4、总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当一个数乘比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 当一个数乘比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 限时作业 课题:小数乘法运算律 课本10-12页总( 第5 )课时教学课时( 1 )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老师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小数乘法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计算小数乘法有关运算的题目。 2、使学生在小数乘法计算中,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小数乘法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和简便计算方法的确定。 教学难点在生活中,以元作单位只能保留两位小数。 教学准备课件。 预习设计1、复习整数乘法运算律 2、观察情境图,能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3、尝试将课本上的例题补充完整并试做自主练习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预习展示 提出问题 仔细观察情境图,你都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这些问题:1、买2.5千克绿豆需要多少钱? 2、如果大米、小米各买2.5千克,一共需要多少钱? 二、研究问题 指导点拨 (一)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那么我们先来解决买2.5千克绿豆需要多少钱? 2、引导学生将信息和问题合在一起读出来。 3、要想求买2.5千克绿豆需要多少钱?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应该怎样列算式?(小组交流) 4、学生汇报:生一:先算1千克需要多少钱,再算2.5千克需要多少钱? 4.821.52.5 7.232.5 18.07518.08(元) 为什么保留两位小数?用什么办法求它的近似数的?(在收付现款时,通常只算到分)。 三、类化练习 限时作业 1、0.71+1.2525 5.43.65-3.07 90(0.98+3.27) (9.7-3.25)0.08 2、基本练习:自主练习第1题3、总结 这节课表现怎样?什么方面还感到比较困难?小数混合运算中,连乘我们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板书设计: 小数乘法运算律 4.821.52.5 7.232.5 18.07518.08(元) 限时作业 课题:混合运算-简算 教材10-12页总( 第6 )课时教学课时( 1 )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老师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小数乘法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学会根据数据特征,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使学生在小数乘法计算中,会用四舍五入取积的近似值。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学会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在实际计算中灵活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课件预习设计参见预习提纲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预习展示 提出问题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也适用于小数乘法,今天就来学习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二、研究问题 指导点拨 出示绿点例题:如果大米、小米各买2.5千克,一共需要多少钱?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列式,说明理由。 (1)4.722.5+5.282.5 (2)2.5(4.72+5.28) (1)先算大米和小米各需要多少元? (2)先求大米和小米各买1千克需要多少钱,然后再求共需要多少元? 3、第一种先求什么?第二种先求什么?结果怎样,想一想,哪一种方法简便,为什么?在以后解题过程中应选哪种。 4、第二种解法符合什么运算定律? 小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5、补充练习: 0、1253.698 1.9657+1.9643 =0.12583.69 =1.96(57+43) =13.69 =1.96100 =3.69 =196 (1)、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学生板演。 (2)、怎样算比较简便。 (3)、两题各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三、类化练习 限时作业 1、简便计算 0.78101 1.25(100+8) 抽两名同学板演,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2、发展训练: 5.636.34+0.96336.6 0.2536840 1.7101 12.52.50.84 3、自主练习第7、8、9题 4、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简算4.722.5+5.282.5 = 2.5(4.72+5.28)限时作业 教后反思:课题:小学混合运算练习 教材11-12页总(第7 )课时教学课时( 1 )课时课型练习课主备老师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习小数混合运算的技巧。 2、掌握混合运算简便方法的计算。 3、会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教学难点对应用题正确解答教学准备课件预习设计参见预习提纲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预习展示 提出问题 1、自主练习第1题 本题考查学生计算能力,多让学生练习,最好现做现阅,在做的过程中体会计算顺序的处理 2.85.51.3 5.51.52-2.03 0.71+0.250.4=15.41.3 =8.36-2.03 =0.71+0.1=20.02 =6.33 =0.812.850.27.2 (0.99+0.15)0.12 (8.6-1.7)0.08=0.977.2 =0.740.12 =7.90.08 =4.104 =0.0888 =0.952 2、自主练习6题 主要考察学生计算的准确性。注意计算的顺序。 练习后,在增加下列题目: 820.9=73.8 2.0452=106.08 1.15.37.2 3.60.1258 1.50.8+1.50.2 100-154.6=1.837.2 =3.6(0.1258) =1.5(0.8+0.2) =100-69=13.176 =3.6 =1.5 =310.360.25=0.09 9+5.29=14.29 二、研究问题 指导点拨正确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取舍 1、自主练习2题,求近似值 练习时,提醒学生认真审查,明确要求后再做 (1)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 (2)结果精确到百分位 0.110.93 0.761.45 = 1.102 =0.05830.06 1.10 2、自主练习12题。学生自己做,自己交流结果 三、类化练习 限时作业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1、自主练习4题,填空 2、学生独自填写,再交流答案。加深对运算律的认识 3、8题做作业 板书设计: 小学混合运算练习限时作业 课题:我学会了总(第8 )课时教学课时( 1 )课时课型复习课主备老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计算,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计算;掌握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能根据实际情况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长江的壮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觉性。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计算。教学难点掌握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课件预习设计参见预习提纲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预习展示 提出问题回顾本单元知识 1、小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4、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二、研究问题 指导点拨 1、出示第一题 指名读题、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2、出示第二题 指名读题、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3、观察第三题 指名读题,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三、类化练习 限时作业1、不计算,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4.851.025 ( ) 68.574.62 ( ) 52.1 2.7 ( ) 0.0015.7 ( ) 0.1232.005 ( ) 2、观察下面的算式,估计它们的结果,再计算。 46532= 460532= 046532= 46000532= 你有什么发现? 3、根据5749=2793,你能很快地写出下面各题的积吗? 5.749= 5.7 0.49= 5704.9= 0.0570.49= 0.0574900= 570000.49= 五、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我学会了小数乘法的意义 小数乘整数、小数的计算方法 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限时作业 青岛版五上第二单元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教案 2-1 轴对称图形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7-20页。教材分析轴对称图形是第二单元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的第一个信息窗。学生在三年级已初步认识了简单的轴对称现象,会判断简单的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其一条对称轴。在此基础上教材通过一组具有轴对称图形特点的旗帜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进一步教学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的含义,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所有的对称轴,近而引导学生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的现象,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2、能识别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其对称轴;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3、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启发谈话:同学们,一提到2008年,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在奥运会上你最想看到什么?师述:当五星红旗缓缓升起的时候,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因为国旗就是一个国家的象征。2、出示图片:信息窗1的部分图片和一些不属于轴对称特点的图片提问:你能把它们按图形的特点分成两类吗?(学生可以自己动脑分类、有困难的也可以在小组中交流)讨论: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动脑思考,并回答)对于古巴的国旗是否是对称图形,意见可能不一致。说明我们需要进一步去研究对称图形的特征。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进一步研究对称图形。对称图形也分好几类,小学阶段只研究其中的一类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前面我们已确认的对称的旗帜图片,都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设计意图:运用即将到来的2008北京奥运、各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旗帜图片为情境,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旗帜分类可以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并运用经验,通过观察、主动地分析、判断。二、 探究新知 (一) 动手操作,理解概念1、尝试用剪刀创作一个轴对称图形,动手前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使你剪得又快又能保证得到的肯定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学生尝试动手剪,教师巡视。)互相欣赏剪出的作品。交流剪的方法。(先将纸对折,然后再剪。)为什么这样做?2、小组探究:先判断一组交通图标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再结合自己前面的动手剪与交流的结论,小组合作研究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征?小组汇报交流,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理解对折、完全重合;在交流中指认对称轴。)3、总结概念: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明确:轴对称图形要求图形内部的小的图形或图案也应是对称的;对称轴是一条直线)教师板演对称轴的画法,强调画对称轴要用点画线。在信息窗所呈现的轴对称旗帜中任选一行,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前面同学们在判断古巴的国旗是否是对称图形,大家的意见不一致,现在你们的意见是什么?(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4、研究平面图形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学生回答,说出长方形、正方形比较容易。说三角形、梯形时注意引导是什么三角形、什么梯形,表述要准确。也有可能把平行四边形当成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动手验证一下,明确结论。)找出对称的平面图形的对称轴。(借助准备好的图形纸片动手者看看。)追问:每个轴对称图形都是只有一条对称轴吗?交流答案,说说你是怎样得到的?明确: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注意让每个学生都动手,进一步明确这个结论,才能印象深刻。)(二) 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打开课本第19页,自己动脑想一想,动笔画一画(只完成左边一题即可),然后在小组中交流画图的方法。集体交流,总结方法:找关键转折点;点出其对应点(对应的一组点到对称轴的格数相等);连线(对应线所占格数相等)。按照我们总结的方法完成右边一题。(三) 看书质疑今天我们所学内容是课本第17-19页,看一看,有什么疑问写到问题口袋处,然后小组内研究解决,解决不了的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共同解决。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教学重点、难点集中的所在。在理解概念上从不同层次有梯度的展开。首先让学生通过动手剪轴对称图形,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加深对对称轴的理解。然后在小组中去探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对关键词的理解,如对折、完全重合,从而把握对称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话恰当的总结特征。在判断哪些平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们的对称轴环节上是检验学生是否理解了轴对称的图形的特征。并进一步认识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不一定只有一条,进一步体会对称轴的含义。最后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这又是一个难点,从独立完成到小组内交流方法,集体总结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开展合作交流。也进一步把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对称轴两边的图形与对称轴的关系。三、 拓展应用完成自主练习15题。第1题: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增加一部分:中国银行标志、联通标志、汽车徽标标志等的判断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在方格纸上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尽可能的画出所有的对称轴。订正答案,明确图形1有两条对称轴,图形2有三条对称轴,图形3有无数条对称轴。第3题:想一想、连一连。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问:本题就像是在做什么?(照镜子)第4题: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在前面的新授中已随机完成。)第5题: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指生说说是怎样画的。设计意图:通过四个大题的练习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在练习当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四、 欣赏轴对称图片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很多,你在哪见过轴对称图形?(学生举例)老师这儿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片,请大家欣赏。设计意图: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既拓宽了视野,又受到美的熏陶,并深切的感受到数学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五、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课后反思: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操作性强,适合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因此,我充分利用这些指导原则,把理性知识转化为多种形式的感性材料,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理解抽象的轴对称图形知识,感觉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美。 教材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基本采用了教材上的教学资源。为了让学生为能更好的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信息窗1中所呈现的旗帜图片都是轴对称图形,这样学生的思维容易受限制。所以我在出示的图片中既有信息窗1的部分图片,又有不属于轴对称特点的旗帜图片,再将它们进行分类。这样设计既可以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又能充分调动学生运用经验,并通过观察、主动地分析、判断去体悟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中我注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学生通过动手剪轴对成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尝试着去总结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含义。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背景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异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充实、完善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远远强于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不断锻炼了表达能力,同时还加深了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完善。课的最后,欣赏几组有轴对称图形特征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许多应用,从而体会到数学并不遥远,并不神秘,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既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在优美的音乐、清晰的画面中,让学生置身与美好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2-1 轴对称图形的练习课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1页自主练习第610题。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2 、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及数学的普遍性。教学重点:正确、完整画出一组图形的多条对称轴。教学难点1、找规律,写出数字的对称数字。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课件、正方形彩纸、剪刀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一种奇特的图形轴对称图形,它在我们的周围普遍存在,不但生活物品、建筑、动植物中有对称特性,就连我们自己身上也有对称现象,不信我们就一同去找一找。(学生找一找,指一指,讲一讲。)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新课,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找到轴对称现象,并指出对称轴,既唤起学生对上一节所学知识的回顾,又使学生再一次感受数学知识无处不在。二、自主练习教材第21页自主练习 第6至10题。1、学生自主解决第6题。(课件出示)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小结:有的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如图1),有的图形有两条(如图2)或多条对称轴(如图3),我们都要画出来。2、学生自主解决第7题。(课件出示)学生做完,课件演示后,组织学生讨论:观察每组图形的对称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小组合作,探讨、交流)教师反馈信息后小结:1、有的对称轴经过了圆心。 2、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一点。(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验证学生所发现的第2条规律:第6题中“每个图形的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一点”吗?继续验证:自己画一个有不止一条对称轴的图形,“这个图形的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一点”吗?学生反思认识到:运用这一规律可以使对称轴画得更精确些。设计意图:第6、7题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对于有的图形有两条或多条对称轴,学生找的不完整,但在教学中,我们提倡所有的对称轴都要画出来。(无数条的除外)另一个教学点是“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一个点”,教师是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自主获取知识的,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3、指导学生完成第8题。(找规律,接着往下写) 学生同位间尝试找一找、说一说规律,并试着写一写,画出它们各自的对称轴。交流方法:1:蒙纸法。2、照镜法。3、左右握笔法。(教师要对学生想到的方法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教师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写一写,相互交流,比一比看谁写的漂亮。设计意图:第8题是教学的难点,找规律多数学生能一眼看出,但怎样写出规范的对称数字确实挺难,教师把难点抛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尝试、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常用的几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4、欣赏与回忆。(自主练习的第9题)师:不光数字有对称现象,有些汉字的形状也是近似轴对称的,例如“日、田、金、美”等汉字。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汉字吗?学生独自写,并交流。古、丰、喜、申、甲、天师补充:在英文字母中,你能找到轴对称字母吗?学生独自写,并交流。W、E、T、Y、U、I、O、A、D、H、K、X、C、V、B、M、同位间相互指一指它们各自的对称轴。5、创作与欣赏。(自主练习的第10题)(1)每个学生准备几张正方形彩纸,拿出一张,按照课本方法对折3次,成为一个三角形,再剪一次展开就会得到一个轴对称图形。(2)你还会剪哪些轴对称图形?试着剪一剪,比一比看谁是剪纸小能手。(3)展示交流,评出剪纸小能手。设计意图:第9、10题的练习,在写对称汉字、英文字母及动手剪对称图形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及数学的普遍性。三、全课总结你都学过哪些有关对称图形的知识?你用这些知识都解决过哪些问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全课总结,评价体验,不仅梳理、归纳了本节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管理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实施方案
- 康复医学诊疗方案改进的实施策略
- 化学工业废气处理设施规划
- 2025年肿瘤科肿瘤治疗新技术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康复医学中的康复康护方案设计
- 2025年疼痛医学知识专项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口腔医学口腔科治疗操作规范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创新推广方式对产品销售的影响
- 水产养殖规范细则
- 2025年肿瘤内科治疗方案选择测试答案及解析
- 物流客服管理制度
- 综合布线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
- 小学六年级奥数竞赛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教学设计与教案之间的区别
- 专题-S301 【题型易-高考英语 (阅读理解) 梯度训练】2025年高考各大考区题型专练 (全国通o用)含答案
-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的相关检验课件
- 2025年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汇编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运动学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 沈阳2025年辽宁沈阳辽中区四家事业单位面向区内事业单位遴选1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