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生活的动物_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生物 课件_第1页
水中生活的动物_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生物 课件_第2页
水中生活的动物_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生物 课件_第3页
水中生活的动物_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生物 课件_第4页
水中生活的动物_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生物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学习目标: 1、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水中生活的其他生物以及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3、保护水域环境的重要意义。 4、对“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探究,培养发现问题、并 能用实验去验证、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珍爱生命、热爱 小动物、平等对待小动物的情感态度 。 你记得“生物圈号”实验吗?这个实验为什 么会失败呢?科学家对此做出的总结是: 1、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 2、水循环失调; 3、生物种类关系的失调。 我们的地球“生物圈号” 会出现这种不幸吗? 1、目前已知的动物有多少种? 2、按有无脊柱划分,动物可以分为哪几类? 3、按生活环境划分,动物又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 1、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 2、按有无脊柱划分,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 物两大类。 3、按生活环境划分,可分为水中生活的动物、陆 地生活的动物和空中飞翔的动物三种。 阅读课本P2,回答下列问题: 原生动物门 腔肠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 线形动物门 环节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 鱼 纲 两栖纲 爬行纲 鸟 纲 哺乳纲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动物 按体内有无脊 柱动物可分为 按生活环境和运动 方式动物又可分为 陆地生活的动物 水中生活的动物 空中飞行的动物 动物 几种海洋鱼类 (图中哪种不是海洋鱼类?) 银鲳 魟 琼鲨 带鱼 中华鲟 四大家鱼 青鱼草鱼 鲢鱼 鳙鱼 青、草、鲢、鳙 观察鱼的外形,有哪些结构特点适于水生? 1、体表被有鳞片,具有保护色(身体的背 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 2、体形呈梭形,鱼体表面有粘液,可以减 少阻力; 3、侧线,有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的作用; 4、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1)鱼在游泳时,靠什么部位产生前进的动力?靠哪 种鳍来保持平衡?靠哪种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 进的动力,其他鱼鳍起辅助作用; 胸鳍、腹鳍和背鳍都有维持鱼体的平衡的作用; 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2)各种鳍的作用能够仅靠观察得出结论吗? 不能。因为各种鳍往往同时运动,仅靠自然状态下 直接观察很难分辨出各种鳍分别起什么作用。 3)鱼只靠鳍进行运动,这种说法对吗? 鳃弓 鳃耙 鳃丝 鳃盖 5、用鳃呼吸; 1)水如何进入鱼鳃,又从什么地方流出?进入鳃和流出鳃的 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什么变化? 水由鱼的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在水流经鳃丝 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 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 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 2)鱼鳃的哪些特点对水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鱼离开水后, 很快就会死亡,原因是什么? 鱼鳃鲜红、内含有丰富的血管,且每一片鳃由多又细的鳃丝构 成。在水中时鳃丝展开,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利于呼吸。 当离开水时,鳃丝黏结在一起,几片鳃相互覆盖,减少了与水 接触面积且易干燥,不能得到足够的氧气,会窒息而死。 6、鲫鱼体内有鳔; 鳔内充满气体,能够调节身体的比重, 在鳍的协调作用下, 使鱼能够在不同的 水层停留。(潜水艇的原理) 鳔 总结: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特点: 1、背面灰黑,腹面白色,不易被敌害发现; 2、身体侧扁、梭形,能减少游泳时的阻力;体 表有粘液,能减少游泳时的摩擦和阻力; 3、有侧线,能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4、有鳍,是适于水中游泳的运动器官。 5、有鳃,是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 6、有鳔,使鱼能在不同水层停留。 讨论:如何设 计实验,来研 究鳍的功能?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 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或 模拟实验来探究。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 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 件下进行的观察。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 实验时,就可以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用 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 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模拟实 验也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模拟实验 探究实验: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实验步骤: 1、提出问题 2、做出假设 3、讨论探究思路 4、制定并实施计划 5、分析结果,求得结论 直接观察法; 可采用剪鳍的方法; 可采用捆绑鱼鳍的方法; 可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 捆绑法实验现象记录: 实实 验验 现现象(游泳姿态态和速度的变变化 ) 第一组组 第二组组 第三组组 第四组组 第五组组 绑住胸鳍和腹鳍 绑住尾鳍 绑住背鳍和臀鳍 用薄硬板夹住躯干和 尾部,保留全部的鳍 正常鲫鱼 腹面常上翻,游动不灵活 游动不灵活,速度慢 身体侧翻,游泳路线弯曲 下沉,不能游动 姿态正常,游动灵活,速度快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背鳍: 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的作用,若 失去,鱼体会失去平衡而侧翻; 胸鳍和腹鳍: 都能维持鱼体平衡;胸鳍还有转换方向的作用, 腹鳍还有防止左右摇摆的作用; 尾鳍: 产生前进动力、决定运动方向; 臀鳍: 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 小结:鱼的主要特征 思考1:海马身体侧扁,全身无鳞, 躯干被骨板包围,有脊柱,在水中能 以直立状前进,有鳍,用鳃呼吸,终 生生活在水中。海马是鱼吗? 因为海马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 游泳,用鳃呼吸,所以海马是鱼。 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 泳。具有这些特征的动物叫做鱼。 思考2:鲍鱼、鱿鱼、鲸鱼、娃娃鱼是鱼吗? 都不是 除鱼类以外,其它水生动物及特点: 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食物 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 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身体柔软,靠贝壳来 保护身体。 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壳。 1、腔肠动物: 3、甲壳动物: 2、软体动物: 4、环节动物: 沙蚕、水蛭、等; 5、爬行动物: 龟、鳖等; 6、哺乳动物: 海豚、鲸、海豹等。 水域环境的保护: 烟波浩渺的海洋,奔流不息的江河,涓涓流淌的 小溪,原本都是水生动物的乐园。水生生物是生 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 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然而,人类的 不文明、不道德行为正在使水域环境遭到破坏, 从而使大量水生动物死亡,甚至灭绝! 水域环境破坏的原因: 1、工厂和生活污染物的排放; 2、农田中农药和化肥随雨水冲进水体; 3、酸雨; 4、废旧电池随意丢失。 拓展阅读: 绿色革命:用高科技的方法获得农作物的高产稳产。 蓝色革命:用高科技的方法开发海洋的资源。 1、目前已知的动物有 种。 2、以身体结构划分,动物可以分为 和 两大类。 3、四大家鱼是指 。 4、鱼游泳时,主要靠 产生 前进的动力。 5、鱼在运动时, 有维持鱼体 的平衡的作用, 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6、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原因是 。 7、海马是哪种水生动物? 150万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 胸鳍、腹鳍和背鳍 尾鳍 缺氧窒息而死 是鱼类 目标检测: 8、鱼的主要特征是: 。 9、鱼的口总是不停地张开和闭合,这是鱼在 。 10、“生物圈号”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11、举例说出下列几种水生动物: 腔肠动物: 软体动物: 甲壳动物: 环节动物: 爬行动物: 哺乳动物: 终生生活在水中, 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呼吸 1、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2、水循环失调;3 、生物种类关系的失调。 海葵、珊瑚、海蜇等 扇贝、蛾螺、河蚌、章鱼、乌贼等 水蚤、虾、蟹等 水蛭、沙蚕等 龟、鳖等 鲸、海豚、海豹等 12、请把下列动物与它们的类别分别用线连起 来。 海象 软体动物 海蜇 哺乳动物 乌贼 腔肠动物 虾 甲壳动物 13、下面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A、中华鲟 B 、海葵 C 、河蚌 D 、蟹 14、下面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A、章鱼 B 、鲸鲨 C、海豚 D、海象 A A 15 、小娟在参观动物园时看到下列动物,她认为名字中有“鱼 ”字的都属于鱼类,你同意她的看法吗?你认为这些动物中真 正属于鱼类的动物是( ) A 鲨鱼 B 娃娃鱼 C 甲鱼 D 章鱼 16、鲫鱼游泳时的动力主要来自( ) A 尾鳍的摆动 B 胸鳍和腹鳍的摆动 C 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 D 所有鳍的协调摆动 17、鱼生活在水中,其呼吸器官是( ) A 皮肤 B 鳃 C 肺 D 气管 18、鲫鱼在水中活动时,鳃盖在不停地张开关闭,这是鱼在: A 吞咽食物 B 喝水 C 呼吸 D 降温 19、若剪去活鲫鱼的胸鳍和腹鳍,它在水中的游泳情况是: A 游泳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