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诗词五首练习 语文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诗词五首练习 语文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诗词五首练习 语文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21 诗词五首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皎皎(jio)zhu(擢)素手 札札(zh)不胜zn(簪)岑参(shn) 一水间(jin) 锦衾(qn) 瀚海阑干(hn)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纤纤擢素手(伸出)(2)泣涕零如雨(落)(3)相去复几许(离) (4)脉脉不得语(含情凝视的样子)(5)仍怜故乡水(爱) (6)家书抵万金(值,相当)3.请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七 八 个 星 /天 外,两 三 点 雨 /山 前。4.填空。 (1)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他在这首诗中,描写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的思想感情。 (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诗人,被尊为“诗仙”。5.请根据提示用原文内容填空。 (1)迢迢牵牛星中,描写牛郎织女含情脉脉却不得团聚的句子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渡荆门送别中,最富想象力的句子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春望中,表现诗人因时事伤感而伤心流泪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西江月中表现诗人丰收在望而无比喜悦的句子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6.请用散文的语言描述“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意境。 (晚上俯视江面)月亮照在江水中,就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镜子,明亮耀眼;(仰望天空)云气簇拥而至,就像海上结成了座座楼阁,美妙绝伦。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儿强烈的思念之情。8.学校文学社团“花蕾”决定举办一场“读古诗,蕴气质”的活动,作为文学社的一员,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设计一条体现活动主题的宣传标语(口号)。示例:走近经典,提升素质。 (2)请你为活动设计几个项目。(至少两个)示例:举办诗歌朗诵会。举办诗词背诵比赛。课内精读(一)(荆门中考改编)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9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尾联抒发了作者思乡 的感情。10.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试简要分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随”“入”二字的表达效果。 诗人乘船前行,群山渐渐远去,用“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长江滚滚远去,用一“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流入大海之外,气势磅礡。(二)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1.首联中“城春草木深”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描绘了长安城破败不堪、人烟稀少、遍地草木的荒凉景象。12.“花溅泪”“鸟惊心”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运用了反衬手法,突出了诗人忧国忧民、思亲念家的深沉感受。13.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4.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15.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送别(限填两个字),这说明这首诗使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16.请你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作一点赏析。诗句以梨花喻雪,新颖奇特,让人在冰天雪地里如同置身于大好春光中。而一个“忽”字,既写出了塞外气候的变幻无常,又表现了诗人见到奇丽雪景后的惊喜之情。(四)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17.词的上下片各描写了怎样的场景?上片写夏夜所见之景,及对丰收的憧憬。下片写了途中遇雨,峰回路转的情形。18.“路转溪头忽见”透露了一种怎样的心情?惊喜之情。拓展阅读(一)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注释】杨花,诗中指柳絮。19.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20.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扬。(二)湘南即事戴叔伦卢橘花开枫叶衰,出门何处望京师。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21.湘南即事共四句,每句七字,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绝句。诗中所写的季节应为秋季(深秋)。2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一心想为国效力但又报国无门的忧愁、苦闷心情。(三)(滨州中考)溪居即事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23.诗人用白描手法,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临水的村庄,虚掩的柴门, , ,奔走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示例:疏落的篱笆 流动的溪水 轻柔的春风 飘荡的小船等(任意答出两点)24.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把小童的心理和形象表现得巧妙而富有情趣,请作简要分析。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摄取了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