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型H1N1流感 甲型甲型H1N1H1N1流感来了,虽然目前的疫情处于流感来了,虽然目前的疫情处于“现在进行时现在进行时” ,人们尚无法判断未来它将烟消云散还是走向暴发,但现,人们尚无法判断未来它将烟消云散还是走向暴发,但现 状已足以敲响警钟。综观历史,人类可谓不断在与疫情作状已足以敲响警钟。综观历史,人类可谓不断在与疫情作 战,一场大疫情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伤害,往往远大于一场战,一场大疫情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伤害,往往远大于一场 大规模战争:中世纪发生的鼠疫,曾吞噬了欧洲大陆三分大规模战争:中世纪发生的鼠疫,曾吞噬了欧洲大陆三分 之一的人口;之一的人口;1918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导致了全球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导致了全球50005000多多 万人死亡;本世纪初发生的禽流感和万人死亡;本世纪初发生的禽流感和“非典非典”,也曾令全,也曾令全 球风声鹤唳球风声鹤唳这一次的流感,更凭借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这一次的流感,更凭借当今世界全球化的 交融趋势所向披靡,变异的病毒已经横扫了几大洲。疫情交融趋势所向披靡,变异的病毒已经横扫了几大洲。疫情 来袭,人类无法躲避,只能去应对。但我们是否已经做好来袭,人类无法躲避,只能去应对。但我们是否已经做好 了准备?了准备? 1918年西班牙流感,战争和疾病带来的双重痛苦。 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几个朋友上班的路上还 在聊天,其中1个人突然得了流感,还没等到 下班就死去了。还有一个更恐怖的例子,4个 女人兴致勃勃地玩桥牌到深夜,相继得了流感 ,一夜之间竟然死了3个。 1918年2月首发于美国堪萨斯州的芬森军营传播至底特 律等3个城市3月美国远征军乘坐船带至欧洲前线4月传 播至法国军队,然后至英国和其他国家军队5月达意大利 、西班牙、德国、非洲,印度孟买和各尔各答6月由英国 远征军传播至英国本土,然后至俄罗斯、中国、菲律宾、大 洋洲至新西兰1919年1月达澳大利亚,即不到一年时间席 卷全球。 “它会在哪呢?它应该一小时前就到家 了!或者它的身体已被放到市中心某街 角处木头般堆积起来的尸体堆中。” 以往的流感总是容易杀死 年老体衰的人和儿童,这 次的死亡曲线却呈现出一 种“W”型,20到40岁的 青壮年人这次也成为了死 神追逐的对象。 约翰巴里(John Barry)在他的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 史诗一书中描述,当时费城每天死亡的人数达到了棺材和 掘墓人都不够用的程度。巴里认为当时美国医疗状况的混乱 成为招架流感的软肋。雪上加霜的是,美国当时正在举全国 之力参加到一战之中去,兵营拥挤且医务人员数量远远不够 ,为病毒肆虐创造了条件。而且,遗憾的是,在疫情已经很 严重时,淡化疫情仍然是媒体的主要做法。 因为是西班牙媒体首先报道了疫情,所以那场流感又称为 “西班牙流感“。直到近几年,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将西班牙流 感病毒再造出来后,才开始了解其致命性极大的原因。但当 时的病毒究竟来自猪还是鸟类,至今没有确定的答案。 普通感冒并不可怕,无论患者吃药还是不吃药,几天就能 痊愈。然而,这一次,病人的症状迅速加重,高烧不退,病 人因缺氧而拼命喘息,直至带有血腥味的泡沫从他们的鼻子 和口腔中冲出来,许多人窒息而死。 流感最常在年轻人和健康人群中敲丧钟。有些死于高热, 另外则死于继发性细菌感染(主要是肺炎)。造成很多患者 迅速死亡的原因是肺部损害。肺部积蓄起巨大的压力直至完 全退变(尸检发现肺部一般如补丁般致密),如果这种高压 被解除,患者就有存活的机会。 但从高热中幸存下来的患者常出现帕金森氏病,包括很多 小孩。 Parkinsons disease : 症状:肌紧张升高、肌肉强直、随意运动减少、动作 缓慢、面部表情淡漠、静止性震颤。 病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受损。 治疗:多巴胺前体左旋多巴、M受体拮抗剂东莨菪碱 黑质 引起这种可怕疾病的流感病毒对于1918年的研究者 来说实在是太小而无法看到。他们通过光学显微镜看 到的是继发性的细菌流感嗜血杆菌,误认为是它 引起了如此大规模的瘟疫。 这是一幅当时绘制的流感死亡率统计图,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 看到,在1918年10月份,流感的死亡率几乎是直线上升。 1918年的大流感就分为两波:第一波是相对温和 的病毒,流行了一阵便销声匿迹;然而当人们以为 流感已经过去的时候,更加致命的第二波到来了。 病毒在人体连续传代后变得更凶猛,并不是病毒 与宿主共同进化的必然规律。实际上病毒经过适应 后人传人能力会提高,但毒力不一定增强。 仍不清楚是什么造就了这种致命流感。流感病毒式具有很 长历史的人类病原体,是一种已知变异最快的病毒之一。但 自然变异过程可能借助了人类的帮助。在法国堑壕战中广泛 使用的芥子气是一种强烷化剂(诱变剂),是否它与病毒相互 作用产生了新的剧毒病毒株?谁也不能确定。 预测一次像1918年西班牙流感那样的疫情极为困难。公众 应该保持冷静,不要恐慌。我们今天所拥有的基础设施和资 源大大优于1918年,我们所拥有的抗病毒药物,比如达菲, 对这种毒株有效。 呼吸道病毒 呼吸道病毒是指一大类能侵犯呼吸道引 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入侵门户, 主要引起呼吸道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拒统 计,90%以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该类病毒 引起。 呼吸道病毒的分类 呼吸道病毒包括: 正粘病毒科正粘病毒科 流感病毒 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科 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 胞病毒、麻疹病毒、腮 腺炎病毒 其他病毒科其他病毒科 腺病毒、风疹病毒、鼻 病毒、冠状病毒、呼肠 病毒 种类体积 核 酸 抗 原 性 正粘V 小分节段RNA 表面Ag易变异 副粘V 大不分节段RNA 表面Ag较稳 定 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 有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 是反复流行最为频繁和引起流感全球流行 的重要病原体。 流感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流感病毒呈球形或丝状,球形直径 80-120nm,新分离株丝状多于球形) ssRNA:7 8个片段 核心 核蛋白 结结 构构 RNA多聚酶 基质蛋白(M蛋白):保护核心;维持病毒外形 包膜(双层脂质):上有刺突HA(血凝素)和 NA(神经氨酸酶)、M2 核糖核蛋白(RNP) 流感病毒的结构 核衣壳核衣壳 病毒分片段的RNA, 结合有核蛋白(NP) 以及与复制和转录 有关的三种依赖RNA的RNA多聚酶 蛋白。 呈螺旋对称。 RNA和NP称RNP即核衣壳 PB2 PB1 PA NP RNA NA HAM2 M1 41 2 35 6 7 8 基质蛋白(基质蛋白(MM蛋白)蛋白) 覆盖在核衣壳外面,M蛋白抗原性稳定,也具有型特异性。 外膜外膜 来自宿主细胞的脂质双层膜。 刺 突 血凝素HA 神经氨酸酶NA M2基质蛋白 流感病毒的表面结构 血凝素(HA) 柱状,为三聚体,它基本上以 相同的间距覆盖了病毒的全部 表面 神经氨酸酶(NA) 四个亚单位组成的四聚体,并 不平均分布在病毒表面,而是 聚合成群。 M2基质蛋白 二硫键相连的四聚体,具有离子通道作用 HA NA A:能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唾液酸(N-乙酰神经氨酸) 受体结合并有膜融合活性,是病毒引起感染的关键 HA0 HA1: HA2: S S 与上皮细胞的唾液酸受体结合(吸附) 介导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使核衣壳进入 宿主细胞(穿入) B:能与人、鸡、豚鼠等多种红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引起红 细胞凝集,即出现血凝现象 C:有免疫原性,其诱导机体产生的抗体既可抑制血凝现 象,又可中和病毒,是主要的保护性抗体 血凝素:HA (hemagglutinin): HA断裂成HA1和HA2,HA2有传染性 神经氨酸酶,NA(neuraminidase): 具有酶活性,可水解细胞膜上各种多糖受体末端 的N-乙酰神经氨酸 液化细胞表面粘液,使病毒从细胞膜上解离和扩 散;有利于成熟病毒的释放 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可抑制病毒在体内扩散) 流感病毒的生活史 病毒侵入 遗传物质的释放 病毒的复制与 病毒蛋白的合成 病毒的装配 出芽 pH-dependent entry 病毒表面的HA与宿 主细胞表面糖蛋白受 体N-乙酰神经氨结合 吸附 穿入融合-有包膜病毒 内体 M2 PH下降到5.0 血凝素的构 型发生变化 ,导致病毒 包膜与内体 膜融合 脱衣壳 病毒内部的核衣壳释放 到细胞质中并进入细胞 核,在病毒聚合酶作用 下转录mRNA 流感病毒的分型与抗原变异 据RNP和M蛋白抗原性分:甲、乙、丙三型 甲型根据HA和NA抗原性不同,再区分为若干亚型(H1H16 、N1N9) 乙型、丙型至今未发现亚型 甲型(A型)流感病毒感染哺乳动物以及鸟类;乙型(B型)流 感病毒只感染人类,疾病的产生通常较甲型病毒温和;丙型(C型 )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并不会引起严重的疾病。 命名:型别/宿主(人则省略)/分离地点/病毒株/序号/分离 年代(HA与NA亚型号) (A/HongKong/1/68(H3N2) Company Logo 流 感 病 毒 的 天 然 宿 主 Lancet 2003;362:1733-45 流感病毒具有宿主范围的限制性 不同流感病毒感 染不同的生物, 越过物种界限并 不容易 ; 1997年前,具有 高致病性的H5和 H7型只感染禽类 ,不感人类; 人类主要对H1和 H3型易感。 感染禽类的 流感病毒 感染人类的 流感病毒 1997年前H1H15H1、H2、H3 、 乙型、丙型 1997年后H1H15H1、H2、H3 、H5、H7、 H9、 乙型、丙型 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 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 抗原转换(antigenic shift) 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 因HA的点突变造成,变异 幅度小,属量变,引起局部 中、小型流行。 抗原转换(antigenic shift) 因HA或NA的大幅度变异 造成,属质变,导致新亚型 的出现,引起世界性的暴发 流行。 A-H1N1 流感病毒在一个复杂 的生态系统里循环的 ,猪被认为是禽、人 流感病毒的“中介商 ”和基因“混合器” ,而猪的呼吸道里恰 好存在着可与禽流感 、人流感这两种病毒 连接的受体,这种受 体的存在像混合容器 一样成为病毒基因重 配的“温床” 。 流行年代亚型类别 1918H1N1(亚甲型) 1957H2N2(亚洲甲型) 1968H3N2(香港甲型) 1977H1NI、H3N2 19181918 1925195019752000 5千万-1亿1百万80万 ? H1N1 H2N2 H3N2 H1N1 H5N1 H9N2 H7N7 H5N1 H5N1 亚洲流感香港流感 西班牙流感 2004/5 ? 1957196819771997 199920031918 Mortality 在过去的100年中,发生了四次重大的大流行,而近几年强烈的信号指示大流行可 能来临 (动物间流行禽流感) DIFFERENT VIRUSES Migratory Birds Domestic Poultry 不同的病毒 候鸟 家禽 H、N均大变异 , 约30-40年发生一次, 致大流行或暴发流行。 甲型流感病毒变异 H大变异,N不变或小变异 约 10年发生一 次, 可致大流行。 H、N均小变异, 经常发生,导致小流行。 亚型变异: 大型变异: 变种变异: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性:传染源-病人或病毒携带者 致病机理-病毒不入血 病毒-呼吸道-毒素样物质进入血液 全身中毒症状局部粘膜上皮炎症 致病特点: 流感属于自限性疾病 不形成血病毒血症; 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 易继发细菌感染. 流感:流感病毒引起,发热典型,高达38.8摄氏度以 上,持续34天。头痛明显,全身疼痛常见且严重, 全身极度乏力出现早且明显,有时鼻塞、流鼻涕、咽 痛。咳嗽轻微或中度干咳。并发症为肺炎、支气管炎 、心包炎、脑炎、急性心肌炎等,可能会威胁生命。 常发生局部甚至大范围暴发流行。 普通感冒:致病原为多达200种不同病原体,包括病 毒、细菌等。一般不会发生严重并发症,不会引起大 流行。咳嗽普遍甚至严重,鼻塞、流鼻涕、咽痛常见 ,全身极度乏力一般不出现,全身疼痛轻微,头痛发 热少见。 对同型有免疫力(抗HA中和抗体) 免疫物质为sIgA及中和抗体(IgG 、IgM) 免疫性: 培养特性 可在鸡胚和培养细胞中增殖,但不引起明显的 病变;培养液中加入胰液,促使HA裂解,可扩 大培养细胞范围。 抵抗力 不耐热,对干燥、乙醚、甲醛和乳酸等敏感。 流感病毒的其他生物学特性 微生物学检查 病毒分离 取患者咽漱液或鼻咽拭,接种鸡胚或培养细胞 血清学诊断 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酶免疫测定 抗原检测 直接从病人呼吸道分泌物、脱落细胞中检测抗原 分型鉴定 核酸杂交、PCR、序列分析 管理传染源 呼吸道隔离一周,及时报告疫情 切断传播途径 通风换气 暂停集会 保护易感人群 药物预防 奥司他韦、扎那米韦 疫苗接种 流感病毒灭活疫苗 病毒表面抗原疫苗 减毒活疫苗 防治原则: 甲型H1N1流感 特点 一、传播速度较快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确诊病例中只有十分之 一的人去过墨西哥,此外,4月底美国只有11个州出现零星确诊病例,但 到5月6日,疫情已经扩散至41个州。上述现象表明,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 人际间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另据美疾控中心数据显示,甲型H1N1 流感患 者从感染病毒到发病通常需要2天至7天,发病后传染能力将持续5天至7天 。 二、病死率并不高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总干事瓦莱特认为,甲型H1N1流感并不那么可怕, 虽然有人病重甚至死亡,但也有很多人被治愈,因此没有必要过度担心。 三、引发的症状与季节性流感相似 美国疾控中心报告还显示,在美国的甲型H1N1 流感患者中,90的人 出现发烧症状,84的人咳嗽,61的人喉咙痛,这些症状与季节性流感 患者的症状类似。不过,也有四分之一的患者出现呕吐或腹泻,而季节性 流感患者一般不会出现此类症状。 四、吃猪肉不会导致感染甲型 H1N1 流感病毒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动物 卫生组织多次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吃猪肉或者猪肉制品是安全 的,不会有感染甲型H1N1 流感的风险。 五、儿童和老人患者少 在疫情最为严重的墨西哥,因病情严重而住院的患者大部分 在20 岁至50 岁之间;在疫情的另一重灾区美国,确诊患者中 半数以上的人是未满18 岁的年轻人。可能与新毒株本身的病 原学特点有关;也可能由于计划免疫,儿童打的疫苗比较多, 所以通过交叉免疫保护而不容易感染,而老年人可能对新型流 感病毒具有免疫力。 六、病毒行为仍然“不可预料” 尽管病毒引发的症状较温和,但人们对它的特性仍然了解 不够。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日前警告,甲型H1N1 流 感疫情的发展目前仍然极不确定,病毒本身行为是“完全不可 预料的”。因此,在不过度恐慌的同时,要对病毒可能的下一 波传播保持高度警惕。 一、病原学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 属。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直径为80nm-120nm,有 囊膜。 囊膜上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别是 红细胞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和基质蛋白M2 。 病毒颗粒内为核衣壳,呈螺旋状对称,直径为10nm 。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基因组约为13.6kb,由大小 不等的8个独立片段组成。 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敏感;对热敏感, 5630分钟可灭活。 n 2008 年4 月30 日,经国 务院批准,卫生部发布 2009 年第8 号公告,明确 将甲型H1N1 流感(原称 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传染 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 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 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二、流行病学 国家和地 区 确认认病例 死亡 人数 国家和地 区 确认认病 例 死亡人数 国家和地 区 确认认病 例 死亡人数 美国27717例87人墨西哥8279例116人加拿大7775例14人 智利5186例8人澳大利亚亚2873例3人英国2244例1人 中国内地867例 香港828例 台湾68例 澳门门28例 全国1771例 1阿根廷1391例21人泰国1330例2例 日本1007例无菲律宾宾604例1例西班牙522例无 巴拿马马357例无巴西334例1例以色列271例无 ( (一一) )传染源。传染源。 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虽然猪体内已 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物 为传染源。 ( (二二)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 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 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 (三三) )易感人群。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流感大流行警告 级别级别 一级级流感病毒在动动物间传间传 播,但未出现现人感染病例。 二级级流感病毒在动动物间传间传 播,这这列视为视为 流感流行的潜在威胁胁。 三级级 流感病毒在动动物间间或人与动动物间传间传 播,这类这类 病毒已造成另 行或者局部范围围的人感染病毒,但未出现现人际间际间 的传传播 的情况。 四级级 流感病毒在人际间传际间传 播并引发发持续续性疫情。在这这一级别级别 下 ,流感蔓延风险较风险较 上一级别级别 “显显著增加”。 五级级 同一类类型流感病毒在同一地区治得好两个国家人际间传际间传 播 ,并造成持续续性疫情。意味着大规规模流感疫情正在逼近 。 六级级 同一类类流感病毒的人际间传际间传 播发发生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 地区。这这一级别级别 意味着全球性疫情正在蔓延。 流感大流行指的是流感病毒的影响范围,而不是病毒的严重程度流感大流行指的是流感病毒的影响范围,而不是病毒的严重程度 和死亡人数。和死亡人数。 责任报告人及报告时限 n 责任报告人 凡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 n 报告时限 报告病种 (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 报告时限 城镇农村 甲类: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肺炭疽 甲型H1N1流感 2小时6小时 乙类 6小时12小时 丙类 24小时24小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2003年11月) 报告时限 报告病种能网络直报 不能网络直报 甲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肺炭疽、传染性非典 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 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 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 2小时内 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 方式(电话、传真)向 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 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 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 在诊断后 24小时内 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 报告卡 卫生部关于修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卫生部第37号令)的通知(卫疾控发2006332号 ) 2006.8.22 传染病报告卡 三、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4天。 (一)临床表现。 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腋温37.5)、流涕、鼻 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和(或)腹泻。 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 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类似人类的普通季节性流感 (二)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2.病原学检查 (1)病毒核酸检测: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 RT- 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口腔含漱液、鼻咽或气管 抽取物、痰)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可呈阳性。 (2)病毒分离:呼吸道标本中可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 。合并病毒性肺炎时肺组织中亦可分离出该病毒。 3.血清学检查:动态检测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中 和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三)其他辅助检查。 可根据病情行胸部影像学等检查。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斑 片状炎性浸润影。 RT-PCR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程序 双链 cDNA 单链 cDNA mRNA 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 原理:在PCR反应的延伸阶段,Taq酶 会把5端的荧光分子切下,使其与3端吸 收或淬灭荧光的分子分开,仪器就会检 测到荧光信号。每一个循环,随着PCR 扩增产物的增加,荧光信号会增强,从 而根据荧光信号的增强来计算PCR扩增 产物的增加量。 用途:定量分析mRNA或DNA 优点:可进行自动化定量 分析、降低假阳性 双标记探针双标记探针: : 5端报告荧光分子 3端淬灭荧光的分子 Taq聚合酶同时具有5端外切酶的活性 (一)符合以下三种情况之一的,即可诊断为疑似病例: 1.发病前7天内与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在 无有效防护的条件下照顾患者,与患者共同居住、暴露于同一 环境,或直接接触患者的气道分泌物或体液),出现流感样临 床表现。 2.发病前7天内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流行(出现病毒的持续人间 传播和基于社区水平的流行和暴发)的国家或地区,出现流感 样临床表现。 3.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但进一步检 测排除既往已存在的亚型。 四、诊断四、诊断 本病的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 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是防控与治疗的关键。 (二)确诊病例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同时有以下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检测 结果: 1.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采用real-time RT-PCR 和RT-PCR)。 2.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 3.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 以上升高。 五、临床分类处理原则 (一)疑似病例:安排单间病室隔离观察,不 可多人同室。同时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 性检查。及早给予奥司他韦治疗。 (二)确诊病例:由定点医院收治。收入甲型 H1N1流感病房,可多人同室。给予奥司他韦 治疗。 六、治疗 (一)一般治疗 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高热病 例可给予退热治疗。 (二)抗病毒治疗 应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初步药敏试验提示, 此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奥司他韦(达菲)和扎那 米韦敏感,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 (三)其他治疗 1.如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的情况,应及时给予 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吸氧、无创机械通气或有创 机械通气等。 2.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损害时,给予相应支持治疗。 3.对病情严重者(如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合并急性呼 吸窘迫综合征),可考虑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不推荐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4.合并细菌感染时,给予相应抗菌药物治疗。 (四)中医辨证治疗 七、预防 1、当前,应关注所在地政府或健康部门发布的疫情公告和健康提示, 及时获得防护知识;尽量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避免与有流感症状(如发 热、咳嗽、流涕等)的人接触,减少感染机会;如出现任何流感症状,应立 即就诊。 2、如近期有回国计划,启程前,要确认自身的健康状况,如有身体不 适,应及时就医,确认无恙后再启程。 3、旅行中请多备几个口罩和酒精擦手液或擦手湿巾。如果途中遇有流 感症状的旅客,要尽量选择远离他(她)的座位,同时做好个人防护,及时 戴上口罩并使用酒精擦手液或擦手湿巾清洁手部。注意口罩湿了要及时更换 。 4、入境时应认真填写健康申报单,如果确有申报单上所列的症状,需 如实填写并告诉乘务人员或边境卫生检疫人员,以尽早获取帮助;除此之外 ,还应注意保留沿途交通、住宿相关票据,以备不时之需。 5、回国后的一周内,最好以居家休息为主,尽可能减少与他人直接接 触,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若出现任何流感症状,要立即与当地卫生部门 取得联系,同时给自己和家人戴口罩,不要外出,等待卫生部门的帮助。在 国内期间,如有任何关于甲型H1N1流感或其他健康方面的疑问,请致电 12320健康热线,专业人员会随时为您提供帮助。 外交部发布“防范甲型H1N1流感提示“ 提出五建议 八、语录 ZZ “猪流感暴发有三点特别值得注意:首先是在青壮年而不猪流感暴发有三点特别值得注意:首先是在青壮年而不 是老幼人群中高发。第二是多个社区有暴发迹象,很有必要是老幼人群中高发。第二是多个社区有暴发迹象,很有必要 采取严防严控措施,遏止其蔓延。第三是报告的案例数递增采取严防严控措施,遏止其蔓延。第三是报告的案例数递增 较快且人数较多。较快且人数较多。” ZZ “感冒患者基本上不可能通过症状分析出自己是否患上了感冒患者基本上不可能通过症状分析出自己是否患上了 猪流感。由于人感染猪流感后会有猪流感。由于人感染猪流感后会有7 7天的潜伏期,因而临床天的潜伏期,因而临床 医生应特别关注患者的流行病学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课件
- 《谁藏起来了》课件
- 急诊进修生汇报
- 护理紧急状态下人员调配
- 公司职代会安全培训提案课件
- 《诗经·摽有梅》课件
- 公司组织安全生产培训会课件
- 护理专业求职方向
- 亮化工程安全培训课件
- 蓝色商务财务汇报
- 绿化工程采购管理制度
- 关于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 贵州省2025年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中职生文化综合英语试题答案
- 配餐公司库房管理制度
- 酒店宴会部前台培训
- 统编版小升初语文《记叙文阅读》教案
- 《餐饮点菜》课件
- 公司财务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中考英语完型填空常用短语
- 宣传物料技术服务方案设计
- 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临床路径及入院标准2020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