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9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9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9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9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9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第9课 新文化运动课型:新授教具:多媒体课程标准: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同时,让学生感受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思想,在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仍具有现实的意义,学生应重点掌握。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教学流程:一 少年的迷茫教师:同学们好,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主人公叫李国强,生活在清末民初动荡不安的北京。少年的国强亲眼目睹了:在宣武门外菜市口将被处斩的谭嗣同,他高喊“死得其所,快在快在!”,国强曾心潮澎湃。后来,他从辛亥革命运动中接触了西方民主共和的思想,而袁世凯的皇帝梦使国强开始思索在那个“乱哄哄”的时代,他每天还要到北大去上课。说明:因为本课思想性与理论性强,所以通过虚构一个人物“李国强”,贯穿全文,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着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示:多媒体展示材料:(当时北大上课时老师与学生的相互问候语)教员:“老爷们请起立”众生:(懒懒散散地七倒八歪地站起)教员:“老爷们好!”众生:(齐声)“先生好”教员:“老爷们辛苦了”众生:(齐声)“升官发财!”思考:谈谈你对当时和现在的北大的认识。教师:当时的北大是一个地道的官僚养习所,学生是来混日子镀金的。正值青年的李国强仍然迷茫着,他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将会怎样?说明:北大云集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干将,北大的辉煌得益于思想自由,所以北大成为在本课教学设计中的一个内容,成为本课“李国强”思想启蒙发展的重要场所。二迷梦初醒展示:多媒体展示图片 说明: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后,采取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宗旨,当时的北大人才济济,介绍学贯中西却政治保守的辜鸿铭,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还有当时的课程表,让学生感受到北大的变化。教师:蔡元培在极短的时间内奇迹般的将这所半衙门机构变成名副其实的中国最高学府,那么没有文凭只是秀才的陈独秀为什么会成为北大的教授呢?展示:多媒体播放影片(节选启蒙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 说明:通过影片介绍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兴起的标志,让学生明白新旧思想的博弈。思考:请列举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口号,代表人物。思考:新文化运动的斗争锋芒直指孔教,为什么被称作中国圣人的孔子会成为包括窃国大盗袁世凯在内的历代帝王的护符呢?教师:孔教以三纲为核心,陈独秀认为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之所以能复辟帝制,社会之所以不进步,就是因为孔孟之道不合乎现代生活,所以掀起了批判儒家思想的思潮运动。那么这对当时的李国强产生怎样的冲击呢?国强无意中读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的狂人日记呐喊展示:多媒体展示小说狂人日记片断: 思考:人们为什么会那样对待祥林嫂?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是谁带给她的苦难?并讨论鲁迅笔下的苦命人祥林嫂的形象。思考:大家学过鲁迅的哪些作品?展示: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一:小说药的片断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材料二:下图为清末斩首犯人被押赴刑场的情景。思考:恐怖的人血馒头反映了当时国民什么样的精神?表达了鲁迅的什么样思想情感?说明:通过阅读鲁迅小说的片断,学生思索与讨论,认识到封建伦理道德摧残着百姓的思想,封建迷信桎梏着百姓的思维,所有这些导致了中国社会的落后。教师:鲁迅的这些作品不同于以往的文言文,是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展示: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一:涸辙之鲋文言文片段练习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于枯鱼之肆!材料二:胡适从美国留学回国后在北大教授,后任文学院院长。他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是文学革命和初期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代表人物。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率先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他还试作白话诗。胡适的作品:兰花草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一日看三回,望得花时过;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思考:你能快速的理解材料一的内容吗?通过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谈谈你对白话文的认识。展示:多媒体展示图片教师:就是这样一群激情荡漾的文人,就是这样的一所海纳百川的学府,正是这群人和这所学校,在20世纪初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的狂潮,也由此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思考:综合概括一下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展示:多媒体展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教师: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混沌的李国强终于意识到封建思想的罪恶。接着,李国强走出了迷茫。三走出迷茫展示:多媒体播放影片(节选启蒙梦想照进现实) 说明:通过播放影片学生大致了解俄国的十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带来的伟大意义。教师: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震动,使中国人看到这个马克思主义这么厉害,可以把一个民族改变把一个国家改变,因为俄国经过了上百年的改革也没有根本改变面貌,但是马克思主义影响下的列宁十月革命一下子改变了。思考:李大钊是如何颂扬十月革命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展示:多媒体播放李大钊的贡献教师:从此,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李国强也真正的成长起来,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努力的奋斗着!四 几点思考思考:新文化运动带来了哪些影响?说明:学生讨论思考,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教师出示材料进行点拨。展示:多媒体展示材料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不过,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种看法一直影响到后来。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续,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它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为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教师:近代历史中国一连串的败仗,使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发生了一个很大的逆转,从一个极端跳进了另一个极端,认为自己百不如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崇洋媚外,自卑自贱的心理非常严重。思考:同学们想想,这种对待中西方文化的态度是否可取?说明:通过学生讨论,学生应该形成正确的认识,我们应该批判的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思考:中国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请举出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近代化发展的历史趋势。说明:通过此题理清本单元的内容及相互关系。教师: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就好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百家争鸣,思想的自由为未来中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新文化运动最大的贡献莫过于真正意义上“人”的发现。人应该怎样活着,如何存在?这是一个严肃的哲学命题,也是人文学科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板书设计:第9课新文化运动一少年的迷茫二迷梦初醒三走出迷茫四几点思考测试题目一: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成了的”。判断一下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2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这句话。3阅读分析:有人说:“胡适所主张的文学革命且限于文体形式方面的改良”。请阅读下面胡适的两段文字(见课本42页)谈谈你对上述意见的看法。4现代社会倡导的和谐文明,应用了儒家的哪些思想?在全球化的潮流日益迅猛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西方的文化?测试题目二:完成助学相关内容。教学反思:因为本课思想性与理论性强,所以通过虚构一个人物“李国强”,贯穿全文,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着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运用了丰富的影像资料及图片侧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尽可能的多了解历史的真相,锻炼他们的思维,同时激发他们的健康情感,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特色之处:本课以虚构人物“李国强”的思想成长为线索进行设计,把一个个零碎的史实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把课本内容进行整合,选择典型材料,启迪学生的智慧。我的构思是:少年的迷茫-以李国强的迷茫进行揭露中国近代化探索曲折发展的艰辛历程。袁世凯的复辟,社会的倒退使他产生了迷茫。迷梦初醒-通过对鲁迅小说的分析思考,着重介绍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使李国强认识到封建思想的罪恶。走出迷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将中国革命推向一个新的时期,李国强的思想也逐渐成熟,知道什么才能救中国。几点思考-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明确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与局限,学生从思想上知道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