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备考 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专题07 国际社会与我国的外交政策(含解析)_第1页
高考政治备考 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专题07 国际社会与我国的外交政策(含解析)_第2页
高考政治备考 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专题07 国际社会与我国的外交政策(含解析)_第3页
高考政治备考 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专题07 国际社会与我国的外交政策(含解析)_第4页
高考政治备考 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专题07 国际社会与我国的外交政策(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专题07 国际社会与我国的外交政策一、主干知识梳一梳1.主权国家(1)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2)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3)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预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2.联合国(1)宗旨:维护国际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家合作与发展。(2)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世界裁减军火、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3.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1)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2)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国家利益。(3)我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兼顾他国合理关切。4.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1)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解决途径: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2)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当今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5.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决定因素: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3)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二、重点问题背一背1. 参考设问:材料体现了当代国际社会哪些知识,材料中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通常可以考虑哪些要点?(1)主权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主权国家的基本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2)国际组织:国际组织的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3)联合国:遵循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为宗旨。(4)国际关系: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5)主题: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6)多个国家: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7)竞争: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2.涉及我国在对外关系上为什么要做某事或做某事的依据?(1)从国家性质、对外职能角度:通过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2)我国家利益角度: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我国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3)从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以及我国对国际政治新秩序构建角度分析:我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致力于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新秩序;(4)从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角度分析:我国努力增强综合国力,力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5) 从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宗旨与原则去分析:我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联合国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国际社会中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6)从我国外交政策决定因素角度分析: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7)从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角度分析:(1)基本立场:独立自主。(2)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8)从我国发展道路角度分析: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三、技能方法熟一熟1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点拨:联合国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2中国支持联合国的一切活动点拨:中国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是有原则的。中国并非支持联合国的一切活动,而是一贯支持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开展的符合其宗旨和原则,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3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要素点拨: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4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各国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据和出发点点拨: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5恐怖主义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点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6当今世界格局已经实现了多极化点拨: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只是说当今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并不是说已经实现了多极化。7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军事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点拨: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8各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上的主张是一致的点拨:各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存在差异,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上的立场也存在分歧。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存在根本分歧。这种分歧的焦点是,搞强权政治还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9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主导作用点拨: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10我国政府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点拨:我国政府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首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次,我国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是有原则的,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在涉及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的问题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绝不拿原则做交易。当我国领土完整受到侵犯、国家主权受到干涉时,我们一定会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还击。11.规律总结:有关“我国的外交政策”的主要命题角度(1)要求分析“我国所持外交立场的原因”这类设问涉及的知识点包括: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当前国际形势;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我国的外交政策等。(2)要求“针对某一国际事件,分析我国应坚持的立场或态度”,回答这类设问一般需用到以下内容:坚定不移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切实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的义务,坚决反对别国以任何名义干涉我国内政。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四、热点试题测一测1.2016年9月4-5日,二十国集团(G20)第十一次峰会在中国杭州召开。杭州G20峰会上,中国充分理解二十国集团成员的关切,提出的创新、活力、联动、包容地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方案,指出了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向,得到与会成员的普遍赞同,最终推动达成了宏观政策协调、结构性改革、汇率政策等诸多共识。材料表明我国积极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建设性作用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A.B. C. D.【答案】B2. 2016年10月21日,王毅在“全球反恐论坛”笫二次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研讨会开幕式上指出,网络恐怖主义是助推恐怖活动大幅增多的主要原因,国际社会应把打击网络恐怖主义作为反恐国际合作的重点,以有力的措施,合力攻坚克难。这表明网络恐怖主义已成为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加强国际合作是应对国际网络恐怖威胁的有效途径维护国家利益是加强国际网络反恐合作的重要基础主权国家成该自觉履行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义务ABCD【答案】C32016年7月12日,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罔顾基本事实,肆意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公布了严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所谓“裁决”,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此坚决反对,绝不承认和接受。这说明当今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主权作为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不容侵犯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ABCD【答案】C【解析】材料描述了我国坚决反对菲律宾南海仲裁案,绝不承认和接受,这说明主权作为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不容侵犯,我国坚决维护本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强调国际格局的变化,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我国兼顾他国合理关切,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C。4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推向前进。”中国的和平发展,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维护力量,而不是破坏力量;中国的发展为国际社会带来的是机遇,而不是威胁。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 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由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决定的 符合世界各国的国家利益A. B. C. D.【答案】D【解析】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我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选D;不选,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不是由联合国的宗旨决定的;不选, 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5考虑到黎巴嫩局势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联合国安理会2015年8月21日通过决议,将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授权任期延长至2016年8月31日,以维护黎巴嫩南部地区的安全。安理会上述做法表明联合国积极参与成员国黎巴嫩的和平安全工作 联合国代行成员国黎巴嫩的部分独立权和自卫权联合国是成员国以集体方式应对安全威胁的有效平台联合国把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主要手段A B C D【答案】A62016年1月21日,习近平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指出,中国在中东不找代理人,而是劝和促谈;不搞势力范围,而是推动大家一起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不谋求填补“真空”,而是编织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网络。这表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走和平发展道路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决定力量我国与中东国家在根本利益上存在着广泛的一致性A. B. C. D.【答案】A【解析】材料中强调了“中国在中东不找代理人,而是劝和促谈;不搞势力范围,编织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网络”体现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走和平发展道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选A;不选,我国不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决定因素;不选, 我国与中东国家具有共同利益,但是根本利益不一致。72016年3月23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在海南三亚召开。中国、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六国领导人围绕“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的会议主题,共商澜湄合作发展大计。澜湄合作机制的启动A.有助于构建中国东盟政治经济共同体 B.说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C.体现了国际组织在促进国家间合作的作用 D.说明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答案】B【解析】澜湄合作机制的启动,说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B正确且符合题意;澜湄合作机制的启动有助于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A说法错误;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不是国际组织,应排除C;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8.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错综复杂,但总体来说,正能量大于负能量,我们可以对未来的发展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同时准备应对可能产生的问题和困难。这里的正能量表明中美之间存在共同利益 符合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是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A B C D【答案】A9.在非洲地区,一些国家社会经济长期停滞,外部打压与内部动荡交织,各种矛盾积弊已久,其战乱环境,艰难民生、安全真空都给恐怖主义滋生繁衍提供了“温室”,令恐怖组织趋之若鹜。要从根本上消除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必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通过资金技术支持,加强亲信势力的培训充分发挥联合国安理会派驻维和部队的作用 加大国际社会对非洲地区在经济、民生等方面的投入和建设A B C D【答案】D【解析】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困境,因此,要根除恐怖主义,必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加大国际社会对非洲地区在经济、民生等方面的投入和建设,故题肢符合题意。题肢说法错误,因为“加强亲信势力的培训”只会加剧矛盾,故排除。题肢说法错误,因为此举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10.维和行动是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二十多年来,已有多名中国维和人员牺牲,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向国旗军旗庄重许下的无悔誓言。中国维和人员用实际行动A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 B坚定维护我国的利益C践行着联合国宪章精神 D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答案】C11长期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进程。2015年9月,中国宣布出资200亿美元设立南南合作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11月,巴黎气候大会期间,中国既坚持原则,又体现灵活,为推动大会成功作出了积极贡献。这说明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我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增进人类共同利益维护共同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落脚点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并发挥建设性作用A. B. C. D.【答案】C【解析】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社会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进程说明了我国的积极作用,适合题意;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和发展,是错误的;我国外交政策的落脚点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C。12针对美国怂恿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所谓南海仲裁案,我国政府多次强调,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任何情况下不受所谓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裁决的影响。中国不接受任何基于该仲裁案局裁决的主张和行动。上述态度表明,中国坚定不移地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力图通过自己的国际地位影响司法裁决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领土和管辖权争议A B C D【答案】A【解析】本题以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为切入点,考查我国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菲律宾南海仲裁案是美国等国家支持下的一出枉顾国际法和历史事实的国际政治闹剧,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体现,中国的态度体现了坚定不移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正确。中“影响司法裁决”观点不科学;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A。132016年2月7日朝鲜发射远程火箭,中方对此表示遗憾并支持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让朝鲜对近期的行动“付出必要的代价”从而让平壤重回谈判桌。在被问及是否会支持国际社会对朝鲜采取更强硬的经济制裁时,王毅表示,联合国的决议将涵盖多个方面,但其目的旨在制止平壤发展核武器和导弹技术。他讲到:“制裁不是解决问题的手段,最终是要确保朝鲜核问题能够通过磋商来解决”,中国的态度表明:我国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 中国支持联合国的一切决议和活动我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国顺应时代潮流,奉行和平外交政策A B C D【答案】C14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就多个问题进行了交流。这促进了两国间的经济发展,提升了中美两国的战略互信,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以下选项对这一事件理解正确的是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中国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与冲突A. B. C. D.【答案】A【解析】材料说明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故题肢适合题意;题肢本身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152015年12月4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约翰时斯堡峰会围绕“中非携手并进: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这一主题,对中非关系发展和各领域务实合作进行了全面规划。此次峰会构建中非合作的新格局,并向世界发出中非携手并进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强烈信号。这表明 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互利和务实的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维护中非间共同利益是发展中非关系的目的 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A. B. C. D. 【答案】A162016年2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就南海有关问题表示,中国在自己的领土上部署必要和适度的网土防御设施,与“军事化”无关。中方敦促美方不婴以“国际法官”自居,对中方行为指手画脚。我国这样做是基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准则行使主权国家的管辖权和自卫权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决心A. B. C. D.【答案】B【解析】中国在自己的领土上部署必要和适度的国土防御设施。体现了主权国家的管辖权和自卫权,也是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故正确;我国外交政策的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说法错误,排除;我国这样做不是基于某种决心,与题意无关,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72015年11月3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法国首都巴黎召开,新一轮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拉开序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不仅重申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还进一步宣布,中国将于明年启动在发展中国家开展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及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以及将在其他生态文明领域加大国际合作力度。这表明我国是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主动承担国际责任 积极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高于各国的自身利益 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拓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A B C D【答案】C【解析】材料中中国重申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还进一步宣布中国将启动多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合作项目,这体现了我国积极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正确;我国支持联合国符合联合国宪章宗旨及原则的活动,不是支持它的各项工作,不选;国家的根本利益高于一切,表述错误;材料中表明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培训合作,这说明我们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拓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C。182015年我国向世界推出了一系列中国倡议、中国方案: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机会和规则平等,推进全球治理的民主化和法治化,使全球治理体制反映大多数国家的意愿和利益。材料表明我国维护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 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出发点我国积极倡导建立国际新秩序 我国主张全球治理应当平等互利、共享共治。A B C D【答案】D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以来,中国买家在欧洲达成或完成多项并购交易,持续见证中国资本近年在欧洲大陆的异军突起。 中国对欧投资领域非常广泛,既涉及机场、核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涉及化工、能源、房地产、娱乐等行业。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越来越青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对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高科技领域的投资也日趋活跃。并购是中国企业投资欧洲的主要方式,如中国化工收购意大利轮胎公司倍耐力、吉利收购沃尔沃、东风入股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联想收购德国梅迪昂电脑公司等。中国对欧投资并非一风顺,尤其在敏感领域一波三折,折射出欧洲对中国资本既欢迎又担忧的矛盾心态。以美的收购库卡为例,为将机器人技术留在本国,德国政府官员担心技术外流或数据安全为由曾多次要求阻止收购。然而,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库卡已经在中国占据15%的市场份额,它还希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美的成为它的东家将有助于其实现目标。最终,美的对库卡持股比倒超过九成。2016年7月末,英国新政府宣布推迟批准中法合作投费的英国欣克利角核电项目,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欧洲对中国资本的“焦虑”。(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对中国以及参与国的积极影响。(14分)(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欧洲对中国资本表现出“焦虑”的原因。(12分)【答案】(1)对中国而言,并购有利于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落实“走出去”战略,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3分)能快速获得成熟企业在技术、品牌和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打开新市场。(3分)对参与国来讲,本国企业被中国企业并购,有利于吸纳资金,提高被并购企业的盈利能力。(4分)同时有利于进一步打开广阔的中国市场,提振经济。(4分)(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即可)(2)中国对欧洲的投资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有利于同欧洲人民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4分)中国对欧洲的投资符合中国与欧洲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受到欧洲的欢迎,促成了一系列并购的达成。(4分)我国企业并购欧洲国家的企业,使欧洲国家的部分核心技术被中国企业掌握,在国际竞争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的今天,欧洲国家担忧这会不利于维护欧洲国家核心利益。(4分)(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欧洲对中国资本表现出“焦虑”的原因,属于原因类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然后考生分析说明时,要注意焦虑一词,既说明需要中国资本,又矛盾的心理。因此首先可以从当今时代的主题的角度说明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然后可以从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的角度分析说明;最后可以从国际竞争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他们焦虑的原因即可。20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当前,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地区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可持续发展环境堪忧。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经济全球化阻力加大,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重大疫情、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日益突出,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金融安全问题交织,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为此,2016 年9 月13 日召开的第71 届联合国大会将主题定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共同努力改造我们的世界”。材料二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积极倡导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推动多边贸易谈判进程,促进多边贸易体制均衡,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以实际行动支持欧洲摆脱欧债危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