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练习 川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练习 川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练习 川教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练习 川教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练习 川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18课清朝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为1944年郭沫若所作的甲申三百年祭,回顾了那一年灭亡的明政权与李自成政权请问这两个政权是被哪个民族灭亡的() A.契丹族 B.蒙古族C.满洲族 D.藏族2.以下是我国封建社会不同发展时期的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B.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秦汉-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C.三国两晋南北朝-战国-秦汉-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D.秦汉-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3.明史记载,朱元璋“诛丞相胡惟庸”,之后又下圣旨“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清史记载,“雍正七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它们所反映的共同趋势是() A.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B.中央君权的强化 C.行政效率的提高D.科举制的完善4.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机构设置,是巩固统治的有效措施。下列制度或机构不可能在清朝出现的是() A.中书省B.科举制 C.议政王大臣会议D.军机处5.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史实是()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B.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 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D.清朝设置军机处6.(明末以来)“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诋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乾隆帝有关四库全书的上谕。乾隆的上谕表明当时() A.实行八股取士B.成立锦衣卫C.大兴文字狱D.成立军机处7.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古代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下列内容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漫话“焚书坑儒”汉武帝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隋炀帝与大运河明清“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A.B.C.D.8.“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A.实行郡县制B.废除丞相C.设立厂卫机构D.设立军机处9.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机构设置,是巩固统治的有效措施下列制度或机构在清朝出现的是() A.郡县制B.科举制C.行省制度D.军机处10.明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明() A.内阁和军机处职权渐重B.内阁和六部职权加强 C.皇帝任人唯亲D.专制皇权加强11.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12.“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上述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的主要影响是() A.加强了对西北边疆的管理B.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巩固了雍正帝的统治D.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13.清朝前期为加强专制统治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废丞相,设三司八股取士设立特务机构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A.B.C.D.14.清朝时,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称为“廷寄”,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帝材料表明清朝政治形态的特点是() A.中枢机构之间彼此牵制B.地方具有较好的自治性和能动性 C.高层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D.军机处代替内阁成为了中央官署15.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自己鲜明的时代主题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特务统治的强化B.思想控制的强化 C.文化专制的强化D.专制集权的强化二、材料解析题16.阅读下列一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乾隆时,内阁学士胡中藻的诗里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乾隆皇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的什么史实?(2)清政府采取这种措施的目的是什么?(3)清朝的文字狱在哪三位皇帝在位时最为兴盛?(4)文字狱在当时造成了什么影响?(5)结合所学的知识,写出明朝实行文化专制的措施。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 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 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材料二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材料三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顾炎武材料四乾隆时,内阁学士胡中藻的诗里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1)材料一中大量奏章送达皇宫,是因为朱元璋对“内外诸司”(中央、地方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2)材料二是对哪一机构的记述?这一机构创设的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批判了哪两件事情?(4)材料四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乾隆帝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5)依据上述材料,请扼要概述我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发展的趋势。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央沿袭和完善前代的“三省六部”制。材料二 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材料三 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材料四 中央设立军机处。均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请回答:(1)上述四则材料分别是哪个朝代的统治措施?(2)材料一中 “三省”是指哪三个机构?各自的职责是什么?该制度有何积极作用?(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措施的主要影响? (4)由材料一到材料四说明皇权和相权有什么变化?第18课清朝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练习答案1.C2.A3.B4.A5.D6.C7.D8.D9.D10.D11.A12.D13.D14.C15.D16. (1)大兴文字狱。(2)加强思想控制。(3)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4)这种文化专制政策,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5)八股取士。 17. (1)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地方,废除行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2)军机处;加强君主专制。 (3)八股取士和焚书坑儒。 (4)大兴文字狱;加强君主专制,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5)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18. (1)唐;元;明;清。(2)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3分);三省间既分工又合作,集思广益,提高效率,又互相牵扯,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3)军机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使君主旨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