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命题研究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精讲试题_第1页
中考化学命题研究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精讲试题_第2页
中考化学命题研究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精讲试题_第3页
中考化学命题研究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精讲试题_第4页
中考化学命题研究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精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怀化五年中考命题规律)年份题型题号考查知识点及内容分值2016选择、填空5;15;20B;22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微粒的性质;微粒的结构2242015选择、填空5;9;15;22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微粒的性质;微粒的结构2242014选择、填空5;23元素的定义及表示;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的形成242013选择、填空15;16;22;24原子结构的性质;分子、原子和离子;元素的定义及表示22212012选择、填空2;5;6;22分子、原子和离子;元素的定义及表示;原子的结构及性质2223原子、分子、离子、元素是中考必须考查内容,分值为69分,题型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呈现,一般在综合命题中也会出现。预计2017年怀化中考中,分子以分子的性质为主要考点进行考查,原子以原子结构为主要考点进行考查,离子以离子符号、离子所带的电荷为主要考点进行考查,元素以元素的宏观意义,联系化合价、元素质量的计算为主要考点进行考查。,怀化五年中考真题演练)微粒的性质及应用1(2016怀化中考15题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B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D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2(2012怀化中考5题2分)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C)A分子很小B分子之间有间隙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3(2015怀化中考15题2分)下列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C)A原子是一切变化中最小粒子,不可再分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不改变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相同4(2012怀化中考2题2分)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A)A核外电子B原子C分子D离子52013怀化中考24(1)题1分2013年4月20日,我国四川雅安发生7.0级大地震,震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迅速投入抢险救灾工作中。为搜救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调用了许多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主要原因是_B_。(填序号)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着C分子间有间隔微粒的结构6(2013怀化中考22题2分)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其合金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m_13_,原子核外有_3_个电子层。7(2015怀化中考22题4分)如图是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1)硫原子的质子数是_16_;(2)硫原子核外有_3_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_6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相对较易_得到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8(2014怀化中考23题4分)如图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1)氯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17_。(2)氯原子核外有_3_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_7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得到_(选填“得到”或“失去”)1个电子,形成阴离子。9(2016怀化中考22题4分)某元素是人体中的常见元素,该元素在人体内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20_,原子核外有_4_个电子层;该元素属于_金属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所形成的离子为_Ca2_(用离子符号表示)。元素及元素周期表10(2012怀化中考22题4分)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A),B),C),D)(1)属于阳离子的是(填序号,下同)_B_;(2)属于原子的是_C_;(3)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_BCD_;(4)写出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一种用途_用作调味品等_。11(2013怀化中考15题2分)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元素的核电荷数D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12(2015怀化中考9题2分)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D)A3O3个氧元素BH1个氢分子CN22个氮原子 DNa1个钠离子13(2014怀化中考5题2分)下列化学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C)AO2BH2OCFeDC6014(2012怀化中考6题2分)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ACu BO CH2 DC6015(2016怀化中考5题2分)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C )A3H3个氢元素BO1个氧分子CNa1个钠原子 DMg21个镁离子,中考考点清单)微粒的性质及应用1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三种:_分子_、_原子_和_离子_。如水是由_分子_构成的,金属铁、铜等是由_原子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离子(_氯离子和钠离子_)构成的。2分子和原子分子原子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_最小粒子_是化学变化中的_最小粒子_相同点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_很小_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_越快_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隔,一般温度越高,间隔_越大_,分子和原子都可_直接_构成物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_可分_在化学变化中原子_不能再分_联系分子能分解出原子,原子能构成分子【特别提醒】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和原子的体积大小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热胀冷缩,改变的是分子(或原子)之间的间隔、分子(或原子)的大小不变。3用微粒的性质解释下列现象常见现象微粒性质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 kg,一滴水(约20滴为1 mL计)中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_很小_闻到气味,晾晒衣服微粒粒子在不断地运动热胀冷缩现象、三态变化,给轮胎充气,100 mL水和100 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0 mL微粒粒子之间有_间隔_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_没有发生变化_,它们的化学性质_保持不变_。(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_发生了变化_,变成了别的物质的_分子_。变化过程: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5分子运动现象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现象分析向盛有20 mL蒸馏水的A烧杯中滴入酚酞溶液A烧杯中溶液_不变色_空气中不含有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将A烧杯和盛有浓氨水的B烧杯用另一个大烧杯罩住A烧杯中溶液_变红_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分子不断运动,并进入到A烧杯溶液中,使溶液变红实验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装置拓展】如图,增加了乙装置,其目的是证明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原子结构1原子的结构(1)结构原子(2)原子中等量关系:核电荷数(_质子数_)核外_电子数_。【易错警示】虽然原子中质子和电子带电荷,但原子不带电。并非所有的原子中都有中子。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排布规律: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少排一层,最多排布7层,最外层的电子数不超过8个,第一层最多排2个,如果第一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2)原子结构示意图(以硫原子为例)原子数的应用: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的应用: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化学性质金属原子一般_小于4_易_失去电子_不稳定非金属原子一般_大于4_易_得到电子_不稳定稀有气体原子8个(He为_2_个)不易_得失电子_稳定结论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同类原子,化学性质相似3.离子(1)离子:带电的_原子_(或原子团)。(2)分类(3)离子符号的意义4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结构示意图稳定性不稳定稳定稳定构成微粒的关系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性不带电正负5.相对原子质量(1)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_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_相比较所得的比_(符号Ar)。(2)计算公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_原子的实际质量一个碳原子质量的_。【易错警示】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通常将“1”省略不写。(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元素1元素(高频考点)(1)元素:是_质子数_(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不同最根本原因是_质子数不同_。元素属于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同种元素的原子、离子的质子数一定相同:如Mg与Mg2。(2)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居前四位)_氧_、_硅_、_铝_、_铁_,含量最多非金属元素是_氧(O)_,含量最多金属元素是_铝(Al)_。(3)元素的分类:元素包括_金属元素_和_非金属元素_(含稀有气体元素)。2元素符号(1)书写原则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如O表示氧元素。如果几种元素的第一个字母相同,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如氯Cl、铜Cu、钙Ca。(2)元素符号的意义(以铁为例)Fe【易错警示】在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计量数),那么该符号只有微观意义。如:2Fe只能表示两个铁原子。(3)符号周围数字的表示(以氧为例)3元素周期表(1)原子序数: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号。(2)横行(周期):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周期。其特点为: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但电子层数相同。即周期数电子层数。(3)纵行(族):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其中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4)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周期表中同一纵行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同一周期(第一层除外)的最外层电子数由1逐渐递增至8。由金属元素开始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结束。(5)由元素周期表一格获取的信息(以铁元素为例)判断元素名称、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种类的判别元素相关计算:在原子中有两个等量关系式:a.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b.相对原子质量_质子数_中子数_,利用这两个等量关系式,可进行计算质子数或中子数或相对原子质量。,中考重难点突破)分子的运动及性质【例1】(2016湘潭中考)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事实微观解释A温度降低,汽油的密度增大分子的体积变小续表B春天公园里散发出阵阵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C10 mL酒精与1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分子之间有间隙D一滴水中含有约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解析】A温度降低,汽油的密度增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B.春天公园里散发出阵阵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C.10 mL酒精与1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D.一滴水中含有约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答案】A1.(人教九年级上册P49图34改编)A、B、C三只小烧杯内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如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B)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氨分子溶于水,形成的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原子和离子【例2】(2016衡阳中考)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解析】A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B.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答案】B2.(2016株洲中考)下列图中A、B、C、D是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中x_8_;D粒子的化学式是_Ne_。(2)A、B两种粒子表示的元素的原子可以结合成化合物B2A,该化合物(B2A)的化学式为_Mg2Si_(填用元素符号表示的化学式)。(3)以上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_B、C_(填字母代号)表示的是金属元素的粒子。元素及元素周期表【例3】(2016郴州中考)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第一周期1H2He第二周期3Li4Be5B7N8O9F10Ne第三周期11Na12Mg13Al14Si15P16S18Ar(1)上表中所示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所示元素的单质的化学式是_。(2)X3与O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_,它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第_周期,它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是_。【解析】(1)是6号元素碳,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表示氯元素,氯元素组成的单质是氯气,其化学式为Cl2;(2)O2核外有10个电子,X3与O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是铝原子,其元素符号为Al;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铝元素在化合物中显3价,氧元素显2价,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名称为三氧化二铝。【答案】(1);Cl2;(2)Al;三;三氧化二铝3.(2015六盘水中考节选)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3Li锂4Be铍5B硼6C碳7N氮8O氧9F氟10Ne氖11Na钠13Al铝14Si硅15P磷16S硫17Cl氯18Ar氩(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