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及文学艺术 第48讲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复习练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及文学艺术 第48讲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复习练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及文学艺术 第48讲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复习练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及文学艺术 第48讲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复习练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及文学艺术 第48讲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复习练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第四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及文学艺术 第48讲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复习练案 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1(2017晋中期末)据古籍记载,清朝康熙年间准备了“内府铸精铜活字百数十万,排印书籍”,却在乾隆初年因“无用”而被改铸为铜钱,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的活字印刷术(D)A受到统治阶级的抵制B技术存在着致命缺陷C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D缺乏市场效益的推动解析通过材料“内府铸”可知统治阶级并未抵制,故A项错误;活字印刷术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印刷技术,故B项错误;传统小农经济下,思想保守,制约了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但不是本质上的原因,故C项错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本质问题应该是经济问题,故D项正确。2(2016烟台期末)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D)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D书籍出版业的管理受到政府的重视解析应注意把握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材料中指出:雕印文集宋文多是议论朝政之言,这使政府深感不安,“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于是下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从中可以看出雕版印刷技术的发展加快了文化传播,从而影响了政府管理。故答案为D项。3(2017湖南六校联考)下面是几副颂扬元明时期著名科学家、发明家的对联。哪副对联所颂扬的名人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被称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D)A梭穿行宇宙,两手织云裳B治水业绩江河长在,观天成就日月同辉C钜著仰先贤纲举目张传本草,大名驰四极西欧东亚拜崇丘D虔信天学泛爱众人富国利民树贤范,深研博物躬行农政学贯中西创伟功解析根据时期和对联内容可以推测出,四副对联所指的人物分别是黄道婆、郭守敬、李时珍、徐光启。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介绍了利玛窦带来的欧洲水利方法,被称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4(2016洛阳期末)唐朝节度使冯宿上奏章说: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的百姓都用刻板印刷日历,在市上售卖。每年中央司天台还没有颁布新历书时,这些印好的日历已满天下皆是。这说明(A)A雕版印刷术在民间流行B买卖日历成为普遍现象C新技术影响了行政管理D活字印刷技术已经出现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的百姓都用刻板印刷日历”“这些印好的日历已满天下皆是”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雕版印刷术推动的结果,A项符合题意,正确;B项“普遍现象”没有依据,仅从几个地区不能得出;C项属于无关项;D项本身不符合史实,活字印刷术在北宋才出现。故选A项。5(2016韶关调研)宋代雕版印刷业发达,官、私刻版印刷盛行。坊间刻书以营利为目的,其中事关朝代兴替、制度沿革乃至国计民生方面书籍的印量大增。这是由于(C)A北宋推行“重文轻武”国策B教育普及程度提高C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D文化世俗化趋势增强解析官、私刻版印刷盛行,与“重文轻武”的国策有一定的关系,但并非主要原因,A项错误;“官、私刻版印刷盛行”说明教育普及程度提高,而非原因,B项错误;根据材料“事关朝代兴替、制度沿革乃至国计民生方面书籍的印量大增”可知,与科举考试内容更为贴近,C项正确;通过材料的印刷内容可以看出,并非体现世俗化倾向,D项错误。6(2016汕头二模)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最常用的仍然是耗费人力的雕版印刷术;元代发明了转轮排字,资本投入是增加了,但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后来转轮也慢慢消失了。这表明了当时(A)A劳动力过剩B轻视科技发明C雇佣制广泛存在D文化需求低迷解析材料“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书,但最常用的仍然是耗费人力的雕版印刷术”说明当时不缺乏劳动力,印刷技术的革新没有得到推广,材料“元代发明了转轮排字,资本投入是增加了,但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后来转轮也慢慢消失了”表明当时的技术革新没有得到应用是因为不需要节省劳动力,故A项正确;轻视科技材料中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雇佣制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重要标志,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文化需求低迷与材料的内容无关,故D项错误。7(2016广州二模)明朝末年,钦天监依据大统历推算日食多次出现错误。1610年再次在推算日外发生日食,有官员认为“天人感应”“灾异尤甚”,有官员认为是钦天监推测日食方法有误,还有官员提出利用西洋历法补充改革传统历法。这表明当时(C)A天人感应的思想被否定B经世致用成为社会思潮C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D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解析从“有官员认为天人感应灾异尤甚”,可知当时仍有天人感应思想,故A项错误;经世致用是指学问应解决现实问题,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从“还有官员提出利用西洋历法补充改革传统历法”可知,西方科技在中国出现,故C项正确;天朝上国观念是指以中华为核心的华夷观念,材料没有涉及其受到冲击,故D项错误。8(2017龙岩质检)明代江南文人热衷于著书,其内容往往都迎合图书市场的需要。此时的热销书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为科场考试服务的,二是供市民休闲消遣的,三是反映社会各领域生活热点的。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江南地区(A)A文化教育的普及程度较高B经济发达,人们生活富足C文人思想活跃,舆论环境宽松D出版印刷行业利润丰厚解析根据题意,明代江南地区出现了适应科考、市民、普通人各个阶层的书目,从书目的热销阶层看出,几乎覆盖大部分阶层,而且不仅仅局限在科场考试之书目上,根据分析,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体现文化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故B项错误;明代实行八股取士,文化专制,江南地区的文化活跃并未代表整个舆论环境宽松,故C项错误;题目中并未体现利润丰厚,故D项错误。9(2017泉州质检)北宋地理学家朱彧萍洲可谈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材料可以论证中国古代(A)A经验与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B重视科技运用与思想迷信两者并存C天文科学研究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D比较全面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特点解析材料表明当时已有测天定位和嗅泥推测船位的方法,故A项正确。材料中不能看出思想迷信的存在,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天文科学研究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结论,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古代中国比较全面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特点,D项错误。10(2016绵阳三诊)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一书中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这一成就(C)A奠定现代生物分类学基础B借助西学东渐的科技成果C体现承古萌新的文化特色D反映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根据所学知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运用了先进的药物分类法,首创按照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首类为纲,次之为目,再次是药名、产地、形色、气味、性能等。这种分类思想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源泉之一,体现了承古萌新,故C项正确;奠定现代生物分类学基础仅是一个方面,不全面,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高超,超过西方,与西学东渐无关,中国近代科技成就借助西学东渐的成果,故B项错误;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材料中体现不出,故D项错误。11(2016汉中质检)当代一位著名学者说:“在我看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一定不在于四大发明。我认为,一个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该学者强调的是(D)A四大发明不具有原创性B应该共有六项重要发明C重要发明都应该服务于小农经济D创造发明的价值关键在于其实用性的大小解析材料中“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说明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均与农业经济有关,体现了发明的实用性,故D项正确。A项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B项不是题干意思所指;C项说法错在“都应该”。12(2016常德3月模拟)下面是明清时期出现的主要农书简表。该表可以说明明清时期(C)农书名作者地区主要内容宝坻劝农书袁黄天津宝坻包括天时、地利、田制、播种、耕治、灌溉、粪壤、占验等八篇农桑经蒲松龄山东淄博蚕桑梭山农谱刘应棠江西奉新记叙了从种到收的水稻生产全部过程三农记张宗法四川什邡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浦泖农咨姜皋上海松江水稻栽培管理的技术和经验马首农言祁俊藻山西寿阳内容包括地势气候、种植、农器、农谚、占验、方言、五谷病、粮价物价、水利、畜牧、备荒、祠祀、织事、杂说等14篇农言著实杨秀元陕西三原关中旱塬地区农业生产技术A.农耕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B政府推广使水稻种植遍及东西南北C传承了总结农业生产经验的传统D农业呈现出东西部均衡发展的态势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农学的发展。材料仅仅给出了明清时期主要农书著作,不能反映出农耕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如北方的天津、山东、山西等地的农书未提到水稻种植,不能反映水稻种植遍及东西南北,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农学著作都是对当地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体现了对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和传承,故C项正确;材料仅仅是列举了部分省份的农业成就,不能从中得出当时农业的均衡发展,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6菏泽5月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医学是在内经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积累实践经验,而宋金时代的医学,则是在前一阶段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与提高。这一时期多是由官府设立比较完善的医药卫生行政机构、管理机构、医学教育设施,并多次颁发药典,方书和本草医书在社会上大量涌现。还产生了一些杰出的医家和学派,金代有刘完素的河间派和张元素的补气派及张从政的攻下派,这些学派的理论主张和临床经验,对我国的医学有重要影响。这一时期在针灸科、儿科、妇科及法医学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摘编自史仲文中国全史材料二宋朝编辑出版了大量医药书籍,传播医药文化。仁宗时,两次集中校刊医书。1026年编辑出版了王惟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并在汴京刻石。978年,王怀隐主编太平圣惠方一百卷,按1792种症状,收集16834份处方,分1670门类编排,在992年和1088年先后出版。太宗雍熙年间,贾黄中等人编辑神医普救方达一千卷之多。徽宗时,曹孝忠主编圣济总录二百卷,收录药方二万多个,已雕版而不及付印,北宋亡。金军占领汴京时取走书版,后在金、元刊刻。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金时期医学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金时期医学发展的主要原因。(3)我们应如何认识宋金时期的医学?答案(1)特点:注重理论上的探讨与提高;官府设立医药卫生等机构推动医学发展;涌现出大量的医学著作和众多的医学流派;重视实践和临床经验;某些领域成就较为突出。(2)原因:科技进步特别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我国医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政府对医药事业的管理和重视;民族融合促进医药知识在全国推广;医学家的理论与实践探讨。(3)认识:宋金时期的医学发展为当时人们就医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利于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灿烂辉煌的医学做出了重大贡献。14(2016商丘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博厄斯论道:“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汲取临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就愈多,信息交流关系到社会群体是否能够与世界发展保持同步。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引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运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提炼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答案观点一: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