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 7_3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第2课时)同步练习 (新版)湘教版_第1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7_3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第2课时)同步练习 (新版)湘教版_第2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7_3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第2课时)同步练习 (新版)湘教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第2课时)一课一练一、选择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A.对外开放的政策 B.自然资源丰富 C.许多地方是侨乡 D.靠近香港和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港珠澳大桥是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跨海大桥,大桥主航道位置采用隧道形式,确保不影响前往广州和深圳港口主行船只的通行往来。2013年5月6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首节沉管安装到位。据此,回答23题。2.港珠澳大桥沟通了哪三个城市( )A.香港、澳门、深圳 B.香港、澳门、汕头 C.香港、澳门、珠海 D.香港、澳门、广州3.珠江三角洲利用紧临港澳的优势,发展了( )A.外向型经济 B.自由贸易经济 C.农业为主的经济 D.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读下图,完成46题。 4.香港某公司的技术人员打算到祖国内地就业,考虑就近原则,首选的是( ) A.北京 B.哈尔滨 C.上海 D. 深圳5.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外资主要来源于( ) A.东南亚地区 B.日本 C.美国 D.港澳地区6.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使珠江三角洲大量农业用地被改为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用地,此类现象反映的是( )A.农业的发展 B.城镇化的发展 C.旅游业的发展 D.生态环境的改善二、读图题 1.下图是珠江三角洲地区1985年与2010年城市分布图,据图回答问题。 (1)根据两幅图的图幅推断,比例尺较大的是 年的城市分布图。(2)比较两幅图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特点是 (3)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最成功的地区,这种成功与该区的位置关系很大,请你根据图中信息,说明该区域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位置优势。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珠江三角洲的优势主要有发展政策;濒临南海,水陆交通便利;毗邻港澳,有利于吸引外资;华侨众多,是著名的侨乡;有良好的农业基础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不包括丰富的自然资源。故选B.2.C.解析:港珠澳大桥沟通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个城市。故选C.3.A.解析:珠江三角洲利用紧临港澳的优势,通过从境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模式,其外向型经济得到迅猛发展。故选A.4.D.5.D. 解析:珠江三角洲毗临港澳,通过引进港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发展外向型经济。故选D.6.B.解析: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使珠江三角洲的大量农业用地被改为工业 、交通和城市建设用地,此类现象反映的是城镇化的发展。故选B.二、读图题1.(1)2010(2)中小城市发展迅速,城市分布沿河沿海到均衡发展(3)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对外交通便利,毗邻港澳,便于引进外资和产品出口 解析:第(1)小题:大比例尺的地图表示的内容详细,两幅图中2010年的内容更为详细。第(2)小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特点是中小城市发展迅速,城市分布多沿河或沿海,县均衡发展。第(3)小题: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位置优势: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对外交通便利,毗邻港澳,便于引进外资和产品出口外销。对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抓得不够紧,找问题的多,批评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