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导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高中政治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导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高中政治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导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高中政治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导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高中政治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导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一课时 传统文化的继承【学习目标】1.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2.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学程指导】一传统文化面面观1、阅读P39第一段回答:传统文化的含义2、阅读P39-41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提示:含义、地位两个角度(1)传统习俗(2)传统建筑(3)传统文艺(4)传统思想二、传统文化在今天1、传统文化的特点(1)阅读P39第一段理解“继承性”的内涵。(2)阅读P42第一段理解“相对稳定性”内涵。(3)阅读P42第二段理解“鲜明的民族性”内涵。2、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阅读P43 你认为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而言是财富还是包袱?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阅读P42最后一段,回答:为什么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2)结合探究,阅读P43第二段,回答: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体系构建】【预习自测】1.屈原故里端午民俗是中国上古楚文化、端午礼俗等的活态见证,这一节日民俗还传承了楚辞与其他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交化内涵。下列对屈原故里端午民俗理解正确的是: 端午民俗具有继承性 端午民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应给予保护 端午民俗等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端午民俗等传统民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A B C D2. 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3. 春运,不是迁徙,而是情感的回归;春运的列车无论驶往哪个方向,都是开往回家的路上。在布满现代生活方式的今天,春节民俗依然活跃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间,每年的这个时刻,无论身处何方,都会燃起人们对“家”的渴望。这表明A文化决定着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一成不变C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主要标志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4.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时代,“常回家看看”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5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注:本题漫画根据罗琪的取之不尽改编。 (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 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2)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 传统文化?漫画反映了社会上有些人热衷于对中国古典名著进行影视翻拍的文化现象。中国古典名著蕴涵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用影视翻拍的方式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对它的普及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漫画更主要的是提醒人们不应仅仅从中国古典名著中获取创作的源泉,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应该有正确的态度。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影视翻拍中国名著时不应该“全盘照搬”或者“断章取义”。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化继承与创新、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文化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以漫画为体裁的题目,必须首先要读懂、看懂漫画,对漫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正确分析漫画反映的现象和揭示的本质。其次要认真分析问题。最后组织好答案。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二课时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习目标】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学程指导】 一、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阅读P43-44 问题:中国古代“和”的观念与“和谐社会”的主张有什么关系?1、内容2、要求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会制度更替2、科学技术进步 3、思想运动三、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影响阅读P46最后一段,理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影响【体系构建】【预习自测】1.近年来,发达国家高度产业化的文化商品和文化资本纷纷涌入中国市场,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如今面临巨大的挑战。“国粹”艺术京剧,备受西方人的青睐,但在国内,京剧艺术却遭遇了日剧、韩剧的强大冲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维持艺术的长盛不衰,关键在于能否 A全面吸引各种艺术的精粹 B把传统的艺术推向世界C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 D不断迎合市场需求和观众口味2.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在一些地方似乎成了一个悖论,“拆了真文物,造了假古董”的事件时有发生。对此,正确的看法是文化应当在继承基础上发展 文化与经济的矛盾不可调和城市建设应做到统筹兼顾 城市建设要敢于推陈出新A B C D3.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 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社会制度的更替 科学技术的进步 思想运动 教育A B C D4.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主要是基于A.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C. 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D.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5.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烙印着时代与民族特色的、既具有古风古貌又有水乡特质的农耕文化遗产江南古村落,由于“保护性”开发遭到破坏而导致衰落甚至消失。专家指出,古建筑之所以成为艺术瑰宝,并不仅仅在于建筑本身,还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于其一砖一瓦、一梁一柱背后所隐藏的那些说不完的故事。 运用“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性”知识说明,“让古建筑背后那些所隐藏的故事”如何“一直说下去”。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现代化和城镇化过程要注重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继承。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城镇化过程既要继承、保持和发扬传统建筑中的精华,又要改造和剔除其糟粕。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不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