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6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1单元 课后限时训练16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_第1页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6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1单元 课后限时训练16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_第2页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6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1单元 课后限时训练16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_第3页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6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1单元 课后限时训练16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_第4页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6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1单元 课后限时训练16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课后限时训练(十六)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建议用时:45分钟)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D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C任何化学反应都会伴随有能量的变化,A、D正确。化学反应过程中,因化学键断裂要吸收能量,新化学键形成要释放能量,所以反应中能量变化也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B正确。2(2015浙江7月学考)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B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C酒精在空气中燃烧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D燃烧反应和酸碱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是吸热反应。3(2015浙江7月学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汽油可用作燃料B氢气是理想的绿色能源C煤是可再生能源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煤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4(2015浙江1月学考)已知298 K、101 kPa条件下2H2(g)O2(g)=2H2O(g)H1483.6 kJmol12H2(g)O2(g)=2H2O(l)H2571.6 kJmol1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g)与O2(g)反应生成H2O(g)是吸热反应B1 mol H2O(g)转变成1 mol H2O(l)放出44.0 kJ热量C1 mol H2O(l)转变成1 mol H2O(g)放出44.0 kJ热量D1 mol H2O(g)转变成1 mol H2O(l)放出88.0 kJ热量B由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知,生成2 mol H2O(l)比生成2 mol H2O(g)多放出88.0 kJ热量,故1 mol H2O(g)转变成1 mol H2O(l)要放出44.0 kJ热量。5.(2015浙江9月学考测试)已知1 mol H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85.8 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H2(g)O2(g)=2H2O(l)H285.8 kJmol1B2H2(g)O2(g)=2H2O(l)H571.6 kJmol1C2H2(g)O2(g)=2H2O(l)H571.6 kJmol1DH2(g)O2(l)=H2O(g)H285.8 kJmol1B依题意知,2 mol H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285.8 kJ571.6 kJ热量,A中反应热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不相符,错误;放热反应的H为负值,C错误;D中O2和H2O的状态标错,且H应为负值,错误。6(2016浙江宁波3月学考模拟)已知:2CH3OH(l)3O2(g)=2CO2(g)4H2O(l)H1 451.6 kJ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2 mol甲醇所具有的能量是1 451.6 kJCCH3OH(l)燃烧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D25 、101 kPa时,1 mol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同时放出725.8 kJ热量D该反应的H0,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错误;反应表明2 mol CH3OH(l)和3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比2 mol CO2(g)和4 mol H2O(l)具有的总能量高1 451.6 kJ,B错误;反应物总能量应比生成物总能量高,C错误;D正确。7(2016浙江温州3月学考模拟)已知:2CO(g)O2(g)=2CO2(g)H565.2 kJmol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O(g)O2(g)=CO2(g)H282.6 kJmol1B2 mol CO(g)与1 mol O2(g)反应生成2 mol CO2(s)放出的热量小于565.2 kJC相同条件下,2 mol CO(g)和1 mol O2(g)的总能量大于2 mol CO2(g)的总能量D拆开2 mol CO和1 mol O2中的化学键所需的总能量低于形成2 mol CO2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总能量B1 mol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放出的热量为282.6 kJ,热化学方程式为CO(g)O2(g)=CO2(g)H282.6 kJmol1,故A正确;气体变成固体要放出热量,所以2 mol CO(g)与1 mol O2(g)反应生成2 mol CO2(s)放出的热量大于565.2 kJ,故B错误;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相同条件下2 mol CO(g)和1 mol O2(g)的总能量大于2 mol CO2(g)的总能量,故C正确。8为消除目前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环境污染,同时缓解能源危机,有关专家提出了利用太阳能制取氢能的构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B氢能源已被普遍使用C2 mol液态H2O具有的总能量低于2 mol H2和1 mol O2的能量D氢气不易贮存和运输,无开发利用价值C2H2O(l)=2H2(g)O2(g)是吸热反应,说明2 mol 液态H2O的能量低于2 mol H2和1 mol O2的能量,故C项正确。9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81640083】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断裂1 mol AA键和1 mol BB键能放出x kJ能量C断裂2 mol AB键需要吸收y kJ的能量D2 mol AB的总能量高于1 mol A2和1 mol B2的总能量C由图示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A、D项错误;断键时吸收能量,B项错误。10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N2(g)3H2(g)2NH3(l)H2(abc) kJ/molBN2(g)3H2(g)2NH3(g)H2(ba) kJ/molC.N2(g)H2(g)NH3(l)H(bca) kJ/molD.N2(g)H2(g)NH3(g)H(ab) kJ/molA由图看出 mol N2(g)和 mol H2(g)转化成1 mol N和3 mol H时吸收a kJ热量,而1 mol N和3 mol H转化成1 mol NH3(g)时放出b kJ热量,1 mol N和3 mol H转化成1 mol NH3(l)时放出(bc) kJ热量,故 mol N2(g)和 mol H2(g)转化成1 mol NH3(g)时放出(ba) kJ热量, mol N2(g)和 mol H2(g)转化成1 mol NH3(l)时放出(bca) kJ热量,放热反应的H小于0,故只有A项正确。11(加试题)已知:C(s)O2(g)=CO2(g)H1CO2(g)C(s)=2CO(g)H22CO(g)O2(g)=2CO2(g)H34Fe(s)3O2(g)=2Fe2O3(s)H43CO(g)Fe2O3(s)=3CO2(g)2Fe(s)H5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AH10,H30,H40CH1H2H3DH3H4H5CA.C(s)、CO(g)在O2(g)中燃烧生成CO2,均为放热反应,则有H10、H30;Fe(s)与O2(g)反应生成Fe2O3(s)为放热反应,则有H40。C将五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根据盖斯定律,由可得,则有H1H2H3。D将五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根据盖斯定律,由32可得,则有H43H32H5。12.(加试题)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1,则含4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 kJ的热量B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mol1,则在常温条件下4 g H2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483.6 kJC已知2C(s)2O2(g)=2CO2(g)H1a2C(s)O2(g)=2CO(g)H2b,则abD已知P(白磷,s)=P(红磷,s)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A强酸和强碱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弱酸和强碱的中和热小于57.3 kJmol1,A正确;常温条件下,4 g H2完全燃烧生成的水是液态,放出的热量大于483.6 kJ,B错误;等量的碳生成CO2比生成CO放出热量多,但H小,C错误;由P(白磷,s)=P(红磷,s)H0,说明白磷不如红磷稳定,D错误。13(加试题)(2017浙江临海回浦中学月考)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为Q kJ,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需消耗5 molL1的KOH溶液100 mL,恰好生成正盐。则此条件下反应:C4H10(g)O2(g)=4CO2(g)5H2O(l)的H为()A16Q kJmol1B8Q kJmol1C16Q kJmol1 D8Q kJmol1A根据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和反应CO22KOH=K2CO3H2O可知n(C4H10)n(CO2)n(KOH)0.1 L5 mol/L mol,则1 mol C4H10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6Q kJ。14(加试题)(2017浙江湖州菱湖中学月考)将TiO2转化为TiCl4是工业冶炼金属钛的主要反应之一。已知:TiO2(s)2Cl2(g)=TiCl4(l)O2(g)H140.5 kJ/molC(s,石墨)O2(g)=CO(g)H110.5 kJ/mol则反应TiO2(s)2Cl2(g)2C(s,石墨)=TiCl4(l)2CO(g)的H是() 【导学号:81640084】A80.5 kJ/mol B30.0 kJ/molC30.0 kJ/mol D80.5 kJ/molD将已知反应依次标记为、,则2可以得到目标方程式,则HH1H22140.5 kJ/mol(110.5 kJ/mol)280.5 kJ/mol。15(加试题)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一系列转化,由图判断下列关系错误的是()AAF,HH6BH1H2H3H4H5H61CCF,|H|H1H2H6|D|H1H2H3|H4H5H6|B由图示可知H1H2H3H4H5H60,故B项错误。16过渡态理论认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从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如图1是1 mol NO2与1 mol CO恰好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图1图2(1)试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的活化能是_kJmol1。(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上述反应是可逆反应,则其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的活化能为_kJmol1。(3)图2是某同学模仿图1画出的NO(g)CO2(g)=NO2(g)CO(g)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则图中E3_kJmol1,E4_kJmol1。【解析】(1)图中E1是正反应的活化能,即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34 kJmol1。正反应的活化能和逆反应的活化能之间的能量差即为反应热。(2)可逆反应逆反应的反应热应该与正反应的反应热的数值相等,但符号相反。(3)E3即该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2,E4是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之差,即反应热。【答案】(1)NO2(g)CO(g)=NO(g)CO2(g)H234 kJmol1134(2)NO(g)CO2(g)=NO2(g)CO(g)H234 kJmol1368(3)36823417(加试题)(1)焙烧明矾产生的SO2可用于制硫酸。已知25 、101 kPa时: 【导学号:81640085】2SO2(g)O2(g)2SO3(g)H1197 kJ/mol;H2O(g)=H2O(l)H244 kJ/mol;2SO2(g)O2(g)2H2O(g)=2H2SO4(l)H3545 kJ/mol。则SO3(g)与H2O(l)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2)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N2O4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已知:N2(g)2O2(g)=N2O4(l)H119.5 kJmol1N2H4(l)O2(g)=N2(g)2H2O(g)H2534.2 kJmol1写出肼和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解析】(1)给题中的三个热化学方程式分别编号为、,根据盖斯定律由()可得到目标热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