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 岳麓版必修_第1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 岳麓版必修_第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 岳麓版必修_第3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 岳麓版必修_第4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 岳麓版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 岳麓版必修3 (必修三第二单元)(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016临沂)“天”在甲骨文中是指商人的部落神,但周人将其转化成为一个普世性、有意志的天,提出“天命靡常,唯德是亲”,即天不再只是毫无条件地庇佑本族,而是眷顾有德行的人,强调“敬德”“保民”。这反映出(C)A民主思想的出现B天命观念的成熟C人文精神的跃动D王道学说的风行解析本题考查周朝的治国思想。分析材料可知,周朝改变了商代“天”神的观念,使其具有人格化的色彩,突出了“敬德”与“保民”相结合,体现了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故选C。民主即人民主权的思想,周朝以人的观念代替神,故排除A、B两项;王道即以仁义治天下的思想,与材料不符,故排除D。2(2016湖南常德)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B)A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准备了条件B文化统一与政治统一之趋势并驾齐驱C争霸战争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交流D文化发展呈现统一性与多样性共生的局面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材料中的信息“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统一现象,根据所学可知它与政治统一的趋势是同步的,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手工工艺和各国文字的统一性,未体现多样性,故D项错误,故选B。3(2016湖北八校联考)下图为1971年陕西省礼泉出土的尉迟夫人墓志铭拓本,显示的部分文字为“大唐故司徒并州都督上柱国鄂国忠武公夫人苏氏墓志之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C)A唐朝时设司徒管理地方藩镇B当时唐朝社会盛行篆体书法字体C尉迟是以少数民族部落命名的姓D鄂国忠武公夫人是苏姓女子的爵号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历史综合素养。唐朝节度使管理藩镇,A项排除;篆体字盛行于秦汉以前,B项排除;尉迟是前秦时期鲜卑族崛起的一支部落,该部随孝文帝进入中原,以族名姓氏,C项正确;鄂国忠武公是尉迟恭(敬德)爵号,此碑安葬的是其夫人苏斌,D项排除。4(2016安徽示范高中)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不同字体各具特色。下列评述符合唐代颜真卿祭侄文稿的是(C)A笔画圆弧,字形斜长交错B笔画详备,气象端庄浑厚C不真不草,字体舒展流动D结体扁平,笔画方劲古拙解析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行书的代表,笔画圆弧是篆书特点,故A项错误;端庄浑厚是楷书的特点,故B项错误;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故C项正确;结体扁平是隶书的特点,故D项错误。5(2016保定一模)宋人蔡绦在西清诗话中说:“丹青、吟咏,妙处相资。”吴龙翰的野趣有声画序中提到:“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清代方薰也说:“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材料中三人均强调(C)A绘画艺术的深远意境B诗歌的抒情性C诗、画具有互补作用D诗歌增强了绘画的审美空间解析材料中不管是蔡绦的“丹青、吟咏,妙处相资”、吴龙翰的“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还是方薰的“画之不足,题以发之”都描述的是文学之诗与艺术之画之间的相互弥补的关系,C项符合题意,正确;A、B、D三项均排除。故选C项。6(2016宜宾)北魏广建佛窟,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便始凿于这一时期;南方佛法兴盛,后人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而北周武帝却下令灭佛。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D)A外来文化成为主流思想B中外思想冲突不断C神权与王权的矛盾尖锐D佛教的影响力较大解析材料涉及佛教的发展,但并不能说明外来文化成为主流思想,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外思想冲突不断,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神权与王权的矛盾,故C项错误;据材料“北魏广建佛窟,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便始凿于这一时期;南方佛法兴盛,后人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可知佛教的影响力较大,故D项正确。7(2016青岛)唐代后期,以门阀政治和偏安王朝的政治形态为基础的六朝骈文受到文人鄙视,而三代两汉时期的古文受到尊崇。这种“古文运动”实质上体现了(C)A科举取士对文学的影响B文人阶层志趣的改变C文人渴望国家真正统一D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解析材料反映了唐代后期,人们对骈体文的鄙视和对三代两汉时期古文的推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取士主要侧重于诗词歌赋,不能体现“古文运动”出现的原因,故A项错误;文人阶层志趣的改变不能反映出倡导“古文运动”的实质目的,故B项错误;古文运动是在儒学旗帜下发展起来的,主张文道合一,以道作为文的内容,强调学古文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社会动荡,故魏晋南北朝文人逐渐重视诗文的音乐美和形式美的骈体文受到鄙视,根据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的原则,它反映了唐代后期文人渴望国家真正统一的愿望,故C项正确;古文运动的兴起是受当时政治形势的影响,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故D项错误。8(2016皖北)西游记一书记载了孙悟空等人学习道家的法术甚至医术,后来却皈依佛教“明心见性”的故事。而他们取经的目的又是为了让唐太宗这个儒家明君更好地治世。这表明(D)A唐朝实现了三教合归儒B文学创作应该尊重史实C唐朝道家地位开始衰弱D三教合流符合政治需要解析三教合归儒实现于宋代,排除A项;文学是当时政治、经济与思想的反映,但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中所涉及的三教并立,并没有凸显道家的衰微,C项错误;材料中记载有道家、佛教与儒学,但是其目的是为了让唐太宗这个儒家明君更好地治世,即为政治服务,D项正确。9(2016肇庆)明代胡应麟在分析小说盛行的原因时指出:“古今著述,小说家特盛夫好者弥多,传者弥众,传者日众则作者日繁。”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D)A小说成为明代唯一受欢迎的书籍B明代商品经济发达,市井生活丰富C明代社会精神追求日益下降D明代小说呈现世俗化特征解析“夫好者弥多,传者弥众”说明小说受欢迎,但不能说成是唯一受欢迎的书籍,故A项错误;小说是市民阶层的产物,但仅仅小说繁荣不能体现市井生活丰富,故B项错误;明朝小说繁荣反映了明朝市民阶层的壮大,不同阶层有不同的文化追求,认为小说繁荣是明代社会精神追求日益下降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小说是市民阶层的产物,也说明小说具有世俗化特征,故D项正确。10(2016龙岩)明代江南文人热衷于著书,其内容往往都迎合图书市场的需要。此时的热销书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为科场考试服务的,二是供市民休闲消遣的,三是反映社会各领域生活热点的。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江南地区(A)A文化教育的普及程度较高B经济发达,人们生活富足C文人思想活跃,舆论环境宽松D出版印刷行业利润丰厚解析根据题意,明代江南地区出现了适应科考、市民、普通人各个阶层的书目,从书目热销的人群看出,几乎覆盖大部分阶层,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体现文化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故B项错误;明代实行八股取士,文化专制,江南地区的文化活跃并为代表整个舆论环境宽松,故C项错误;题目中并未体现印刷业利润情况,故D项错误。11(2016临汾)儒家一向讲究仪表端庄,儒冠儒服,循规蹈矩。而魏晋名士却一反常态,他们放浪不羁,以丑为美,说丑话做丑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他们接待宾客时故意穿破衣烂衫,“望客而唤狗”;参加宴会时,故意不拘礼节,“狐蹲牛饮”;更有甚者,客人来访时,赤身裸体,一丝不挂,美其名曰“通达”。魏晋时期出现的以上行为体现出的艺术风格是(B)A现代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古典主义解析现代主义是在现代工业文明时期,由于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导致人们精神出现危机而形成的荒诞的艺术风格,故A项错误;浪漫主义反映的是对现实社会不满,它更多采取幻想、夸张、比喻、象征等艺术表现手法,魏晋时期,政治黑暗,统治者昏庸残暴,滥杀无辜,残酷的现实使名士们内心的压抑与痛苦越来越深,为了摆脱精神上压抑与苦闷,他们逃避现实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与浪漫主义风格相符,故B项正确;现实主义是真实具体地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风格,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古典主义是将古典时代的品味作为标准,并试图模仿其风格,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12(2016石家庄)东汉末年,关羽是一个带兵的将领,刚傲而缺乏处世的谨慎周详,他不顾利害让自己两面受敌,弄到战败授首。千年之后,关公被中国人奉为战神、财神,戏曲脸谱中特具枣红色。这反映了(B)A儒学的神学化、宗教化B理学的社会化、世俗化C公平公正的社会价值取向D戏曲可以体现真实的历史解析材料中提到关羽的形象千年后在民间认知和艺术形象中的变化,根据“千年之后”可知是在宋代,而儒学的神学化、宗教化是在汉朝董仲舒改造儒学的前提下完成的,故A项错误;宋明理学是国家正统思想,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有深刻影响,“财神”等反映出普通人商人追求财富的价值观念,戏曲是市民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脸谱中枣红色”体现了反映正直、正义的人物特点,正是宋明理学价值观在人们生活中的体现,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公平公正的社会价值观念,故C项错误;材料中关羽的实际形象与戏曲艺术中形象大相径庭,反映出文学艺术对历史人物性格再创造,而没有体现真实的历史,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15题15分,共计52分)13(25分)(2016无锡)纵观中国历史,中央和地方关系始终是关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重大命题。古代围绕着“封建”与“郡县”之优劣利弊,自秦以来就多有讨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相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苏轼东坡志林材料三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汉书材料四顾炎武:“知封建之以变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刘绍玢:“封建郡县,均有善不善焉。”“仍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亦曰久于其任而已。苟得其人,则必任以数十年之久。”据清人对柳宗元封建论的批评整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就“封”和“郡”的字型结构来看,分封制与郡县制有何主要区别?(6分)(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秦、汉选择地方管理制度的共同因素;(4分)根据材料四,概括清代学者对“封建”与“郡县制”的认识及由此折射出的时代诉求。(8分)(3)有人认为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争论实际上就是儒、法之争,试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并以秦汉时期的郡县制为例加以说明。(7分)答案(1)区别:分封制:封疆建国,割据一方;郡县制:为君主管理地方。(6分)(2)因素:吸取历史教训;加强中央集权。(4分)认识:郡县制与分封制各有弊端;调和郡县制与分封制矛盾。(4分)诉求:顺应潮流改革创新;批判君主专制。(4分)(3)说明:郡县制初为秦朝法家所倡;汉代为儒家采用,适应“大一统”。(7分)14(12分)(2016皖南八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动机和目的,是以传统的传奇志怪的形式和手法,来表现他长期郁积于心底的“孤愤”之情,是对当时社会的抗争,也是为重振文言小说所作的抗争。聊斋志异中很多篇末缀以“异史氏曰”,议论横生,表面看是仿“太史公曰”的写作方法,究其底里,恐怕还是把自己的小说当“史”来看待,这是高出了以前任何一位文言小说家的。摘编自蓝翎聊斋志异序附: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汉族。出身没落地主家庭,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71岁时才破例补为贡生。聊斋志异距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和唐代传奇的兴盛已千年之久,可谓“起文言小说千年之衰”。文学作为作家对于生活评价性的反映,必然要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和社会心理。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利用你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理解谈谈蒲松龄的创作情怀。答案一、说明文学与史学的关系。(言之成理即可,3分)二、蒲松龄的“孤愤”之情一方面源于明末清初的社会动荡、吏治腐败、文化专制、民族压迫、经济残破、民生疾苦等恶劣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又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启蒙思想的潜滋暗长。蒲松龄重振文言小说的抱负与使命意识。蒲松龄个人不得志使他作品更具忧民情怀,表面看怪诞不经的作品却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本质。(9分)15(15分)(2016安庆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我国历史研究开始了“眼光向下”的学术转向。弥补了书面文献多限于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的缺陷,为研究以普通民众为对象、以日常生活与大众文化为中心的研究取向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资料基础。不过,更重要的还在于不同人群从不同角度,打破了过去“一元”“单向”的研究模式,如果研究者习惯于从官方文献与精英话语中爬梳资料,就很难摆脱精英主义的思维窠臼。而且,在研究“触角”不断向底层探索的过程中,研究者也越来越感觉到“眼光向下”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而要进一步追求“自下而上”。尤其是在近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市民的行为选择与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市民视角”已经成为重新书写城市历史的重要切入点之一。(1)请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