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2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课时作业 人民版选修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2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课时作业 人民版选修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2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课时作业 人民版选修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2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课时作业 人民版选修4一、选择题1唐朝建立后,为建立一个统一的封建政权,李世民铲除的第一股势力是 ()A薛举集团B刘武周集团C王世充集团 D窦建德集团解析:在唐朝建立后不久,薛举率军进逼长安,李世民率军消灭了薛举集团。答案:A2关于隋末唐初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A在李世民的鼓动下,李渊于617年正式举起反隋大旗B隋朝由于暴政,丧失民心,被唐朝灭亡C唐朝建立后,李渊父子反隋的农民战争转化为统一全国的战争D在617年到624年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李世民立下了汗马功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必须仔细辨别选项。依托教材,B项中“隋朝被唐朝灭亡”有误,618年3月,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A、C、D均是隋末唐初史实的正确表述。答案:B3四位同学围绕发动“玄武门之变”这件事,就如何评价唐太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请问你认同谁的观点()A李世民杀兄夺位,残忍至极,功绩再大,也不值得肯定B尽管李世民遭到李建成、李元吉的暗算,他也应该无条件避让C根据古代中国的分封制原则,李世民根本无法继承帝位D尽管李世民登基名不正言不顺,但这无法改变他中国古代杰出政治家的历史地位解析: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从他所处时代、基于他所具备的历史条件出发,侧重于看他对历史发展所发挥的作用。答案:D4唐太宗时,对吐蕃地区管理采取的政策是()A战而后和B设置行政机构C和亲D会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和亲,因此C项正确。答案:C5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下列史实符合这种态度的有 ()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为妻封突利可汗为顺州都督派兵讨伐东突厥 欣然接受少数民族首领对他的“天可汗”尊称()ABC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能力。唐太宗此话核心是对各少数民族“爱之如一”。是战争的形式,故排除。根据本题选项的设置,将包括的选项排除即可。答案:A6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生动地刻画了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繁华景象。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正确的是()A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安康,是封建时代有名的“治世”B唐太宗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C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是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D隋末农民战争迫使唐高祖吸取教训,调整政策,从而出现了“贞观之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A项中百姓富足安康不符合史实;B项夸大了唐太宗的个人作用;D项强调的是李渊的作用。C项是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之一。答案:C7“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引用此语的原因是()A唐太宗任贤纳谏B唐太宗遍读诸子百家之书C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D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辨析能力。从材料中可以得出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认识到隋朝灭亡在于暴政。答案:C8贞观后期,唐太宗有了一些变化,魏征发现他“渐恶直言”。贞观十六年,唐太宗下诏说,太子所用之物其他机关不得限制,结果造成太子的严重浪费现象。导致唐太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智力衰退又不愿虚心纳谏B权力高度集中且缺乏制约C骄傲自大,不思进取D国力强盛且无外部威胁解析:本题考查唐太宗晚年政策的变化。本题中的四个选项都是唐太宗晚年政策变化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封建王权至高无上,缺乏制约机制。从材料中不愿纳谏和诏书的内容也能得出B项。答案:B 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贞观四年,就如何处理东突厥的政策问题,唐太宗与君臣进行了一番争论)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亡,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奴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突厥虽云一国,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存属。过分则弱而宜制,势敌则难相吞灭,各自保全,必不能抗衡中国。仍请于定襄都护府为其节度使。此安边之策也。”温彦博以为“徙之于河南兖、豫之间,则乘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请准汉武故事,直降匈奴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使为中国幸蔽,策之善者也。”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翻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沉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欲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仪,数年以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上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上戒之曰:“今令尔为都督,尔宜善守中国法,勿相侵扰,非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资治通鉴请回答:(1)根据材料,归纳提炼材料中的“民族政策”观点。(2)唐太宗处理东突厥问题采取了什么办法?(3)你如何评价唐太宗的民族政策?解析:第(1)问在材料中体现三种意见,如“朝士多言”“礼部侍郎李百药认为”“温彦博以为”,只需简要概括提炼,再分条列出即可;第(2)问在材料中也有明确信息,如“上卒用彦博策”等;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1)观点:主张强行内迁少数民族于中原的策略,把游牧民族变成农民;主张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分散各部,在其旧地设都督府管辖;主张采取怀柔政策,对归附者不加歧视,保全其部落,顺从其习俗,教之礼仪。(2)唐太宗采取在东突厥旧地设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3)评价: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有积极的作用,加强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