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1部分核心突破专题2基本理论第6讲化学能与热能对点规范训练_第1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1部分核心突破专题2基本理论第6讲化学能与热能对点规范训练_第2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1部分核心突破专题2基本理论第6讲化学能与热能对点规范训练_第3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1部分核心突破专题2基本理论第6讲化学能与热能对点规范训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化学能与热能1(2016河北唐山一中模拟)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它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E1、E2、E3、E4表示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B加入催化剂会改变反应的焓变C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DAC反应中HE1E2解析:B的能量高于C的能量,故BC的反应为放热反应,A项错误;加入催化剂,只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不改变反应的焓变,B项错误;物质的总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C项正确;整个反应中H(E1E3E2)E4,D项错误。2(2016东北师大附中一模)如图所示是298 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加入催化剂,不能改变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Bb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 kJmol1D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92 kJ解析:加入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A、B项均正确;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H508 kJmol1600 kJmol192 kJmol1,C项正确;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故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后生成NH3的物质的量小于2 mol,故其放出的热量小于92 kJ,D项错误。3(2016江西临川一中模拟)已知下列两种气态物质之间的反应:C2H2(g)H2(g)C2H4(g)2CH4(g)C2H4(g)2H2(g)已知在降低温度时式平衡向右移动,式平衡向左移动,则下列三个反应:C(s)2H2(g)=CH4(g)HQ1C(s)H2(g)=C2H2(g)HQ2C(s)H2(g)=C2H4(g)HQ3(Q1、Q2、Q3均为正值),“Q值”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AQ1Q3Q2BQ1Q2Q3CQ2Q1Q3DQ3Q1Q2解析:降低温度,式平衡分别向右、左移动,则式H0;由式22得式,即有2H()2H()Q2;再由式22得式,有2H()2H()0,可得:Q1Q3,故Q1Q3Q2,A项正确。4(2016河南洛阳联考)(双选)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2H2(g)O2(g)=2CO2(g)H2O(l)H1 300 kJmol1的说法正确的是(AD)A当有10N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放出1 300 kJ的能量B当有N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 300 kJ的能量C当有2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 300 kJ的能量D当有8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 300 kJ的能量解析:1 mol C2H2(g)完全燃烧消耗2.5 mol O2时转移10 mol电子,放出1300 kJ热量,即当有10N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放出1300 kJ的能量,A项正确;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项错误;1 mol CO2含有4 mol共用电子对,当有2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即有0.5 mol CO2生成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5 mol325 kJ,C项错误;当有8NA个碳氧供用电子对生成,即有2 mol CO2生成时,反应放出1300 kJ的能量,D项正确。5(2016浙江舟山一中模拟)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说法正确的是(D)A甲烷的燃烧热为H890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 kJmol1B500 、30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N2(g)3H2(g)2NH3(g)H38.6 kJmol1C已知:H2(g)F2(g)=2HF(g)H270 kJmol1,则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D在C中相同条件下,2 mol HF气体的能量小于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解析: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水的状态应为液体,A项错误;由于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密闭容器中生成的NH3(g)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即生成1 mol NH3(g)放出的热量应大于19.3 kJ即N2( g)3H2(g)2NH3(g)中的H应小于38.6 kJmol1,B项错误;HF(g)=HF(l)是放热过程,故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270 kJ,C项错误;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即2 mol HF气体的能量小于1 mol氢气与1 mol氯气的能量总和,D项正确。6(2016四川成都一中二模)(1)已知C(s,石墨)=C(s,金刚石)H0,则稳定性:金刚石”或“”)。(2)已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则H1”或“0,说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石墨的总能量低于金刚石的总能量,而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故稳定性:金刚石石墨。(2)H1表示碳完全燃烧的反应热,H2表示碳不完全燃烧的反应热,碳完全燃烧放热多,且放热越多H越小。因此,H1H2。(3)根据盖斯定律,由2得:2N2H4(g)N2O4(g)=3N2(g)4H2O(g)H2(543 kJmol1)(10.7 kJmol1)1 096.7 kJmol1。(4)25 、101 kPa时,14 g CO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放出141.3 kJ热量,则1 mol CO(即28 g CO)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141.3 kJ2282.6 kJ,即CO的燃烧热H282.6 kJmol1。(5)n(H2SO4)0.50 L2.00 molL11 mol,n(KOH)2.10 L1.00 molL12.10 mol,二者反应时,KOH过量,1 mol H2SO4完全反应生成2 mol H2O(l),放出114.6 kJ热量,故稀硫酸与K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 H2O(l)放出的热量为114.6 kJ57.3 kJ,故该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6)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N2(g)3H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