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第十八课 鱼我所欲也一、【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4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二、【重点难点】1重点:(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2. 难点: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诠释了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的思想。 预习展示 回顾复习上节课有关孟子及孟子的介绍,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整体感知1.放朗读录音或者教师范读,学生听读。2.学认真听。在聆听的过程中注意发现读音、句读的差错,标记出来以便纠正。估计要正音、正句读的如下:(1)正音(下面这些注音系课文注释以外的正音):不为苟得也(读wi,动词,做,干。)所恶(渎W,动词,厌恶)为宫室之美(读wi,介词,为了) (2)正句读:所欲/有甚于生者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3.同学朗读课文一遍。 4.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参考答案: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合作探究1. 把握论证方法,理清论证思路。(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论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这个论点是以鱼和熊掌比喻“生”与“义”引出的。先以活常理比喻论证,再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更为珍贵的,当二者不可兼得,选择最珍贵的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同样道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也用了对比论证。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引出论点。(2)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明确:运用了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舍鱼而取熊掌”是巧妙贴切的比喻,提出“鱼”和“熊掌”都想得到,但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重要,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情况下,就必须“舍生取义”。道理论证。第一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 正反对比论证。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与事实做对比。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人。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举例论证。第二、三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举“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强调了要讲“义”,“蹴尔而与之”连乞丐都不会接受,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举“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的事例,批判了那些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人。2.理解文章重点(1)“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情?明确: “所欲”指正义的事业,如为国家、社会贡献,为了别人的安危等。“所恶”指不正义不合法不道德的事,如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2) “故患有所不避”“患”指什么?明确: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3)文中提到 “非独贤者有是心”、“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明确: “是心”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礼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本心”指“舍生取义”。(4)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明确: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5)孟子有一段话解释了骨气的含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其中的哪一句?明确:“富贵不能淫”即高官厚禄收买不了。(6)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明确: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3.难点突破论点提出之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论述的?(分析论证思路)明确:第一段首先运用了道理论证,从正面论证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有比生更可贵的(义),有比死亡更可恶的(不义)。接着再从反面论证,如果人只是求生恶死,那么便会不择手段。然后再用对比论证,指出有一些人认为“义”重于“生”,所以他们不贪生,不避死,能够“舍生取义”。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持而不丧失。第二段从正面举例论证,自古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证明最普通的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重义轻生。然后从反面举例,与前者对比,分析了一些人“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却“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的原因是见利忘义“失其本心”。接着以一个反问句“是亦不可以已乎”来批判他们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五、【效果检测】六、【课堂小结】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七、【布置作业】八、【板书设计】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办公室租赁合同续签流程
- 2025非商品房购房合同范本
- 圆形窗洞施工方案
- 黏土回填施工方案
- 法兰阀施工方案
- 流转承包合同协议书
- 林地买卖采伐协议书
- 小学生心理安全知识教育
- 植物中铁的作用及缺铁症状图文演示文稿
- 合同到期协议书(3篇)
- 2022年教学教材《石油裂解与乙烯》精品优秀教案
- IPC-A-610国际标准中英文对照(doc 17)
- 山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案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一册期末总复习—重点归纳整理
- (国开)2019年春电大本科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形考3答案
- 金普新区预防性体检人员审核表
-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2011
- 重庆市新建居民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管理办法
- 【精品毕业论文】Bi2WO6光催化剂的熔盐法合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