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1课时 文明的摇篮 风吹来的黄土)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1课时 文明的摇篮 风吹来的黄土)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1课时 文明的摇篮 风吹来的黄土)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1课时 文明的摇篮 风吹来的黄土)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1课时 文明的摇篮 风吹来的黄土)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第1课时 文明的摇篮 风吹来的黄土 1.结合地图描述黄土高原的位置,说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域, 并对黄土高原的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了解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关 系。(重点) 3.结合地图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通过对黄土高原的成因分析,培 养学生推理、分析、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态度。(难点) 一、文明的摇篮 1.位置:黄土高原东起 山脉,西至 岭,北连 高原, 南抵 。 2.渭河平原一带出现原始农耕文明的发展条件 (1)地形:以 为主,高原面平坦开阔,高原中分布着众多的河谷、平 原,这些地区地势平坦,便于耕作。 (2)土壤: 疏松肥沃,便于耕种。 (3)气候:雨热同期,曾经林草繁茂,环境宜人。 (4)水源:这里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还有渭河、泾河等河流 ,灌溉水源充足。 3.“黄土风情”: 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 是一种 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 太行乌鞘 内蒙古 秦岭 高原 黄土 黄河 窑洞信天游 (1)民居与土质、气候的关系:由于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 而且气候比较干燥,容易开挖,适宜开凿窑洞。 (2)“信天游”高亢悠长与地形的关系:“信天游”高亢悠长与黄土高原沟 川遍布的地貌有很直接的关系。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底远距 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因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低长短间形 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 二、风吹来的黄土 1.形成:关于黄土高原形成的多种假说中,“ ”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2.地貌特征:黄土高原是世界上 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土质疏松,极易 遭受流水侵蚀。形成 、梁、峁、 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根据风成说的观点,现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主要来自中亚、 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经过漫长的不断的积累而成。 风成说 最大 塬 川 黄土高原的成因和地表形态 (1)黄土高原的黄土究竟是怎样来的呢?结合下图解释“风成说”。 答案:(1)“风成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内陆干旱地区吹到这里堆积而成 的。每遇大风,粗大的砾石残留原地,形成了戈壁;颗粒较粗的沙子在近处 堆积,形成了沙漠;而颗粒细小的尘土,则随风东移南下,当风力减弱或遇到 山脉阻挡时,便纷纷扬扬地降落下来。经过几百万年不断地累积,才形成了 今天这样深厚的黄土层。 (2)观察下面四幅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貌景观图,分析各种地貌景观特点, 完成表格内容。 黄土塬塬黄土梁黄土峁峁 特点不同点顶顶部 顶顶部 彼此孤立的黄土丘 相同点黄土层层的边缘边缘 被流水强烈冲刷、切割,形成沟壑 联联系与 发发展过过程 黄土层层 (3)观察四幅景观图,根据地貌特点,分析农业在这里的分布。 答案:(2)平坦开阔 狭窄呈长条状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3)黄土塬是黄土高原主要的农耕地所在;黄土梁平缓的顶面是重要的农林牧 生产基地;川是黄土高原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关于下图表示的地表景观,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