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35*2=70分)1、烽火戏诸侯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2、西周周王分封的诸侯有: 异姓功臣贵族 同姓王室贵族 殷商降族 古代帝王的后代A B C D3、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4、“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井田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郡县制5、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A西周 B秦朝 C东汉 D明朝6、秦廷有集议之制,例如始皇时议帝号、议封建、议刻石功德、议封禅。集议之制为两汉所继承。朝廷每逢大事,君臣集议。这一制度说明A相权扩大威胁皇权。 B朝廷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C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D皇权尚不稳固7、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选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C 皇帝任命D地方推荐8、1847年,曾到过中国的英人杜麦斯在中国札记一书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杜麦斯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A察举制的实行 B内阁学士选拔 C科举制的推行 D军机处的设置9、 “汉承秦制”,亦有创设。以下属西汉创设的制度是A什五连坐 B郡县行政C刺史监察D皇权独尊10、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的目的是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 B完善中央集权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11、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 D施行将兵法12、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A派文臣做知州 B设“三衙”,收精兵 C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13、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14、中国古代历代王室把天子的形象供奉在人世间的顶峰,学会了怎样把权力的缰绳集中在自己手中,保持一个统一的国家。古代皇帝为保持国家统一而采取的措施有A封建亲戚,定周礼 B用中朝,设刺史C行推恩,置通判 D置行省,废丞相15、明朝“折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A决策 B行政 C监察 D司法16、东汉尚书台、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 A宰相权力不断削弱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D文臣地位不断提高17、经过不断探索,古代中国的国家管理策略逐渐成熟。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A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B三公九卿三省六部 C郡县制郡国并行 D察举制科举制18、现代奥运会的开幕式就是一个国家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舞台。2004 年 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在体育场的中央出现了一个蓝色的人工海洋,大会组织者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是 A.希腊人民喜欢蓝色 B.蓝色象征着和平 C.古希腊文化以海洋为中心 D.希腊是一个临海的国家19、有人认为希腊的民主政治是一种比较充实的民主政治。这里的“充实”的含义是指A.所有人都能享有平等的权利 B.全体公民在治理公共事务上享有平等权利C全体公民都可以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D所有的人都可以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20、在雅典民主制下,公民大会是 最高行政机关 负责决定一切国家大事公民大会洋溢着热烈、公开、有序、文明的辩论和表决气息其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A B C D21、有资料显示,自梭伦时代起某段时期内,雅典的公民权对新移入的外邦人有条件地开放。到伯利克里时期则规定,其父母皆为雅典人者,始能为雅典人,拥有雅典公民身份。这说明 A梭伦时代雅典公民权向所有居民开放B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制发展到顶峰C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表现为公民范围的不断扩大D雅典对公民权的限定日益严格22、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有句对白:“你是君王,我是百姓,但是我们有同样的发言权。”这反映了古代希腊的A共和政体 B经济制度C民主精神 D等级观念23、古罗马颁布的民法大全中规定:“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这说明A古罗马人认为人是衡量万物的标准 B罗马法保证人在各个方面是平等的 C古罗马人强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罗马法强调司法实践中的证据意识24、十二铜表法的编纂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体现了法律的公平与公正给平民带来了好处 按律量刑,贵族不能随意解释 维护了平民的利益25、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26、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B. 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D. 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27、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28、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A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B它限制了贵族的权力C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 D它不属于罗马公民法29、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A筹集税款 B干预立法C招募军队D任命大臣30、英国权利法案的主要精神是 A防止封建王朝的复辟 B建立资产阶级的完全统治C限制王权,约束国王的行为 D促使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贵族妥协31、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英王的做法: A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 B违背了权利法案规定C正当行使了英王的权力 D维护了英国政府的权威32、 2011年8月伦敦发生暴乱后,卡梅伦首相一方面大幅削减公务员奖金,同时推出总额上百亿英镑的减税刺激经济发展计划,如果这一计划如果议会下院不能通过,卡梅伦首相可以强迫投反对票的议员退出议会 率全体内阁成员辞职呈请女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呈请女王作出最终裁决A B C D33、下列有关英国首相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国家元首 B议会多数党领袖 C政府首脑 D掌握行政与立法创议权34、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古代罗马用以维护人们之间协调性的重要工具是:A权威 B理性 C法律 D宗教35、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是A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B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C斯巴达的民主传统 D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二、材料解析题(30分,共1题)36、国家是文明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国家的主要政权表现形式因时代不同而各具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材料二、 明朝中央机构示意略图材料三、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材料四、漫画通途材料五、公元前399年的春天,雅典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被控渎神和蛊惑青年,被501名雅典公民组成的民主陪审法庭表决有罪。苏格拉底在随后的申辩中只勉强提出“三十命那”(命那是货币单位)的处罚,终以360票对140票被判死刑。雅典这只惊世骇俗的“牛虻”终于永远停止了飞舞和对雅典民主制的不断“骚扰”。 刘翀雅典的民主与苏格拉底之死请问:(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8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中央机构与过去相比有何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还有什么主要趋势?(8分)(3)材料三中“源自西方”的“选举”制度实际上指雅典的什么制度?(4分)(4)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四漫画通途中,交通禁行标志禁止了哪些人的通行?(4分)(5)根据材料四和材料五,分析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6分)1-5BDCBB 6-10CCCCA 11-15AADCB 16-20CCCBB 21-25DCDCC 26-30ABDDC31-35BDACA36、参考答案:(1)政治结构: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选官制度: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8(2)变化:宰相制度最终被废除,内阁制建立。趋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