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 文_第1页
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 文_第2页
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 文_第3页
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 文_第4页
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 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广西宾阳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 文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盐铁论水旱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下列有关汉代农业与铁器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铁器用于农业始于汉代 B铁器的使用使农业开始成为“天下之大业”C铁器的普遍使用促进当时的农业生产 D汉代农业生产完全依靠铁制农具2.“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士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B土地兼并的严重性 C生产技术的完善性 D精耕细作的必要性3.“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4.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频繁更换工种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职业是世袭的是临时工人A B C D5.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6. 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到汉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这说明( )A汉朝政府抑商的法律就是一纸空文 B汉文帝放弃了重农抑商的错误政策C抑商政策并不能完全遏制商业发展 D封建统治者并不真正实行抑商政策7.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指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以上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 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C 有利于巩固统治 D 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8.“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这是因为( )A此前未出现大规模的远洋航行和探险活动 B远航探险打破了人类长期以来相对隔绝的状态C远航探险建立了从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美洲大陆的联系D远航探险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9.刚果真相一书中写道:“凡是在白种人因贪求黄金而跟劣等民族接触的地方,那里便发生种种残暴罪行”。这从一个侧面揭示出了( )A.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B不同文明之间的汇合C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D西方工业化的消极影响10.随着工业革命的起步工人的处境最糟: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 纺织厂女工每天干活1216小时,平均寿命17岁工人居住区热病蔓延,贫困和缺乏教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这反映了工业革命( )A.推动社会的巨大进步 B.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C.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D.引发环境和社会问题11.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种新的科学的生产管理方式泰罗制。20世纪初,泰罗制被广泛推广,企业生产效率提高,美国经济迅速发展,职业经理人开始出现。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经营者革命”的出现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企业规模扩大催生了科学管理体系C泰罗制的推广促使美国经济进入“大企业”时代D科学管理成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12.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人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面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该材料从本质上表明( )A商品输出是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B列强侵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C列强侵略导致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西方侵略造成中国社会矛盾日趋激化13.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A.增进封建统治的力量B.出现新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14.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15.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B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C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16.分析下表我国各主要经济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在总产值中的比例1957年43.331.225.51960年21.826.152.1增长率-22. 847223A.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B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C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17.国家主席刘少奇曾到濉溪县卧龙湖视察工作,听到当地干部汇报水稻亩产为2万8千斤时,他皱起了眉头,连连说:“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导致刘少奇“皱起眉头”的主要原因是该汇报()不符合当时总路线的精神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ABCD18.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主要原因是( )A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B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C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19.2010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考察深圳时强调:“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现代化建设的目的就不可能实现。”温总理是在强调()A 经济特区可以更大胆地探寻新的经济增长模式B经济特区是试验田,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要在此实验C政治体制改革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D经济特区经济发展的任务已经完成,工作重心应该转移20.下列是我国政府定价在农副产品收购、生产资料销售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表时间农副产品生产资料社会商品1978年92%92%97%2005年12%59%27%导致这一变化发生的主要因素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C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明确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方向21.西方有经济学家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展。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A.工业时代到来,妇女角色改变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C.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22.申报记载20世纪初中国文明婚礼的新现象:梳一西洋头,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A B C D 23.作为新型交通工具的火车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有()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带来了一些城镇的兴衰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经济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A B C D24.“尊敬的顾客:1月26日是你发电报的最后一天。从2006年1月27日起,西联电报公司将中止所有电报和商业信息服务”美国西联电报公司之所以要中止所有电报服务,从根本上来讲主要是因为( )A.电报服务业已经没有市场了B.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使得电话、互联网等更新的技术代替了电报C.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不愿意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D 电话、互联网快捷、同步、方便的特点使之优越于电报。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16分,第26、27题各18分,共52分)25.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然而中国古代商业在特定时期仍取得长足发展。材料一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 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材料二(唐代开元十三年)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肆皆有驴,赁客秉,悠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通典食货七历代盛丧户口材料三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之内,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商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原因。(4分)(2)结合材料一、二,概括唐代商业与汉代相比有何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代在商业市场上的新变化。(4分)(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朝商业发展的新气象,分析其出现的原因。(4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有利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4分)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国民经济的腾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凑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材料一: 歌以言志,歌以抒情在希望的田野上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春天的故事迅速唱遍大江南北: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材料二 图片诉说历史,图片见证历史材料三数据反映变化,数据体现发展。数据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年均9%的增长速度,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2008年,我国的GDP世界位次由第十位上升到第三位,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1978年的1.8%上升到2008年的7.3%。数据二: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78年实际增长6.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3倍。请回答:(1)材料一中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的“希望”源于什么?(2分)春天的故事中1992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一“诗篇”有何影响?(2分)(2)材料二中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说明了什么?(6分)(3)根据材料三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4分)(4)综合以上材料,就中国的改革开放巨大成就,从体制层面,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4分)27.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材料一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备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材料二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图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节选自康有为1898年9月递呈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材料三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1)材料一中有关服饰的规定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特征?(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有何主张并说明其理由。(6分)(3)在材料三中,从图一到图二,从图三到图四,你能看出中国服饰变化有什么趋势?从这种变化中,你能得出中华民族在不同阶段各有何精神追求?(6分)(4)综合以上认识,中国近现代服饰的变化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4分)2017春学期高一历史5月月考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题123456789101112答CDBBBCBBCDBC题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BACDCBCCADAB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2分)25.(16分) 答案(1)状况:商运活跃,富商众多,交易广泛;(2分)原因:国家统一;疏通交通,有限度开发山林川泽。(2分)(2)发展:具有较为健全的商业保障措施(交通发达、店肆众多);(2分)新变化:出现夜市;草市发展为地方商业中心。(2分)(3)新气象:出现数量多,分布密集的商业市镇;形成城镇网络;(2分)原因:江南经济的发展;水陆交通便利。(2分)(4)因素:国家统一;农业和手工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