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单元过关训练 岳麓版(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湛江调研)梁启超指出,近代中国“新思想之输入,如火如荼矣。然皆无组织、无选择、本末不具,派别不明,唯以多为贵。”出现这一现象的时代背景是()A救亡图存运动的推动B阶级成分日趋复杂C西方新思想不断涌现D世界市场日益形成A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救亡图存成了中华民族近代历史发展的主题,出于此目的,中国先进分子不断向西方学习各种新思想,故A项正确;阶级成分日益复杂不见得就要向西方学习,故B项错误;西方新思想是否涌现与中国是否学习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故C项错误;世界市场日益形成主要是经济活动,虽然可能传播新思想,但主要是客观传播,不能必然导致中国这样的落后地区“如火如荼”“输入”,故D项错误。2(2017郑州一模)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认为:“西学”为“西政、西艺、西史”等社会科学,“西艺非要,西政为要”。这说明此时张之洞()A其思想已与康有为完全一致B主张应放弃西方自然科学的学习C其思想在不断与时俱进D主张清政府应进行“预备立宪”C张之洞是洋务派,康有为是维新派,两人主张不会完全一致,故A项错误;张之洞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并不意味着放弃西方自然科学的学习,故B项错误;由题干可知,张之洞的思想在不断与时俱进,故C项正确;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与材料中时间“1898年”不符,故D项错误。3(2017绵阳二模)19世纪后期报刊上诸如论中西历之所以不同中西饮食异宜说论中西民情不同中西政情之别一类的文章屡见不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比较的范围在逐渐扩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习俗、法律、思想、学术等各个领域。这些现象表明中国知识分子()A摒弃陈旧腐朽的儒家文化B改变“中体西用”的思想观念C提倡全面学习西方的文化D顺应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D材料无法体现摒弃陈旧腐朽的儒家文化,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中西比较,但并不能说明改变了“中体西用”的思想观念,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提倡全面学习西方的文化,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诸如论中西历之所以不同中西饮食异宜说论中西民情不同中西政情之别一类的文章屡见不鲜”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习俗、法律、思想、学术等各个领域”可知顺应了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故D项正确。419世纪80年代,康有为游历香港、上海等地后认为:“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上述材料表明()A国人正式提出学习西方政治B要求中国全面学习西方文明C赞扬殖民统治推动社会进步D认识到西方社会治理的先进D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早期维新派就提出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故A项错误;“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说明康有为认识到西方文明的先进,但并未提出全面学习西方文明的要求,故B项错误;香港、上海等地虽处于殖民统治之下,但康有为仅仅是认识到西方文明的先进,并未表现出对殖民统治的赞扬,故C项错误;“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说明康有为认识到西方社会治理的先进性,故D项正确。5(2017宿州一模)严复在原强中说道“彼西洋者自其自由平等以观之人人得其意,申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隔,君不甚尊,民不甚贱,而联若一体者则彼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其目的是()A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思想B主张仿效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C反对君主制,主张君民平等D要求清政府广开言路,招贤纳士B根据材料中“君不甚尊”可知不是宣扬民主共和思想,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君不甚尊,民不甚贱,而联若一体者”可知宣扬的是君主立宪制,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彼西洋者”可知,严复主张学习西方,西方只有两种近代政体即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不存在君民平等,故C项错误;根据“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可知材料论述的是近代民主政治,而非招贤纳士,故D项错误。6“凡最近数十年来有志革新之士,莫不讴歌欧美,力求步趋迷于彼而忘其我,拘于貌而忽其情。反观祖国,凡彼之所盛自张扬而夸道者,我乃一无有。于是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乃若一冬蛰之虫,生气未绝,活动全失。”钱穆的上述观点的核心是()A新文化运动仍未摆脱传统文化樊篱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其闪光之处C对推动中国进步的革命党表示赞赏D主张积极汲取传统资源促进社会转型 D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儒家文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不是政治方面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志革新之士,莫不讴歌欧美,力求步趋迷于彼而忘其我”显然是批判辛亥革命,故C项错误;材料中“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乃若一冬蛰之虫,生气未绝,活动全失”的信息说明作者主张吸收传统文化以促进社会转型,故D项正确。7.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写道:“彼陈腐朽败之分子,一听其天然之淘汰,雅不愿以如流之岁月,与之说短道长,希冀其脱胎换骨也。予所欲涕泣陈词者,唯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这段话表明他()A主张通过改良手段实现救亡图存B鼓动青年积极投身于社会改造C致力于发动中心城市的工人暴动D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B材料中未体现陈独秀实现救亡图存的手段,故A项错误;“唯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说明陈独秀积极号召青年起来改造社会,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发动工人暴动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中侧重发动青年,并未强调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故D项错误。81920年,胡适指出:“现在所谓新文化运动,实在说得痛快一点,就是新名词运动。拿着几个半生不熟的名词,什么解放、改造、牺牲、自由恋爱、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你递给我,我递给你。”这表明() A胡适极力反对新文化运动 B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没有进步意义C胡适提倡开展白话文运动 D新文化运动后期存在盲目和浅薄的问题D根据材料“现在所谓新文化运动,实在说得痛快一点,就是新名词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后期存在盲目和浅薄的问题,D项符合题意。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不会反对新文化运动,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排除B项;C项与题意无关,排除。9孙中山曾说道:“中国亦素自尊大,目无他国,习惯自然,遂成孤立之性,故从来若欲有改革,其采法唯有本国,其取资亦尽于本国而已,其外则无可取材借助之处。”孙中山的这段话主要强调了()A推翻传统文化和旧社会制度是近代社会进步的前提B中国社会封闭保守,对西方文化的吸纳和借鉴不足C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应挖掘自身资源改良政治D中西方文化实质上多相通之处,应该吸取二者共性B孙中山认为中国过去改革的问题是仅从中国历史寻找依据,不向西方学习,其主张改革应在注意本国经验的同时吸收西方文化的长处,故B项正确。10(2017潍坊二模)“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材料中的“这场思想变革”()A促使了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B为结束封建帝制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C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营造了必要空间D由“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可判断该思想变革指的是新文化运动。鸦片战争后,民主思想就已经传入中国,A项错误;封建帝制结束指的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争后,C项错误。11. (2017泰州一模)毛泽东在同周世钊的谈话中,谈了中国革命到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正确思想体系,可以说已经到了成熟的地步了。”材料中“到了成熟的地步”最主要的理论是()A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B新民主主义理论C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出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还未达到“成熟的地步”,故A项错误;1940年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出中国革命两步走的战略,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故B项正确;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提出是在1945年之后的解放战争后期,不符合题干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提出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不符合题干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1220世纪90年代初期,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的失败更加坚定了邓小平实施其经济改革的决心。随后,邓小平()A考察南方并发表南方谈话B召开中共“十四大”确立新制度C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D确立开发开放浦东的新政策A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其中根本原因是传统的斯大林模式日益僵化,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而当时中国国内对是否深化改革出现了争议和分歧,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邓小平巡视南方并作出系列讲话,故A项正确;中共“十四大”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没有确立新制度,故B项错误;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90年中央政府作出开发浦东的决策,虽然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但与南方谈话相比,开发浦东是围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局部战略,而不是指导全国性经济改革的行为,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7湛江调研)中俄(苏)关系是重要的双边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中国留学俄(苏)情况统计时间在俄(苏)人数学习内容 18964俄语 1899191128俄语、矿业、商业 19211927约1 400马列主义基础、俄国革命理论与实践、联共(布)党史、国际工运史、武器性能、战略战术 19271930约1 100联共(布)党史、政治经济学、西方革命史、唯物史观 根据张泽宇留学与革命整理材料二1954年第一季度中国中央政府各部委的苏联顾问有403名,其中有苏联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苏联国家银行副行长等重要人物。他们几乎遍及中央政府所有部门,从安全、军事、经济、情报,到教育、文化、体育、卫生,无所不在。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20年代前期中国留俄(苏)人数增加的原因。并概括1927年后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对30年代中国革命的不利影响。(1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20年代和20世纪50年代向俄国学习内容的变化。(6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19211927”“约1400”“马列主义基础、俄国革命理论与实践、联共(布)党史、国际工运史、武器性能、战略战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一战的影响、苏俄对中国革命的支持、中国国内革命的需要等角度归纳;第二小问中根据材料一“19271930”“联共(布)党史、政治经济学、西方革命史、唯物史观”可以发现集中在苏俄革命经验和普遍原理上面,忽视了中国国情;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初期照搬俄国革命“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被迫长征等角度归纳。第(2)问抓住题目中的要求“概述”,不是要求列举,结合材料一的内容和所学知识,可以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需要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与军事有关的内容等角度概括,材料二中的时间是20世纪50年代,综合材料二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是新中国的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步展开的时期,所以要从社会主义建设的角度概括。【答案】(1)原因:一战暴露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以俄为师;苏俄为了改善国际环境,对华友好,支持中国革命,促成国共合作;苏俄政权逐渐稳定;中国国共合作实现,国民革命兴起,需要苏俄帮助。 特点:重视俄国革命经验和理论学习;忽视中国国情。影响:照搬苏俄革命模式;造成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 (2)变化:20世纪20年代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革命斗争为主(或军事理论、技术);20世纪50年代以学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主。14(2017德阳一模)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在研究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思潮的时候,形成了三种基本的研究范式:一是“激进保守”范式,即主张西化、欧化或苏化,认为传统性与现代性是二元对立的关系;二是“抗拒调适”模式,即主张以传统去适应、调节和融合现代化,凸显中华文明的主体性;三是“传统的发明”范式,即认为要想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赋予源于西方的现代性以一种中国主体的身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现代性的生长点。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思想演变过程示意图。据何爱国中国现代化思想史、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等整理结合上图并运用相关史实,对上述任一研究范式进行探讨。(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解析】根据材料中“激进保守范式,即主张西化、欧化或苏化,认为传统性与现代性是二元对立的关系”的描述,可知该范式指的是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结合这两场思想解放运动的相关史实与评价探讨即可;根据材料中“抗拒调适模式,即主张以传统去适应、调节和融合现代化,凸显中华文明的主体性”可知其指的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和“中体西用”思想,结合“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和“中体西用”思想相关史实与评价探讨即可;根据材料中“传统的发明范式,即认为要想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赋予源于西方的现代性以一种中国主体的身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现代性的生长点”的描述,可知其指的是维新变法思想,结合维新变法思想的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化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 国学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血管介入治疗在卒中中的应用-1
- 民警预测考试题及答案
- 汉字奇兵考试题及答案
- 外资药企面试题及答案
- 血友病管理的临床应用
-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四中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0-2025年消防设施操作员之消防设备高级技能综合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 地理(辽宁卷)(参考答案)
- 房产租赁合同文本与房产租赁合同模板
- 2022年临沧市市级单位遴选(选调)笔试试题及答案
- 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消防安全整改工程施工方案
-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总体部署完整版
- 天津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 YY 0054-2010血液透析设备
- LY/T 2383-2014结构用木材强度等级
- GB/T 8017-2012石油产品蒸气压的测定雷德法
- GB/T 528-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 2023年江苏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奥赛)初赛试题和答案
- DB32-T 3129-2016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单体钢架塑料大棚 技术规范-(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