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重庆市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本卷共五个大题,满分50分,与思想品德学科共用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表格中。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隋朝建立 隋灭陈,统一全国 开凿大运河B.隋灭陈,统一全国 隋朝建立 开凿大运河C.开凿大运河 隋朝建立 隋灭陈,统一全国D.隋朝建立 开凿大运河 隋灭陈,统一全国2、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这一制度正式诞生于A.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 C.唐太宗 D.隋炀帝时3、右图是唐朝时期使用的农具筒车,它的功能是A.纺织 B.鼓风 C.灌溉D.垦荒4、杜甫写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段盛世出现在谁统治时期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5、中国人在世界常被称为“唐人”你推测下列叙述的原因中最有可能的是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B.中国的对外交通特别发达C.唐朝在世界享有较高的威望D.唐朝时中国开始对外交往6、唐朝是我国诗歌繁盛的时代,写下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诗篇,被誉为“诗仙”的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苏轼7、作为小历史学家的你,如果想要研究唐朝时印度和中亚的历史,最好的参考书籍是A.史记 B.论语 C.西游记 D.大唐西域记 8、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是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唐末农民战争D.宦官专权9、宋太祖在位期间,注重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他把地方财赋权收归中央的措施是A.设置通判 B.设置转运使 C.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D.增加科举取士名额10、在宋朝重文轻武的表现不包括 A.政事堂主官由文官担任,地方官都是清一色的文官 B.主管全国军务的枢密院主官也基本由文官担任 C.遇有战事,由文官担任主帅 D.宋朝科举制日趋完善,武举规模亦超过前代11、“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率“岳家军”抗击的敌人是A.辽B.契丹C.西夏D.金12、宋代时南方手工业与前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下列叙述能体现发展的有丝织业水平超过北方 棉纺织业从北方兴起,发展到南方景德镇成为重要的瓷都 造船业发达A.B.C.D.13、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別是A.赵匡胤和铁木真 B.赵匡胤和忽必烈 C.赵构和铁木真 D.赵构和忽必烈1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度创新分不开。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A王位世袭制B郡县制C科举制 D行省制15、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是一首千古流传的豪放绝唱。我国历史上豪放词代表人物除苏轼外,还有一位是 A.李清照B.辛弃疾C.柳永D.王实甫二、填图题。(5分)16、请观察南宋形势图,在图中填出以下地点的字母代号:(2分)A、临安B、郾城 南宋形势图 隋朝大运河17、请观察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3分)(1)请将图中相应的字母番号填入横线上:大运河中心洛阳 江南河 (2)和图中的长江、黄河、淮河等河流相比,大运河在走向上有何特点?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唐末的皇帝都是昏庸之辈,生活上极端奢侈,只管游乐挥霍,官僚们又贪污受贿成风,政治黑暗。由于对藩镇和边疆各族战费的支出,官僚机构膨胀以及统治集团生活奢侈等原因,致使府库空虚。为了维持统治集团的需要,政府对人民不断加税,一些地主又把各种赋税以各种形式转嫁到农民头上,加之唐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至唐朝末年,已出现“富者有连阡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大宗十三年(859)十二月。浙东农民在裘甫的领导下发动起义,之后爆发了王仙芝、黄巢起义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这次起义,转战南北,历时十年,严重削弱了唐王朝的统治力量。 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A;违背以上材料表达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C。18、唐朝后期政治黑暗,财政空虚。 ( )19、唐朝末年农民无以为生,纷纷爆发起义。 ( )20、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大起义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 )21、唐末农民起义被镇压后割据势力进一步扩大。 ( )22、907年,朱全忠建立后梁,定都汴梁。 (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5分,第24题6分,共11分2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图二) 图一:唐朝民族形势图 图二:北宋、辽、西夏形势图材料二: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中原王朝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割据分裂局面。第三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历史创新能力培养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尊诚信,虔奉欢盟,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只令三司搬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宋史(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图一与图二分别属于“中原王朝与边疆关系发展模式”中的哪一种模式?(2分)(2)材料三中的“誓书”历史上称为什么?(1分)结合图二,说说辽与北宋签定“誓书”的意义是什么?(1分)(3)从我国古代关系的发展,谈一谈现在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发?(1分)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指南方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主要吃水稻和鱼),或火耕(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用火除掉森林获得耕地)江淮(长江、淮河)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没有受冻挨饿的人,也没有十分富裕的人家)”材料二: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谚曰:苏湖熟,天下足。”材料三: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0998578580.20唐朝392041543.20514852956.80北宋1124076062.90662429637.10(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1分)(2)材料二中的“故都”指的是什么地方?(1分)“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说明了什么?(1分)“苏湖熟,天下足”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材料三中的哪个时期?(1分)(3)材料三的表格反映出南方和北方人口的什么发展趋势?(1分)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5小题6分,第26小题8分,共14分。25、“和为贵,谐为美”,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社会理想。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2分)(2)社会制度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人才参政的制度。(1分)(3)国家与国家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的两个典型事例。(2分)(4)人与自然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通的重大的水利工程。(1分)26、爱我中华的歌词写到:“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是唐朝哪一皇帝说的?(1分)他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什么政策?(1分)请举出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一条史实。(1分)(2)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这一时期哪些少数民族建立了和两宋并立的政权?(2分)(3)元朝结束了五代以来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