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科版_3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科版_3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科版_3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科版_3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科版_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八年级物理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213=26)1. 小平同学观看老师演示如图所示的“烧金鱼”实验时,发现烧瓶里的水已经沸腾了,但是金鱼却安然无恙。于是,他就提出“是不是烧瓶里不同部位的水温度不同”的想法;接着老师就让小平同学用手去摸,果然下方烧瓶壁很凉爽、而上方却很热。小平终于知道了金鱼安然无恙的原因。上述划线部分探究主要经历的过程分别是( )A提出猜想和进行实验 B提出猜想和总结结论C进行实验和总结结论 D提出问题和总结结论2. 这一个月里我们在课堂上学会了许多物理研究方法。下列四个探究实验中,运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 第1题图研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的有关 研究真空不能传声鼓面上放小纸屑,显示鼓面的振动 探究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ABC. D. 3.中国好声音是一档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也是深受观众欢迎和喜爱的唱歌类娱乐节目。在节目中常常听到导师们说:“某某某,你的声音有很强的辨识度,我很喜欢。”这里所说的“辨识度”主要是指选手唱歌时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以上说法均正确4用温度计测量放在室温为25房间中一盆沸水的温度,当温度计的水银面经过28这一刻度时,温度计读数表示的是( ) A房间里空气的温度 B沸水的温度 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 D无法判断 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10题图 5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识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C可能是大雪蓬松而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6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 ) A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 B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 Ca块玻璃内侧,b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Da块玻璃外侧,b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7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然后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直接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甲中水的温度为t以下能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 ) A测出乙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B测出烧瓶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C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D将另一杯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8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 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 209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蒸发只能在液体表面进行,而沸腾是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B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但只能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沸腾C液体沸腾时要吸热,而蒸发时不一定要吸热D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10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 B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C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 D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11某房间里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将甲放在空气中,乙的玻璃泡插入被密封在玻璃瓶内的酒精中,丙玻璃泡用浸有酒精的湿棉花包裹着放在空气中,关于它们的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甲温度计的示数与室温相同 B甲的示数为室温,乙、丙的示数相同,并都低于室温 C甲、乙示数相同,都等于室温 D甲、乙、丙示数都相同,都等于室温12甲声音波形如图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下列图中的哪一幅( ) 第12题图 甲 A B C D13体育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二填空题。(31分)14“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15在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 第15题图_性质制成的,一支用过而没有甩过的体温计,读数停留在37.8,被误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若病人实际体温是36.5,则体温计读数是_;请写出一点有关体温计使用的注意事项_如图所示是某位同学测体温时体温计的一部分,它的读数是_。现在,英美等国家多用华氏温度计,华氏温度计是荷兰人华伦凯特在1709年用酒精制作的温度计他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定为212华氏度,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32华氏度,用表示华氏温度,温度计刻度均匀,每格表示1。请利用这些知识得出体温计的读数也可以记作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6据说,著名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将硬棒的一端咬在牙齿间,另一端顶在钢琴上,通过硬棒来“听”钢琴的弹奏这说明 可以传声;有的渔民利用诱鱼器(一种电子发声器)发出鱼喜欢的声音把鱼吸引到网里,诱鱼器发出的声音是以 作为传声介质的。17妈妈炒菜时,正准备向已预热的锅内倒油,在旁帮忙的张伟同学不小心在锅里滴了几滴水,他看到小水珠落到锅底很快就不见了。小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这个过程是 热的。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 是火焰熄灭后的图片。 第17题图18小张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1)如上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_,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_,这说明音调是由_决定的;(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较小,再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_(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_(选填“变大”或“变 小”),这说明响度与 第20题图_有关。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192016年9月15日晚,“天宫二号”在“长征二号F”火箭的推动下升向太空,请你结合物理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长征火箭是以氢、氧作为燃料的,为了减小火箭的体积采用降低温度和 的方法使气态氢、氧 后储存在燃料室中。(2)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_时要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有大量的“白气”,这是由于水先_后_形成的。20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深处的深度是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 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 第21题图21液体 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应用:饺子放在水中煮,怎么煮都不会发黄变焦,而放在油中炸,过一会儿就会发黄甚至变焦。这一现象表明,油的 比水高。仿照实验室使用的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一个简易的气体温度计,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密封不漏气,瓶塞上面细弯管(细弯管的长度足够长)中有一段液柱若温度升高时,液柱将向_(填“左”或“右”)边移动这个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瓶中气体的_三解答题。(43分)22(7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第22题图(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 ,它说明了声音是由 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2)如图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3)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4)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 。并由此推理可知 。23(4分)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1)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你不选择另一种方案的理由是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后退,直至听不见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所示,则待测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距离较长最长短响度较响较响弱24(4分)干湿泡温度计(湿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如图,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另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不包着湿布。将其放在室内,不包湿布的温度计显示的是室内温度;因为水在蒸发时要 ,所以,包着湿布的温度计的读数要比不包湿布的温度计的读数 ;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差越大,表明空气的水蒸气含量(湿度)越 _。如图,两个相同的炊壶内装有同样多的水,此时都已沸腾。已知炉火的强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都相同,因此,可以判断出:房间甲的气温 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房间乙的气温。 第24题图25(14分)如图所示,是郭明和李华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通过酒精灯对水加热,使水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 (2) (3) (4) (5)(1)此实验除了实验装置图(1)中画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的顺序(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2)中的图 (选填“a”或“b”),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热,但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3)在此实验中,我们需要观察水中发生的变化包括有 等(4)根据记录在图(3)中画出水的沸腾图像(5)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写一种原因)(6)郭明同学在家中观察水壶中的水沸腾时,从壶嘴喷出一股“白气”,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见“白气”,这是由于 (7)给半杯水加热,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4)中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给一整杯水加热,则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选填“a”“b”“c”“d”); (8)实验完毕,小云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是 。(9)小明、小华与小红在同一小组做实验,小明与小华分工合作,小明计时,小华读出溫度并记录数椐,而小红独自计时、读取温度并记录数据他们同时按下秒表并且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小红每次读数都比小华迟6s,在同一坐标系中,将小红和小华所测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5),可以发现,小红的图象在小华的 (左/右)边26(3分)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时间/min051015253545556575温度/10071554535282422222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左右根据描画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情况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_。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 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min。你认为方法_的冷却效果好。27(6分)小明暑假去旅游,曾到海边看到人们用“海水晒盐”,即选取大片的海滩,构建盐田,一段时间后,盐田中的水逐渐变少,粗盐也就出来了。我想,水如果能快点变少,粗盐也就能出得更快。可是水变少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呢?为此,进行了如下探究,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酒精,如图A、B、C、D所示,并测出它们变干所用的时间分别为200s、100s、50s、80s。被拨开的酒精第27题图风一滴酒精DCAB(1)“水变少”的过程其实是物理学中的一种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分析A、B实验,能得出结论。(3)结合上述实验现象及数据,猜想一下,海边盐田应尽可能建在等的条件下。(4)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上图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 (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 “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28(5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汽车防冻液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1)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的目的是_(2)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_(3)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_ 八年级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2016.10一选择题。(213=26)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ACCCCDCACDCBC二填空题。(31分)14 产生 传播 15热胀冷缩 37.8 使用前甩下(合理即可) 37.2 _99.0_ 16 固体 水(液体) 17汽化(沸腾) 吸 甲 18(1)_快_ _高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