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20162017学年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政治试题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1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的之事。播种一种观念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先改变习惯;要改变习惯,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改变观念。这是因为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哲学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的方法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2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改革开放。从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看,材料主要体现了真正的哲学是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真正的哲学源于社会实践,又指导着社会实践真正的哲学是时代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 真正的哲学是检验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A B C D3下列对哲学的派别判断正确的是万物都从火产生,也都消灭而复归于火辩证唯物主义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客观唯心主义 我思故我在主观唯心主义A B C D暗物质(Dark Matter)是一种比电子和光子还要小的物质,不带电荷,不与电子发生干扰,能够穿越电磁波和引力场,是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暗物质实验组得到的实验结果,进一步缩小了暗物质可能存在的区域。据此回答45题。4这里的暗物质是指A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B物质的具体形态 C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D物质的共同本质5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材料揭示了 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B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C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问题 D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6周易记载,“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从 “器”中概括出“道”,体现了A从某一具体领域概括总结最一般的本质规律的过程B用最一般的本质规律指导获取具体领域的特殊规律的过程C哲学是具体科学之基础,是“科学之科学” D具体科学因哲学的发展而发展7给陀螺施加一个外力,使陀螺快速旋转,陀螺就不会倒。高速旋转的陀螺可以保持转轴的方向不变,具有定轴性,是因为A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B静止是有条件相对的C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 D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的 8马克思主义哲学,它包括A.唯物论和辩证法 B.实践论和矛盾论 C.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9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A.实践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102016年6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坚决反对“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哲学上看是因为“乱作为”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不会为”否认意识的直接现实性“不作为”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作为”否认事物是变化发展的A B C D11. 有一种内涵颜值叫“主要看气质”,有一种魂飞魄散叫“吓死宝宝了”,有一种励志情怀叫“洪荒之力”。每一热词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了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B实践是认识的主要来源C意识具有客观物质性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2下列属于意识能动性的有A人口结构变化、老龄化趋势导致储蓄、消费结构变化B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理论推动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发展C面临低碳经济的冲击,全球资源、能源需求将趋于减少D国际经济秩序处于新的转型期,全球经济的复杂性上升13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这警示儿童教育必须 A坚持实事求是 B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C发挥主观能动性 D支持和保护新事物14下列古语与漫画“人与自然”所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D艰难困苦,玉汝于成15随着人口老龄化率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中的人口红利不断消减,我国全面放开 二胎政策。这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多跨一步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真理不断被超越和否定A B C D16右图多跨一步蕴含的哲理是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具有客观性B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具有条件性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真理面前人人平等D是与非的矛盾,只有对立没有统一17. 2015年9月,日美研究人员宣布,在距离地球约100亿光年的宇宙中首次发现了造星运动正趋于停止的星系,并发现星系内很多恒星发生超新星爆发,使作为造星原料的气体被释放到星系外部,这是造星运动停止的原因。在此之前科学界一直未弄清造星运动停止的原因。这表明A认识只有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B认识是个追求终极真理的发展过程C认识是个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过程 D认识客体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具有反复性 18贺知章在天宝三载(公元744年),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写下回乡偶书:“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下列说法中与该诗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山,依旧好;人,憔悴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A B C D19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没有虚空,世界充满着相互差别的存在物,运动就发生在这些存在物的相互关系之中。这说明()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C运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20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A B C D21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的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富”,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的最大亮点。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前进的、上升的 B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事物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22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23求真务实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彼时的“真”不能代表此时的“真”;彼事的“实”不能代表此事的“实”。其中蕴含的哲理是()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真与假或虚与实是交织在一起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事物的运动变化是不可捉摸的A B C D24为解决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起,政府就组织专家对南水北调进行勘察和可行性研究,相继攻克了调水工程中的诸多世界级技术难题。目前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均接近尾期,北京与南阳“共饮一江水”即将变成现实。由此可见()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是顺利开展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人们能够创造条件摆脱规律的制约,造福人类A B C D2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之树常青”、“生命在于运动”,这些俗语说明 A、运动离不开物质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D、运动包括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6、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说明了(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C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27、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物质和运动的关系28、“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29、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襄邑道中有一句诗“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下列与诗句中蕴含哲理相近的是( ) 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 A B C D30、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因势利导,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这表明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互影响、相互决定A B C D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31、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邀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节能减排势在必行,低碳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规律客观性的原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节能减排、低碳发展。(10分)32依据规划,预计“十三五”期间江苏全省铁路干线覆盖全省13市及42县(市),覆盖率达94%以上。省辖市与南京2小时左右通达、与上海3小时内通达。材料一 近10年,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快速发展,跨越了三个台阶: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了时速200-250公里高速列车制造技术;自主研制生产了时速300-350公里高速列车;成功研制生产出新一代CRH380型动车组,并将以此为基础研制时速400公里的CIT400B检测车。材料二 中国高铁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是在控制系统和核心部件方面,还明显弱于德国和日本。针对这一情况,中国高铁将推出适合中国国情、路情的高速铁路设计制造平台,从而实现全面自主化;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实现服务功能、运用维护上的统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自主化、系列化等为目标,打造品牌。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5分)(2)中国高铁在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5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有这样一段生动的描述: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材料二: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元大都外城常有无数商人来往止息,建有许多旅馆和招待骆驼商队的大客栈。旅客按不同的人种,分别下榻在指定的彼此隔离的旅馆,各国商贾辐辏于此,百货云集。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在文明交流互鉴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如今随着中国同欧亚国家关系快速发展,这一“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材料三:“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国家战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目前,全球范围内市场、技术、资源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发达国家试图通过制订新的国际区域经贸安排继续主导世界经济发展。中共中央着眼世界大局提出重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重大战略构想,为打造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海上经济大通道,为振兴我国远洋运输业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1)结合材料一,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在人类与自然关系上认识变化所蕴含的道理。(5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谈谈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应怎样包容互鉴,共同发展。(5分)(3)结合材料三,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对“海上丝绸之路”提出进行简要分析。(10分)对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抓得不够紧,找问题的多,批评教育的少,放松了对分管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教育。对分管部门干部发现的一些违规违纪小错提醒不够、批评教育不力,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作用发挥不够20162017学年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政治答题卷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31、运用规律客观性的原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节能减排、低碳发展。(10分)32(1)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5分)(2)中国高铁在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5分)33(1)结合材料一,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在人类与自然关系上认识变化所蕴含的道理。(5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谈谈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应怎样包容互鉴,共同发展。(5分)(3)结合材料三,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对“海上丝绸之路”提出进行简要分析。(10分)20162017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60分,每题2分)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 CDDBBACDABD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BACBBCCDCBB题号2324252627282930答案ABCDCDBB二、非选择题33.【答案】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违背规律就要受到惩罚。上述材料中由于人的活动违背自然规律,环境破坏、生态危机等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就是证明。规律是客观的,但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选择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实施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就是尊重自然规律,认识和利用规律的表现。34.(1)认识具有反复性。高铁技术的发展受到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解读《GB-T 31304-2014环氧涂层高强度钢丝拉索》
- 婚前房产单方名义购买协议6篇
- 老式钻机转让合同范本
- 拆除房屋合同范本
- 学校互换生合同范本
- 酒吧合作股份合同范本
- 阀块设计合同范本
- 抽水台班合同范本
- 代课教师劳务合同范本
- 啤酒销售促销合同范本
- 2025年初级(五级)健康照护师(五级)《理论知识》试卷真题(后附答案和解析)
- 避孕药具宣传培训课件
- 大盘鸡的介绍
- 锂电行业仓储管理办法
- 《老年康体指导》课件-项目一 运动健身活动健康评估
- 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及预防
- 2025年新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课件
- DB11T 2423-2025 城市道路挖掘与修复技术规范
- 头颈部肿瘤护理指南
- 人教版 三年级 数学 上册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第1课时 观察物体(1)》课件
- 2025年党建工作应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