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 苏教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 苏教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 苏教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 苏教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 苏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邹忌讽齐王纳谏【广东省广州市】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10分)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朝服衣冠,窥镜 朝而往,暮而归B客之美我者 环而攻之而不胜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及鲁肃过寻阳D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愿为市鞍马 10把“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虽然邹忌的妻子、小妾、客人都是在夸赞他,但是他们夸赞的原因是不一样的。B邹忌讲究劝说策略,由己及君,设喻说理,巧妙地使齐威王接受了自己的谏言。C齐威王用上、中、下三种不同等级的奖赏来激励大家提意见,取得了很大成效。D齐威王政令刚出,很多人当面谏言,后来则间接提建议,一年后无人再进谏了。【答案】9A【解析】A项早晨;B项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C项过错/到;D项名词:集市/动词:买。本题考查的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虚词的用法、词类活用等知识点,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善于积累总结这些特殊词语的解释和用法。10第二天,徐公到(邹忌家)来,(邹忌)仔细观察了一下,认为自己长得不如徐公好看。 11D 【解析】“间”是偶尔的意思,表示偶尔有人进谏,此句理解错误。【广西贺州市】三、(一)文言文阅读(13分,11-13题,每小题2分,共6分)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1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长,这里指身高B徐公来,孰视之 孰:同“熟”,仔细C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私:偏爱D闻寡人之耳者 闻:听说1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苟全性命于乱世B谓其妻曰 专其利三世矣C上书谏寡人者 陈胜者,阳城人也D齐国之美丽者也 客之美我者13下列对本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窥镜”,“服”“窥”这两个细节动作,生动地揭示了邹忌自我欣赏的内心活动。B写齐王,惜墨如金,只一个“善”字,既表达了齐王对邹忌的赞同和纳谏的诚意,又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矜持和尊贵。C本文叙事简洁、剪裁巧妙,详细描绘了齐王受蒙蔽的情况,邹忌比美进谏、齐王纳谏施政以及纳谏结果等内容则略写。D本文与“三”有关的信息非常丰富:邹忌问的人物有三个,人物答语有三次、心理有三种,齐王受蒙蔽情况有三层,进谏情况有三种,进谏进程有三个,奖赏有三个等级等。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2分) 15请举一个我国历史上关于进谏或纳谏的事例,并分享一次你生活中成功劝说的经历。(3分) 【答案】11D;12A;13C14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满一生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15魏征多次成功劝谏唐太宗。鲁庄公采纳曹刿意见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比干力谏商纣王失败被剖心而死。(1分)说清成功劝说经历,表达流畅即可。(2分)【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三、【古文阅读】(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注释】侍臣:身边的大巨。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令陕西西安市)。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孜孜:勤恳的样子。稔(rn):丰收。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时时而间进 故夙夜孜 12翻译下列语句。(4分)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分) 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2分) 13甲乙两文谈论的都是治国问题,甲文中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 。(用自己的话表述)(2分)【答案】11间进:偶然进谏夙夜:早晚,这里是从早到晚的意思。评分标准:(2分)每个词语解释准确得1分。12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帝王能做到淸静,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评分标准:(4分)每小题2分,要求翻译准确,语言流杨。13甲: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或:善于纳谏)乙:治国以民为本,要让百姓安居乐业。评分标准:(2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参考译文】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当年刚刚平定京师,宫中的美女、奇珍玩物,没有一个宫院不是满满的。可隋炀帝还是不满足,横征暴敛搜求不止,加上东征西讨,穷兵黩武,弄得百姓无法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见到的。因此我每天从早到晚辛勤努力、毫无厌倦,只求清净无为,使天下不生事端,从而做到徭役停罢,五谷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国好比种树,只要树根稳固不动摇,就能枝繁叶茂。君主能够实行清净无为,百姓怎会不安居乐业呢?【湖南省株洲市】三、(一)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臣之妻私臣( )时时而间进( )20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皆以美于徐公。(2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3分) 21用常情常理衡量,文中齐王纳谏令下达之后的叙述,有夸大事实之处,请找出两处。(用原文回答)。(2分) 【答案】(一)19(2分)偏爱(1分)间或、偶然(1分)20大家都认为我比徐公美。(2分,译错一个字扣1分)满一年之后,即使想要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3分,译错一个字扣1分)21(2分)要点:门庭若市;无可进者;皆朝于齐。(一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山东省济宁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1分)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 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孰:仔细 B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蔽:缺点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指责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间:间或,偶然11下列句子中,加点“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A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B相与步于中庭C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D万钟于我何加焉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3阅读下面的短文,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3处)。(3分)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以闺房小语破之快哉!(选自古文观止) 【答案】10(2分)B11(2分)D12(4分)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美?”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13 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以闺房小语破之/快哉(3分) 【云南省】三、(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2分)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5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悟出了怎样的道理?(3分) 16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我们能从齐王身上学到什么?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3分) 【答案】13(2分)通“熟”,仔细;受篆蔽(蒙蔽)14(2分)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关丽。 (2分)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15(3分)而对复杂的社会,人很容易受蒙蔽,要辨别真伪,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16(3分)一个人要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赞关或批评,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浙江省宁波市】三、(三)(18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战国策齐策一)【乙】伏伽曰:“臣闻性相近,习相远。今皇太子诸王左右执事,不可不择。大抵不义无赖及驰骋射猎歌舞声色慢游之人,止可悦耳目,备驱驰,至拾遗补阙,决不能也。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帝大悦,即诏:“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朕惟寡德,不能性与天道,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无所讳。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二十八)【注释】伏伽:孙伏伽,唐初大臣,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子姓:子孙,子孙辈。僚友:指官职相同的人。帝:指唐高祖。1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15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齐王下令后,当面讽刺齐王者可以接受上等奖赏。B齐国和燕、赵、韩、魏打仗,最终战胜了这些国家。C“不义无赖”及“慢游之人”,只可用来愉悦耳目,以供骑马奔驰。D孙伏伽指出唐高祖的过失,无所避讳。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5分)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 17劝谏有多种方式。邹忌委婉劝谏,通过家事、国事类比得出了 的结论;孙伏伽直言进谏,通过分析今世前朝希望唐高祖 。(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18联系上下文,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分析齐威王和唐高祖这两个人物的共同特点。(4分)王曰:“善。”乃下令 大悦,即诏 【答案】14(3分)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15(2分)D16(5分)一年以后(过了一年),即使(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