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5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案预习目标: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2.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3.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使用说明:依据学习目标进行预习,完成以下内容。 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以备讨论。【课前自学园地】一.物质循环概念:(记住)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 等化学元素,不断的进行从无机环境到 ,又从_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二实例碳循环(了解)1.形式: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和碳酸盐。2.形式: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 的形式循环。3.流动与物质循环的渠道是相同的即 。4.循环的特点 和具有全球性。能量流动的特点 、 。三与社会联系温室效应(理解)1.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 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度,与通过生物的 和 作用而把碳释放到大气中的速度大致相同。2. 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 的平衡,使大气中 含量迅速增加造成的。四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理解)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 ,二者是同时进行,彼此不可分割。能量的 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 等过程。物质作为能量的 ,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 ,使物质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五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步骤 【课前自学检测】1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特点是( )A单向的 B逐级递减的 C往复循环的 D快速运动的2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形式主要是( )A碳酸 B碳酸盐 C二氧化碳 D碳水化合物3碳元素从生物群落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不包括( )A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B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C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D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4下列不是温室效应形成原因的是( )A煤和石油的大量燃烧 B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的平衡被打破C气温升高,加快极地冰川的融化 D大气中的CO2含量过多 你在预习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请写在下面: 高一生物BCA教学案主备人:闫淑芹 审核人:王强 使用人:_ 使用时间:_ 课 题 第5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型新授课 学 习目 标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2.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3.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学习重点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学习难点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C案反思提升使用说明:将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同桌交流,用红笔做好标记。小组交流,总结本组内的看法和观点,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示和点评。 按照互动要求,及时思考,展示到位,认真点评。【课堂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实例碳循环1观察课本P 101图511碳循环模式图,结合课本思考讨论下列问题碳在自然界以什么形式存在?在无机环境中: 在生物群落中: 碳循环过程中,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有哪些? 碳从生物群落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又有哪些?循环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 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 形式沿着 流动的。在碳循环过程中,对物质转化必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有哪些?2根据上述讨论结果,请将下面各种成分分别用箭头连接,并标注其生理作用名称大气中的CO2库化学燃料动物植物微生物练习1:若下图表示的是碳循环示意图,请回答字母代表的含义。ABDC 拓展:若图中ABCD代表的是生态系统的成分,与上题有何不同?总结:请说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概念并分析其要点生态系统是指 ,物质指 ,循环指 。特点: 3.与社会的联系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引起的,思考讨论引起大气中CO2过多的原因主要有哪些?缓解措施可以从哪两个大的方面来考虑?合作探究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要求:阅读P10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请讨论完成下表: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形式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特点范围生态系统各营养级过程沿着 单向流动在生物群落和 之间循环联系化学燃料大气中的CO2生物群落练习2、碳是生物圈物质循环的最主要部分,下图是碳循环过程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随着工业的发展,过程的加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节能减排主要是控制该过程B.参与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可以增强过程,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D.过程中,都伴随着能量的循环转移、利用和释放合作探究三: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项目案例1案例2实验假设微生物能分解落叶使之腐烂微生物能 实验设计实验组对土壤 处理A烧杯加入淀粉糊和30mL土壤浸出液对照组对土壤 处理B烧杯加入等量淀粉糊和30mL蒸馏水自变量土壤中 土壤中是否含有 的微生物实验现象在相同时间内实验组落叶腐烂程度 于对照组AA1A2BB1B2结论分析土壤浸出液中的微生物能分解淀粉【本节知识小节】完成下面有关能量流动与碳循环关系的概念图。 【课堂自我检测】1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物质指的是( )A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B. 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和核酸C组成生物体的各种有机物D. 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元素2.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与生物群落的哪些活动有关(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A.B.C.D.3.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转化必不可少的生物因素是( )A.绿色植物和动物B.绿色植物和微生物C.动物和微生物D.微生物或绿色植物4.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个主要功能 B.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密切联系、相互依存 D.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的5.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 与、有关的生理过程是 。(2) 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 。(3) 大气中CO2的来源有动植物的细胞呼吸、 、 等。(4)2001年2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专家警告说,这种温室效应将使全球每年因气候变暖而造成的损失达到3000多亿美元。为了防止CO2在大气中含量的上升,可采取哪些措施?(写两条) ; 。【课后延伸训练】 A案使用说明:课后利用自主时间对课堂内容进行回顾和反思,力求全面掌握知识内容。明确知识体系,并标注和记录疑难问题。小组成员交流学习体会,就存在的困惑向其他同学请教,对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问题卡请教老师。 独立完成作业。1在局部地区的暴雨会使提供特定生态系统的氮、磷、钙的量受到限制,而提供给该系统的碳量很少出现这一问题,其原因是( )A生物体不需要多少碳 B植物用阳光和水分就能制造自身的碳C植物能很好地吸收土壤中的碳 D氮、磷、钙来自土壤,碳主要来自空气2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 )A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复杂过程 B是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的逐级递减的全过程C在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的生物体内的反复循环运动D在生物圈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循环运动3.解决全球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种植夹竹桃等能大量吸收CO2的植物 B进行人工降雨 C控制CO2的排放 D减少氟里昂制品的使用大气土壤中的生物植物动物bagdcef4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其碳循环如右图所示,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夏季,ab+c+e B秋季,e+fc+f5.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1和2包含着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 B3代表的是自养生物C代表光合作用,代表呼吸作用 D4中包含了大气中的CO2库(选做)6.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简明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图中 (填图中字母)所表示的 作用来实现的。(2)图中A、B、C过程都是生物群落中的碳回到大气中的过程,实质上都是表示生物的 作用。(3)从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进行A过程的生物属于 。(4)“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图中 过程加剧所导致的。(5)1997联合国签署了有关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这是基于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具有 的特点。课外阅读:生物富集现象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向生态系统排放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并通过富集作用积累在食物链最顶端的生物上(最顶端的生物往往是人)。生物的富集作用指的是:生物个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导致生物体内该物质的平衡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有毒有害物质的生物富集曾引起包括水俣病、痛痛病在内的多起生态公害事件。生物富集对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也有重要影响,例如美国的国鸟白头海雕就曾受到DDT生物富集的影响,1952年1957年间,已经有鸟类爱好者观察到白头海雕的出生率在下降,随后的研究则表明,高浓度的DDT会导致白头海雕的卵壳变软以致无法承受自身的重量而碎裂。直到1972年11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肥正规品牌策划活动方案
- 2025年新能源企业绿色生产设备升级与节能报告
- 2024-2025年太阳能硅片硅碇行业光伏产业政策环境与机遇报告
- 测试技术基础试卷及答案
- 动作表演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畜牧专业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 第2课数据分析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青岛版2024第三册-青岛版2024
- 动物救助应急预案(3篇)
- 旅游文化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第16课 创造改变生活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心理健康苏教版四年级-苏科版
- 《MRO系统简介》课件
- 第五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形势与政策(讲稿)
- 秦岭科普知识
- 律所销售培训
- 《质谱分析方惠群版》课件
- 护理专科建设与发展
- 急性脑卒中课件
- 月度财务分析报告(3篇)
- 2025年10月自考15040习概押题及答案
- (人教版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各课导学案(含答案)
- 2024年浙江省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值班员职业技能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