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难易度文化的内涵与特点1、2、3、4、7、8易、中、中、中、中、中文化的形式4中文化的社会作用5、13易、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6、7、8、9、10、12、13、14易、中、中、中、易、中、中、难文化与综合国力10、11、12、14易、中、中、难一、选择题1.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可谓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但对他的家书无论是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推崇备至。他的家书不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更是一部蕴藏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智慧书。下列对曾国藩家书理解正确的是()A.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C.文化是物质力量,可以转化为精神力量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解析:D“他的家书不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更是一部蕴藏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智慧书”,表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符合题意;A说法过于绝对;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但是必须通过实践活动,B、C说法错误。2.(2016河北三市七校第二次联考)“枫桥月,灞桥柳,一声珍重离家走;跨四海,闯五洲,长路漫漫挽难回首;相思豆,连丝藕,梦里常在画中游,黄土地,绿田畴,画中美景不胜收”。诗词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精神活动与物质载体紧密相连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A.B.C.D.解析:D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影响人的特点。题中诗词以客观事物寄托精神世界,说明精神活动与物质载体紧密相连,符合题意;题中诗词的寓意在于家乡对游子的持久影响,符合题意;材料没涉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及文化与实践的关系,与材料无关。3.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该考古发现佐证了()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A.B.C.D.解析:C本题考查文化的产生和特点。从悬棺岩画中可以看到各种实践活动的场景,说明了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依赖一定的社会实践,故正确;文化产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悬棺文化的魅力是通过悬棺岩画展现出来的,所以正确;本身错误,精神文化能否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看它是否正确反映社会的经济、政治;错误,文化的价值要因时而变。4.多明戈的高亢美声、巴西人的热情桑巴、“非洲脚印”的鼓点、柔美的江南“茉莉”、曼妙的侗族大歌、多彩的羌族文化,舞台表演、街头巡游、广场活动、音乐、舞蹈、古典、时尚等,这些艺术形式充分说明()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A.B.C.D.解析:A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和形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形式,给人的感受也各不相同,符合题意;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说法错误;材料不涉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排除。5.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立志成才。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一现象,准确的是()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的成长具有深刻影响B.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D.文化作为精神力量,促进个人的成长解析:A本题考查文化的社会作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属于优秀文化,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立志成才体现了优秀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的成长有积极的影响,A符合题意;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B说法错误;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C、D两项说法过于绝对,忽视了文化的消极影响。6.(2016福建漳州二模)中国作家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获得科幻界至高殊荣雨果奖。有国外媒体认为,三体的出现说明“中国人现在越来越多地从全人类的视角来思考世界,而不是仅从本民族的视角也许这与中国社会的快速工业化有关,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关心人类从哪里来、现在何处以及将往哪里去等问题,开始关心人们居住的星球以及整个宇宙的命运。”这一观点体现了()A.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B.经济发展是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交融的基础C.本民族的文化理念存在于世界的文化理念之中D.世界的文化理念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理念共筑解析:B本题考查经济发展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材料强调工业化推动了分析问题视角的变化,体现了经济发展对文化发展的影响,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A与材料无关;文化既有民族性,也具有世界性,而不是一方包含另一方的关系,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各民族文化理念共筑世界文化理念的问题,排除D。7.河北献县发现的唐代古墓,出土了三彩执壶、白瓷碗、铁熨斗、黑釉灯盏等器物,反映了唐代人的富足生活。该发现佐证了()文化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精神产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文化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A.B.C.D.解析:D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的特点。文化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是说文化的发展并非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材料中没体现这一点,故排除。材料也没有体现文化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故排除。材料中“三彩执壶、白瓷碗、铁熨斗、黑釉灯盏等器物,反映了唐代人的富足生活”体现了唐代人的富足生活是依托这些器物反映出来,故选。同时在那个朝代就有这么丰富的器物,也体现了。8.(新题速递)由于受近些年互联网营销模式产生的低票价的影响,我国的电影市场得到巨大发展。截至2016年10月8日,2016年国庆档的电影票房收入15.8亿元,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这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 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A.B.C.D.解析:A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电影作为精神产品伴随互联网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其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所以符合题意;材料中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并没体现政治与文化的关系,所以排除;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对经济的反映,错误。9.19世纪中叶,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缅因州关于反奴隶制的大讨论,激发了比彻斯托夫人的创作动机,写出了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小说。小说在美国民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为美国废奴运动赢得200万同情者和支持者。材料体现了()经济、政治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思想运动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文学作品可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A.B.C.D.解析: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错误;文学作品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中“直接”说法错误;正确切题。10.习近平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创作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能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是因为()A.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B.文化能够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C.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D.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解析:B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重视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反作用,B说法正确;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而非决定因素,排除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C说法错误;优秀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D说法错误。11.国家存在三个层次:三流国家输出产品,二流国家输出标准和规则,一流国家输出文化和核心价值。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和成功运行,使得我们推销中国高铁特别有底气。材料告诉我们,在我国高铁输出中应该()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嵌入中国标准和规则,注入中国文化和核心价值打造高铁国家符号,提高国家软实力将中国文化和核心价值融入其中,进行文化渗透A.B.C.D.解析:C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我国高铁输出中应该嵌入中国标准和规则,注入中国文化和核心价值,打造高铁国家符号,提高国家软实力,符合题意;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中的“文化渗透”是错误的。12.近年来,中文图书版权输出成果进一步扩大,对世界的影响力逐渐增强。这一成就说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了文化生产力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在创新和发展中实现传播和交流文化产品“走出去”提升了文化实力和竞争力A.B.C.D.解析:D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材料中“中文图书版权输出成果进一步扩大,对世界的影响力逐渐增强”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符合题意;文化体制改革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在传播和交流中实现创新和发展,是错误的。二、非选择题13.(2016河北唐山二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提升消费品品质,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它代表着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取向,一丝不苟、不走捷径的态度,以及对工匠职业本身的敬畏和信仰。其核心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重拾缺失的工匠精神,对推动中国经济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升级,使“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工匠精神在推动“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中的作用。(2)请以“发扬光大工匠精神”为主题,设计两句公益广告词。(每句广告词不超过14个字)解析:第(1)问考查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问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明确工匠精神是一种文化现象,二是明确“制造”既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实践活动。据此,可以考虑从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文化与实践活动的关系角度入手回答。第(2)问要注意围绕三点进行作答,一是核心是“发扬光大工匠精神”;二是“公益广告词”,应具有宣传鼓动性;三是字数限定。答案:(1)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工匠精神是助推制造业升级的精神动力。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工匠精神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起着重要作用。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工匠精神推动劳动者树立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生产优质产品。(2)例:用一生创品牌、传万代好手艺。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符合题意即可)14.(2016河北石家庄一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目前,我国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良好的文化交流关系,全方位的对外文化交流的新格局已经形成。2016年1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埃及总统塞西在古老的卢克索神庙广场共同出席中埃建交60周年庆祝活动暨2016中埃文化年开幕式。习近平指出,卢克索是古埃及文明的集中体现,这里的建筑反映出了古埃及人民令人惊叹的智慧和科技水平。中埃都是文明古国,我们有必要加强人文交流,深化民间友好,巩固两国合作民意基础,推动双方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塞西表示,埃方对伟大的中华文明饱含敬意,愿深化两国文明交流,永远做中国真诚的发展伙伴。(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开展中外文化交流对我国的积极影响。(2)请你为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出两条建议。解析:第(1)问考查文化交流的意义。回答本问,既要从文化交流传播对文化发展的影响角度考虑,又要从文化发展对经济、政治、综合国力的影响角度分析。第(2)问要求为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出两条建议,可以从文化传播的途径、手段等角度进行说明。答案:(1)有利于学习、借鉴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促进本民族文化创新,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