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题_第1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题_第2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题_第3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题_第4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2014级高三上学期第1次月考地理试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35题每题2分,共70分)读下图,回答1-2题。1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2上面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则a、b、c、d四处坡度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Aabcd Bacdb Cbdca Dcbad读经纬网图,回答3-4题。3设A、B两地和A、D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S1和S2,则( )AS105S2 BS1S2 CS115S2 DS12S24若A、C两地同时位于晨昏线上,则一年中这种情形会出现(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5某测绘局要绘制新开发镇的平面图,采用2种比例尺绘制,其中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甲图比例尺为130 000,则乙图比例尺为110 000 B甲图的图幅面积是乙图的9倍C乙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比甲图详细 D甲图中1 cm表示的实际距离是乙图的3倍近年来蓬勃兴起的户外登山运动,使许多登山爱好者学会了判读简易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现有两组队员在此活动。回答6-7题。6甲组队员准备在图示地区宿营,为避免突发的山洪,你认为在四地中,最不适宜宿营的地点是( )A B C D7.若乙组队员已经宿营在图中最高处,为了可以互相观测到对方,从安全角度考虑,甲组应该把宿营地选择在图示四地中的( )A B C D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回答8-9题。8.一般来说,图中陡崖顶部与N地的相对高度大约是( )A220米 B270米 C340米 D420米9.下列有关图示区域内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落差最大 B河流流域面积最大C河流冰期最长 D河流水能资源最丰富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0-11题。10右图四图中,能正确表示左图中沿30纬线从1065至107的地形剖面的是11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右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回答12-13题。12该日不同时段的天气状况最不可能的是A8:00 到 10:00 多云 B12:00 到 14:00 晴 C4:00 到 16:00 多云 D18:00 到20:00 晴 13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与下列哪些要素有关( )太阳高度 纬度位置 地势高低 天气状况A B C D14当前科学家仍主要利用地震波的性质对地球内部的结构进行探索,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其地下储有石油的是15以下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人类基本可以直接观测地球内部结构 B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之上C地核的温度很高、但压力和密度很小 D岩浆主要来自于下地幔地球上,晨线和昏线相接时有两个分界点,位于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M,位于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N。图中的折线表示M一年内的纬度变化。读图,回答16-17题。16一年内M最大纬度与最小纬度的差值约为()A47B23.5C94D66.517M为正午、N为子夜的时间段是()AB CD右图为“甲、乙、丙、丁四地12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回答18-19题。18甲、乙、丙、丁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乙、丁、丙、甲B甲、乙、丙、丁 C甲、丙、丁、乙 D 乙、丙、丁、甲19甲、乙、丙、丁四地中,肯定位于西半球的是()A丁和乙B甲和乙 C丙和丁D甲和丙三地同学共同开展一个“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在当地时间10: 00-14:00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根1米长的杆的影子长度,并将所得数据绘制成图。下图为6月22日三个地区同学所提供的观测结果读图回答20-21题。 20甲、乙、丙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乙、甲21当乙地测得该日杆影长最短时,丙地所在时区的区时是A5时 B7时 C17时 D19时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表。据此回答22-23题。时间地点当日次日日出日落日出日落9:0023:008:5823:027:1918:417:2018:405:4018:485:3918:4922.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B CD23若地为北京,则此时()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下图是北半球局部日照图,AB为晨昏线,纬线BC弧度为90。图示区域恰好全部为8日。读图,回答24-25题。24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A7日6时 B7日18 时 C8日6时 D8日18时25此日,沈阳市居民观测到日出、日落方向为A东北方,西北方 B西北方,东北方 C东南方,西南方 D西南方,东南方假设海洋中有甲、乙两个小岛,读图回答26-27题。26关于甲、乙两岛日落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岛上的居民不可能比乙岛先看到日落B甲岛上的居民有可能在当地的冬至日前后,比乙岛先看到日落C乙岛上的居民即使在12月22日前后,也比甲岛上的居民先看到日落D在一年中,甲岛上的居民先看到日落的时间远比乙岛多27影响甲、乙两岛日落时刻差异的因素有( )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太阳直射点位置 地形、海拔 当地人的作息时间A B C D观察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虚线圆圈表示极圈,晨昏线此刻正好与该虚线圆圈相切,相邻经线间经度差相同。读图,回答28-29题:28.对于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A这一天昼长24小时 B此刻地方时为正午12时C太阳即将在1小时后升起 D经度为150E29.若虚线圆圈为70,其他条件不变,则( )A北半球夏半年时间增长 B长江汛期缩短C香港(纬度在229至2237之间)将属于温带范围D南半球的寒带范围扩大,北半球的热带范围缩小下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64W,4030S)拍摄的日出景观图片。据此回答30-31题。30.该图片的拍摄日期最有可能是A1月1日 B4月1日 C7月1日 D10月1日31.拍摄当天,北京的昼长大约是A10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下图为“我国两地某日日出、日落(北京时间)示意图”,完成第32-33题。32.该日最有可能是()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33.地位于地的()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此刻,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N与EP相交于N点,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读图完成第34-35题。34.由图文信息可知()A.M位于N的西北方向 B.悉尼正值少雨的季节C.此季节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 D.这一天甲地日出时刻早于乙地35.图示时刻()A.东经10各地处于夜 B.澳大利亚与巴西不在同一日C.全球属于夜的范围大于昼 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二、综合题(30分)36.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20分)(1)此图以为中心,日期为。(4分)(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分)(3)图中晨线是,昏线是。(4分)(4)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东或西)侧。(2分)(5)E点的地方时为时,C点的地方时为时,乙点的日出时间是时,日落时间是时。(4分)(6)A点的昼长为小时,乙点的夜长为小时。(2分)(7)从甲到乙最短距离的行进方向是() (1分)A.自东向西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C.自西向东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8)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范围() (1分)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37太阳辐射是地表能量的源泉。太阳能利用是能源开发的重要领域。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据表分析,春分日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2分)(2)简要分析在北回归线附近,我国东部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量小的原因。(4分)(3)我国30N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太阳辐射总量大,而气温较低,简述其原因。(4分)高三9月考地理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35题每题2分,共70分)15 BBCDB 610 ADCDC1115 BBDAB 1620 BDACC2125 DBCBA 2630 CABCC3135 DDCCB 二、综合题(30分)36. (20分)(1)南极 12月22日(4分)(2)南纬23.5度 西经90度(2分)(3)AB BC(4分)(4)A、D、E 东(2分)(5)12 18 3 21(4分)(6)12 6(2分)(7)D(1分)(8)B (1分)37(10分)(1)从赤道向两级递减。(2分)(2)我国东部南方地区大致在北回归线附近,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多,对太阳辐射削弱强;而同纬度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气候,天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