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1 鉴赏形象时间:40分钟分值:40分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11分)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庾信注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注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诗作前半篇写中夜操琴、书卷满床的情景,后半篇写白露残月、萤火飘流的秋色,构成凄清孤寂的意境。B“寻思”两句直抒胸臆,不仅有故国覆灭、封侯梦想破碎的叹惋,也有当下不能为国建功的自嘲。C“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自己如同那个可以齐物我、一是非、在轻飘飘的达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一样,梦为蝴蝶、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D“残月”两句由“中夜”暗渡而来,表达出时光流逝而诗人却不能回国辅政尽忠的无限惆怅之情。E“露泣”两句由“新秋”而来,烘托出诗人凄凉哀伤、虚无烦乱的内心状态,用词精切,对仗工巧。答案CD解析C“虽言”“定自”两个虚词是解读的重点,虽然梦为蝴蝶、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无奈自己绝对不是那个可以齐物我、一是非、在轻飘飘的达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通过反用典故,表明“愁”之无可消释。D.“辅政尽忠”属无中生有,此时梁已被灭;这里表达的是时光流逝而诗人却年年如故的悲哀之情。(2)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都使用了“琴”“书”两个意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本诗中的“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是说半夜生起愁思,于是弹琴读书。幽幽琴声响遍屋里,诉说着无边无际的忧愁,满床书卷翻遍,愁思难解。通过“琴”“书”等意象抒发了无法解脱的深广复杂的愁苦、忧思之情。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乐琴书以消忧”是说弹琴读书能获得快乐而消除忧愁,通过“琴”“书”等意象抒发了摆脱忧愁缠绕的官场生活,回归田园的快乐之情。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乐琴书以消忧”虽然都是写“琴”“书”,却和诗人的经历和心情有关。陶渊明是脱离了官场束缚,在琴书中找到了自由生活的乐趣。本诗作者写“琴”“书”,却是要借此抒发满床的书都看遍了,愁思却难解除的凄凉哀伤。白话诗歌心里想着万户侯,夜半却忽然愁绪满怀。悠悠琴声在屋内回响,累累书卷铺满床头。虽然想在梦中化作蝴蝶飞去,自己却不能做到如庄周一样潇洒无羁。如今残月和当初新月一样形状,这个秋天也和以前的秋天仿佛一样。露水如泪水连珠般流下,飘零的荧火虫像破碎的火星般飞舞。虽说乐天知命就可以忘忧,但是我又何时能够不再忧愁呢?二、实用类文本阅读2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问题。(12分)再听一段梅葆玖“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这是京剧大唐贵妃中的一段唱词,也恰唱尽梅葆玖一生:一生为艺,一生为戏。1934年,梅葆玖出生在上海思南路57号“梅宅”,是梅兰芳第九个孩子。梅兰芳原本选定的接班人是第三子葆琪,可惜葆琪8岁患白喉病去世。梅葆玖10岁时,父亲让他试演一段三娘教子,“一看嗓子、扮相都可以”,决定让他继承梅派。被命运选中,梅府最小的孩子不得不收起心来,一边读书上学,一边拼命学戏。13岁,梅葆玖正式登台演出。2016年3月29日,梅葆玖的最后一个生日,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青年学生一起度过。每次大家鼓掌时,他都起立双手合十并微微欠身。这天,最小的梅派男旦巴特尔为梅葆玖演唱麻姑祝寿,梅先生很是高兴。没想到,两天后,梅葆玖因突发支气管痉挛,导致脑缺氧送医院抢救。亲友在他耳边放大唐贵妃,他一度有心率反应。但奇迹没有出现,4月25日上午,梅葆玖病逝,享年82岁。梅葆玖一生培养了49个弟子,他曾说:“我给父亲有了交代,也给了梅派、给了京剧一个交代。”梅葆玖幼年学戏,父亲是名角,但并不亲自教他,而是延请名师王幼卿为他开蒙。梅兰芳看老师教儿子,从来不插手,他对儿子说,老师教你的都是对的。在梅葆玖的回忆里,父亲是一个狂热爱学习的人,每周两次,下午四点以前学习英语。每天请俞振飞先生来,向他学习昆曲。梅葆玖也犹记得,父亲当年追着盖叫天学一个动作,还跟荀慧生学眼神,跟程砚秋学水袖。梅兰芳对佛学也相当有研究,他自创的天女散花,每一个手势无不从佛学中而来。梅兰芳研究服饰学,演出的服装都自己设计,然后让妻子到大栅栏去买料子。他喜爱花卉园艺,据说研究出如何嫁接培植4000多种牵牛花的技术。他还写得一手好书法,并擅长写诗填词梅兰芳教育孩子们,传统的东西要学,西方的东西要懂。见过梅葆玖的人都说,无论是长相,还是做派,他都似足了父亲梅兰芳。梅葆玖讲话的声音轻轻的,但声音的位置偏高,这或许是一个男旦演员常年保存的讲话习惯。那些字正腔圆的语调,听了让人浑身一激灵,仿佛北京的四合院、城墙根儿、老槐树都盛放在那一个字节一个字节上。作为梅家在世唯一活跃在梨园界的孩子,梅葆玖努力扛起梅家这面树起了百年的旗帜。时代发展,传统戏种没落,让年轻人接受古老的戏曲成为梅葆玖常思考的问题。他豁达面对时代的选择,努力让京剧靠近时代步伐。一次和唱片公司合作跨界流行乐坛,录制贵妃醉酒太真外传等唱片,外界有不少物议。但梅葆玖仍坚持有保留地革新:“像太真外传这些唱腔里最传统的东西,我原封不动。”2013年,梅葆玖最后一次在上海登台演出。工作人员感叹:“玖爷西装翩翩但盈盈下拜的模样,真是难以形容的优雅。”梅葆玖先生说普通话、上海话都很好听,尤其上海话用词老派,比如年轻人都已经不会用了的“交关”,他说出来有一种别样雅致。应观众要求给海报、书籍签名,不管多累,他都有求必应。台湾作家陈念萱感叹:见过梅家人,你会懂得什么叫教养。一分来自与生俱来的音色,三分来自家学渊源,而最重要的部分,却是那万金不换的教养与门风。难怪梅兰芳先生会要求梅葆玖,四十岁以前,不许演出贵妃醉酒。梅先生向来主张,生活里的晶莹剔透,才能让舞台上的演出不是表演,而是自然呈现。(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梅兰芳三子葆琪的夭折,继承梅派艺术的重担便落在了年幼的梅葆玖身上。梅葆玖扮相、嗓音俱佳,加之后天的不懈努力,继承了父亲的衣钵。B梅葆玖的长相、做派以及字正腔圆的语调,无不体现出梅派旦角的神韵,他不仅扛起了梅派旗帜,还豁达面对时代选择,坚持有保留地创新。C为让古老的戏曲更接地气,靠近时代,每次演出后,面对观众的掌声,梅葆玖都起立双手合十并微微欠身;只要观众要求签名,不管多累,他都有求必应。D文章以“再听一段梅葆玖”为题,既契合了传主的身份,讴歌了梅葆玖艺术的一生,也表达了人们对一代京剧大师的景仰和深切怀念之情。答案C解析分析有误。面对掌声欠身致意及应观众要求签名,表现的是梅葆玖良好的教养,与“接地气,靠近时代”无关。(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梅葆玖一生为戏,13岁正式登台演出,一生致力于京剧的传承。即便在病危时,也一度对大唐贵妃有心率反映,可见其对京剧的热爱。B梅葆玖的成功,离不开父亲对他的悉心教导和严格要求。梅兰芳亲自为其启蒙,要求其兼学中西文化,在四十岁前不准演出贵妃醉酒。C梅葆玖作为梅派京剧的传承人,没有辜负父亲的殷切希望,很好地传承了梅派艺术。D梅葆玖的优雅气质令人感叹,他最后一次在上海登台演出时,身穿西装盈盈下拜的模样令工作人员感叹。E文章在写梅葆玖的回忆时,提到当年梅兰芳对学习的狂热,吸取不同人的优点,这体现了梅兰芳不耻下问的好学精神。答案BE解析B为梅葆玖启蒙的不是梅兰芳;E.“不耻下问”无依据。(3)这篇传记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梅葆玖的?请简要概括。(4分)答:_答案先天条件优越;从小刻苦学戏;深受父亲影响;颇有儒雅气质;致力传承创新。(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得满分。大意正确即可)解析解答本题,需要先对文章的层次思路进行分析,如文章第三段主要介绍梅葆玖的先天条件优越;第四段主要介绍他从小刻苦学戏;八到十一段主要写他深受父亲影响,颇有儒雅气质;最后主要写他致力于传承创新。层次划分出来,对内容进行概括即可。三、语言基础题组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3分)()2017年1月16日下午,河南环境保护攻坚办公室出尔反尔,再次发出文件取消两天前刚发出的在全省范围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紧急通知。在大中城市为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而提供便利的共享单车行业方兴未艾,但也开始出现了包括乱停乱放等一系列困扰城市管理的问题。吉林市体育局和教育局在2015年底就相继在部分公园、学校浇制出34块冰场,向全社会免费开放,但这些场地还是入不敷出,难以满足广大冰上爱好者的需求。目前农村仍然存在秋收之后在农田里燃烧农作物秸秆的现象,这也给道路交通带来极大的隐患,农村的空气环境也首当其冲。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央视科教频道已经举办了两季诗词大会,大会现场还有备受人们喜爱的蒙曼、康震等老师坐而论道,助解中华古典诗词文化。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A B C D答案D解析出尔反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正确。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正确。入不敷出:收入不够支出,形容非常贫穷。望文生义。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正确。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褒贬失当。别无二致: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不合语境。语境中只有“一场”茶话会。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4月4日,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公布,中国作家曹文轩顺利获得这一世界儿童文学领域的至高荣誉,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蝉联此项桂冠。B中国发射天宫二号的主要目的是为接受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访问,完成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面向长期飞行的乘员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C20年前,马氏“兄弟”因“诚”结缘;20年后,哥俩又因“诚”重聚。马氏“兄弟”的动人故事,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平凡人身上蕴藏的信守承诺、诚比金坚的力量。D近日,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董明珠虽然在上市公司格力电器的职务没有发生变化,但格力“去董明珠时代”的拐点也许就要到来。答案C解析A不合逻辑,“蝉联”多指连任某个职务或继续保持某种称号,与“首次”矛盾;B.“主要目的是为”句式杂糅,删去“为”字,“考核”缺宾语中心语,在句末加“相关技术”;D.语序不当,“虽然”移至第二个“董明珠”前。5阅读下面这则材料,然后概括出主要信息并简要评论。语言要简明、准确。(6分)近10年来,我国电信诈骗案件每年以20%30%的速度快速增长。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电信诈骗案件59万起,同比上升32.5%,造成经济损失222亿元。2016年1月至7月,全国共立电信诈骗案件35.5万起,同比上升36.4%,造成损失114.2亿元。2013年至今,全国共发生被骗千万元以上的电信诈骗案件104起,百万元以上的案件2392起。很多群众的“养老钱”“救命钱”被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有的企业资金被骗,破产倒闭,引发群体性事件。答:_答案(1)我国电信诈骗案件快速增多;(2分)(2)此类案件社会危害极大,给民众的生活和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伤害(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2分)广大民众和企业应该增强防范意识,更应该引起公安电信部门的重视。(2分)解析语段的话题是“我国电信诈骗案件”,从语段数据来看,主要讲我国电信诈骗案件逐年增多。而评论要针对电信诈骗的危害及群众、企业、电信、公安机关各方面的注意事项等。6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有传言称罂粟壳能够提味增香、使人上瘾,滥用罂粟壳便成了每个餐饮企业的“潜规则”。社会上的此类事件层出不穷,食品安全问题一次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餐饮从业者都以牟取利益为先,一旦诚信缺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彻底崩溃。在此我们呼唤诚信,愿人人讲诚信,共建和谐社会。滥用罂粟壳不一定是每个餐饮企业的“潜规则”。_。_。答案示例:不是所有餐饮从业者都以牟取利益为先部分餐饮从业者诚信的缺失不会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彻底崩溃(一处3分,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间消防知识培训课件考试
- 2025年晋升兽医师试题及答案新版
- 2025年科研骨干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及历史事件知识试卷及答案
- 小何妈妈笑了教学课件
- 特色食品知识培训课件
- 特色面知识培训课件
- 特种车辆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车辆应急知识培训课件
- 石棉水泥抗紫外线老化稳定性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3年山东水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全国2023年招商银行招银网络科技校园招聘考试模拟卷3套含答案详解
- YY/T 1745-2021自动粪便分析仪
- MT 220-1990煤矿用防爆柴油机械排气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检验规范
- 燕窝工艺参考
- 班组施工任务单
- 斜拉桥主桥索塔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 钢结构模块化安装施工方案
- 双氧水生产工艺简单简介
- KNS机器参数,干货
- 医院输血科技术人员绩效考核指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