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 思想创新专题复习导学稿(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 思想创新专题复习导学稿(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 思想创新专题复习导学稿(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 思想创新专题复习导学稿(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的思想创新环节一 复习要点1.知道老子和孔子的主要学派、思想等成就。2.知道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3.了解秦朝焚书坑儒的实质。4.知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焚书坑儒的区别与本质。环节二 考点梳理一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1、百家争鸣背景:战国时期, 。 2、孔子:儒家创始人。核心思想是 ,政治上主张 。教育方面主张 ,注重德育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其思想体现在论语一书中。 3、儒家:孟子主张 、提出 思想。 4、墨家:墨子,主张 、提倡节俭。 5、道家:老子主张 ,认为万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著有道德经。庄子主张治理国家要顺应 ,追求精神自由。6、法家: 强调 ,主张社会改革,加强君主专制。二秦始皇与焚书坑儒1、“焚书坑儒”的实质其实是统一思想的运动。2、秦朝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系的需要。3、钳制了当时人们的思想。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环节三:合作探究探究一: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探究二: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本质上有什么相同?探究三:诸子百家中哪些思想主张对于我们现代生活和文明建设仍具有借鉴意义?环节四:课堂作业1.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塞翁失马”的故事,说明了人的祸福可以相互转化,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韩非子2.“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无为而治”反映了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儒家3古人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说明“官风”“官德”对“民风”“民德”起着重要的教化和示范作用。春秋时期倡导“为政以德”“以礼治国”的思想家是()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韩非4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 D仁者爱人5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的“孔子的智慧”被整理成()A 尚书 B论语 C道德经 D左传6墨子思想折射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崇尚和平、追求和谐的积极力量,在当前社会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战国时期,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是()A“为政以德” B“兼爱”“非攻”C“无为而治” D“改革”“法治”7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过紧日子”。战国时期,下列哪一人物曾经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A墨子 B荀子 C孟子 D庄子8在校园文化节的主题演讲会上,小刚同学引用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一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 B庄子 C墨子 D孟子9“百家争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异常活跃的局面。其中强调用“法令、权术和威势”加强统治的学派是()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10“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D.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1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下列选项中,体现了孟子思想的是( )A.“兼爱”“非攻”B.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C.“无为而治”D.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12.考古专家在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漆器屏风上发现了论语,某报刊评论:“可见墓主人刘贺对儒家典籍尤其是与孔子相关的著作特别重视,除了大风气外,个人喜好恐怕也是重要一面。”“大风气”指的是(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尊孔复古 D.“打倒孔家店”13.秦朝“焚书坑儒”,而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本目的是( ) A.压制知识分子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推行法家思想 D.有区别的对待知识文化14.中国流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这种说法隐含有儒家思想被奉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意思。古代中国的读书人到朝廷担任官职的必经途径是学习儒家思想的这种状况最早出现在( ) A.秦始皇时 B.汉武帝时 C.隋炀帝时 D.明太祖时15.“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与“非常之功”是( ) A.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蔡伦改进造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