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一讲 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ppt_第1页
[哲学]第一讲 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ppt_第2页
[哲学]第一讲 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ppt_第3页
[哲学]第一讲 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ppt_第4页
[哲学]第一讲 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与 社会科学方法论 吴育林 第一章 导论 一、什么是社会科学 1、科学体系中的社会科学 18世纪90年代,法国启蒙思想家孔多塞提出“社会科学” 概念。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社会科学逐渐从哲学和人文 学科中分离出来。 社会科学:用可获得的证据(在实践中获得的、在操 作上是可行的)对社会现象(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 过程、人的行为、精神产品和文化等)的研究和系统解释 (概括、界定、分类、解释、理论、定律和模型等)以揭 示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2、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差别 研究对象与目的差异: 社会科学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社会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试图揭示社会行为规律和社 会发展规律,主要从社会结构、社会角色、社会 属性和社会关系等方面来理解人和社会的本质。 它关注的是人类活动在社会系统中的“功能”与“功 效”。 人文学科侧重研究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 ,即人创造的涉及人自身存在及精神寄托的文化 状态。它关注的是人类活动及其结果对人的生存 价值与意义。 研究方法差异: 社会科学:理性分析与经验验证。统计、实验、社会调查 与社会观察、归纳演绎等是其具体方法。 人文学科:心性领悟与直觉感知,理解与阐释。经常使用 意义、价值、理想、情感、人性、人格、善恶、美丑等概 念,以合理地理解、体验人类的精神生活、宗教信仰和文 化世界。 学科差异: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社 会学、心理学等是主要的社会科学;哲学、文学、美学、 历史学、伦理学、艺术、宗教学是主要的人文学科。 学科功能的差异: 社会科学:具有比人文学科更大的直接应用价值与实际上 功效,能够直接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财富。 人文学科:旨在为人类构建一个意义的世界,守护人类的 精神家园,使人类心灵有所寄托、有所依归,为人类的经 济和技术行为廓清终极意义或规范价值取向,为人类的生 存、发展建构一个理想的精神世界。 二、什么是社会科学方法论 1、方法论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方法论:关于方法本身的理论,是一系列有关方 法的理论与学说,是方法的哲学;或者说是与一 定哲学观点和学科理论相联系的,主要探讨研究 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规则、程序等问题, 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 社会科学方法论:用于指导社会研究的一般理论 取向或哲学原理(基本原则、信念和取向),对 社会研究所做的一系列基本假定和规范,用于社 会研究的总体策略和程序。 方法论与方法的区别:方法是收集数据所使用 的具体工具或技术,方法论是指导方法的基本原 则和价值取向等。方法论的立场、取向和价值观 影响并决定经验探究中所用的方法和技术。 社会科学方法论内涵的进一步理解 理论取向或哲学原理:实证主义与阐释主义 。近代以来,哲学研究一直存在着科学主义与人文 (本)主义的对立。表现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 就是实证(解释)主义与阐释(理解)主义的对立 。 19世纪30年代,法国哲学家孔德创立实证主义,经 涂尔干(迪尔凯姆)发展。实证(A现实的而不是 幻想的;B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C可靠的而不是 可疑的;D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E肯定的而不是 否定的)主义认为存在着一个真实的外部世界,研 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是客观的,研究过程和 研究结果不受研究者主观价值观的影响。社会科学 的目标是建立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借助观察和实 验确定社会现象的原因,发现类似自然规律的社会 规律。倾向于定量方法,采取工具性取向,通过测 量和实验去获得“硬数据”(数字形式),而不是 通过访谈和观察获得“软数据”来进行研究。 阐述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狄尔泰、马克斯韦伯, 也可以包括马克思。阐述主义关注社会行动的意 义。它以“移情式理解”为基础,在本体论上反 对基础主义,认为并存在所谓真实外部世界,现 实世界就在“我们(行动创造、思想观念把握) 之中”,它是由多重事实构成的,是一种社会建 构或话语建构。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是 主观的,因此不可能进行客观分析。社会科学的 目标是阐述社会建构的意义,把这些意义再现为 人类行为理论,它要求研究者理解行为的意义, 用文字来阐述社会环境,而不是简单地接受环境 。它倾向于定性研究方法,采取实践取向。关注 普通人如何处理日常事务,试图通过人际互动如 访谈与观察来阐释人们的行为和环境,探究人们 是如何理解现实世界的。 基本假定和规范 方法论所秉持的一系列基本假定和规范是哲学取向的进一步 延伸和具体化。 定量方法基于实证主义立场,其假定和规范是客观性、因果 性、简化论、信度和普遍性等。首先假设整个研究过程是价 值中立或客观的,研究的对象、现象间的关系、研究者与被 研究者的关系都是客观的,研究者能够用严格的测量和控制 等研究程序来确保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其次假定社会现象之 间存在着稳定的因果关系,研究者可以发现这种因果关系, 社会科学最终目标就是做出因果性陈述。再次假定社会现象 能被简化为一系列可观察的变量,通过测量技术把概念简化 为可损人的变量,用数字形式来表示这些概念。最后,测量 工具和数字形式需要符合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测量工具必须 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即测量工具应该始终保持一致性并 测量了所想要测量的东西;研究者能够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 ,把研究发现推广到一个更多的人口,让研究结果具有普遍 意义。 定性方法论采取阐述主义立场,认为研究过程是 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主张通过“移情式理解”来 阐述人们的行为。首先它假定局内人视角,即研 究者能够且要用局内人视角而不是局外人视角来 理解现象,局内人视角要求研究者融入当时当地 的社会情境,成为参与者中的一员,学会从参与 者立场出发来进行观察和思考。其次是假定自然 情景观察和思考的可能性。强调不做任凭操纵和 控制,尽量保持原有的自然风貌,不要轻易改变 研究情境。再次是假定整体性理解,关注复杂的 的人际互动和相互依赖,不能把各种因素简化成 不连贯的变量或线性因果关系。最后假定研究中 的价值中立的不可能性,认为价值和意义无处不 在,价值与事实无法分离,价值一定是研究过程 的一部分。 用于社会研究的总体策略和程序 策略和程序是从动态和操作上进一步具体化方法论的哲学 取向。 定量方法采取演绎策略,采用理论检验的研究路径或程序 :如果某个前提是真实和完整的,而且推理也是正确的, 那么结论必然是可靠的。这就是说,可将某个前提纳入能 提供有效结论的形式中,但是结论不能超出这个前提的逻 辑内容。定量方法主要关注测量和抽样,以某个特定理论 作为自己的研究出发点,根据这个理论,提出相应的研究 假设,通过测量技术使研究假设具体化,再用问卷调查或 实验来收集数字形式的数据,用统计技术来分析数据,从 而验证或反驳所提出的研究假设,并最终确定这些假设所 依据的理念是否正确。因此,理论是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 ,并在经验分析中加以检验。从本质上讲,定量方法论是 一种理论检验程序,采取“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径,从一般 社会理论出发,通过具体的经验证据,来检验理论是否能 够成立。如果经过多次检验,理论都能成立,那么该理论 就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理论。 定性方法强调归纳策略,采用理论建构的研究路径或程序 : 第一,观察和记录所有的事实,不要对其相对重要性妄加 猜测或选择; 第二,对这些事实进行分析、比较和分类,尽量避免使用 假设; 第三,从该分析中归纳概括出这些事实之间的关系; 第四,这些概括还要接受检验。定性方法论关注内容和意 义,收集文字形式数据,采用归纳程序来处理数据。具体 路径是,从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开始,通过人际互动来获得 经验数据,通过对数据的不断比较和分析归纳,从中归纳 出不同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再经过对数据的加工,逐步 提炼出核心概念,归纳出经验性概括,最终形成更抽象的 理论观点。这是从经验事实上升到一般抽象理论的归纳过 程。是一种理论建构的研究程序,遵循“自下而上”的研究 路径,研究之初并没有确切的理论基础,在研究过程中逐 步形成某种理论。 2、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 系统性(2)严谨性(3)实证性(4)价值性 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与发展 1、形成时期(19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 在这个时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断从旧 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科学学科。孔德借 鉴自然科学,将自然科学方法论直接运用于社会 科学,创立了社会学,形成了经典实证主义。狄 尔泰和韦伯反对在人文学科中运用自然科学方法 ,强调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差异,提出了经典 阐释主义。经典实证主义和经典阐释主义的出现 标志着社会方法论的形成。 19世纪50年代,达尔文进化论思想进一步推动了 定量方法论。物种起源一书中系统阐发了生物 进化论思想,他表明,如何通过自然选择来产生新 的物种。达尔文进化论挑战了柏拉图以来有关真理 是固定不变的思想,反驳了“所有现象最终都是由 物理规律所决定的”自然科学还原主义预设。提出 了秩序和变化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某些领域会比 其他领域更有规律性。几乎在同时,统计学之父、 比利时数学家阿道夫凯特勒率先将概率论思想引 入社会科学研究。他认为,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一 样,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性,人们通过计算统计指 标可以揭示这些规律。他首次在社会科学领域提出 大数律思想,并在大数律基础上提出统计学理论, 他认为所有社会现象都是受到大数律支配的。他应 用统计学来分析法国的犯罪问题,提出了“平均人 ”概念、人口特性的正态颁布律,以及“道德素质 ”概念的操作化指标。 19世纪70年代,英国数学家高尔登用统计方法对 人的身高代际遗传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关分析和 回归的概念。1900年,英国数学家、现代统计学 创立者卡尔皮尔逊把生物统计学方法提升为一 般统计学方法论,将概率论与统计学融为一体, 提出了众数、标准差、正态曲线等一系列统计学 概念,并提出了卡方检验法、相关系数等计算公 式。极大地促进了数学量化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 进入20世纪后,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发现更加强 化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定量方法论。美国著名实验 物理学家布里奇曼在1927年发表的现状物理学 的逻辑中提出,凡不能由操作界定的概念都是 没有意义的,并认为,经验主体的操作既是唯一 的、确定的,又是可重复的、可执行的。这就是 后来逻辑实证主义的可验证性原则的思想基础。 2、成熟时期(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定量方法论模式和程序的形成。定量方法基本主 导了社会研究领域。问卷调查方法不断完善,成 为问卷调查方法的全盛期。20世纪40年代,美国 社会哲学家斯托佛和拉扎斯菲尔德改进了统计技 术和研究工具,使问卷调查成为主要的数据收集 方法,并将定量方法论推向成熟。他们所著的 美国士兵、第二次世界大战社会心理学研究 中提出的研究设计、抽样方法、问卷设计和分 析逻辑,成为了当今广泛使用的社会统计研究模 式。 3、当代发展时期(上个世纪70年代后至今) 它的标志性事件是定量方法论与定性方法之间的“ 范式战”,以后作为第三种方法论的混合方法研究 的问世。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 ”,促进科学同生活世界和日常语言的联系,将 研究注意力更多地引向定性研究,推动了定性研 究方法的发展。到80年代,定量研究失去了霸主 地位,定性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不仅有了自 己独有的概念,具体方法,批判理论,而且还有 了比较规范的操作程序。符号互动论、阐释学、 常人方法论、批判理论、女权主义和新马克思主 义理论被视为定性研究方法理论,而访谈、观察 、个人经历和文献法被确定为定性研究方法。促 成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之间谁优谁劣的大争 论,即范式战。这场论战最终促成了90年代开始 的混合方法论的出现。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些国家和地区只重视生 产而忽视了可持续发展,导致了环境、生态 、资源、人口、社会保障、贫困、都市化等 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改进的 研究方法论和方法,过去使用单一研究方法 容易带来偏颇和局限,很难真正全面地了解 事情的真像,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社会 科学方法论出现了两大趋势: 第一是方法取向的多样化。大多数研究者 都认为不论哪种方法,只要适应研究就行。 第二是不同方法论之间的融合。如系统方 法就是定性与定量的融合。 结论 社会科学方法论主要有定量与定性、混合研究 三种取向。定量方法论关注因果解释和确定性等 思想观念,并把它当作唯物主义、经验主义、实 证主义、真实和普遍知识的一个前提条件。定性 研究倡导诸如唯心主义、相对主义、人道(文) 主义、建构主义等思想观念,关注人的理解、文 化价值、意识形态和特殊性知识。混合方法论基 于考虑冲突立场的辩证方法,整合了定性观点和 定量观点,力图提供第三种立场,在辩证实用主 义基础上将智慧与科学整合在一起。混合方法立 场强调多重现实、多元主义、连续性或反二元论 、核实与均衡、对立面均衡、调和、反教条主义 、混合主义、尊重和共存、互补性和整合等思想 观点。 四、科学的预设和本质 1、科学的预设:科学探究的基本信念。 科学预设具有三个特点: 预设是一个起点 预设不能检验也不能证明 预设通常是隐含的,不直接说出来 科学预设可以归纳如下方面: 自然或世界的实在性。研究者必须相信自然界 或现实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它意味着,无论世界 如何呈现出来,人的思维将逐步反映出它的图像 。 自然或世界是统一的。它意味着在相同条件下或 相似的情况下,会出现同样的事情。如果世界缺 乏统一性,就无法理解、解释或认识,研究者也 就无法提出事实、规律或理论。 世界是有序的。科学家相信,自然界存在着某种 秩序。依同样的思维,社会历史也存在着某种秩 序。它意味着同类事物遵循着同样的规律,在所 有的时空条件下以同样的方式出现。由于这种秩 序是持续的和稳定的的,因而所有事物始终都以 有序的方式出现。既然世界是有秩序的,研究者 就可以去发现这些秩序性,从而揭示世界的统一 性。 世界是可理解的。科学研究者认为,在 自然界或世界与人类认识之间是可以穿越 的,人类经过努力,可以解开有序世界之 谜。 世界是有因果性的。既然世界存在着统 一性,那么所有事物必须具有某种合理的 逻辑联系,这种逻辑联系就是因果性。世 界纷繁复杂的现象看似偶然或杂乱,但背 后却隐藏着普遍的因果性。每个事物都有 其存在的理由或原因,在同样的条件下, 同样的原因会导致同样的结果。 2、科学的本质和特点 科学的本质 客观性:科学不依赖于诸如情感、偏好之类的主 观态度,不受任何偏见的束缚。科学对象是独立 存在的,具有自己独立属性。所有科学探索都是 相同的,无论是物理学、化学、分子生物学、社 会学、教育学和经济学,其研究都有一个连续而 严密的推理过程,这个过程基础是预设、方法、 数据和理论的有机结合。 经验性:科学思想必须经过经验实践的严格检验 和证偽。对假设的检验是科学活动的核心,如果 假设得不到证据的支持,就不能称为科学理论。 对理论判定的依据是,它能否比旧理论解释更多 的现象或者回答更多的问题。 追求真理性:科学承认现有的理论不是绝对的, 它是一种试探性探索、近似性解释、需要不断地 加以修正和改进。它强调外部世界存在着诸多不 确定性,承认没没有任何研究能够得出经久不变 的结果。之所以说理论是真实的,是因为人们相 信当下世界是这样运行的,绝大多数科学知识是 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自我矫正性:与时俱进是科学的本性,科学研究 要求无论何时发现了新的事实,就要修正旧的结 论。当然,由于科学经常涉及研究者和利益攸关 者的争论领域,因此,科学积累又是曲折和间接 的,需要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修正。 科学的特点 用系统的事实证据来回答问题。 自洽的知识体系。科学解乏的内在标准是自洽性和相容 性。自洽性即指理论内部无矛盾性,它要求理解和解释上 的融贯一致和自圆其说。相容性即指理论要与相关的背景 知识相一致。 对任何方面都可以质疑。 不断积累和修正的过程。在科学研究中,提出一个问题 或解答一个问题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积 累有两层含义:第一是科学探索是建立在前人研究成果基 础上的,这种积累是一个逐步和渐进的发展过程,其中包 括了革命性的科学突破。第二是科学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 ,科学积累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科学需要在积 累中不断调整或修正有问题的结论。科学的积累性意味着 科学结论的暂时性。 五、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与目的 1、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 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自然科学涉及对物的研究 ,社会科学涉及对人的研究。人是有目的、有情感、有意 志、有心理活动、有行为博弈的主观性倾向的。社会科学 研究者常被视为“积极参与的观察者”,因为他们参与被观 察对象的经历和活动(剧作者和剧中人同构)。由于研究 者对研究活动的参与,因此他们在考察研究对象时,就不 可避免地会影响至研究对象,由此获得的调查数据并不能 完全、准确地反映被研究者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研究 对象在获知研究者的动机和看法后,有可能调整工改变了 自己的意见或行为,作出了与平时不一样的反应,从而影 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有的研究对象甚至会反作用于研究 者,进行行为博弈,使后者或多或少地受到前者看法和价 值观的影响。例如问卷调查时,被调查者可能故意隐瞒或 夸大自己的想法。 很难严格控制社会现象。社会现象和过程通常不 能在严格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因为在人工隔离 和人为操控的条件下很难对人的行为进行充分研 究,在实验室里严格控制人类行为在法律或伦理 道德上是无法接受的,或者因为这种实验花费巨 大的而受到限制或禁止。社会科学会用更复杂的 多变量分析和统计技术来代替实验控制。更为重 要的是,社会现象往往不可重复,很难让社会现 象像自然现象一样在同样的情境下再次发生。还 有,人自身也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人们 所经历的外部环境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会发生不 同程度的变化。基于此,社会科学研究往往采取 与自然科学研究不同的探索路径。 社会研究更关注理论。自然科学研究更注 重数据,社会科学研究更注重理论。社会 科学总是试图说明个人和群体的动机和行 为,以及社会制度对它们的影响等非常复 杂的现象。这些现象往往不能在人为控制 的条件下直接观察到或加以量化。而且具 有某种意识形态和价值倾向性。人类社会 是由不同的利益诉求集团组成的,研究对 象、研究视角和研究结果不同程度地反映 了特定社会集团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 因此,社会科学研究的研究中价值评价很 难有统一的尺度和标准。 社会科学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社会科学 研究往往不能直接控制研究的整个过程, 其研究结果总比自然科学研究结果来得不 确定,社会科学作出推论的“误差范围”要 大于自然科学,其主要原因在于,很难准 确地测量核心概念及其环境因素。在社会 科学研究中,环境因素对人类的思想和行 为有很大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重复 验证”变得十分困难,而“重复验证”是提高 研究结果准确性和理论健全性的关键。 预测社会现象的低准确性。在研究功效上,社会 科学研究对未来预测的精确性不高。自然科学理 论可以用来预测未来所要发生的事情,可靠的理 论应该包含在对未来的预测以及对其原因的解释 。社会科学理论也可以用来预测未来,但更多的 是用来解释过去所发生的事情,发挥诊断和解释 的功能。在社会研究中,理解了过去所发生的事 情包括了解释事情所发生的原因。但是,尽管对 过去事物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预测未来, 但这种预测只是大概的或粗线条的,精确度不高 。例如,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学生在学 习数学概念时常常会出现理解性错误,研究者可 以去研究这些错误发生的规律和模式,以便让教 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并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试题来 弄清学生是否有这样的理解性错误,但却无法准 确预测何时会发生这样的错误。 2、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 描述。 描述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描述性研究 聚焦于“是谁”与“怎样”的问题(如是怎样发生的, 谁牵涉在内等问题),它的重点不在于新话题的探 索,或解释为什么某事会发生,而在于描述事情究 竟何以如此。许多社会研究都是描述性,调查、实 地研究、内容分析、历史比较研究等大部分资料技 术都要用到描述性研究。由于科学观察仔细而谨慎 ,因此,科学描述比日常描述要更精确。描述是在 描绘一个关于“发生什么事”或“何事在进行”或“像什 么情况、什么人或什么事”的图画,它关注于对复杂 事物的了解。如人口普查,就是为了准确地描述一 国的人口特征。定性研究特别需要描述。譬如,人 类学就需要详细研究描述某些前文明社会的特殊文 化。不过,研究活动并不限于描述,研究者通常还 会探讨事物存在的理由及其所隐含的意义。 探索。探索是研究者对所要研究的主题进 行初步的考察或了解。探索性研究是一个研 究系列的第一个阶段。为了获得更充分的信 息以便在后续阶段进行更系统、更详尽的研 究,研究者卞需要开展探索性研究。 探索性研究一般有三个目标: 满足研究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探讨对某一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可行性 ; 探寻后续研究所需要使用的方法。 对研究主题的探索通常有三种情况: 研究者本人对打算研究的问题或现象不大熟悉 、了解很少,如关于大城市的交通拥挤问题,对 于一个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研究来说,可能是一个 没有涉及的领域,是一个新的问题,他可能需要 对此进行一项探索性的调查; 研究者打算研究的现象或问题鲜为人知,或者 很少有人涉及,如对同性恋问题的探索调查,这 个问题在中国大多数地区、大多数人中并不普遍 ,人们对它的了解也很少,对它所做的研究也不 多; 需要着手进行一项大规模的研究。在进行一项 大规模的、内容复杂的调查研究之前,研究者往 往会先进行探索性调查研究,以便规划和设计正 式的的大规模调查了解必要的情况,作必要的准 备。 解释。解释是建立在探索性研究与描述性研究的 基础之上,试图寻找事情发生(为什么以及如何 )的原因的研究。如,描述研究者通过调查可能 会发现有极少部分父母会虐待他们的子女,但解 释性研究者想要弄清为什么父母会虐待自己的子 女。 预测。根据过去和现在的分析研究,探索未来的 发展变化和趋势。 预测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凭实践经验,靠直觉 判断,这是较粗糙的方法,也不够科学,达不到 精确化、数量化的要求;另一种是依据客观的资 料数据和条件,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和掌 握事物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并按事物发展的 客观规律,针对现实的条件和环境,结合丰富的 实践经验,对未来、不确定的事件进行推测与判 断。 科学预测有四类: 总体性预测; 学科预测,预测某些学科的整体发展前 景,目的在于预测某一学科总体发展趋势 ,以便选择有意义的科研课题来保证学科 整体的最优化发展; 专项预测,预测某个学科中的特定研究 项目; 综合预测,把科技预测同相关部门的发 展(如经济、社会)结合起来进行预测, 为决策机构提供咨询、参考性建设和方案 。 科学预测方法有四种基础类型: 直观型预测,在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基础上,依 靠人的经验、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进行预测,如 专家预测、特尔斐法、主观概率等。 探索型预测,假定未来状况仍按过去的趋势发 展,从而来依据历史资料和现有知识去探索未来 发展的可能性,如类比分析法、趋势外推法等。 规范型预测方法,把未来的需要和预想的目标 作为限制条件,来估测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条 件、途径,具体有关系树法、矩阵分析法等。 反馈预测法,这是将探索型预测与规范型预测 放入一个反馈系统中使之相互补充,不断反馈修 正结果的方法。 评估。评估是用社会研究方法对社会行动计划作 出估价,主要用于评定某项计划在多大程度上实 现预定目标,同时还要对具有政策相关性但未曾 预见到的计划后果进行评鉴。评估研究的有效标 准是计划设计同计划目标之间的关系。它常常对 研究设计提出质疑,如提出目标概念化问题,区 分促进和限制计划有效性的各个变量,提出提高 效率的有效措施。评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贯穿 于从找出问题、收集信息、产生可选择的方案、 比较方案、决定最佳的解决办法及策略、实施选 定的方案到最后评估结果的整个过程。评估主要 为行政管理和行政决策服务,所以在各级政府活 动中得到广泛运用,甚至像联合国这类国际性机 构也利用评估研究方法来估计自己的经济援助计 划和其他计划。 六、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常见错误 1、简化论:研究者用个体层次资料来解释宏观层次的对象, 也就是用较低的分析单位来进行测量,而得出有关较高( 或集群的)分析单位的结论。或者是,研究收集了有关个 人是如何行动的资料,但是,却得出有关宏观层次的单位 是如何运行的结论。 案例:某个研究者认为,人的个性是社会发展的原因,如果 一个国家中的个人具有重要成就的个性,那么,这个国家 就会发展。于是,他到世界各地去测量人的个性,最后, 他宣称发现了第三世界贫穷的原因。 错误原因:研究者仅仅通过收集人的个性等微观层次的证据 ,就试图解释社会发展等宏观层次的过程,或者说,来自 于个人这一分析单位的证据,被用来解释社会这一分析单 位的宏观过程。忽视了其他宏观因素,如自然资源的缺乏 、殖民主义的统治、战争、落后的教育与技术等原因。 2、过度概括:把一定范围内收集到的有效证 据推广到有效范围之外。 3、层次谬误:又称生态谬误或区群谬误或体 系谬误。它与简化论相反,是指研究者研 究的是较大的集群单位,而用另一种较小 的或非集群分析单位来作结论。或者说, 研究者在一个较大的集群分析单位上收集 资料,而在一个较小的或非集群分析单位 上来下结论。比如,某位研究者收集有关 大集群(如城市、公司或工厂)的资料, 却从这些资料中得出有关个人行为的结论 。 案例1:在以城市为分析单位调查犯罪现象时,研 究者发现,流动人口多的城市犯罪率大大高于流 动人口少的城市,呈现“城市流动人口越多,城市 的犯罪率就越高”的趋势。如果研究者根据这一现 象得出结论说:“流动人口比非流动人口的犯罪率 高”,那么就犯了层次谬误。因为他的调查资料是 以城市(分析单位是城市)为单位收集的,所得 出的也只是有关城市的结论,而不能是有关流动 人口和非流动人口(分析单位是群体)的结论。 如果要得出有关群体的结论,或者说要用群体的 特征来解释犯罪率,那么就应该用群体作为分析 来进行调查,收集有关群体的资料,如分别调查 流动人口和非流动人口的犯罪情况,分析两者的 犯罪率,再通过比较来得出结论。 案例2:研究者在两个规模相当的小城镇作调查, 发现甲城镇高收入居民的比例超过50,大大高 于乙城镇的比例,同时还发现甲城镇中居民拥有 摩托车的比例也大大高于乙城镇的比例。如果研 究者据此得出结论说,收入高的居民更可能拥有 摩托车,或者得出结论说,居民家庭收入与拥有 摩托车之间成正相关关系,那么就犯了“层次谬 误”。因为研究者并不知道这两个城镇中的哪些 居民收入较高,也不知道哪些居民拥有摩托车。 研究者只知道城镇总体收入分布和摩托车的拥有 量,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