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 第一篇 教材梳理复习 第五单元 世界现代史 第23课时 由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作业_第1页
中考历史 第一篇 教材梳理复习 第五单元 世界现代史 第23课时 由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作业_第2页
中考历史 第一篇 教材梳理复习 第五单元 世界现代史 第23课时 由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作业_第3页
中考历史 第一篇 教材梳理复习 第五单元 世界现代史 第23课时 由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作业_第4页
中考历史 第一篇 教材梳理复习 第五单元 世界现代史 第23课时 由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作业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训练(二十三) 由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基础夯实练|1原创题他的“新”政策猛烈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的规划和科学的实验,他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他”是()A列宁 B斯大林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改革22017无锡“一个超级大国垮了,另一个超级大国被削弱”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的真实写照,这个“垮了”的“超级大国”是()A苏联 B英国 C美国 D法国32017眉山下列属于1991年苏联解体原因的是()马克思主义已经不适应苏联的发展斯大林模式造成苏联社会矛盾尖锐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A BC D4改编题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小雨同学整理的匈牙利改革的资料卡片,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匈牙利改革历史背景: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国民经济失调,社会矛盾激化。改革开始时间:1968年。主要内容:批判个人崇拜,提倡集体主义,大张旗鼓地平反冤假错案。主要特点:将计划调节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在坚持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A历史背景 B召开时间C主要内容 D主要特点5原创题1989年的某一天晚上,正在波兰访问的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接到助手从德国打来的电话:“总理先生,此时此刻,柏林墙正在倒塌。”“柏林墙倒塌”的历史背景是 ()A戈尔巴乔夫改革 B东欧剧变C第二次世界大战 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62017绵阳观察下面的结构示意图,该图反映的主题是()A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B共产主义运动欣欣向荣C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D国际政治格局曲折发展72017滨州二战后,美国凭借超强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发起了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A“铁幕”演说发表 B“欧洲复兴计划”提出C杜鲁门主义出台 D北约建立82017东营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找到了以下三幅图片,他研究的主题是()A美苏两极对峙 B殖民体系瓦解C欧洲国家联合 D世界格局多极化92017岳阳随着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各国在世界格局中能够占据有利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是()A外交策略 B综合国力C国际合作 D军事同盟102017雅安最近,韩美不断推进在韩国部署“萨德” 导弹防御系统,该系统已经推进到与中国近在咫尺的邻国,将对中国形成巨大的潜在威胁。对此中国外交部表示坚决反对,强烈敦促美韩停止有关进程。这表明()A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任重道远B冷战远未结束C美国主导的单极格局已经形成D恐怖主义频发112017南京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体现并推进了这一趋势的主要是()A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B欧洲共同体的成立C两极格局的不复存在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能力提升练|122017宿迁下列是不同时期世界形势示意图。其中能够反映当前世界形势的是() AB C D132017衢州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为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以期实现各国联动式发展。“一带一路”的建设()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结盟体现了当今和平的主题符合沿线各国的经济利益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A BC D142017贵州“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对于苏联解体这个重大历史事件,能够得出的结论有()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A BC D152017宜宾节选当代经济全球化深刻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欧洲联合大事记(节选)时间大事纪要1951年法国、德国等六国签订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联合开始1967年法国、德国等六国签订条约,决定把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1979年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政治联系,协调彼此对外关系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欧盟宣告成立2002年欧元开始在市场上正式流通2004年通过五次扩大,成员国发展到25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走向联合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在范围和程度上日益加深。世界贸易组织应运而生,建立起了一个正式的协调、监督和执行的国际贸易机制;同时,跨国公司发展为六万多家,中国位列世界财富“500强”的跨国公司,从上世纪90年代寥寥几家,迅速发展为2009年的34家。这些企业不仅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更主要的是它们能够根据各地的优势在世界范围内生产,它们在对外投资和世界贸易中不断成长。如,中国的海尔电器,在美国工厂生产的家电已位居美国同行业前列。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当代史等(2)指出中国在哪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的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162017攀枝花社会主义革命和事业是20世纪影响最为广泛的事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1)十月革命爆发于俄国的哪个城市?其性质是什么?材料二1913年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表年份项目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产量(亿普特)39.7922.1334.5544.24历史经济成长历程(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年1921年苏俄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3)概括1921年1925年苏俄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材料三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经济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今天我们在收割那几十年的苦果,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苦果”的根源是什么?为此,苏联付出的最沉重的代价是什么?参考答案1C解析 从材料中“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信息可知这次改革应是赫鲁晓夫改革,为此“他”是赫鲁晓夫,故答案选C项。2A解析 材料中所说的两个超级大国分别是苏联和美国。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苏联这个超级大国垮了。故选A项。3D解析 都是苏联解体的原因,符合题意。不是马克思主义不适应苏联的发展,而是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说法错误,排除含的选项。故选D项。4C5B解析 从材料中“1989年的某一天晚上”“柏林墙正在倒塌”的信息说明是东欧剧变,为此答案选B项。6A解析 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中国改革开放、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反映了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7C解析 本题考查冷战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8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修建柏林墙、北约标志、古巴导弹危机漫画反映的主题都是美苏两极对峙。9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综合国力是各国在世界格局中能够占据有利地位的决定性因素。10A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冷战远未结束说法错误,排除B项;美国主导的单极格局已经形成说法错误,排除C项;恐怖主义频发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11D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在1942年,排除A项;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是在1967年,排除B项;两极格局的不复存在是在1991年,但没有使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12D解析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13D解析 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结盟说法错误,排除;当今和平的主题从题干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选D项。14D解析 苏联解体只是标志着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排除含的选项,选D项。15(1)从经济一体化逐渐向经济政治一体化目标迈进。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西欧国家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2)2001年。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国际投资;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加快了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引领了中国企业融入世界。16(1)彼得格勒。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