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_第1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_第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_第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_第4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内DNA在复制时偶然出现碱基配对错误可能导致基因突变B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物质能改变DNA的结构而导致基因突变C基因突变产生的是等位基因,因此不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D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无关,因此不同种群发生的基因突变相同2如图Z81是某二倍体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Z81A该细胞分裂结束即可进行受精作用B该细胞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C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单体、2个染色体组D正常情况下,B、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不可能是X染色体3下列变异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A染色体上增加了某个相同片段B染色体上某一段移接到非同源染色体上C染色体上某基因缺失100个碱基对D染色体上某片段发生180颠倒4将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幼苗(品系甲)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植株(品系乙),将品系甲、品系乙在同一地块中混合种植,在自然状态下繁殖一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品系甲植株自交后代出现高茎和矮茎植株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由品系乙产生的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C品系甲、品系乙混合种植后,产生的子代中有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D品系甲和品系乙存在生殖隔离,属于不同物种5若甲乙表示由甲一定能推理得出乙,则下列选项符合这种关系的是()A甲表示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乙表示非等位基因都能自由组合B甲表示母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在无变异的情况下,乙表示儿子也患有此病C甲表示某生物为单倍体,乙表示该生物体细胞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D甲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的姐妹染色单体上有等位基因,乙表示该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6某雌雄同株的植物的花色由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控制红色,a控制白色。某杂合的红花植株,经射线处理后2号染色体缺失了一个片段,含有片段缺失的染色体的雄配子不能正常发育,该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白花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了片段缺失,且A基因位于缺失的片段上B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了片段缺失,且A基因不位于缺失的片段上C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了片段缺失,且a基因位于缺失的片段上D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了片段缺失,且a基因不位于缺失的片段上7在三倍体西瓜的培育过程中,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二倍体西瓜(2N22)的幼苗,获得四倍体植株。经研究发现,四倍体植株中有的体细胞含2N条染色体,有的含4N条染色体。下列有关该四倍体植株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能产生含22条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B该植株的不同花之间传粉可以产生三倍体的子代C该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的原因之一是细胞分裂不同步D该植株根尖分生区产生的子细胞含有44条染色体8现用高秆抗病(AABB)品系和矮秆不抗病(aabb)品系培育矮秆抗病(aaBB)品系,对其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F1中虽未表现出矮秆抗病的性状组合,但已经集中了相关基因BF2中出现重组性状的原因是F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发生基因重组C选种一般从F3开始,因为F3才有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品系D通常利用F2的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9有关生物育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可生产的药物有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溶血栓剂等B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C获得无子西瓜和无子番茄的方法和原理相同D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10下列关于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猫叫综合征与红绿色盲的致病机理均为基因突变B两条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物种存在的形式11关于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一个种群中控制某种性状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B达尔文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C基因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从而使种群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D物种之间的捕食、竞争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2某科研小组用面粉甲虫研究人工选择的功效,他们称量甲虫蛹的体重,并选择部分个体作为下一代的亲本,实验结果如图Z8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图Z82A实验者在每个世代中选择了体重最大的部分蛹作为亲本B体重越大的个体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越强C该实验中人工选择的方向与自然选择的方向是相反的D该实验中每一代甲虫的基因库与上一代都有所差异13某海洋研究所在华南沿海发现了两个牡蛎未定种,结合线粒体和基因组分析,命名其中一种为电白牡蛎,电白牡蛎无闭壳肌痕。而分布在辽宁的长牡蛎,它们的闭壳肌痕很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B电白牡蛎与长牡蛎由于存在地理隔离而存在生殖隔离C两种牡蛎形态上的差异说明二者基因库不全相同D电白牡蛎出现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14某种一年生自花传粉植物,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三对性状独立遗传。为选育出能稳定遗传的紫茎抗病矮秆植株,某兴趣小组利用现有的纯合紫茎抗病高秆植株和绿茎感病矮秆植株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然后他们设计了两个方案继续选育。回答下列问题:(1)符合要求的紫茎抗病矮秆植株的基因型是_。(2)方案一:让F2中紫茎抗病矮秆各植株自交,将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从中选出符合要求的株系,选择的依据是_。(3)方案二:让F2中紫茎抗病矮秆各植株与表现型为_的植株测交,从子代中选出紫茎抗病矮秆的植株。该方案_(填“能”或“不能”)达到选育目的。为什么?15杂种优势泛指杂种品种即F1(杂合子)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优于其亲本品种(纯合子)的现象,我国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杂交稻品种即为杂合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农业生产时,杂交稻(F1)的杂种优势明显,但是F2会出现杂种优势衰退的现象,原因是F1产生配子时发生了等位基因_,受精后使F2出现一定比例的纯合子。(2)若水稻的大粒杂种优势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1、A2)控制。现将若干大粒水稻杂交种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相同条件下隔离种植。甲组自然状态受粉,乙组在人工控制下进行严格自交受粉。若所有的种子均正常发育,繁殖两代后的甲组和乙组杂种优势衰退率(小粒所占比例)分别为_、_,该实验的目的是_。(3)若水稻的大穗杂种优势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B1、B2和C1、C2)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都纯合时表现为衰退的小穗性状。若大穗杂交种(B1B2C1C2)自交一代后出现衰退的小穗性状的概率为1/2,则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且_(填“发生”或“不发生”)交叉互换。(4)如果水稻的某杂种优势性状由n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每对等位基因都独立遗传。某杂交稻品种n对基因都杂合,而其后代n对基因都纯合时才表现衰退。该品种(F1)自然状态下受粉,第二年种植时(F2)表现衰退的概率为_,由此推断:杂合等位基因对数越多,F2杂种优势衰退率越_。1A解析 体内DNA在复制时偶然出现碱基配对错误可能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A项正确。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从而导致基因突变,B项错误。基因突变往往是突变为其等位基因,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项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不同种群发生的基因突变不一定相同,D项错误。2D解析 该细胞分裂结束,得到的是精细胞,需经过变形后形成精子,才可进行受精作用,A项错误。染色单体同一位置上的基因一般是相同的,但图中却为B和b,说明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B项错误。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单体、1个染色体组,在着丝点分裂后,染色单体消失,有2个染色体组,C项错误。正常情况下,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已经分离,细胞中有一条染色体是Y染色体,则基因B、b所在的染色体不可能是X染色体,D项正确。3C解析 染色体上增加了某个相同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染色体上某一段移接到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染色体上某基因缺失100个碱基对,属于基因突变;染色体上某片段发生180颠倒,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4D解析 品系甲植株自交后代出现高茎和矮茎植株是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A项错误。品系乙为四倍体植株,由品系乙产生的单倍体含两个染色体组,植株可育,B项错误。豌豆为自花传粉植物,品系甲、品系乙混合种植后,子代不会出现三倍体,C项错误。品系甲和品系乙存在生殖隔离,属于不同物种,D项正确。5B解析 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但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则不能自由组合,故乙应表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都能自由组合,A项错误;若母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则在无变异的情况下,儿子也一定患有此病,B项正确;单倍体的体细胞中不一定都只含一个染色体组,例如四倍体植物的单倍体植株,其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项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的姐妹染色单体上有等位基因,可能是性母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D项错误。6B解析 含有片段缺失的染色体的雄配子不能正常发育,该杂合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白花11,应是雌配子有两种,且比例为11,雄配子只有含a的正常发育,说明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了片段缺失,且A基因不位于缺失的片段上。7D解析 四倍体植株中,有的细胞含有4N条染色体,即44条染色体,则这些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或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22条,A项正确。由于四倍体植株同时含有2N细胞和4N细胞,产生的配子中有的含N条染色体,有的含2N条染色体,所以不同花之间相互传粉,会产生2N、3N、4N共3种不同染色体组数的子代,即产生的后代可能是二倍体、三倍体或四倍体,B项正确。该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细胞分裂不同步,C项正确。四倍体植株的根尖分生区未接触到秋水仙素,所以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仍然是22条,D项错误。8A解析 根据题意,高秆抗病(AABB)和矮秆不抗病(aabb)杂交,F1全为高秆抗病(AaBb),F1中虽未表现出矮秆抗病的性状组合,但已经集中了相关基因(a、B),A项正确。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项错误。选种一般从F2开始,因为F2就开始出现所需的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品系了,C项错误。如果为了缩短育种年限,通常利用F1的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D项错误。9C解析 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溶血栓剂等都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A项正确。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B项正确。获得无子西瓜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而获得无子番茄的原理是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C项错误。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原理是基因重组,D项正确。10D解析 人类猫叫综合征是由染色体片段缺失而引起的遗传病,红绿色盲的致病机理为基因突变,A项错误。两条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B项错误。 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生物进化,而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C项错误。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物种存在的形式,D项正确。11A解析 基因库是指种群中所有个体包含的全部基因,A项错误。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属于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B项正确。基因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使种群中产生了大量的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C项正确。生物的进化是共同进化,捕食和竞争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出现绝对优势种,为其他生物的生存开拓了空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D项正确。12B解析 由图可知,持续选择,甲虫蛹的体重会持续增加,故实验者在每个世代中选择了体重最大的部分蛹作为亲本,A项正确。从停止人工选择的曲线可以看出,甲虫蛹体重下降,故体重越小的个体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越强,B项错误。该实验中人工选择的方向与自然选择的方向是相反的,C项正确。该实验中每一代甲虫的基因库与上一代都有所差异,因为存在选择,D项正确。13B解析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A项正确。由题干信息无法判断电白牡蛎与长牡蛎是否存在生殖隔离,B项错误。两种牡蛎形态上的差异说明二者基因库不全相同,C项正确。电白牡蛎出现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项正确。14(1)AARRdd(2)该株系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3)绿茎感病矮秆不能子代中紫茎抗病矮秆植株是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解析 (1)由题意知,紫茎、抗病是显性性状,矮秆是隐性性状,基因型为AARRdd的紫茎抗病矮秆植株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是符合要求的植株。(2)纯合紫茎抗病高秆植株和绿茎感病矮秆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RRDD、aarrdd,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RrDd,让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紫茎抗病矮秆植株的基因型是A_R_dd,将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如果该株系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则为纯合子。(3)如果让F2中紫茎抗病矮秆各植株进行测交,选择的另一个亲本应该是隐性纯合子,表现为绿茎感病矮秆;该隐性纯合子产生的配子的类型是ard,子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