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doc_第1页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doc_第2页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doc_第3页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doc_第4页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学习目标1、熟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进一步掌握消息文体特点。2、了解伦琴等人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体会诺贝尔宽广胸怀。3、理清新闻的内容、要素、结构,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学习过程一、信息储备,为你开拓文学常识。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学习过程一、抽测二、独学(一)你必须掌握的文学常识和语基1、诺贝尔是( )的化学家,工程师。他在( )和( )方面有100多种发明,但最突出的是发明炸药,被誉为( )大王。2、读准字音,记准字形颁发()挪威()遗嘱()渗透()炸药()仲裁()卓有成就() 3、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遗嘱】【渗透】【建树】【仲裁】【卓有成就】(二)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时间:地点:人物:事件:2.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属于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3、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导语部分,思考:导语交待了哪些内容?主体部分讲了哪些内容?4、速读主体部分,从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三、班级大展示,展示提升(一)文本探究1、课文的主体部分为什么 要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呢?2、课文的主体部分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3、最后一段交代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一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的分离。你觉得作者有什么用意?(二)品析语言,感受魅力再读课文,揣摩以下加点字的含义;1、 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2、 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3、 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四、整理完成导学案,归纳知识要点五、当堂检测 学习拟写一句话新闻1.拟写一句话新闻方法指导:(1)中心提取。提取能反映事实内涵的中心句,这种中心句比较多地存在于导语部分。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新闻材料和语境,适当删减替换。(2)要素概括。新闻一般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包括经过、结果)等五个要素。拟写时可以参照以上要素,按照“什么人(或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加以表述。2.例题分析: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在第十五个“全国助残日”来临前夕,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介绍,作为社会最困难群体,我国残疾人就业状况明显改善。截止目前,全国处于就业年龄段的2500万残疾人中,就业人数已达2193.6万人,其中,城镇已就业残疾人累计达到430.4万人,农村达1763.2万人,1000多万贫困残疾人解决了温饱问题。3.实战训练: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新华社东京 3月14日电 中国政府提供的首批援助物资14日晚抵达日本东京,并将连夜被运送至日本东京北部地震海啸重灾区宫城县。日本当时时间20时46分,从中国上海起飞的搭载首批近百吨援助物资的包机抵达东京羽田机场,为批物资包括12人用帐篷、6人用帐篷、毛巾被、手提应急灯等灾区急需物资。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公使吕克俭和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日中经济室长古谷德郎在机场签字换文,完成任务物资交换。六、学后反思、心得3“飞天”凌空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 2.能够区别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异同。 3.感受我国跳水运动员的风采,增强民族自豪感。背景介绍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发表于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由夏浩然,樊云芳采写。仅540多字的特写,记者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运用动词的新闻经典。30多年了,今天再来读它,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的一样,现场动感十足,是那样的真切感人,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新闻而且具有美学价值,因此作品被评为当年好新闻“一等奖”学习过程一、抽测二、独学(一)你必须掌握的文学常识和语基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优雅( ) 掠过( ) 翘首( ) 屏息( )一刹那( ) 慷慨( ) 哧地( ) 悄然( )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屏息:酷似:慷慨:轻盈: 由衷:如梦初醒:震耳欲聋: 3、新闻特写兼有( )和( )的特点。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差异在于,消息要报道( ),新闻特写则主要描写( )(参看P9面的“什么 新闻特写”)4、你是如何理解文章题目的?试试这些方法(二)整体感知课文1.听读课文录音,思考: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着重抓住什么场面来刻画的? .2.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本文按照什么顺序来 记叙的?能不能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用你的智慧,全力准备交流:1、你的对学准备2、记录下你的需求和新发现三、对学:你的求解第一波(一)文本探究交流1、认真通读课文,探讨:本文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效果?2、除了上述写法,还善用修辞,你能找出来吗? 1、第二段中“轻舒双臂”“轻轻一蹬”“向空中飞去”用词的好处? 2.第三段中“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 “哧”地插进碧波。用词的好处? 三)板出你们的奇思及未解四、组内学及小展:你的求解第二波,你的发挥第一波1、完善大展准备:A、必展内容的完善B;特色内容的完善C:你们的未解呈现五、大展;整理完成导学案,归纳知识要点六、当堂检测1这则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是( )2、本文开篇用( )之动来衬托吕伟的沉静之美。入水后又用( )来侧面烘托。3、赏析下面的句子。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七、学后反思、心得4一着惊海天学习目标 1. 感知文章内容,了解这则新闻的意义。 2.学习作者抓现场特写,铺排有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3.增加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背景透视 舰载机是航母编队实施舰队防空、抵近威慑、纵深打击和战场控制任务的核心装备,如果把航母编队比作一名武士,舰载战斗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把利剑,因此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2012年11月23日正式进行了着舰试飞。 文体知识 1.通讯的定义: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2.通讯的特点: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弱的时间性;描写的形象性;议论色彩较浓。 3.通讯的分类: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特写也是通讯的一种。 学习过程一、抽测二、独学(一)你必须掌握的文学常识和语基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着( )陆 凛( )冽 默契( ) 殚( )精竭虑 镌( )刻 桅( )杆 娴( )熟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镌刻:白手起家:一丝为苟:殚精竭虑:3.通讯与消息有什么别?试试这些方法(二)整体感知课文1、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本则通讯报道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2、围歼-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配方依次记叙了什么内容?3、作者集中笔墨叙写的是什么环节?用你的智慧,全力准备交流:1、你的对学准备2、记录下你的需求和新发现三、对学:你的求解第一波(一)文本探究交流1、精读课文第三、四段,简要分析这两段在文中有何作用。2、这篇通讯在描写战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尽情,小组合作探讨: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呢?4、最后一段重点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二)品味语言,感受魅力读课文18自解段“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同.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试着赏析本段文字。(三)板出你们的奇思及未解四、组内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