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和晕动病的合理用药.ppt_第1页
失眠和晕动病的合理用药.ppt_第2页
失眠和晕动病的合理用药.ppt_第3页
失眠和晕动病的合理用药.ppt_第4页
失眠和晕动病的合理用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章 失眠和晕动病 的合理用药 1 一、失眠的防治 失眠是一种症状而非一个独立的疾病,是指由 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睡眠质量下降。 2 一)失眠的原因 环境因素:强光、噪声; 生活习惯因素:睡前饮咖啡; 躯体因素:躯体疾病 咳嗽、疼痛; 精神心理因素 焦虑、紧张; 精神疾病 焦虑症 、抑郁症; 药物原因 咖啡因、阿托品; 年龄因素。 3 二)睡眠的脑电生理基础 1、睡眠各阶段的脑电图 4 2、睡眠的功能; 3、对梦的解释。 5 4、鼾 1)人为什么会打鼾? 夜间睡眠时,下顎与舌头部位的肌肉 都会放松 , 因此下顎与舌头都会往后 倾 , 造成呼吸道咽喉的部份阻凝 , 所以呼吸时,咽喉带震动而造成打呼, 此现象会因过胖、生病或喝酒而更为 严重! 6 2)打鼾的后果 声音污染-吵杂 日间疲疲倦感 睡眠中断 夜间窒息 许多潜在疾病 7 8 三)失眠的治疗 1、非药物治疗 应注意消除失眠的原因,力求心理平衡, 并结合体育锻炼改善体质、做到劳逸适度 。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酒,忌食辛 辣刺激食物:咖啡、浓茶 睡前半小时不再用脑,在安宁的环境听音 乐、喝一杯牛奶、4050温水洗脚。 9 2、药物治疗 1)非处方药物: 氯美扎酮(芬那露)片:有较弱的安定与 肌松作用; 谷维素:能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稳定情绪 、减轻焦虑和紧张状态; 乙酰天麻素:恢复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的 平衡,具有镇静、安眠和镇痛等中枢抑制 作用。 10 2)处方药 镇静催眠药 大多都有副作用,有的还会产生耐受 性或药物依耐性; 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 只能短时间、间断使用。 11 3)中成药 养血安神丸:首乌藤、鸡血藤、熟地黄 、地黄、合欢皮、黑旱莲、仙鹤草;养血 安神。用于失眠多梦,心悸头晕;口服, 每次6克,每日3次。 脑乐脑乐 静、夜宁糖浆浆、神衰康颗颗粒、 五味子糖浆浆、灵芝胶囊、益脑脑胶囊 、安尔眠糖浆浆等 12 3、其他疗法 1)褪黑素、生长激素 : 适当利用褪黑素,可以改善经常面临时差 变化或昼夜交替工作的人的睡眠质量。 褪黑素(melatonin) 是松果体分泌的光信 号激素。生理性褪黑素浓度升高-降低体 温-促进睡眠。外源性急性给药,直接催 眠。 13 睡眠卫生教育、 刺激控制训练、 睡眠约束、 放松训练 、 强光治疗、 认知疗法等. 14 4、不宜长期使用催眠药! 耐药性; 依赖性; 长期使用催眠药,会出现情绪低沉、 忧郁疲乏等; 并可能积蓄中毒,损害肝脏和肾脏。 15 二、治晕动病药物 晕动病(motion sickness)即 晕车、船、飞机病和由于各种 原因引起的摇摆、颠簸、旋转 、加速运动等所致疾病的统称 。 16 晕动病的发病机制 乘车、船、飞机时不断改变方向、摇 摆、颠簸、旋转、加速运动等 刺激人的前庭器官 超过前庭 器官的耐受度 中枢过强反应:眩 晕、恶心、呕吐、出冷汗、精神不振 及无力等症状。 17 晕动病的防治 发病时患者宜闭目仰卧; 坐位时头部紧靠在固定椅背或物体上 ,避免较大幅度的摇摆; 环境要安静,通风要良好; 同时可选用抗组胺和抗胆碱类药物: 18 晕动病的用药 茶苯海明(晕海宁、乘晕宁):通 常一天服一至三次,每次服1片,每 片50毫克。短途旅行、可在启程前 0.5-1小时服用,长途旅行,每次在 饭前服一片。口服后有思睡及皮疹 等反应。 19 氢溴酸山莨菪碱片:短途可于启程前半 小时服,长途除启程前服用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