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监管.ppt_第1页
餐饮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监管.ppt_第2页
餐饮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监管.ppt_第3页
餐饮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监管.ppt_第4页
餐饮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监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餐饮业食品添加剂 的使用与监管 江苏省卫生监督所 主要内容: l与食品添加剂相关的定义 l餐饮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目的与原则 l餐饮业常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分类 l餐饮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常见问题 l不同餐饮食品中易违法使用的添加剂 l如何加强餐饮业使用添加剂的监管 一、与食品添加剂相关的定义 食品卫生法第五十四条对食品添加 剂的定义: 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 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 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食品卫生法第五十四条对营养强化剂 的定义: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 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 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境外定义) GB 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附录D: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的定义: 指使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的各种辅助物 质,与食品本身无关。如助滤、澄清、 吸附、润滑、脱膜、脱色、脱皮、提取 溶剂、发酵用营养物等。一般应在制成 最后成品之前除去,有的应规定食品中 的残留量,其本身亦应为食品级商品。 加工助剂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质量要求 为食品添加剂规格,如无可用药典、美 国食品化学法典(FCC)等的规格。 二、餐饮业使用食品添加剂 的目的与原则 目的: l增强食品的保藏性、防止腐败变质( 防腐剂、抗氧化剂等) l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防腐剂 、抗氧化剂、营养强化剂等) l改善食品的感观性状(护色剂、香料 、增稠剂、乳化剂、品质改良剂等) l方便加工食品(消泡剂、凝固剂、 稳定剂、酶制剂等) l增加食品的花色品种(着色剂、膨 松剂、增稠剂等) l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强化剂、甜 味剂等) l提高经济效益 使用原则: 符合有关食品添加剂的卫生法律、法规、标准 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营养素不应有破坏作用, 也不得影响食品的质量和风味 不得用于掩盖食品腐败变质等缺陷 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制售假冒伪劣食品 使用食品添加剂后不得分解产生有毒物质 使用的品种、使用范围、使用量必须符合 GB2760的规定 三、餐饮业常使用食品添加剂 的食品分类 n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分类:22类1600余种 (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 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姆糖基础剂、 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 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 剂、防腐剂、稳定和凝固剂、甜味剂、 增稠剂、营养强化剂、香料、其他类) 。 餐饮食品分类 冷荤凉菜类 水产品(生食)类 烹调食品类(分五型) 面点食品类 裱花食品类 现调酒和鲜榨果、蔬汁类 餐饮业烹调食品方式: 煎炸型 烧烤型 炖煨型 蒸煮型 熘炒型 n面制品常用的食品添加剂:酸度调节剂 、抗氧剂、膨松剂、着色剂、乳化剂、 酶制剂、面粉处理剂、水分保持剂、防 腐剂、稳定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 、香料等。复合食品添加剂:蛋糕油、 面包改良剂、馒头改良剂、塔塔粉、泡 打粉、色素、烘焙香粉、烘焙防腐剂、 抗老化剂。 n肉类食品常用的食品添加剂: 护色剂 着色剂 嫩化剂 n油炸食品常用食品添加剂: 抗氧化剂 膨松剂 n烹饪过程常用的食品添加剂: 增味剂 增香剂 肉味香精 n现榨果汁饮料等常用的食品添加剂: 食用香精 食用色素 甜味剂 酸味剂 增稠剂 四、餐饮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 常见问题 nA 包装标识不当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包装标识 或产品说明书上未按照规定标识:品名、产地 、厂名、卫生许可证号、规格、配方或者主要 成分、生产日期、批号或者代号、保质期限、 使用范围与使用量、使用方法等,及在标识上 明确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不标注中文标识 。食品添加剂有适用禁忌与安全注意事项的, 未在标识上给予警示性标示。 常见问题 B超剂量未按照GB2760规定的使用 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制作油条:加矾过量 肉制品:加色素 加亚硝酸盐 最大使用量、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GMP)!非随意使用!残留量。 n相关案件: n2004年10月3日,江苏涟水熟肉制品亚硝 酸盐超标400倍,至98人中毒,1人死亡 。(河南) 常见问题 C超范围未按照GB2760规定的食品 种类使用食品添加剂。 n 二氧化硫熏馒头 n 加色豆腐 n1997年5月吉林白城炒冰中加果绿案。 常见问题 D以次充好将非食品级的添加剂做为 食品添加剂使用。 n工业级 n药品级 n国外标准(美国为2700 余种;欧 洲共同体约400余种;日本为 350种) n 相关事件:2007年3月西安肯德基 滤油粉 使用滤油粉的规范性: 非晶形水合硅酸镁=三硅酸镁 ? 食品工业用助剂? n1996年12月湖北蒲圻某单位食堂加工牛 肉米粉、牛肉面超量使用工业级亚硝酸 盐致14人中毒案。停业、罚款1万元。 常见问题 E 自作主张使用未经批准的食品添 加剂品种。 n枧粉、枧水? 常见问题 E 自作主张使用超出GB2760规定的 食品添加剂品种。 n 2003年8月重庆某单位面筋中加消毒剂 二氧化氯案。销毁食品、罚款37000元。 常见问题 F 以假充真使用非食用化工原料 制作食品。 苏丹红 吊白块 硼砂 溴酸钾 常见问题 G 其它:误用、投毒等。 亚硝酸盐:当食盐 投毒案 疑案:南京1990年XX宾馆中毒案? n误用案: 2003年8月江苏某大学食堂误 将亚硝酸盐作食盐致71人中毒案。罚款 20000元。 n投毒案:2004年5月长春某校蛋炒饭的盐 中被 投亚硝酸盐致116人中毒案。吊证 、罚款13000元。犯罪嫌疑人被刑拘。 五、不同餐饮食品中易违法使用 的添加剂 l冷荤凉菜类: 渍制小菜(瓜条等):着色剂(胭脂 红、柠檬黄等)超量或超范围(诱惑 红、日落黄等)超量使用。 水果冻、冻类:着色剂、防腐剂的超 量(山梨酸等)或超范围使用(苯甲酸等 ),酸度调节剂(己二酸等)的超量使 用。 自制腌菜:着色剂 、防腐剂、甜味剂( 糖精钠、甜蜜素等)超量或超范围使用 。 其它冷荤凉菜:增味剂过量使用(如味 精,成人摄入每次不应超过20g,儿童不 提倡食用) 豆类食品 豆制品:使用非食品添加剂着色( 碱性嫩黄) 日式豆腐、豆花:超量使用凝固剂 (葡萄糖酸内酯、谷氨酰胺转胺酶 )。 凉粉、凉皮:添加非食品添加剂( 硼砂、硼酸)。 面点食品 面点、裱花食品的彩装:着色剂、乳化剂 面点、月饼:馅中乳化剂的超量使用(蔗 糖脂肪酸酯等),或超范围使用乙酰化单 甘脂肪酸酯等、防腐剂,违规使用着色剂, 超量或超范围使用甜味剂。 面条、饺子皮:面粉处理剂超量,甚至出 现使用有毒化工原料硼砂、硼酸。 面点食品 面点:使用膨松剂过量(硫酸铝钾、 硫酸铝铵等),造成铝的残留量超标 准;超量使用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类( 磷酸钙、焦磷酸二氢二钠等);超量 使用增稠剂(黄原胶、黄蜀葵胶等) ;超量使用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 等)。 饺子皮:使用防腐剂乳酸钙;烧麦皮 使用着色剂栀子黄。 面点食品 馒头:违法使用漂白剂硫磺熏蒸。 煮粥:超量使用乳化剂(蔗糖脂肪酸 酯等)。 油条:使用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 铝铵)过量,造成铝的残留量超标准 。 水产品 绿芥茉膏和辣根膏在调制中着色剂( 亮蓝和柠檬黄)的超量使用。 防止虾类变色使用抗氧化剂(4己基间 苯二酚)残留量超标或超范围使用。 即食海蛰防腐剂(山梨酸)的超量或 超范围(苯甲酸等)使用。 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的涨发过程使用 非食品添加剂(甲醛、工业级的火硷 、纯碱等)。 烹调菜品类 肉制品在煎炸、烧烤、炖煨、蒸煮、熘炒过 程中超量使用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类(磷酸三 钠、焦磷酸钠等);其使用复合磷酸盐类还 有增重用。 肉制品加工、烹调过程中使用护色剂(硝酸 盐、亚硝酸盐),易出现超过使用量和成品 中的残留量超过标准问题。 卤制熟食中超量或超范围使用着色剂以及化 工原料(酸性橙)。 烹调菜品类 腐败变质的生肉在烹调加工前用防腐剂 (过氧化氢超使用范围)或工业级的过 氧化氢氧化而改变其感官性状。 有些油炸臭豆腐其表层的褐色为超范围 使用营养强化剂硫酸亚铁,其臭味为超 范围使用漂白剂亚硫酸钠加热分解产生 。 烹调菜品类 烹调豆腐和豆制品前(为提高其氨基酸 的鲜味加)过量加入品质改良剂(谷氨 酰胺转胺酶)。 生豆浆中消泡剂过量使用(高碳醇脂肪 酸脂复合物DSA-5等)或超范围使用( 乳化硅油)。 鲍鱼汁、鱼翅汁中超大剂量加入增味剂 、乳化剂(有掺假、掺杂之嫌)。 现调酒和鲜榨果、蔬汁类 鲜榨果、蔬汁中抗氧化剂的超量 使用(D-异抗坏血酸、植酸等) ;违规使用甜味剂、着色剂、增 稠剂。 现调酒中超量或超范围使用漂白 剂、甜味剂、着色剂、。 六、如何加强餐饮业使用添加剂的监管 n餐饮单位如何加强使用添加剂的管理 食品添加剂的采购:商店、专卖店、生 产厂; 索证:省级卫生许可证、检验合格证或 化验单、放行证书、购货凭证。 进货登记 保管:专人、专库、专柜、上锁。 使用:领用、称量、剩余添加剂的处理 。 过期产品的处理 *小提示 n如何加强餐饮单位使用添加剂的监督 引起重视、列入工作计划 把好源头关:生产单位的许可、产品质 控措施、产品标识等。 重点场所:仓库、初加工、面点、熟食 间 重点环节:索证、保管、使用、人员 重点食品:水发食品、面点、凉菜 n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处罚依据 食品卫生法第九条第一款 第(二)项: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 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 有害的; 第(七)项:掺假、掺杂、伪造,影响 营养、卫生的; 第(八)项: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 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的或者将非食品当 作食品的; 第(十一)项:含有未经国务院卫生行 政部门批准使用的添加剂的或者农药残 留超过国家规定容许量的; 第(十二):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和卫生要求的。 第十一条:生产经营和使用食品添加剂 ,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 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不符合卫生标准 和卫生管理办法的食品添加剂,不得经 营、使用。 第二十一条:定型包装食品和食品添加 剂,必须在包装标识或者产品说明书上 根据不同产品分别按照规定标出品名、 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或者代号 、规格、配方或者主要成份、保质期限 、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等。食品、食品添 加剂的产品说明书,不得有夸大或者虚 假的宣传内容。 n食品安全法 立法必要性 卫生安全 风险评估 n风险评估:危害识别、危害特征的描述 、暴露评估、危险性特征的描述。 n危险性管理 n危险性信息交流 n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 管理的特别规定 n营养条例? n 地方法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