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模拟试题分类解析立体几何1(2007年安徽宿州第二次质量检测文9)设l,m,n表示三条直线,表示三个平面, 若m ,n是l在内的射影, ml,则mn 若m,n且,则mn 若, ,则 若l,m则lm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1 B.2 C.3 D.4NMSCBA2、(2007年皖北协作区联考理科4)已知直线m、n和平面,则mn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A. m,n B. m,n C. m,n D.m,n与成等角3、(2007年皖北协作区联考理科9)如图,在正三棱锥S-ABC中,M,N分别为棱SC,BC的中 点,并且AMMN,若侧棱长SA=则正三棱锥S-ABC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9 B.12 C.16 D.324(安徽省“江南十校”2007年高三素质测试理科)如图,已知正方形的棱长为2,长为2的线段MN的一个端点M在棱上运动,点N在正方形ABCD内运动,则MN中点的轨迹的面积是(A)(B)(C)(D)5(安徽省三市2007年第二次联合质量检测4月理科7)已知直线m、n与平面、,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若 若 若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0B1C2D36(安徽省三市2007年第二次联合质量检测4月理科10)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PBC1,QBC,则D1P+PQ的最小值是A2BCD7(安徽省淮南市部分重点中学2007年高三数学素质测试7)球面上有三个点,其中任意两个点的球面距离都等于大圆周长的,经过这三个点的小圆周长为,那么这个球的半径为( )ABC2D8、10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3,E为DC边的中点,沿AE将ADE折起,使二面角DAEB为60则四棱锥DABCE的体积为( )ABCD9(安徽省合肥市2007年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3)已知a、b为直线,为平面, 以上结论正确的是A B C D10、(安徽淮南2007年一模6)半径为R的球内接正四面体的全面积为( )A、B、C、D、11(安徽巢湖2007届3月联考3)如左图所示,ADP为正三角形,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平面PAD平面ABCDM为平面ABCD内的一动点,且满足MPMC则点M在正方形ABCD内的轨迹为右图中的(O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 A12(安徽巢湖2007届3月联考9)如左图所示,在正四棱锥SABCD中,E是BC的中点,P点在侧面SCD内及其边界上运动,并且总是保持PEAC则动点P的轨迹与SCD组成的相关图形最有可能是右图中的 A13(安徽合肥工大附中2007届第四次月考理8)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cm、2cm、1cm,若该长方体的各顶点都在球的表面上,则球的表面积为( )A7B14C28D5614(安徽合肥2007二检理7)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顶点在一个球面上,且棱长为1,则球的表面积为( )A12B4C3D15.(安徽巢湖2007二模3)已知、是不同的两个平面,直线,直线,命题:与没有公共点;命题:,则是的( )A.充分不必要的条件 B.必要不充分的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16、(安徽六校2007届4月联考文12)若正四面体S-ABC的面ABC内有一动点P到平面SAB、平面SBC、平面SAC的距离成等差数列,则点P的轨迹是( )。A.一条线段 B.一个点 C.一段圆弧 D.抛物线的一段17(安徽宿州三中2007年三模5.)“a,b为异面直线”是指 ( )(1)ab,且a与b不平行, (2) a平面,b平面,且 (3) a平面,b平面,且 (4) a平面, b平面 (5) 不存在平面,能使a 且b成立,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A.(2) (4) B.(1) (5) C. (1) (4) (5) D . (1) (3) (4)18(安徽宿州三中2007年三模5)设l,m为不同的直线,为平面,且l,下列为假命题的是( )A若m,则ml B若ml,则m C若m,则ml D若ml,则m19.(安徽宿州三中2007年三模10)一个三棱锥S-ABC的三条侧棱SA,SB,SC两两垂直,且长度分别为1,3,则这个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16 B. 32 C. 36 D. 64 20、(2007年安徽高考仿真一6)在一个锥体中,作平行于底面的截面,若这个截面面积与底面面积之比为13,则锥体被截面所分成的两部分的体积之比为( )A、1 B、19 C、1 D、121、(2007年安徽高考仿真一6)已知l,m,表示直线,表示平面,下列条件中能推出结论的正确的是:条件:lm, l, m; , ; l, ; l, m结论:a: l b: c: lm d: A、a,b,c,d B、c,d,a,b C、b,d,a,c D、d,b,a,c22(安徽合肥2007年一模文12)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在它的12条棱及12条面的对角线所在的直线中,选取若干条直线确定平面,在所有的这些平面中: (1)过B1C且与BD平行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 (2)过B1C且与BD垂直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 (3)存在平面,过B1C且与直线BD所成的角等于30。 其中是真命题的个数是( )A0个B1个C2个D3个23(安徽巢湖2007届3月联考12)设球O的半径为R,A、B、C为球面上三点,A与B、A与C的球面距离都为,B与C的球面距离为,则球O在二面角BOAC内的那一部分的体积是_24(安徽淮南2007年一模16)如图甲所示,棱长均相等的三棱锥A-BCD,E是AC的中点,F是AD靠近A的三等分点,BEF在各个面上的射影可能是图形乙中的 (1)(3)(4) .(1) (2) (3) (4) (图甲)(图乙)25(安徽淮南2007年文科一模16)如图甲所示,正方体ABCD-A1B1 C1D1中,E、F分别是A A1、C1D1的中点,G是正方形BC C1B1的中心,则空间四边形 AGEF在该正方体的各个面上的射影可能是图形乙中的 (1)(3)(4) . (1) (2) (3) (4) (图乙)(图甲)NMFEDCBA26、(2007年皖北协作区联考理科14)如图,空间有两个正方形ABCD和ADEF,M,N分别为BD,AE的中点,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填上所有正确结论对应的序号) MNAD MN与BF是异面直线 MN平面ABF MN与AB所成的角为6027(安徽省“江南十校”2007年高三素质测试理科)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1,E为的中点。则下列五个命题点E到平面的距离为;直线BC与平面所成的角等于;空间四边形在正方体六个面内的射影围成的图形中,面积最小的值为;BE与所成角为;二面角的大小为;其中真命题是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28(安徽省合肥市2007年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16)平面几何的很多性质可以推广到空间,如“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推广到空间是“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六面体是长方体”,请你把性质“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四边的平方和”推广到空间的命题是“ 平行四面体的四条对角线长的平方和等于12条棱长的平方和或平行六面体的六个对角面的面积的平方和等于六个面的面积平方和的两倍等 ”、29 (2007年安徽宿州第二次质量检测文16.)一个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且它的五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此球的体积为_ _. 30(2007届安徽皖南八校高三数学第二次联考13)已知一平面与正方体的12条棱的夹角均为,那么sin= .31(安徽合肥工大附中2007届第四次月考理16)如图,空间有两个正方形ABCD和ADEF,M、N分别为BD、AE的中点,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填写所100080有正确结论对应的序号)MNAD;MN与BF是对异面直线;MN/平面ABFMN与AB所成角为6032(安徽合肥2007二检理15)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O为CD上的动点,VPOAB恒为定值,且PDC是正三角形,则直线PD与直线AB所成角的大小是 60 .33. (安徽巢湖2007二模15)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AB、AD的中点,将此正方形沿EF折成直二面角后,异面直线AF与BE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34(安徽宿州三中2007年三模15)球面上三点A,B,C,且AB=AC=BC=3,若球心到截面ABC的距离等于球半径的一半,则球的表面积为 16 。35、(2007年安徽高考仿真二16)下表给出了四组命题:直线平面上两点到的距离相等直线平面垂直于内无数条直线平面平面直线,且平面内任一直线平行于平面平面平面其中满足是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序号是_。36、(2007年安徽高考仿真二14)如图,是一个无盖正方体盒子的表面展开图,A,B,C为其上的三个点,则在正方体盒子中,ABC等于 60o 37(安徽合肥2007年一模文15)若半径为R的球与正三棱柱的各个面都相切,则球与正三棱柱的体积比为 DCABPD1C1B1A138、(2007年皖北协作区联考理科20)(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P-ABCD是正四棱锥,ABCD-A1B1C1D1是正方体,其中AB2,PA=(1)求证:PAB1D1;(2)求平面PAD与平面BDD1B1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3)求B1到平面PAD的距离。解法一:(1)连结AC,交BD于点O,连结PO,则PO面ABCD又ACBD PABD , BDB1D14分(2)AOBD,AOPO AO面PBD,过点O作OMPD于点M,连结AM,则AMPD,则AMO就是二面角APDO的平面角。AB=2,PA= AO=,PO=2,OM=AMO=,即二面角的大小为arctan8分(3) 分别取AD、BC的中点E、F,作平面PEF,延长PE、PF交底面于两点S、S1,平面PEF交B1C1于点B2,过点B2作B2B3PS于点B3,则B2B3平面PAD,又因为B1C1AD, 所以B2B3的长就是点B1到平面PAD的距离。PSS1=tanPEO= sinPSS1=而SB2=3,12分解法二: 以A1B1为x轴,A1D1为y轴,A1A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1)设E为BD的中点,PABCD是正四棱锥PE平面ABCD 即PAB1D1;(2)设平面PAD的法向量是m=(x,y, z) 取z=1,得m=(-2,0,1)又平面BDD1B1的法向量是n=(1,1,0)39(安徽省“江南十校”2007年高三素质测试理科)(本大题满分12分)如图,在五面体ABCDEF中,四边形ABCD为矩形,对角线AC,BD的交点为O,为等边三角形,棱,M为EF的中点,求证:;求二面角E-CD-A的大小;求点A到平面CDE的距离。解:设P,Q分别为AB,CD的中点,连接PQ,EQ,FP,显然:P,O,Q共线;四边形EFPQ为等腰梯形;MOPQ 又DCPQ,DCEQDC平面PQEFCDMO则MO平面ABCD(6分)由知:二面角E-CD-A的平面角EQP,作ENPQ交PQ于N,则N为OQ的中点;(12分)AB/平面CDE,A,P两点到平面CDE的距离相等,作PREQ于R,由PR(12分)若用坐标法解答,参照评分标准相应给分。40、(安徽省三市2007年第二次联合质量检测4月理科21)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一直角梯形,且平面,与底面成角() 求证:平面平面;() 求二面角的大小;() 若,为垂足,求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大小解:() 证明:,1分底面,2分又,平面3分平面,平面平面4分() 解:作,垂足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作,垂足为,连结,由三垂线定理,得,是二面角的平面角6分与底面成角,在中,7分在中,8分在中,因此,二面角的平面角为9分() 设、分别为、的中点,连结、,则,且,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或它的补角就是异面直线与所成角11分,平面又,12分在中,13分因此,异面直线与所成角为14分41(2007届安徽皖南八校高三数学第二次联考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AB=1,BC=a(a0),PA平面ABCD.100080 问BC边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PQQD,并说明理由 若PA=1,且BC边上有且只有一个点Q,使得PQQD,求这时二面角QPDA的大小.解:()由三垂线定理得故当时,BC边上有两个眯,即以AD为直径的圆与BC有两个交点满足;当,BC边上存在一个点Q满足时,BC边上不存在点Q满足。6分 ()O此时BC=2,Q为BC中点,设G为AD中点,作于H连QH、GQ,由题意得出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故所求二面角大小为12分42. (2007年安徽宿州第二次质量检测文20)(本题满分12分)如图:在多面体中,为中点,面,且, CDEAB(1) 求证:平面;(2) 求二面角的大小;(3) 求到平面的距离.解:法一:(1)取的中点,连结,由题意,四边形为矩形,面,面. 4分(2)连接,则,由(1)知,面, 过作于,连,则为二面角的平面角;由题意,=,在中,又=,在中,二面角的大小为. 8分(3),平面,到平面的距离等于到平面的距离,由(1)知,过作于,则为到平面的距离,到平面的距离为.(也可用等积法) 12分法二:(1)同一(2)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EACBxzy设分别为平面与平面的法向量,则;,二面角的余弦值为,二面角的大小为(3)到平面的距离为.43(安徽省淮南市部分重点中学2007年高三数学素质测试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ABCD是菱形,PA平面ABCD,PA=AD=2,BAD=60.(1)求证:平面PBD平面PAC;(2)求点A到平面PBD的距离;(3)求二面角DPBC的大小.解法一: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1)平面PAC即XOZ平面的一个法向量(0,1,0),设平面PBD的一个法向量为 ,由由所以平面PBD平面PAC 4分 (2),点A到平面PBD的距离 8分 (3)平面PBD的法向量平面PBC的法向量二面角DPBC的大小为12分解法二 (1)4分 (2)连结PO,过A作AEPO,平面PAC平面PBD=PO,AE平面PBD,AE就是所求的距离,计算得AE=8分 (3)过C作CMPO于M,则CM平面PBD,过M作MNPB于N,连CN,由三垂线定理,CNPB,CNM为二面角CPBD的平面角. 由(2)知CM=AE=,易知PB=2,AC=2,PC=4,利用面积关系,在PCB中,由余弦定理,得,故所求的二面角为12分44(安徽省合肥市2007年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ABCED中,EC面ABC,DB面ABC,CE=CA=CB=2DB,ACB=90,M为AD的中点。 (1)证明:EMAB; (2)求直线BM和平面ADE所成角的大小。解法一: (1)如图,以C为原点,CA、CB、CE所在的射线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1分不妨设BD=1,则E(0,0,2),A(2,0,0),D(0,2,1),B(0,2,0)由M是AD的中点,得M3分 (2)设面ADE的法向量n=(x,y,z)由8分又10分直线BM和平面ADE所成角为12分解法二:(1)如图,过M作MNAB,由DB面ABC2分M是AD中点,N是AB中点,CA=CB,CNAB4分由三垂线定理,得EMAB6分(2)设CB和ED延长线交于F,不妨设BD=1易求7分9分设B到面AEF的距离为h,由11分设直线BM和平面ADE所成角为12分45(安徽淮南2007年一模20)(本小题满分12分)AA1BCC1B1如图,已知斜三棱柱ABC-A1B1C1的各棱长均为2,侧棱BB1与底面ABC所成的角为,且侧面ABB1 A1垂直底面ABC .(1)求二面角C-AB1-B的大小;(2)判定B1C与C1A是否垂直,并证明你的结论.解:简解:由三余弦公式易知cosB1BC= 设=a, = b, =c ,以 a, b, c 为基底. 则ab = ac =2,b c =1以下两个大写字母向量不带箭头,以加粗表示)(1)取AB1中点M,则BMAB1,2BM= a +c,|BM |=设m=xCA+yCB1=x(ab)+y(cb)=xa+yc(x+y) b , x0, y0, 则在平面CAB1内, 令mAB1m AB1= xa+yc(x+y) b (ca)=02x+4yxy4x2y+2x+2y=0,即x=3ym=y(3a4 b+c), | m |=2y即为所求,cos=所求的角的大小为arccos(2)B1C=bc, C1A =abc.B1C C1A=bab2bcca+bc+c2=0B1C C1A46(安徽巢湖2007届3月联考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斜三棱柱ABCA1B1C1,已知侧面BB1C1C与底面ABC 垂直,且,BCBB12,若二面角AB1BC为(1)求证:AC平面BB1C1C;(2)求AB1与平面BB1C1C所成角的正切值;CAA1BB1C1(3)在平面AA1B1B内找一点P,使三棱锥PBB1C为正三棱锥,并求点P到平面BB1C的距离解:(1)面BB1C1C面ABC,交线为BC,ACBC,AC面BB1C1C(4分)(2)连B1C,由(1)知AC平面BB1C1C,CB1A就是AB1与平面BB1C1C所成的角。取BB1中点E,连CE,AE,在CBB1中,BB1BC2,B1BC60,CBB1是正三角形,CEBB1又AC平面BB1C1C,AEBB1,CEA为二面角ABB1C的平面角,CEA30 (6分)在RtCEA中,ACCEtan301在RtAB1C中, (8分)(3)在CE上取点P1,使,则P1为B1BC的重心即中心作P1PAC交AE于PAC平面BB1C1C,PP1面BB1C1C,即P在平面B1C1C上的射影是BCB1中心PBB1C为正三棱锥,且,即P到平面BB1C的距离为 (12分)47(安徽合肥工大附中2007届第四次月考理18)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英才苑M是棱AB的中点 (1)求证:BC平面A1MD1; (2)求二面角A1D1MC的大小.解:(1)B1C1,B1C1A1D1,BCA1D1.又A1D1平面A1MD1,BC平面A1MD1 平面A1MD1;5分 (2)设平面A1MD1与棱DC相交于点N,连结D1N,则点N是DC的中点. A1D1平面D1DCC1,A1D1平面A1MND1 平面A1MND1平面D1DCC1,且D1N是交线.过点C作CHD1N于H点,则CH平面A1MND1,再过H作HOD1M于O点,连结CO,根据三垂线定理得COD1M,从而COH是二面角CD1MN,也就是所求二面角A1D1MC的补二面角的平面角.8分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在RtDND1中,由于DD1=2,DN=,所以有在RtCHN中,由于所以有.又由于可求得所以在MD1C中有进而有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从而在RtCHO中,因此所求的二面角A1D1MC的大小为12分向量作法:分别以直线DA、DC、DD1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并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相关点的坐标分别为A1(2,0,2),D1(0,0,2),C(0,2,0),M(2,1,0)6分设是平面A1MD1的法向量,则而且所以有,即令z=1,则y=2,x=0,从而8分再设是平面CMD1的法向量,则而且,所以有,即令,则,从而10分设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则是钝角,并且有即为所求.12分48(安徽合肥2007二检理18)(本小题满分12分) 直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CC1 = 2,BAC = 90,M是棱BC的中点,N是CC1中点,求 (1)二面角B1ANM的大小; (2)C1到平面AMN的距离.解:解法一:(1)建立坐标系如图所示,则1分设平面AMN的法向量为,平面AB1N的法向量为 2分由,得,令,则,于是 3分由,得,令,则,于是 4分 5分所以二面角B1ANM的大小 6分 (2),C1到平面AMN的距离:12分 解法二:BAC = 90,AB = AC =,M是棱BC的中点.AMBC,BC = 2,AM = 1,AM平面BCC1B1,平面AMN平面BCC1B1.2分 (1)作B1HMN于H,HRAN于R,连B1R平面AMN平面BCC1B1 = MNB1H平面AMN,又由三垂线定理知,B1RAN,B1RH是二面角B1ANM的平面角3分由已知得 ,则又RtAMNRtHRN, 5分所以二面角B1ANM的大小 6分 (2)N是CC1中点C1到平面AMN的距离等于C到平面AMN的距离设C到平面AMN的距离为h,由VCAMN = VNAMC得 12分49、19.(12分)在如图所示的多面体中,已知正方形ABCD和直角梯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ECAC,EFAC,AB,EFEC1, 求证:平面BEF平面DEF;求二面角ABFE的大小。解法1: 证明: 平面ACEF平面ABCD,ECAC,EC平面ABCD;连接BD交AC于点O,连接FO,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CBD2; 在直角梯形ACEF中,EFEC1,O为AC中点,FOEC,且FO1;易求得DFBF,DEBE,由勾股定理知 DFEF,BFEF,BFD是二面角BEFD的平面角,由BFDF,BD2可知BFD,平面BEF平面DEF (6分)取BF中点M,BE中点N,连接AM、MN、AN,ABBFAF,AMBF,又MNEF,EFBF,MNBF,AMN就是二面角ABFE的平面角。易求得,;在Rt中,可求得,在中,由余弦定理求得, (12分)解法2:平面ACEF平面ABCD,ECAC,EC平面ABCD;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则,,(2分)设平面BEF、平面DEF的法向量分别为,则 , , .由解得,(4分),故平面BEF平面DEF(6分)设平面ABF的法向量为,解得,(8分)(10分)由图知,二面角ABFE的平面角是钝角,故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12分)50、(安徽六校2007届4月联考文18)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O、E分别是BD、BC的中点,CA=CB=CD=BD=2,AB=AD=。 (1)求证:OA平面BCD;(2)求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的大小;(3)求点E到平面ACD的距离; 解:、(1)连结OCAB=AD且O为BD的中点AOBD,AO=1,OC=OA2+OC2=AC2AOOCBDOC=OAO平面BCD。(2)取AC的中点F,连结EF、OF。OE=1=OF,EF=cosOEF= 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的大小为arccos.(3)利用体积法易求得点E到平面ACD的距离为。51、(安徽宿州三中2007年三模20)(本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 ,E是PB的中点.PABCDE()求证:EC/平面APD;()求BP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 求二面角P-AB-D的大小.解法一:()如图,取PA中点F,连结EF、FD,E是BP的中点,EF/AB且,又EFDC四边形EFDC是平行四边形,故得EC/FD 2分又EC平面PAD,FD平面PAD EC/平面ADE 4分PABCDEFHG()取AD中点H,连结PH,因为PA=PD,所以PHAD平面PAD平面ABCD于AD PH面ABCD HB是PB在平面ABCD内的射影 PBH是PB与平面ABCD所成角 6分 四边形ABCD中, 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 设AB=2a,则,在中,易得,,又,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在中, 8分()在平面ABCD内过点H作AB的垂线交AB于G点,连结PG,则HG是PG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故PGAB,所以PGH是二面角P-AB-D的平面角,由AB=2a 11分,又在中, 二面角P-AB-D的大小为 12分 解法二:()同解法一 4分()设AB=2a,同解法一中的()可得 如图,以D点为原点,DA所在直线为x轴,DB所在直线为y轴,过D点且垂直于平面ABCD的直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5分PABCDExyz则,则,平面ABCD的一个法向量为m=(0,0,1), 7分所以,可得PB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所以 PB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8分()易知,则,设平面PAB的一个法向量为,则 ,令,可得 得,所以二面角P-AB-D的大小为12分52(安徽宿州三中2007年三模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各棱长都等于2,D为AC1的中点,F为BB1中点,(1)求证: FDAC1(2)求二面角FAC1C的大小;(3)求点C1到平面AFC的距离.2,4,6解(解法一)(1)连AF,FC1,因为三棱柱ABCA1B1C1是正三棱柱且各棱长都等于2,又F为BB1中点,RtABFRtC1B1F,AFFC1.又在AFC1中,D为AC1的中点,FDAC1,(4分)(2)取AC的中点E,连接BE及DE,易得DE与FB平行且相等,所以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所以FD与BE平行。因为三棱柱ABCA1B1C1是正三棱柱,所以ABC是正三角形,BEAC,FDAC,又FDAC1,FD平面ACC1,所以二面角FAC1C的大小为.(9分)(3)运用等积法求解:AC2,AFCF,可求,得.(12分)(解法二)(1)取BC的中点O,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已知得则D, (4分)(2)设平面FAC1的一个法向量为,由得,又由,得,由上可得平面ACC1的一个法向量为.(6分).故二面角FAC1C的大小为.(8分)(3)设平面AFC的一个法向量为,由得,由得.解得所以C1到平面AFC的距离为.53、(2007年安徽高考仿真二20)(本题满分12分)QBCPAD如图,已知两个正四棱锥P-ABCD与Q-ABCD的高分别为1和2,AB=4. 证明PQ平面ABCD; 求异面直线AQ与PB所成的角; 求点P到平面QAD的距离.解法一: 连结AC、BD,设.由PABCD与QABCD都是正四棱锥,所以PO平面ABCD,QO平面ABCD.从而P、O、Q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所以PQ平面ABCD. 由题设知,ABCD是正方形,所以 由,平面,故可以分别以直线CA、DB、QP为轴,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上图),由题设条件,相关各点的坐标分别是,,所以,于是从而异面直线AQ与PB所成的角是. 由,点D的坐标是(0,0),设是平面QAD的一个法向量,由 得.取x=1,得.所以点P到平面QAD的距离.解法二: 取AD的中点M,连结PM,QM.因为PABCD与QABCD都是正四棱锥,所以ADPM,ADQM. 从而AD平面PQM.又平面PQM,所以PQAD.同理PQAB,所以PQ平面ABCD.QBCPADOM 连结AC、BD设,由PQ平面ABCD及正四棱锥的性质可知O在PQ上,从而P、A、Q、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住院医师规培-浙江-浙江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妇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住院医师规培-河南-河南住院医师规培(儿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住院医师规培-河北-河北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外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住院医师规培-江西-江西住院医师规培(皮肤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住院医师规培-江西-江西住院医师规培(内科)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住院医师规培-江苏-江苏住院医师规培(烧伤整形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重庆-重庆防疫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重庆-重庆收银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北京-北京热力运行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北京-北京土建施工人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疲劳恢复物理手段-洞察及研究
- 2025至2030年中国PA10T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 CJ/T 328-2010球墨铸铁复合树脂水箅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英语期末复习:主题阅读理解 刷题练习题20篇(含答案解析)
- 运营管理核心知识点
- 2025至2030年中国程控线路板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设计院管理规章制度手册及实施指南
-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 新课标解读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课件
- 三防培训课件
- 舆论学复习测试卷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