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为化学教学插上翅膀.doc_第1页
积极心理为化学教学插上翅膀.doc_第2页
积极心理为化学教学插上翅膀.doc_第3页
积极心理为化学教学插上翅膀.doc_第4页
积极心理为化学教学插上翅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积极心理为化学教学插上翅膀(作者:_单位: _邮编: _) 摘 要: 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要让学生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首先得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进行教学。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 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积极心理学应用于教学,能发挥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更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积极心理 化学教学 激励 体验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曾经用狗做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 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看 过这个实验后,我深受感触:联想到现在的一些学生,他们从踏进学校的那一天就一直处在失败的阴影中。如何让他们这一部分学生对生活充满希望,对学习抱有兴 趣?我担任初三化学教学工作多年,在此谈谈就自己将积极心理学渗透平时化学教学的体会。 一、赏识每一位学生,激励学生的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经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赏识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 30%,而当他受过赏识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教师的教育。对于学生同样的错 误,教师采取的态度和做法不同,其教育效果也明显不同。例如,有学生在记纯碱和烧碱(NaOH)、生石灰(CaO)和熟石灰等名称相似的物质时老是混淆, 如果就此而批评他们,可能会导致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导致他们对化学失去学习的热情。由于每个学生智力发展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一点鼓 励,对于他们这种情况我们要表现出理解和接纳,鼓励他们多看多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慢慢地就会记住。我不禁想起法国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相约比武,看谁 能将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于是,北风便大施淫威,猛掀路上行人的大衣,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而南风则不同,他轻轻地吹,使得风和日 丽,行人只觉得春暖身上,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我们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应该采用“南风”式的赏识教育,被赏识就是被信任、被希望,会使学生产生一 种被鼓舞、被期待的积极心理效应,更加向善向美。 二、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成功总能够使人兴奋,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人人都想当个成功者,学生也不例外,抓住这点,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多给学生提供成功机 会,充分信任、尊重、爱护他们,善于发现,善于引导,使学生从自己的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成功后教师的表扬与肯定格外重要,不仅要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更上一 层楼,而且要注重发展后进生的潜在能力,尤其是对学困生,一次好成绩的取得,教师的一句表扬和赞赏,甚或是一种信任的目光,都会给他们以无穷的力量,使他 们产生满足感,增强自信心。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方法很多,我例举一个在竞争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方法。在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好 胜、好强特点,开展“男女对抗赛”、“小组抢第一”、“快乐做实验”、“元素符号书写”、“铝镁铁锌谁最快”等竞赛活动。我通过这些简单有趣的活动,激发 了学生参与的兴趣,使学生从竞争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也锻炼了学生参与竞争,不怕竞争,学会竞争的能力,为他们适应未来社会错综复杂的环境打下良好的基 础。 三、用化学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化学的趣味性在于它是一门与人们的衣、食、住、行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其深奥的理论和知识都包含在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实际事例中。因而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从化学在社会和生活的实际应用入手来吸引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如,讲“碳酸氢铵的性质”时,教师除了通过实验来证明它的不稳定性外,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农民施肥一般选择在早上或傍晚这个时间段,而不是 在中午”来说明碳酸氢铵的受热易分解的这一性质。在讲蛋白质在遇到盐溶液时,在溶液中溶解度降低而凝固时,可以例举生活中炖蛋的实例,因为炖蛋过程中加了 食盐使蛋的最底部有少量白色固体产生。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在不经意之中,我们经常遇见一些化学与生活的完美结合,感受到化学是鲜活的,生动有趣的。教师 应该抓住这一化学与生活的结合点,在课堂教学中将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 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当学生能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后,他们就会产生成就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必然产生进一步去了解、去认识的求知欲望,探究意识在这种欲望中自然形成。 四、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增加真实体验。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因此,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多让学生走进实验室,走进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真实的化学。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 对于紧张的中学生来说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到真实的化学,从而巩固化学知识,开阔 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并且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化学兴趣实验是对学生有很大吸引力的一种课外活动,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非 常重要的一项活动,学生在课堂中看到教师的演示实验后,仍有一种不满足的求知心理,我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外开设这类活动。如:“会生烟的神笔”、 “烧不坏的手绢”、“无字天书”等,既满足了其心理需求,又巩固了课堂所学,同时又提高了其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调查我们周围的环境情况,如: 我们周围化工厂的数量、冒黑烟烟囱的数目、阳澄湖水质情况,等等。这些活动给学生提供向社会学习的机会,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真实存在,并在此过程中恰 当渗透德育教育,让他们知道化学能造福于人类,同时也能给人们带来灾难,应该好好地学好化学,尽可能地利用化学为人类谋福利。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 我们身边,只要做有心人,就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利用的化学知识多做一些小研究,小发明,小制作等。如:自己动手 配制制作皮蛋的原料、从废电池中制取二氧化锰、自制过滤装置,等等。教师通过这些活动不但能掌握知识,而且能应用知识为社会直接服务,同时也为今后走向社 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英国教育家车尼斯说:只要教师对学生抱有希望,仅此一点,就可以使学生的智商提高二十五分。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在学生们心灵中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 只有用积极心态去面对生活、面对学习,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教师也才能体会到教学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顾文斌.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班级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