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doc_第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照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词语的意思。2、在反复朗读与想象练说中凸现文章第3自然段所描述的美丽画面,并通过上挂下联体会“莞尔一笑”的意味及“美丽”的涵义,感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那颇耐人寻味的境界,体会作者美好的内心世界。3、通过细致品读,了解文章用较朴实的语言表达深刻启示的写作方法,体会表达角度的独特性。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受到启示与教育,并从中体会文章独特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1、课前,教师反复读课文,达到读通、读熟、读出感情。同时多种途径(书籍网络等)了解关于德国风情民俗以及作者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对德国和作者有所了解。2、利用课件媒体的辅助功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知课文内容,为品味课文内涵而服务。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以“图”引路,巧做铺垫,激发情感。 师:(课件出示哥廷根街景)同学们,有这样一个民族他们爱花之真切令人感到吃惊,而更奇特的是,他们更乐于把自己种的花让给别人看,让别人陶醉于花的艳丽与芳香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季羡林先生,走进德国,走进这个民族,去感受他们那独特的“爱花”情怀吧。请同们打开课本150页。1、板书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齐读课题)。2、指导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谁看的?谁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再读课题。师:不同的重音强调,读起来的感觉就是不一样。这就是朗读的魅力。3、品读课题。思:透过课题中的“让”字,你体会到了什么?生1:我体会到养花的人舍己为人。生2:我体会到养花的人无私奉献的精神。生3:我体会到养花的人一心只为他人着想。二、初读感知,引发赞叹,直扣中心1、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2)读到生字新词或优美的语句,及时用笔把它圈划下来,然后多念几遍。2、师:同学们,季羡林先生年轻时留学德国,惊叹于那满街窗台上盛开的鲜花,十年的德国生活给作者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四五十年后,他又回到了德国,故地重游,走在依然盛开着美丽鲜花的街道上,他又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请快速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描写作者感慨的句子。3、小组讨论:画出感慨的句子生说;师板书“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全班齐读句子。)板书。三、紧扣“双奇”,深度探究,体会画面。(一)学习第2自然段。师:德国是个爱花的民族,他们的爱花之真切让季老先生感到吃惊,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的第2自然段,看看让季老先生吃惊的原因是什么?1、体会“家家户户”,明“吃惊”原因之一理解“家家户户”。体会“爱花真切。”2、体会“脊梁”,明“吃惊”原因之二(1)体会脊梁。A、“脊梁”是什么意思?(脊背)B、在文中指什么?实物出示花朵讲解:(“脊梁”在文中指花的枝干和叶子,包括花的背面。)师:是啊!德国的确有着与众不同的民族风情,季先生之所以会吃惊,是因为 3、出示句子: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的人只能看到花的脊梁。(齐读、指名读句子)。师:德国人真奇怪,自己养花却没有欣赏到花的美丽,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养花呢?我们来看看作者和女房东的对话就知道了。3、出示对话: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1)分角色读,齐读。(2)理解“莞尔一笑”的意思(轻松地微微一笑。多指女子)。(3)说说关于“笑”的四字成语。(生众说纷纭。如:笑逐颜开、笑口常开、眉开颜笑、哈哈大笑、喜笑颜开)师:透过女房东这“莞尔一笑”,我们看到了德国人的不同寻常的民俗风情,那就是把自己劳动创造的美让给别人分享。让我们带着敬意再次走近女房东吧!(再齐读对话句子。)(二)重点研读第3自然段。1、师: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爱花的德国人在屋子里看到的只是花的脊梁,那么行走在大街上的人们看到的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色呢?我们来读读这段话。2、出示句子: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3、指名读、师生合作读。4、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体会花的美;抓住“花的海洋、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体会花的多。5、应拉不暇的句子。师:除了课文中用“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来形容这些美丽的花以外,你还想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些美丽的画面?(生各抒己见。如: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彩斑斓、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百花争妍、春暖花开)7、情景引读:师:多美的大街啊!放学后,孩子们走穿过街头,他们看到的是(生齐读)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师:工作了一天的人们,下班回来,走过街上,他们看到的也是(生齐读)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师:年轻的留学生季羡林初到德国,走在街上,他看到的还是(生齐读)家家户户的窗子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8、教师配乐范读句子:(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1)学生听教师范读,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了家家户户的窗子上都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生2:我仿佛听到了,花儿们窃窃私语,好像在说“我们要感谢我们的主人啊!”生3:我仿佛闻到了,花儿们散发出的阵阵香味。师:看(出示课件),大家所描述的就是这样美丽的景色,人们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听着鸟语,望着窗外一朵朵、一簇簇,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的鲜花,真是一种美的享受。作者也不由得发出这样的赞叹(师指板书,生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师:看到这奇丽的景色,面对这奇特的民族,此时,作者思绪万千。他心中想到了些什么?请同学们来读读这段话。(出示第3自然段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学生自由读)。9、出示句子: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师:“这种境界”是怎样的一种境界?(1)理解“颇”、“耐人寻味”的意思。(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并举例说说。如:“每人捐一本书建图书角”、“轮流值日打扫教室”10、引读:德国是个爱花民族,但他们更乐于把自己养的花让给别人看。“每一家都是这样,颇耐人寻味”。师:我为人人,这是在奉献美;人人为我,这是在收获美。原来在奇丽的景色背后,竟隐藏着如此崇高的思想境界呀!老师把这八个字调换一下位置,你们知道为什么?生:(只有每个人做到“我为人人”,才有可能营造“人人为我”的美好世界。)四、感受“美丽 ”,升华情感。1、师:四五十年后,季羡林先生又一次踏上了德国的土地,来到了昔日熟悉的街道。故地重游,他发现许多事物都变了,但依然没有改变的是美丽,他感慨万千(出示图文结合的幻灯片:“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1)师:同学们猜猜,这几十年来,德国发生了哪些变化?生1:德国新添了许多设楼大厦。生2:德国的街道比以前更宽了,车更多了。生3:花比以前更多了,更美了。(2)“美丽”指的是什么?(花美、城市美、环境美、人的人灵更美)2、小练笔:用自己的语言,也可以适当运用课文语言:四五十年后,我又到了德国,我发现很多东西变了: ,可当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 ,是的, 始终没有变。3、出示幻灯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情感共鸣。1、师:是呀,德国不仅花美,人更美。感谢我们的语言大师季羡林先生,把我们带到了德国,让我们看到了指板书:(“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让我们明白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颇耐人寻味的道理。2、师:读着读着,课文既如一幅美丽无比的画,又成了一首颇耐人寻味的小诗。让我们再次走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