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设计1》第四、五、六章的习题.pdf_第1页
《技术与设计1》第四、五、六章的习题.pdf_第2页
《技术与设计1》第四、五、六章的习题.pdf_第3页
《技术与设计1》第四、五、六章的习题.pdf_第4页
《技术与设计1》第四、五、六章的习题.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与设计1第四、五、六章的习题 一、选择题 1、在绘制机械图样时,我们把细实线主要用于画( D )。 A 可见轮廓线 B 不可见轮廓线 C 中心轴线 D 尺寸线 2、在设计师设计图纸时,若要运用到标注球面半径时,要在数字前面 加上( C )。 A.R B.2R C.SR D.SO 3、在确定设计方案阶段,我们应在提出设计课题后,进行设计定位, 在设计定位时我们应明确设计要求,而设计要求的确定包括( D )。 A 设计的目的和设计时运用的思维方式。 B 设计的创新和设计时运用的思维方式。 C 设计的目的和设计的创新。 D 设计的目的和设计过程中的限制条件。 4、某设计师设计出一图纸后,并标注其比例是4:1,某边长的实际长 度是100cm,我们在图形中标注此边长时,应标注( D )。 A.400cm B.25cm C.1000 D.100 5、下面关于透视图说法错误的是( B )。 A 它是一种具有真实感的立体图。 B 它根据可见面,可以分为一点透视、二点透视、三点透视。 C 画透视图的简单步骤为:设视平线,取消失点,向消失点连线,图形 画 在连线内。 D 透视图常用于画设计方案的效果图。 6、下列关于三视图的名称,描述正确的是( C )。 A 三视图的名称是俯视图、侧视图和正视图。 B 三视图的名称是俯视图、侧视图和主视图。 C 三视图的名称是俯视图、左视图和主视图。 D 三视图的名称是俯视图、左视图和正视图。 7、在设计物体的剖视图时,应注意诸多事项,下列不属于画剖视图时 的注意事项是( C )。 A 在剖切面上画上剖面符号。 B 剖切面用“X-X”来标注。 C 要表明零件表面的粗糙度。 D 剖面符号很多种,使用时要细心 。 8、在设计方案出台后,我们在设计交流时应注意诸多事项,在此过程 中我们不应提倡( C )。 A 及时吸纳有益信息,完善设计方案。 B 强调团队合作精神。 C 追求结果的一致性。 D 主动创设一些设计交流的机会。 9、在制定设计方案阶段,首先要收集和处理信息,此地方收集的信息 指的是( B )。 .人们的需求信息 .类似产品的信息 .设计中的限制条件的信息 .具有创新思维的信息。 10、在同学们的日常学习中,我们会运用到2B铅笔,在制造商制造绘 图铅笔时,B前面的数字越大,表示的是( A )。 A铅笔芯越软。 B铅笔芯越硬. C铅笔越粗。 D铅笔越细. 11、倒放的圆锥的三视图是( B ) A. 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三角形,俯视图是一个圆 B. 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三角形,俯视图是一个圆和圆心 C. 主视图和俯视图都是三角形,左视图是一个圆 D. 左视图和俯视图都是三角形,主视图是一个圆 12、技术语言是一种在技术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有的语言形式,下 列哪种技术语言是沟通设计和生产之间的桥梁,是工程施工和产品加工 制作的直接依据。( C ) A、图表 B、口头语言 C、技术图样 D、模型 13、在呈现较复杂产品的设计方案及对设计进行详细说明和陈述时,采 用以下哪种技术语言比较合适?(D ) A口头语言 B图表 C技术图样 D符号 14“夜视镜”的发明是采用了以下哪种方案构思方法?( D) A模仿法 B草图法 C联想法 D奇特性构 思法 15任何产品设计都要综合考虑物、人、环境三个方面,以下属于环境 的因素是?(A ) A可持续利用 B色彩 C追求个性 D功能 16、在发现与明确问题的基础上,紧接着制定设计方案,制定设计方案 的过程是(D) 。 (方案筛选方案构思设计分析方案呈现收集信息) A B C D 17、据调查统计,不同颜色的汽车车祸发生概率不同,概率最高与最低 的颜色分别为( A ) A棕色和银灰色 B白色和棕色 C棕色和黑色 D银灰色和白色 18、著名艺术家韩美林是北京奥运吉祥物创作修改组的组长,他曾经说 过:“你知道吗?经历了五六次设计人员的变动,五六十次设计方案的 改动,画了四五千张设计草图,这5个小福娃才得以诞生。”从他的话 里,我们可以知道:( D ) A、设计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B、设计需要多种知识 C、设计需要多人共同完成 D、设计需要不断改进 19、新式纺纱机是詹姆斯.哈格里沃斯有一次无意中将家中的纺纱机碰 翻这一偶然事件中发现纺车锤竖立时仍能转动得到启示而诞生的,这案 例说明重要问题的发现来源于:( A ) 对日常生活的观察 技术试验、技术研究 收集信息 灵感 20、以下尺寸标注错误的是( C ) 40 20 50 A B C D 21、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中,从( B )反映了物体的高度,而且高平 齐。 A、主视图俯视图 B、主视图 左视图 C、俯视图左视图 D、俯视图右视图 二、填空题 1、在设计出图形后,我们还应对进行其尺寸标注,尺寸标注的三要素 是 、 、和 。 参考解答:尺寸线 尺寸界线 尺寸数字 2、尺寸标注时的要求是 、 、 和 。 参考解答:正确 完整 清晰 合理 3、在用草图表达构思方案时,一般采用 绘画。 参考解答:徒手 4、在设计师相互交流、讨论各自的设计方案时,主要是依靠 ,因此它被称为工程技术界的语言。 参考解答:图纸 5、三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为:“长对正、 、宽相等”。 参考解答:高平齐 三、作图题 1、请画出下列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2、题图所示形体, (1)画出主视图。(4分) (2)补全俯视图的缺漏线条。(2分) 第2题图 参考解答: 3、请画出下列立体图的左视图(图形正确得2分,满足“长对正,宽相 等,高平齐”要求得3分,共5分) 参考解答: 4、请画出下列立体图的左视图和俯视图 5、画出如图所示的零件的三视图,并在视图上标注形体的尺寸。 (注:上部分圆柱体上、下表面的直径6米,圆柱高10米;下部分圆柱 体上、下表面的直径8米,圆柱高4米。) 6、 已知一模型房的结构与尺寸如下图所示,完 成三视图。 要求:将三视图作在所给出的虚线框内。 四、分析题: 1分析题:两年前,当安德鲁戈登介绍自己的小发明“桌子防摇 器”时,在电视节目中做嘉宾的商业专家们捧腹大笑,说他的想法是“最 荒诞的”。但现在,“桌子防摇器”在网上热卖,已经赚到了50万英镑。 戈登的“桌子防摇器”是8个塑料片制成的小装置,可根据桌子的摇晃程 度进行调整,垫平桌脚,也可以用来平衡洗衣机、书柜、花架等器 具。 安德鲁戈登说,关于“桌子防摇器”最初的想法 纯属偶然。“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喝啤酒,突然发现酒吧桌子下垫着 几张餐巾纸。原来桌子总是摇晃,只好用这种方法把桌子垫平。于是我 开始构思一种小装置,用来调整桌腿长度,让桌子平稳。”戈登回忆 说,“我找来一个装燕麦片的纸盒,开始用它比画,直至找到合适的形 状和厚度。” 根据案例说说戈登发现问题的途径以及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参考解答: (1)观察日常生活。(3分) (2)发现问题一方面是可以挑战和拓展我们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能 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要,推进技术的 创新和发展。(3分) 2分析题: 高佳佳同学就人们对杯子在材料、形状、色彩、价格方面的喜爱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选 取儿童、中学生、上班族、老人各20名作为调查对象,获得的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对此进 行分析,并提炼出你发现的5个问题。 问卷调查材料形状色彩价格 纸 质 塑 料 陶 瓷 金 属 椭 圆 柱 圆 柱 方 柱 明 亮 淡 雅 灰 暗 低 档 中 档 高 档 对象 儿童377387512531064 中学生35664799836122 上班族8255659686389 老人4583610451231253 1 2 3 4 5 五、设计题 作为一名高一学生,请结合你在学校所使用的课桌发现的缺陷和不足, 根据设计的创新性、实用性、经济性、美观性等原则,为学校设计一张 更适合高中生使用的课桌。 (1)简述设计的一般过程 (2)根据你发现和明确的问题,提出具有一定可行性的设计要求 (3)综合考虑人、物、环境三个方面,提出设计应主要考虑的因素 (4)请运用草图法、模仿法、联想法、奇特性构思法中的一种或几 种,构思出一个方案。并用草图及必要的文字说明你的方案 参考解答: 简述设计的一般过程 发现与明确问题、 制定设计方案、 制作模型 或原型、 测试、评估及优化、 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提出你的设计要求 A功能要求:具备基本的功能,同时具备桌脚可升降、桌面可倾斜 (符合人体工程学)、空间拓展可存放更多书本的功能等等; B技术要求:课桌基本高度适当、木料材质表面处理工艺等等; C外观要求:大方、明快等等; D耐用性:结构稳固,经久耐用等等; E成本要求:200元人民币以内等等; F其他方面的要求。 综合考虑人、物、环境三个方面,提出设计应主要考虑的因素 产品设计三要 素 分析考虑的因素 人(高中生) 学习任务重经久耐用、利于高效学习 处于生长发 育期 高度适中或可升降调节、桌 面可倾斜避免脊柱生长不良 (生理上考虑) 明快、大方(心理上考虑) 安全意识弱 各零部件不易造成对人体的 伤害 物(课桌) 功能基本功能、附加功能等 材料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