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教案_第1页
西江月教案_第2页
西江月教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6 西江月教案 教材分析:两首古诗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 ,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古风”和”近体诗”两种诗歌体裁的基础上所要学习的内容 ,它们是宋词和元曲中的经典之作 ,为学生领会 和学习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提供了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课例。 学生分析:属年级第一层次班,感悟能力强,思维比较活跃。 设计理念:多渠道引导学生品味写景语言,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诗情之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欣赏这两首古诗,培养学生的古诗朗读能力,学会 如何阅读欣赏古代诗歌。 教学流程: 师: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 脍炙人口的古代诗歌。 投影课题并板书:西江月、天净沙 师:我们知道古代诗人往往借助唐诗、宋词、元曲等多种古诗体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那么 ,这两首古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呢 ?生:自由朗读 师: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那么,这两首诗歌分别表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6 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 师:都答得很好 !我想请两位同学读一读这两首诗歌,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西江月是怎样 来抒发作者的高兴喜悦情感的,天净沙 秋思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悲伤情调呢? 生: 师:同学们觉得这位同学读得怎样? 生: 师:第二首谁来读?我希望读的同学能改正刚才出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争取读得更好,谁来? 生: 师:同学们的掌声已经说明了你读得很棒!通过同学们的朗读,我们成功地体会到了作者所要表达 的思想感情。由此可见,通过朗读,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体会到作者 的思想感情。 师:这两首诗歌有没有直接写到悲伤、喜悦? 生:没有。 师: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两种感情的呢? 生:借景抒情。 评:准确地整体把握是反复朗诵的必然收获。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还学生阅读的自主权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6 是此课设计成功的第一步。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先通过学习西江月来体会这种写法。老师把它也读一遍,希望同学 们能够找出其中最明显地表现出作者喜悦心情的一句话。 生: 师:是哪一句? 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师:找得好,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同学们在读这句诗的时候,有没有在脑海中出现一副心旷神怡的画面,大家可以展开想象的翅 膀任意翱翔。 师:稻香扑鼻,小溪潺潺、蛙鼓阵阵,一群人围在一起笑谈着丰收的年成。这一切怎么能不令人喜 悦呢?让我们想象着画面再一次把这句诗朗读一遍。 生:齐读 师:很有诗意,这就是加入了想象的原因。同学们再看前面的诗句,作者还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呢?你们能不能借 助想象,也能构思出一副美好的画面,然后像老师那样描述一下?试一试,看谁的语 言组织得更好?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6 生: 师:这两位同学展开自己的想象,为我们描述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场景,由此可见,想象产生美丽, 我们在品味诗歌之美的时候,一定要大力借助想象。 师:这首诗写得很美,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它呢?是不是高昂? 生:舒缓、明快。 师:那么我们来读一遍。 生: 师:前面我们读得那么舒缓,好象怕惊动了什么似的,为什么要读得那么那么轻、那 么慢呢? 生:因为写的是静景。 师:写静景为什么要写到惊鹊和鸣蝉呢? 生:也是为了写静景。是为了反衬出农夜的寂静。 师:对,以动写静。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大家熟知的“推敲”之说。 师:请同学再次把它朗读一遍。 生:齐读。 师:如此清新的夏夜美景,怎不令人心旷 生: 神怡 师:可是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下雨了。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6 师:对,“两三点雨山前”,夏天天气说变就变,而且夏雨多是瓢泼大 雨,改为“两三阵雨山前”好不好? 生:不行,“阵雨”太大了,让夜里散步的人狼狈之极,哪来喜悦?反而会让高兴之情一 扫而空。 师:说得真好,就那么两三点“豆大”的雨,夜话的人可以不紧不慢地找地方避雨,喜悦悠闲自在之情 不言自明。这不,接着往下读诗,诗人喜在 生:喜在找到了避雨的地方。 师:对,想什么就来什么。为什么要特意说“旧时”?喜在旧时 生:旧时茅店社檐边 师:旧地重游。哟,实在是喜上 生: 加喜。 师:喜出 生: 望外。 师:由此可见,这一部分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 生:喜悦 师:那么请同学们用喜悦的语气把这一部分读一遍。 生: 评:抓词句,抓想象,美表达,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中悟情感,也在品味语言中自觉提炼美化自己的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6 表达。源于语言品味,归于语言运用,学生同时收获的还是一种美的享受。 师:读得真好,真有滋味。作者借景抒情,展现了农村夏夜的静谧甜美、闲适宜人,表现了作者的 喜悦之情,那么同学们再悉 心揣摩、慢慢品咏,看那位同学读得最好。 生: 师:同学们刚才欣赏了这首诗歌,感觉如何? 生:美。 师:对,美在不染纤尘、美得令人心仪。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怎样去欣赏一首诗歌。 生:先要读。 师:对,接着呢? 生:理解。 师:理解什么? 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怎样才能理解呢? 生:要了解诗意。 师:如何了解诗意呢? 生:找出诗中所写到的景物。 师:好。同学们不仅读 得好,还答得好,总结归纳得也很好。老师也总结归纳了一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6 师:我们知道了欣赏诗歌的一般方法,那么,我们不妨尝试着自己来欣赏天静沙 秋思。同学们对照我所出示的思考题,组成学习伙伴,四人一组,展开讨论。到时,你们选出最强的选手代表你们出来 发言,看那组说得最好?好,开始! 生: 师:准备好了没有? 生:准备好了。 师:哪位同学第一个站起来说? 生:表现了作者伤心欲绝的感情,这可以从“断肠人在天涯”看出。 师:“伤心欲 绝”用得很好。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心呢? 生:因为他远在天边。 师:你怎么知道他背井离乡,远在天边呢? 生:从“天涯”二字可以看出。 师:“天涯”是什么意思呢? 生:天边之意。 师:因为他远在天边,所以才会伤心欲绝,愁思万千,肝肠寸断,哪些景物可以帮助表现作者的伤 心之情呢? 生:通过十二种景物,表现了作者的伤心之情。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6 师:这位同学具有很强的概括能力,但能否把它们一一列举出来呢? 生: 师:能否把它组 成一个场景? 生:枯藤缠绕着老树,黄昏时分,上面栖息了晚归的乌鸦 一座小桥横卧潺潺流水之上,波光里映出几户人家的房宇 荒凉的古道上,西风飒飒,一匹瘦马踽踽独行 那肝肠寸断的游子,远在天边遥望着故乡 师:说得真好,太美了。简直重新作了一首现代诗。希望这位同学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诗人。 师:为什么要用“古道西风瘦马”,而不用“古道清风瘦马”呢? 生:西风吹在人身上有点发冷,肯定会令人心情不愉快,而作者这时心情极度伤感,用这种景物就能很好地衬托出 作者此时的心情,清风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舒适的感觉,和作者此时的心情明显不相吻合。 师:还有那些景物与前一诗相类,却传达出不同感情。 生: 甲:“惊鹊”、“鸣蝉”、“蛙声”与“昏鸦”就不同,同时乡村之景,喜与悲却不同。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6 乙:“明月下的别枝”与“枯藤老树”组合成的画面也不同,清新之夜和愁苦的黄昏所表现的感情也不同。丙 :不过 ,“小桥流水人家”好象很温馨 ,很感人 ,不是伤感的。 师:是呀,我们说“枯藤老树昏鸦”和“古道西风瘦马”能使人感受到一种苍凉和伤感,那么“小桥流水人 家”插在其间是否协调呢?谁来回答? 生:协调,因为黄昏时分乌鸦归巢,而游子却远在天边,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难以自禁。别人有家,尽享温馨,而自己却有家不可归。那种伤心欲绝之情也就不言自明了。这里又采用了反衬的手法。 师:说得太妙了,比老师说得都要好。同学们把这首诗好好地读一遍,尽量读出那种伤心的感觉, 我看哪位同学读得更好。 生: 师:作者把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景物都寄予了浓浓的情感,可见“笔端无意,人寄悲欢”。世上景物千千万万,但诗人选景一定要选取那些适合所要 抒发思想情感的景物。那么我们能否从天净沙秋思中抽 出一句来和西江月重新组合,形成一幅悠闲惬意的画面。你们说选那一句? 生:“小桥流水人家。” 师:你们怎么又和我想得一样,这说明我们的心是紧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16 紧相通的,我还把它们重新组合成了一首新的 西江月。 生: 师:老师也组了一首。 生: 师:谢谢掌声 ,同学们真会鼓励人。你们说我这首诗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和马致远的天净沙中的“小 桥流水人家”所体现的感情同不 同? 生:不同。 师:对,一个是欢快,一个是悲伤;大家一定要明白,景因情而生,情因景而显,在平常的作文中, 我们要学会借助景物描写来体现自己的心理变化,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 评:情感迥然不同的两首诗歌放在一起欣赏,寻找语言上的相通之处,教学设计才能找到迎刃而解 的关键所在;而大胆地组合新诗,则是整个课堂设计的亮点所在、高潮之处! 西江月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 朱友金 一、教材简析: 作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辛 弃疾。写的是夏夜在黄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1 / 16 沙岭上所见到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这首词分为上阕和下阕两部分。词的上阕描写的是黄沙岭夏夜清幽喜人的景象,下阕描写了黄沙岭上阵雨来临的天气变化以及词人的愉快感受。 二、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遵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教学原则。通过创设学习词的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融入想象,自读自悟,相互交流,体会意境。在读通、读懂、背诵的基础上,全面了解辛弃疾,获得更深的体验。通过课后搜集辛词,吟诵辛词的活动,拓展学习的时空,实现“大语 文”教学理念。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融入自己丰富想象,感悟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开展多种语文活动。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读通 正确朗读诗词 1、语言导入: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 ,更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唐诗宋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广为传诵。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背诵了不 少诗词。现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2 / 16 在能背给大家听听吗?学生自由背诵。今天,我们走进南宋,与一位著名词人相约。他曾经陶醉与“白发翁媪的相媚好中”。他是谁? 2、说说你对辛弃疾的了解。 3、出示课题,从这首词的题目中,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相机介绍黄沙岭及作者。今夜,作者在黄沙岭散步,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 3、下面先听老师来读读这首词 4、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另外注意节奏停顿,请看屏幕。 5、 指名朗读,相机评价。 6、多层次赛读:男生读上阙,女生 读下阕。一二大组读上阙,三四大组读下阕。老师读上阙,学生读下阕。 二、读懂 走进作者内心 过渡:读通词是学好古词的序幕,读懂词 ,读出词里所包含的意思,这才是学习词的正式开始。词就像一杯清香的绿茶,需要慢慢品尝,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细细品味一番! 品读上阕 出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让我们与辛弃疾同行,欣赏这美丽的夜景。朗读这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3 / 16 首词的上阙,小组内交流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如果有不懂的地方,组内尽量解决,也可以一会求 助于全班同学。 2、小组内朗读交流: 3、小组汇报,教师随机评价 4、同学们,词中说伴随着清风吹佛,传来阵阵稻花香和哇鸣声,仿佛是青蛙们在争说丰年,猜猜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这儿的“说”字,是青蛙在说吗?那是谁在说?猜猜,他们说什么呢? 可能是农民在说:“你听,青蛙叫着,田里的害虫少了,今年的水稻肯定会丰收。” 5、感情引读:对呀,作者闻着飘在黄沙岭的稻花香,多么盼望农民有一个丰收年呀! 带着期盼之情齐读这两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农民丰收多么不容易呀。辛弃疾正为农民高兴呢,齐读! 这里不仅有稻花飘香,更有荡漾在辛弃疾心头的兴奋。再齐读! 品读下阕 过渡:这么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夜,真让人走进了画卷一般,词人走着走着,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自由读下阕,小组交流自己感受到的画面。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讨论。如果讨论还不能理解的,请准备质疑。 1、出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4 / 16 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学生自主感悟,小组交流。 3、学生交流画面 4、教师引读:词人完全沉浸在展望丰 收的喜悦之中,全然不觉天气的变化。先前天气晴朗,不知何时天空已经飘来乌云,豆点一样的雨下起来了。此刻他的心情怎样? 就是这个时候,引读 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5、提出质疑:词人快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的旁边,词人为什么找不到了呢? 6、此时,词人是怎样的心情呢? ,生读出惊喜。,生读出放松。读出你的兴奋。 陆游有一句诗,表达的也是峰回路转的惊喜、兴奋,也能用在这里表达辛弃疾的心情。 7、让我们再一起来体会体会 齐读下阕 。 8、总结:多么美妙的夏夜,多么奇妙的经历啊 !这首词充分表现了词人农村生活的热爱,对老百姓的关心。自由朗读这首词一遍,能背诵这首词吗? 三、 拓展,感悟作者人生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