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s结构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doc_第1页
基于bs结构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doc_第2页
基于bs结构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doc_第3页
基于bs结构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doc_第4页
基于bs结构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连海事大学装订线毕 业 论 文二一一 年 六 月基于B/S结构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专业班级:计科一班姓 名:任志强指导教师:桑国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摘 要 随着高校建设和管理变革的逐步推进,实验室作为科研、教学的重要基地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随之而来,实验室综合管理便成为近年来高等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一个热点议题,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更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实验条件的重要保障。作者认真分析了目前国内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现状,特别是信息化管理的现状一一随着高校建设和管理变革的逐步推进,实验室工作的管理范围不断扩大,面对规模庞大、事务繁杂的实验室管理工作,许多管理上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认为目前的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已不能满足当前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需求。这样就亟待一套高效、方便、功能强大、数据高度共享、基于网络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以优化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减轻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于是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案一一“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并设计和开发出实际的软件系统,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论文首先对国内高校实验室管理领域的当前现状做出分析,提出了整合业务,共享数据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功能规划、流程设计和技术实现,最终完成了建设初期的需求分析。文章重点论述了系统采用的RBAC访问控制模型,以及利用工作流处理引擎实现协同办公,也对系统的安全、运行、维护以及管理工作做出了论述。作者还对系统今后的发展做出长远的规划,对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即建立校级数据中心的设想。其主要工作如下: 分析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的现实内容和潜在需求。 以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工作的应用为主线,对目前各种主要的技术进行研究,主要包括J2EE概述、Oracle基础、RBAC访问控制技术、项目管理概述、工作流处理引擎(BPM)技术等。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的实现。主要包括实验室管理、实验室建设管理、实践教学管理、实验开放选课、设备动态管理、大型仪器共享平台、评估和预警、智能网站等。并在具体单位进行系统的运行测试。关键词:管理系统,项目管理,RBAC权限管理,工作流ABSTRACT With the further deepening of colleg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reform, the laboratory, an important bas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is constantly improving and developing. It naturally follows that integrated lab management has recently become a hot issue in the field of college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It not only directly concerns the quality of college talent nurturing, but also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conduct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Based on the rigorous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laboratory management of domestic colleges,especially of the situa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he writer thinks that the existing means and tools of management can no longer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at present. Consequently, the writer raises a constructive program abou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he Integrated Lab Management System. Besides, the writer designs and explores a practical software system with a certain prospect of application.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aboratory management of domestic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a program of business integration and data sharing. Whats more, the writer conducts the function programming, process designing, technique achieving and finally accomplishes the demand analysis of initial construction. This thesis mainly focuses on the system applied RBAC access control mode and the use of the workflow to process engine to carry out cooperative working.Meanwhile, it discusses the systems safety, operation, pre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work. The writer also makes a plan about the systems future development and sets forth some advice concerning such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s building a college-level data center. The essential work is as follows: Analyze the present significance and potential needs of college laboratorys integrated management.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college laboratorys integrated management as the principal task, study a variety of existing techniques,including the J2EE outlines,Oracle basis, RBAC access controlling technique, project management outlines,workflow engine processing technique. Realize integrated lab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the laboratory management, lab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actical teaching management, open course choosing, dynamic equipment management, big instrument sharing platform,evaluation and advance warning, intellectual website and etc; carry out systematic function test in specific units.Key words: management system, project management, RBAC competence management, workflow目 录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3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3第二章 系统开发技术概述 52.1 系统开发环境介绍 52.1.1 基于J2EE的开发规范 5 J2EE简介 5 J2EE主要技术 5 J2EE的结构 6 J2EE的优点 72.1.2使用以Linux为核心的开源软件 72.1.3 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 82.1.4 Oracle数据库为项目提供强大支持 82.2数据库访问技术 92.2.1数据访问对象(DAO) 92.2.2远程数据对象(RDO) 92.2.3通过连接池获得连接 102.3动态负载均衡技术 102.4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技术 112.5工作流处理引擎(BPM)技术 122.5.1基本概念 122.5.2工作流管理系统架构 12第三章 系统设计 143.1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控制实现 143.1.1基本对象定义 143.1.2对象的基本操作约定 143.1.3核心数据逻辑结构 153.1.4数据物理结构设计 163.2子系统设计 173.2.1实验室管理子系统 173.2.2实验室建设管理子系统 193.2.3实践教学管理子系统 203.2.4实验开放选课管理子系统 213.2.5设备动态管理子系统 223.2.6大型仪器共享平台 253.2.7实验室智能网站子系统 263.2.8实验室评估和预警 283.3系统数据流程定义 283.3.1数据上报流程定义 283.3.2实践教学流程定义 293.3.3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流程定义 303.4相关服务和维护功能 30第四章 系统实现 324.1系统实现 324.1.1遍历算法 324.1.2构建数据模型 324.1.3权限判断的流程设计和实现 354.1.4系统界面实现 364.2系统的技术安全 374.2.1 Web服务器安全 374.2.2数据库安全 374.3系统的管理安全 38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395.1论文工作的总结 395.2下一步的工作规划 395.3对高等学校信息管理工作的一些设想 39致谢 41参考文献 42基于B/S结构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第一章 绪论1.1论文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高校建设和管理变革的逐步推进,实验室工作的管理范围不断扩大,其内容涵盖了人员、用房、实验课程、实践教学、实验室安全、物资设备、资源共享、对外开放等一系列元素。面对规模庞大、事务繁杂的实验室管理工作,许多管理上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这样就亟待一套高效、方便、功能强大、数据高度共享、基于网络的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以优化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减轻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目前大多数的高校实验室管理都还处在人力加纸质件的阶段,随着资料的累积、设备的增加、人员的变更,必然产生诸多问题,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工作效率低。实验室的基本信息收集和管理还处于手工操作或者文档管理的阶段。查询、管理的效率非常低下,且差错率相当的高,资料的保存也存在较大难度。当评估检查或需要数据上报时就要加班加点赶材料,不仅使本来就繁重的管理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而且还难免出现挂一漏万,遗失很多信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学校需要建立基于网络的实验室信息数据库,来管理诸如实验项目、人员、用房、设备、实验室建设、日志文档等信息。信息不共享。教务开放选课已经全面铺开,传统的按照班级集体上实验课的模式很难实现“学分制”的要求,完全手工安排实验教学进度变得异常艰难。信息化的成果完全无法在实验室管理上得以体现,现代教学理念和方法无法深入贯彻实施。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管理部门需要面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进行开放式的实验教学选课管理,同时对实验成绩和学生教学反馈信息加以管理,以规范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资源浪费大。部分大型精密仪器在正常的教学和科研以外还有大量时间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设备资源浪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学校需要实行大型设备共享机制,面向校内外提供设备共享服务,提高资源使用率,创造设备效益。设备统计难。实验仪器设备、低值易耗品等没有较好地建立开放查询的信息库,耗材消耗情况不能够得到很好统计。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综合各方面的考虑,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J2EE, Oracle, RBAC访问控制、项目管理、工作流处理引擎等技术手段,用于设计一套高效、方便、功能强大、数据高度共享、基于网络的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加强实验室主管部门对实验室信息的掌握和监控,强化管理;建立实验室主管部门和基层实验室的信息沟通,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实验室主管部门对设备、耗材、经费、资源共享的管理,以节约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推行实验教学开放管理,提高实验室利用率;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加强素质教育;优化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减轻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1.2国内外研究现状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计算机的出现促进了它的发展,开辟了信息管理系统研制开发的新天地,在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的企事业管理机构都有完整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系统提供了完善的信息服务,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并有不同程度的辅助决策功能。 我国的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于70代中期,目前已步入实用化阶段,在理论上,技术上都具备了一定的水平。当前,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席卷而来,知识经济的浪潮冲击着全球各个角落,国家明显加大了对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的投入。“十五”规划明确提出了“以信息化、数字化带动传统行业”的目标,要求政府部门和企业迅速提高信息化服务的水平。大中型企业和重要的政府部门都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我国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开始于20世纪70代末,与我国经济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相适应。70年代末到“六五”期间,为启蒙与试验阶段。主要形式是不同程度地应用某些办公设备、汉字信息处理技术,应用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开发比较简单的单项业务管理系统。 1996年到1992年期间,部分实验室开始制单机业务系统,少数实验室建立了专门的信息机构,逐步由自主的分散开发走向统一规划、有计划的实施,系统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开始起步。 1993年至现在,计算机设备的飞速进展,众多高性能的工作站、网络服务器应用于高教领域,网络系统技术和产品日新月异,性能卓越的操作系统、大型数据库系统投入运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开始有重点的逐步向综合化过渡。其中,重要的进展和标志是l994年4月,由国家计委立项、国家教委主持,全国十所重点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共性实验项目“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示范工程”开始启动,1995年12月通过鉴定验收。CERNET示范工程建设的成功,对最终建成我国CERNET这项面向2l世纪的宏大工程、促进我国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和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高校包括信息管理系统在内的信息系统建设的里程碑。 目前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非常普遍,各级各部门都配备了计算机和相应的信息处理设备,不同程度的开展了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这些系统基于越来越完善的局域网及Internet网,大部分采用基于B/S的结构,使得各级办公和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方便、灵活地处理事务。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MS)是指通过建立以实验室为中心的分布式管理体系,根据科学的实验室管理理论和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实现数据网络化共享、无红纸化记录与办公,资源与成本管理、人员量化考核,为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和实验室的全面管理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20世纪60年代末至70 年代初,是LIMS设计思想的产生时期,实验室的数据管理仍然停留在手工记录阶段。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期,这个时代的计算机语言和网络技术还不够发达,计算机的价格比较昂贵,这一时期的LIMS系统操作一般集中在中心计算机上完成,能够实现一般的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功能,数据处理能力比较小,手工处理的工作量仍然比较大,一般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编写与维护程序,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LIMS技术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计算机价格大幅度下降,而性能却大幅度提高,关系型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术开始成熟。c/s构架的数据管理模式成为主流,数据处理能力大大提高。随着Windows操作系统的广泛应用,LlMS开始从DOS平台。UNIX平台逐步过渡到Windows平台,产品呈现出良好的用户界面,操作比较简单,功能比较全面。90年代后期,Internet技术飞速发展,网络技术的应用遍及各种行业技术当中。基于Web技术的LIMS开始出现,普遍采用基于B/S模式的分布式管理体系,客户端只采用Internet浏览器,无需安装任何LIMS软件,使用极其方便,数据的共享和发布更为简单,功能更为全面,软件的可扩展性增强,代表了今后LIMS技术的发展方向。1.3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针对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分析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的现实内容和潜在需求。 以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工作的应用为主线,对目前各种主要的技术进行研究,主要包括J2EE概述、Oracle基础、RBAC访问控制技术、项目管理概述、工作流处理引擎(BPM)技术等。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的实现。包括实验室管理、实验室建设管理、实践教学管理、实验开放选课、设备动态管理、大型仪器共享平台、评估和预警、智能网站等。并在具体单位进行系统的运行测试。其中,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主要以具体的运行测试来验证系统功能及可靠性与完整性。1.4论文的组织结构全文由六个章节组成。首先是绪论,介绍实验室管理基本情况,说明论文的研究背景、现状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分析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基本需求,并根据系统需求的特点,规划并设计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基本实现方式。 第3章分析实现系统的主要相关技术,主要研究了信息技术框架结构,其中重点分析和比较体系框架各自特点,为后续研究打下了基础。 第4章介绍系统的各个模块的功能组成,以及这些功能项目的相互关系。第5章介绍系统的设计及实现过程。最后对本论文的研究过程做出总结,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做出展望。第二章 系统开发技术概述本系统设计采用B/S模式,开发平台为Linux,开发技术为J2EE,开发环境为Eclipse,后台数据库为Oracle 10。下面对本研究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子以简要介绍。2.1系统开发环境介绍2.1.1基于J2EE的开发规范随着近几年JAVA的成功,J2EE标准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完善,J2EE的优势逐步得到巩固。这使得我们尽可能地将现有技术体系向此靠拢,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不断积累现有程序资源,让项目保持可持续发展。 J2EE简介J2EE (Java 2 Platform,Enterprise Edition)是Java平台的企业版,是一种利用Java平台为各种各样中间件的实现提供了一种不依赖软件供应商的编程接口。J2EE提供了一个企业级的计算模型和运行环境,用于开发和部署多层体结构的应用。它通过提供企业计算环境所必需的各种服务,使得部署在J2EE平台上的多层应用可以实现高可用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它树立了一个广泛而通用的标准,大大简化了应用开发和移植过程。J2EE降低了开发中间层服务的成本和复杂程度。 J2EE主要技术J2EE是由一整套的服务(Services)、应用程序接口(API)和协议(Protocol)组成,对开发基于Web的多层应用提供了功能支持。主要技术包括:JDBC(Java Data Base Connectivity)一种透明的通用接口,为访问不同的数据库提供了统一的方法,具有平台无关性。JNDI (Java Name and Directory Interface)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接口来完成标准的目录操作,如DNS、LDAP、本地文件系统或应用服务器中对象的访问和操作。EJB(Enterprise JavaBeans)EIB是J2EE的核心,它定义了个可重用的组件框架来实现分布式的、面向对象的商业逻辑,简化了复杂的企业级应用的开发EJB的核心思想是将商业逻辑与底层的系统逻辑分开,使开发者只需关心商业逻辑,而由EJB容器实现目录服务、事务管理、持久性、安生性、容错性等底层系统逻辑,通过容器提供的协议和方法来相互调用组件。RMI (Remote Method Invoke)RMI协议用来调用远程对象上方法。它使用序列化方式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传递数据。RMI是一种被EJB使用的更底层的协议。Java IDL/CORBA通过Java IDE的支持,开发者可以将Java和CORBA集成在一起,可以创建Java对象并使之在CORBA ORB中展开,还可以创建Java类并作为和其他ORB一起开展的CORBA对象的客户。JSP(Java Server Pages)JSP页面由HTML代码和嵌入其中的Java代码组成。服务器在页面被客户端请示后执行这些Java代码,然后将生成的HTML页面返回给客户端浏览器。Java ServletSerlet是一种Java程序,它扩展了Web服务器的功能,做为服务器端的应用,在服务器端驻留并响应客户端请求,Servlet提供的功能大多与JSP类似,不过实现的方式不同,Servlet全部由Java编写。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IL,是一种可以用来定义其它标记语言的语言,被用来在不同的商务过程中共享数据。XML的发展和Java是相互独立的,但是XML和Java的共同目标都是平台独立性。通过Java和XML的组合,可以得到一个完美的具有平台独立性的Web应用解决方案。JMS (Java Message Service)JMS是一组用于面向消息的中间件之间相互通信的API,它既支持点对点的信息通信,也支持发布/订阅式的消息通信。JTA (Java Transaction Architecture)JTA定义了一种标准的API,为应用系统提供可靠的事务处理支持。JTS (Java Transaction Service)JTS是CORBA OTS事务监控的基本实现,规定了事务管理器的实现方式。JTS事务管理器向应用服务器、资源管理器、独立的应用以及通信资源管理器提供了事务服务。JavaMailJavaMail是用于存取邮件服务器的API,支持SMTP和IMAP。 J2EE的结构J2EE平台提供了一个多层应用模型,一个多层化应用能够为不同的服务提供一个独立的层,J2EE典型的三层结构包括客户层,中间层、企业信息系统(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EIS)层。(1)客户层支持各种各样的客户机,可以在公司的防火墙之内或之外。可以是基于Web的,也可以是不基于Web的。在一个基于Web的J2EE应用中,用户的浏览器在客户层中运行,并从一个Web服务器下载Web层中的静态HTML页面或由JSP或Servlet生成的动态HTML页面。(2)中间层中间居通常包括Web层组件和业务层组件。Web层组件可以由JSP页面、基于Web的Applet以及Servlet组成,一般用来构建J2EE的表示逻辑,业务层组件包括JavaBeans组件或EJB组件,用来解决和实现特定业务领域需要的商业逻辑,EJB组建模型是J2EE的中枢。(3)企业信息系统层企业信息系统层运行企业信息系统软件,这层包括企业基础设施系统,例如企业资源计划ERP、大型机事务处理、数据库系统及其他遗留系统。 J2EE的优点(1) J2EE完全基于Java平台,使用Java进行编程,基于J2EE的应用程序不依赖任何特定操作系统、中间件、硬件,因此设计合理的基于J2EE的程序只需开发一次就可部署到各种平台和各种操作系统上,可伸缩性强。(2) EJB容器提供了多种组件事务服务,使系统更能应付大量的并发用户和管理复杂的事务逻辑J2EE允许开发者把一些通用的,很繁琐的服务端任务(如事务管理、状态管理、数据缓存池等)交给中间件供应商去完成,这样开发人员可以集中精力在如何创建商业逻辑上,相应地缩短了开发时同。(3) J2EE标准也允许客户麻风与J2EE兼容的第三方的现成的组件,把他们部署到异构环境中,节省丁由自己制订整个方案所需的费用。(4) J2EE提供了负载平衡策略,能消除系统中的瓶颈,允许多台服务器集成部署,实现可伸缩的系统。2.1.2使用以Linux为核心的开源软件虽然项目是完全可以部署在Windows的平台上,但是我们推荐使用Linux作为服务器操作系统。这样的选择,是因为Linux作为服务器操作系统具有比Windows更多的优势。主要体现如表2.1所示:除了操作系统使用开源的Linux外,系统还可以使用Apache, Jboss, Tomcat,Eclipse, Fckediter等开源软件,这些开源软件为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也大幅度降低系统成本。表2.1 Linux与Windows对比指标对比LinuxWindows经济性开源软件,不需要购买版权使用商业软件,需要购买版权使用安全性鲜见基于Linux的病毒和木马程序,安全漏洞较少病毒和木马程序很多,需要在安全防范上花大量工作升级维护不需要经常升级,且升级工作不影响服务需要常升级,升级后往往需要reboot稳定性Linux稳定性比Windows好,可以有更长的持续服务时间第三方软件支持第三方软件支持良好第三方软件支持良好性能相同配置的硬件环境,Linux能够有比Windows更好服务性能远程维护方便远程维护,且较为安全维护时对网络资源要求低方便远程维护,但有安全隐患,且维护时对网络资源要求较高2.1.3 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 Eclipse是一个开源的、可扩展的集成开发环境,IBM附属的OTI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面向对象的技术公司,花费大量财力来开发Eclipse,然后将其捐赠给了开源社区。Eclipse提供了良好的团队开发工具,利用CVS来管理版本的同步和分发。同时它是JAVA, C+, PHP等程序员喜欢的编程和调试工具。对于编码、调试、重构、单元测试等等,Eclipse可以与任何一种IDE匹敌,甚至比它们还要好。2.1.4 Oracle数据库为项目提供强大支持数据库的选型该项目是一个综合性的数据处理业务,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事务,特别是需要应付高负载的开放选课,同时需要建立庞大的数据仓库来保存各类信息,这就决定需要一个高效率、稳定强悍的数据库作支撑。经过对Mysql, SqlServer,Oracle的对比,我们最终选择了拥有强大技术支持、架构体系得到更多商用技术支持的Oracle。Oracle作为目前最成功的商用数据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成为首选。它在如下方面的表现远远超过Sql Server和Mysql。1)高效稳定的数据服务;2)高负载的数据处理能力;3)优势的网络支持;4)准确的数据库修复;5)世界领先的数据保护环境;6)可伸缩的性能管理策略;7)健壮的二层安全等优势。开发工具介绍PL/SQL Developer是一种集成的开发环境,专门用于开发、测试、调试和优化Oracle PL/SQL存储程序单元,比如触发器等,是基于Oracle项目开发的必备工具。PL/SQL Developer功能十分全面,大大缩短了程序员的开发周期。我们在开发过程中使用如下功能:1)强大的PL/SQL编辑器和完善的Debugger调试器,提高开发效率;2)询问创建和SQL视窗相互辅助,方便实体创建的代码化和人性化操作;3)报告视窗项目和浏览器模式管理,方便监控数据库对象状况;4)专业过程优化工具,提高数据库操作性能;5)基于HTML的数据库健康和性能报告工具,及时掌握数据库运行情况;6)比对用户目标和输出用户目标,极大地提高系统平移和部署,协调开发与发布的关系,保证数据基础的一致性。2.2数据库访问技术访问Oracle数据库有许多方法可以实现,而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在J2EE应用程序开发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应用程序与数据库连接的建立。下面我们探讨最常用的几种方式。2.2.1数据访问对象(DAO)数据访问对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Visual Basic访问数据库功能的主要技术。DAO已经存在了许多年并经历了多次修改,但它依然是许多数据库的对象模型。尽管DAO是数据访问中最弱的一种,但它同时也是最为人所熟知的。尽管DAO模型存在局限,但它依然有许多大量的函数可供Oracle用户使用,某些方面性能还可以令人接受的。DAO访问Oracle示意如图2.2所示: 应用程序数据访问对象(JET)JET数据库引擎ODBC驱动器管理器OracleOBDC驱动器Oracle调用接口网络软件Oracle数据库图2.2 DAO访问Oracle示意图DAO是一项过时的技术,尽管它仍应用于许多程序,但与新技术相比,它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 DAO拥有的对象模型功能比较弱,在所有的数据库访问技术中它的功能最弱。 DAO被设计为适用于JET 而没有调整为适用于ODBC数据源。 DAO不适合处理大量不同类型的数据源。2.2.2远程数据对象(RDO)RDO是一种围绕着API产生的“包装”性软件,它封装了API中的许多功能部件,为开发者提供了ODBC驱动器的所有功能。应用程序数据访问对象(JET)ODBC驱动器管理器OracleOBDC驱动器Oracle调用接口网络软件Oracle数据库图2.3 RAO访问Oracle示意图RDO是通过ODBC数据源访问数据的标志性技术,如图2.3所示,它围绕着ODBC API进行设计,并不完全适合与Oracle。尽管相对于DAO来说,它有很大的进步,但它的一些功能部件不适用于Oracle用户,因为Oracle的体系结构与SQL服务器体系存在相当大的差异。RDO的缺点: 微软认为它过时了,不会再给它投入更多的工作。 不能通过存储过程检索PL/SQL游标变量。 RDO依赖于ODBC驱动器,通常会受到它们之间不相容性之间的影响。2.2.3通过连接池获得连接在iPlanet Application Server 6.5和Sun ONE Application Server7中配置的连接池都可以通过数据库连接类,从连接池中获得Oracle数据库连接。使用连接池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数据库的连接统一进行配置、管理、监控,以及对数据库连接池的参数进行优化调整,同时对应用中没有关闭或其他原因造成没有关闭的数据库连接由连接池统一进行管理。便于应用的移植和后端数据库的切换,因为在应用中通过统一的JNDI获得数据库的连接,而具体连接的是哪一台机器上的数据库与应用无关。2.3动态负载均衡技术考虑到项目的Java应用规模不大,没有必要购买商用的服务软件,我们使用性能良好的Tomcat作为服务器软件,并能够集成多个Tomcat组成集群,动态均衡web压力,很好地实现了web服务的高性能和稳定性,如图2.4所示:图2.4 Web服务动态负载均衡布局2.4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技术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ole Based Access Control ,RBAC)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访问控制技术,由美国国家标准化和技术委员会(NIST)的Ferraiolo等人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来的。此后,NIST专门成立了RBAC研究机构,对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Sandhu等人在对RBAC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在1996年提出了一个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参考模型,即RBAC96模型,同时,RBAC技术逐渐应用到实际,如Novell的Netware和Windows等操作系统管理。 因为在传统模型中管理用户对数据资源的访问是直接为用户授予一些操作权限,一旦用户的职责发生变更,管理员就要更改用户权限,安全管理处于较低层次,不能根据用户组织的结构形式来进行用户权限划分,而RBAC则能够在较高的层次上通过用户角色控制用户权限的改变。RBAC是根据整个用户组织的结构中不同岗位职责进行角色划分的,而并非针对具体的某个用户划分权限,即资源的访问许可是通过角色来获取的,利用角色层次结构将用户与权限联系起来,当用户成为相应角色的成员时便可以获得该角色所拥有的权限,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用户与权限的管理。 RBAC模型有效地克服了传统访问控制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可以减少授权管理的复杂性,降低管理开销,而且还能为管理员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实现安全政策的环境,是实施面向企业的安全策略的一种有效的访问控制方式,这种策略是对自主访问控制(DAC)和强制访问控制机制(MAC)的改进。在RBAC中,引入了角色这一重要概念。所谓“角色”,就是一个或一群用户在组织内可执行的操作的集合。 RBAC的基本思想是:授权给用户的访问权限,通常由用户在一个组织中担当的角色来确定。例如,实验室管理部门包含的角色可以有设备采购员、采购科长、实验室管理科长、处长、副处长等。由于他们的职能不同,所拥有的访问权限显然也各不相同。RBAC模型是目前最为广泛接受的权限模型,如图 2.5所示:控制对象操作 许可(PERM)角色用户 用户角色分配 角色许可分配 (UA) (PA) 与用户相联系的 session 会话集合 激活的角色会话图2.5 RBAC基本模型2.5工作流处理引擎(BPM)技术工作流处理平台在系统的很多地方都有非常典型的应用,我们将其引入本项目设计。2.5.1基本概念工作流:即Workflow。通过将工作活动分解定义良好的任务、角色、规则和过程来进行执行和监控,达到提高生产组织水平和工作效率的目的。工作流引擎:即WorkFlow Engine,是指workflow作为应用系统的一部分,并为之提供对各应用系统有决定作用的根据角色、分工和条件的不同决定信息。2.5.2工作流管理系统架构对于工作流产品而言,可以构建一个通用的实现模型。该通用的工作流系统的主要功能组件有三种类型,如图2.6所示:定义工具工作流定义引用 被解释 引用组织/角色模型数据 引用 维护 使用工作流执行服务 生成工作流控制数据应用程序工作流引擎 调用 更新应用数据工作列表工作流相关 数 据 操纵 使用 更新应用程序工作表处理器 操纵 调用用户界面 调用图2.6 工作流系统示意图软件组件:为工作流系统的各种功能提供支持;系统定义和控制数据;应用程序及其数据库,由于被工作流产品调用,从而成为整个系统的一部分。图3.5描述了工作流产品的通用模型。 过程定义(Process Definition)包含工作流执行软件运行过程中所需的所有过程详细信息,有过程的开始和约束条件、活动或任务单元、在活动(任务)间进行导航的规则、会被调用的其他应用程序、相关数据的定义等。如图3.7所示,过程定义被工作流执行服务调用,并可能会涉及到组织机构/角色模型,用在任务执行时的权限分配等方面。工作流执行服务(Workflow Enactment Service)是该模型的核心部分,功能与参考模型中所述的一致。第三章 系统设计整个系统由八个主要子系统构成,包括实验室管理、实验室建设管理、实践教学管理、实验开放选课、设备动态管理、大型仪器共享平台、评估和预警、智能网站等。所有的子系统都是基于同一基础数据平台,他们之间既实现了信息共享又拥有相互独立的逻辑结构。这种结构就决定了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部署和使用其中一部分子系统,而随着实际需求的变化又可以随时扩展新的子系统,所有的功能模块均基于同一管理界面,平滑过渡。这样用户就可以降低维护和管理风险,避免各个业务系统之间数据不能共享的问题。3.1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控制实现3.1.1基本对象定义用户(User),就是系统的实体,系统的用户,操作的发起者。角色(Role),一定数量权限的集合。权限分配的单位与载体,目的是隔离User与Privilege的逻辑关系。用户组(Group),权限分配的单位与载体。权限不考虑分配给特定的用户而给组。组可以包括组(以实现权限的继承),也可以包含用户,组内用户继承组的权限。User与Group是多对多的关系。Group可以层次化,以满足不同层级权限控制的要求。操作(Operator)表明对What的How操作,也就是Privilege+Resource。其主要对象结构示意如图3.1所示:控制对象类别角色类别访问模式控制对象角色操作用户用户角色分配角色关系角色权限分配图3.1 主要对象结构示意图3.1.2对象的基本操作约定权限操作:分为功能权限和内容权限。权限都应有添加、删除、修改;权限添加的时候系统默认不赋予任何角色,需手动配置。权限删除的同时更新角色与权限对应关系。角色定义:角色的添加、删除、修改。角色添加的时候默认是没有任何权限,必须通过配置。当角色被删除时应更新用户与角色对应关系、角色与权限对应关系。用户组:用户组的添加、修改、删除;组和部门在系统中起到辅助作用,实现一些角色不能很好控制的用户权限设置,这样的设置一般在业务层进行处理。用户部门:用户部门的添加、修改、删除。添加部门时默认不包含任何用户,需手动添加无部门的用户。删除时将更新用户与部门对应关系。角色授权:对角色进行授权。用户角色设置、部门设置、组设置,更新用户与角色的对应关系、部门信息、组信息。一个用户仅对应一个组,用户与角色之间的关系是一对多关系。单点登陆认证体系:该模块是权限系统的关键,最终为了实现用户认证,认证通过后才能访问资源,如果认证失败,返回错误信息。对性能的规定:权限系统是系统能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对性能的要求非常苛刻,用户必须能够使用可使用的所有资源,用户不能使用不可使用的任何资源。输入输出要求:权限系统仅实现业务逻辑,输入数据是假设数据,输出结果如果为错误则报错误编码,如果顺利也应该提示成功信息。接口:为系统开发用户认证接口,用户在完成任何操作之前必须进行认证检查,认证通过才能执行业务。3.1.3核心数据逻辑结构RBAC核心模型数据逻辑结构的定义如图3.2所示:roleuseruserRoleroleId I roleName VA50roleType S1UserId I username VA20password VA32 Reference_1 Reference_2Key_1 Key_1 Reference_3 Reference_6roleprivilegrolePopedom Reference_4 Referencr_5userPrivilegeuserPopedomprivilegeId I privilegeName VA50privilegeCode VA20privilegeType S1popedomId I popedomName VA50popedomType S1note TXTKey_1 Key_1 图3.2 RBAC核心模型数据逻辑结构图3.1.4数据物理结构设计RBAC核心模型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如图3.3所示:useruserRoleuserId INTEGER userName varchar2(20)password VARCHAR2(32)userId INTEGER roleId INTEGER FK_roleUserId FK_userRoleIdroleroleId INTEGER roleName VARCHAR2(50)roleType SMALLINTrolePopedomroleId INTEGER popedomId INTEGER FK_popedomRole FK_privilegeRolerolePrivilege FK_rolePopedomuserPopedomprivilegeId INTEGER roleId INTEGER popedomId INTEGERpopedomName VARCHAR2(50)popedomType SMALLINTnote CLOB FK_rolePrivilegeuserPrivilegeprivilegeId INTEGERprivilegeName VARCHAR2(50)privilegeCode VARCHAR2(20)privilegeType SMALLINT图3.3 RBAC核心模型数据库物理结构图3.2子系统设计系统共有八个子系统,包括实验室管理、实验室建设管理、实践教学管理、实验开放选课、设备动态管理、大型仪器共享平台、评估和预警、智能网站等。下面对主要的子系统设计进行介绍。3.2.1实验室管理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处理实验室管理的基本信息和常规事务,具体流程设计如图3.4所示,功能内容见表3.5所示。实验室建制专职人员管理实验室基本信息实验室队伍管理实验室基本管理兼职人员管理实验室规章制度劳保等级设置劳保单位设置我的管理房间实验室管理子系统劳保管理实验室用房管理劳保人员管理实验室用房审核劳保申请用房管理劳保审核用房维修申请维护业务处理劳保发放实验室安全检查放射单位设置实验室安全管理安全检查任务管理放射人员管理安全事故处理放射场所管理放射卫生管理危险品存放备案岗位培训换证管理剂量检测体检管理放射场所检测图3.4 实验室管理子系统设计图表3.5 实验室管理子系统功能内容基本信息建制管理管理全校实验室建制信息和体系结构,如名称,类别,级别,建立时间等基本信息管理各单位的介绍信息,基本资料,上传实验室的相关介绍文档规章制度管理各个学校和各个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等试验队伍管理专职人员按实验室管理专职实验室人员信息,所有数据格式满足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兼职人员实验室兼职人员管理,是兼职人员可以参与到实验室的管理中用房管理个人用房每个使用者可以清楚管理个人负责的房间信息和处理相关维修业务用房管理全面管理实验室用房信息,建立用房信息系统 用房管理维修管理实验用房常规维修管理,以及小型维修(装修)管理相关业务安全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安全检查,安全事故处理,危险品存放备案劳保管理提供实验室人员的劳保福利档案体系,根据这一体系对福利情况进行管理放射卫生管理管理放射卫生事务,如人员培训,剂量监控,换证管理等3.2.2实验室建设管理子系统经费类别管理该子系统主要管理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项目和经费,并为实验室评价体系提供数据基础。具体流程设计如图3.6所示,功能内容见表3.7所示。项目申报经月结经费总表项目审核论证立项实验室建设管理子系统经费子类管理经费管理建设项目管理经费收支明细项目实施项目验收经费收支情况表项目收支明细项目汇总项目收支情况表图3.6 实验室建设管理子系统设计图表3.7实验室建设管理功能内容项目管理项目申请各个实验室以及教师,按照相关要求在线申报项目项目审批职能部门根据各个实验室申报的项目,逐一进行论证和审核项目验收汇总分阶段管理项目进度,验收项目进展和成果,并对相关验收文档备案管理经费管理实验室耗材管理结合实验室项目管理,全面管理实验耗材情况耗材经费估计结合实践教学任务,科学计算评估实验室耗材消耗,制定经费划拨依据经费计划管理管理全校实验室相关经费计划经费使用管理监控实验室经费使用情况3.2.3实践教学管理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负责管理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整个教学环节。具体流程设计如图3.8所示,功能内容见表3.9所示。实践教学计划课程管理教学计划复核课程审核实践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和安排实验项目实验分组安排非选课项目任务管理项目审核课程建设项目成绩登录实践教学子系统学生个人成绩管理毕设课题申报成绩管理毕设课题审核课程成绩汇总毕设过程管理成绩分析毕设和实习毕设论文库学生评价结果评教管理实验基地管理评价指标设置实习过程管理图3.8 实践教学管理子系统设计图表3.9 实践教学管理子系统功能内容实践课程体系管理课程管理按课程管理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科技创新活动等课程审核主管部门审核课程信息,提高课程申报水平项目管理管理实验项目的基本信息,数据满足教育部报表相关规定项目复核职能部门审核项目信息课程建设维护实践课程和实验项目的相关资料,教学大纲,课件等,供学生在线预习毕业设计和实习实训管理毕设课题申报教师每年通过在线申报毕业设计课题,而获取指导资格,教师申报的课题得到院系管理员的审核,方可供学生选题毕设过程管理知道教师根据学生选题结果,对学生整个设计过程进行管理,如毕业设计任务书,开题报告,指导记录,毕业成绩等论文库建设学生论文结题后,上传论文的电子文档建立学生论文库,并可通过网站对外提供查询服务实习基地管理校内外实习基地基本情况,并提供介绍,图片视频等实习过程管理管理学生实习实训的过程和成绩教学计划任务管理实践教学计划实验室依据教务培养计划,按专业或班级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计划,可作为实验室开放选课的依据实践任务管理管理实验室实践教学任务,提供工作量计算和报表的数据基础教学任务统计根据实践教学任务和选课结果,按实验室,课程或教师进行工作量统计 成绩管理成绩录入教师在线管理学生实验成绩,生成学生实验课程成绩统计分析成绩汇总,成绩分析统计,为教学质量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评教管理评教指标管理制定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为学生评教制定数据基础评教结果管理处理学生评教数据,分析评教结果3.2.4实验开放选课管理子系统该子系统提供一个基于实验项目的开放和学生选课的平台,负责实验室开放的过程管理。具体流程设计如图3.10,图3.11所示,功能内容见表3.12所示。课程选定管理开放项目管理项目申报项目选定管理项目申报选课系统选课管理选课结果打印房间课表实验室开放子系统选课进度监控学生选课日志项目开放选课设置开放管理专业分布和时间占用开放设置选课通知学生个人实践占用选课帮助图3.10 实验室开放子系统设计图消息和通知毕业设计在线预习学生评教学生系统实验选课在线交流课表和成绩查看图3.11 学生系统设计图表3.12 实验室开放选课管理子系统功能内容 实验室开放管理 开放项目管理为实验室提供一个教学计划以外的项目(创新项目,课外试验等)开设工作流程管理,借此充实教学内容,更大程度开放实验室资源 开放管理 实验室根据相关教学计划,结合本实验室运行状况,教师资源,实验设备和学生时间安排,制定实验室开放策略,设置开放信息 选课管理在选课过程中,管理员及时监控选课进度,调度开放选课结果,打印课表,安排实验教学秩序 开放设置实验室设置选课策略,发布选课通知等 学生系统消息通知系统利用在线邮件和手机短信提供学生通知,及时告知最新信息 在线预习根据系统提供的选课和项目教学要求,电子资料,课件等,在线预习 实验选课学生根据个人专业的教学计划,结合各实验室开出的项目的配额限制,在一整套选课规则下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实验选课 毕业设计 学生实现毕业设计课题选择,提交开题报告,上传论文等 课表打印 查看已经选课的实验课程和实验题目列表,在线打印课表 成绩查看 查看和打印学生个人实验课程成绩和学分 在线评教 根据学校制定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教师上课情况给予评教 在线交流 学生可以就教学和选课过程的一些问题和教师及管理人员在线交流3.2.5设备动态管理子系统系统让资产管理部门、各院系的设备管理秘书、设备领用人共同参与管理,强化信息的真实有效性,降低管理的难度。 自动强化“设备一单位一保管人一存放地”的信息链的完整性 很多设备在漫长的使用周期内将发生很多信息变更(如保管人、存放地等),如不能有效保证“设备一单位一保管人一存放地”的信息完整,就将产生诸多“有帐无物、有物无帐”的情况。该软件将传统的面向设备的管理重点转移成面向人员的管理,将责任分化到个人。 动态管理,分类周期核查,监控设备使用生命过程该软件自动为每台设备设计了“核查周期”(比如6月),保管人在每个周期内至少确认一次设备信息,逾期没有确认,该保管人不能处理其他业务(如中请新购仪器,设备建帐等)。该项创新措施能够保证所有在用设备的信息及时刷新,动态核查。 完善设备管理部门的综合服务,提高职能部门的服务水平 设备管理部门职能不能只是管理,还应该做好相关服务工作。该软件允许教师在线申报领用、维修、报废等业务,同时提供给教师查询校内设备的窗口,满足教师临时借用设备的需求。具体流程设计如图3.13所示,功能内容见表3.14所示。我管理的设备建账初审个人资产管理建账(入库)申请变更申请建账终审直接建账维护申报资产管理报废申请查询和管理变更审核设备管理子系统统计分析变更管理设备核查变更记录维修处理维护管理查询统计保修期内维修校内调拨校外调拨调拨管理调拨接收调拨记录使用过程管理报废初审报废管理报废终审残值回收报废日志图3.13 设备动态管理子系统设计图表3.14 设备动态管理子系统功能内容资产管理资产建账 设备领用人和采购部门在线提交建账申请,经过两次审核实现资产建账 账目和标签 管理和打印设备资产账目以及条码标签 财务监督 财务部门可以在线确认设备报账项目,防止逃避建账,隐瞒国资 设备核查 系统根据设备类别特点制定核查周期,不断核查设备 使用过程管理 变更管理系统领用人和领用单位在线提交变更请求,及时处理变更事务,如:存放地变更,保管人变更,附件变更 调拨管理 管理设备在校内单位之间和校外调拨事务 维修管理设备领用人在线提交维修请求,供主管部门处理维修业务。同时,系统做出维修日志,并作为报废审批的一个参考 报废管理设备领用人在线提交报废申请,经过本单位审批和资产管理部门审批后,完成报废流程。同时管理设备报废的残值回收业务3.2.6大型仪器共享平台该系统主要为校内外大型精密仪器提供一个共享交流的平台,面向校内师生、校外单位、个人提供仪器预约使用服务,进而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创造共享价值。我们根据这种模式研制出“大型设备共享平台”,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探索构建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体制新模式。该平台将分布在校内外的大型仪器设备进行有效整合,打破空间地域界限、部门界限,开放使用。 用户服务模块用户服务模块主要是为校内外人员提供一个预约使用共享设备的平台,用户服务模块功能内容见表3.15所示。表3.15 大型仪共享用户服务模块功能内容信息服务 用户注册 在线提交个人资料,完成注册,即可了解平台呢设备信息,预约使用仪器信息 用户在线了解平台内大型仪器设备信息,技术参数,专家,技术资讯等。对于感兴趣的设备,用户能够放入收藏夹,以便日后查看 订约信息 用户通过手机短信,email等方式订约平台内的相关信息,如新加设备信息 个人资料 用户管理个人资料和信息等 预约服务 预约服务 用户根据个人需求,结合共享设备的使用安排,提交预约请求,经仪器运行人员确认后即可在规定的时间使用设备 预约管理 用户管理个人在系统内提交设备预约请求和历史预约信息。对每次预约服务做出管理 服务评价 用户对已经完成使用的设备共享服务,可以在线提交服务评价,管理部门借此评估机组人员对完服务水平 用户投诉 用户就设备共享服务、机组人员服务水平向运行竹理部门投诉,投诉内容机组人员不可见。主管部门借此加强管理和监控,以便提高共亨服务水平 基金服务 测试基金申请 校内科研人员,研究生可以通过系统向运行主管部门申请用于使用大型设备的共享基金,实现对大型设备的共享使用大型仪器共享管理模块管理模块主要是管理大型设备共享过程中的相关事务,管理模块功能内容见表3.16所示。表3.16大型仪器共享管理模块功能内容 基本信息管理 大型仪器信息管理 管理所有共享设备的基本信息。如:名称、型号、规格、技术指标等 设备辅助资料维护 根据实际需要,添加设备的辅助信息,主要为一些多媒体资料和相关文档,如:视频录像,图片,技术手册等 运行责任划分 为每台共享设备指定运行管理人员,管理人员负责设备信息维护和运行管理 设备专家管理 系统将校内外的设备使用、维修的专家信息共享,以便用户了解机组成员能力,也方便解决用户的相关技术问题 大型仪器共享运行管理 用户审核 管理员对通过用户界面提交的注册申请进行资料核对和审核,这样避免用户盲目注册,导致用户体系资料可信度下降 经费管理用户通过购买测试费用或者申请获得测试基金,这些经费存在用户在系统的个人电子帐户,每次设备预约使用后由机组人员按照收费标准扣除 运行管理 管理人员处理用户的设备使用预约请求,主动联系用户,确认使用实践和具体安排要求 设备使用记录 管理人员需要严格记录设备的使用日志。作为大型仪器使用绩效的基础数据 共享效益管理 利用系统管理大型仪器的使用记录,评价使用绩效 基金管理 申请审核 管理员对于用户提交的测试基金申请和机组人员提出的维修基金和开发基金申请,在线审核管理,并对审核的结果记录 基金管理 管理员可以按照学期或年度统计各类基金的申请和审核情况。3.2.7实验室智能网站子系统系统可以为各个实验室(甚至所有校内单位)生成一个功能强大的动态网站,共享管理系统的已有数据,形成一个和管理业务有机结合的“网站群”,起到对实验室的管理和宣传作用。这将避免各实验室再投入精力建设和维护网站,节约软硬件的投入和提高实验室宣传水平。子系统的设计图如图3.17所示,具体功能内容见表3.18所示。资源展播资源分类管理选择站点网站切换展播资源管理网站配置网站配置网站内容管理首页模块管理网站栏目设置网站管理子系统首页布局内容管理链接内容管理链接分类管理调查管理留言咨询管理其他功能图3.17 实验室智能网站子系统设计图表3.18 实验室智能网站子系统功能内容 基本功能 栏目管理 动态定义站点各类栏目 信息发布 消息的发布具有非常灵活的排版工具,支持图文混排,文表混排、超级连接、word文件自动转换等功能,任何会使用word的用户都能够编辑出想要的任何美观的新闻格式,让消息发布系统不再单调 资源展播 上传媒体资源,在线展播。如课件、讲课录像等 链接管理 管理站点内外各种资源的整合显示,相互调用 调查交互 提供在线调查模块,用于收集访问者意见 特色功能 共享数据 网站可以将管理系统的各类已有信息(如教学资源、师资、课程、课件等信息)动态显示到网站,这些信息对于实验室评估和申报示范中心具有重要作用。利用这种模式,减少了实验室管理员维护和建设网站的工作,提高了效率 多站共管 结合系统的权限体系,可以同时通过一个界面管理多个网站 资源共享 所有网站共享一套服务器的软硬件资源,节约投资,减少维护 配置和管理 模块管理 配置站点的各类模块,决定对外展示的信息和提供的服务类别 授权管理 管理本单位人员对网站的管理权限,可以将不同栏目的信息发布权限分配多个人 布局管理 系统提供丰富的页面板式模板,可以配置每个网站的页面板式,美术样式等配置和管理 站点管理 定义校内哪些单位可以拥有系统的网站系统,生成动态网站3.2.8实验室评估和预警实验室评估主要是根据制定的评估标准来考核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预警功能主要为实验室管理部门提供动态管理预警。具体功能内容见表3.19所示。表3.19 实验室评估和预警子系统功能内容评估管理 评估指标体系 根据各类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要求,制定多种评估指标体系。体系包括完备的观测点和权重管理 实验室自评 在统一的评估安排管理下,各个实验室和二级单位根据评估指标逐一自行评估,并提交评估结果 专家评估 评估专家在审阅各单位自评意见后,根据评估指标要求,对各单位进行最终的评估,并保存评估意见 评估结果管理 记录和管理历年来各类评估的结果,以备查阅 管理预警 制定预警策略 根据本校实验室管理实际,制定适合自身的过程管理预警策略,来监控各个实验室的教学和管理过程。 及时预警 系统随时提供基于预警策略的预警报告,提醒管理人员注意。3.3系统数据流程定义3.3.1数据上报流程定义为了了解全国高校实验室状况,做好实验室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教育部每年都要求全国所有高校报送实验室各项数据。数据包括各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实验课程和项目、专任实验人员、实验室基本情况、实验室经费情况等等。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放在了组织学校各个单位的填报工作。该项组织工作费时费力,并且填报的数据格式五花八门,报送数据要顺利通过“中国教育统计网”的“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检测系统”检测更是难上加难。在本系统中我们设计一个数据上报模块,可定制地自动采集各系统模块的基础数据,并自动生成教育部检测系统中规定格式的数据表,大大减少了人为的格式调整时间。在上报数据的同时,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其流程定义如图3.20所示:图3.20 年度数据上报原理和流程3.3.2实践教学流程定义这部分功能模块其流程按照实践教学课程、项目设置;教学计划及安排;教学任务生成;排课或选课;成绩管理;评教管理的顺序建立。首先添加实验课程和项目基本信息:如学时、学分、类别等;然后对实验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包括实验性质、学分、开放周数、所开专业等信息;对该课程准备开放的实验项目进行开放时间、实验地点、人数上下限等参数设置,最后由学生进入实验选课界面选择该课程下的实验项目。其流程定义如图3.21所示:课程/项目检查教学基本数据人员/用房教学内容设置根据计划生成设置教学计划生成教学任务同步教务数据教师代选确定运行方式智能排课开放选课人工排课项目开放设置设置可用资源设定分组安排学生实验选课生成分组安排合理性运算选课管理生成排课结果打印课表上课成绩管理成绩录入成绩汇总图3.21计划内实践教学总体流程示意图3.3.3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流程定义大型仪器共享首先是要求设备信息的完整,之后才是共享。该平台的设计正是围绕以上两点来考虑。首先是通过录入、导入方式建立完善的设备资料数据库,其次是管理员对设备进行维护、审核、处理等一系列业务,保证其可用性,最后是普通用户的搜索、预约等功能实现。其流程设计如图3.22所示:图3.22 大型仪器共享业务的主要流程3.4相关服务和维护功能这部分主要介绍系统的用户信息服务工具和系统维护管理工具。具体功能内容说明见表3.23所示。表3.23 其他服务和维护功能模块功能内容 个人信息服务 工作日志 系统提供工作日志的校历,用于教师记录在实验室工作中的事务 实验课表 提供个人课表,方便教师及时查询实验课程安排情况。 站内邮件 系统提供站内邮件,供相互交流和文件传送 通知服务 系统提供手机短信事务通知和站内消息两种通知方式 资料管理 供用户修改个人信息、密码、查阅个人使用日志等 数据报表工具 公共数据查询 查询校内一些公用信息,如单位、专业、课表、教师、学生、设备、用房等 常用报表 系统提供大量日常管理和实验室工作常用报表,方便用户从系统获取数据 上报数据 按照教育部规定格式,生成七个基报表(SJ1-7)和两个综合表(SZ1, SZ2),并为生成的TXT文件提供数据监测工具 高级查询 系统提供众多自定义查询工具,用户可以根据各自需要,自定义各类报表和查询,并将结果导出到多种文件(html,excel,doc,pdf, txt) 系统设置 授权和安全根据岗位职能,基于角色模式管理用户权限,维护系统信息安全 配置系统 用户单位管理员根据本校实际管理需要,配置系统数据字典和业务流程,让软件更好的满足本校实际 升级备份 系统自动升级,定期获取最新版本软件,同时基于web备份系统数据第四章 系统实现系统实现是系统开发工作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是将系统设计的成果转换为可实际运行的系统的过程。系统实现的主要工作包括:系统平台的建立、数据库的建立、应用程序设计与编码、程序测试与系统调试等,其对后期系统的试运行、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1系统实现4.1.1遍历算法遍历查询映射的权限分配算法,获取遍历用户的角色,获得所有的内容权限处理器列表;如果是调用查询方法,即method.getName()的前三位为get,则首先执行DAO的方法,返回collection数据,然后遍历该数据,通过调用内容权限处理器的execute(E)方法,获得处理结果,如果为false,则调用collection.remove()操作移除该项,否则继续;如果是调用其它方法,则首先调用内容权限处理器的execute(E)方法,获得处理结果,如果为true,则执行DAO的方法,否则抛出无权异常。用户权限判断的方法实现代码:public static Boolean popedom(User user, String code) throws PopedomExceptionList roleList=user.getRoleList();/boolean result=false;for( Role r:roleLisr)List codeList=r.getPopedomCodeList();if (codeList.contains(code)return true;return false;4.1.2构建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数据特征的抽象,是数据库管理的教学形式框架。数据模型所描述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 数据结构:数据模型中的数据结构主要描述数据的类型、内容、性质以及数据间的联系等。数据结构是数据模型的基础,数据操作和约束都建立在数据结构上。不同的数据结构具有不同的操作和约束。 数据操作:数据模型中数据操作主要描述在相应的数据结构上的操作类型和操作方式。 数据约束:数据模型中的数据约束主要描述数据结构内数据间的语法、词义联系、他们之间的制约和依存关系,以及数据动态变化的规则,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和相容。本系统中数据模型的构建是系统建立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们对数据模型中主要的用户表、用户与角色对应关系、功能权限、内容权限、角色表进行定义。/*=*/*Table: “user” */*=*/create table “user”( “userId” INTEGER not null, “username” varchar2(20), “password” VARCHAR2(32), constraint PK_ USER primary key (“userId”);comment on table “user” is用户表;/*=*/*Table: “uesrRole” */*=*/create table “uesrRole”( “userId” INTEGER,“roleId” INTEGER);comment on table “uesrRole” is用户与角色对应关系;/*=*/*Table: “userPopedom” */*=*/ create table “userPopedom”( “popedomId” INTEGER not null, “popedomName” VARCHAR2(50), “popedomType” SMALLINT, “note” GLOB, constraint PK_ USERPOPEDOM primary key (“popedomId”) ); comment on table “userPopedom” is功能权限;/*=*/*Table: “userPrivilege” */*=*/create table “userPrivilege”( “privilegeId” INTEGER not null, “privilegeName” VARCHAR2(50), “privilegeCode” VARCHAR2(20), “privilegeType” SMALLINT, constraint PK_ USERPRIVILEGE primary key (“privilegeId”);comment on table “userPrivilege” is内容权限;/*=*/*Table: “role” */*=*/create table “role”( “roleId” INTEGER not null, “roleName” VARCHAR2(50), “roleType” SMALLINT, constraint PK_ ROLE primary key (“roleId”);comment on table “role” is角色表;/*=*/*Table: “rolePopedom” */*=*/ create table “rolePopedom”( “roleId” INTEGER, “popedomId” INTEGER );/*=*/*Table: “rolePrivilege” */*=*/ create table “rolePrivilege”( “privilegeId” INTEGER, “roleId” INTEGER);alter table “uesrRole”add constraint “FK_ roleUserId” foreign key (“userId”)references “user” (“userId”);alter table “uesrRole” add constraint “FK_userRoleId” foreign key (“roleId”) referenCeS “role” (“nroleId);alter table “rolePopedom” add constraint “FK_popedomRole” foreign key (“roleId”) referenCeS “role” (“nroleId”);alter table “rolePopedom” add constraint “FK_ rolePopedom” foreign key (“popedomId”) references “userPopedom” (“popedomId”);alter table “rolePrivilege” add constraint “FK_rolePrivilege” foreign key (“privilegeId”) references “userPrivilege” (“privilegeId”);alter table “rolePrivilege” add constraint “FK_privilegeRole” foreign key (“roleId”)referenCeS “role” (“nroleId”);4.1.3权限判断的流程设计和实现完善的权限设计应该具有充分的可扩展性,系统增加了新的其它功能不应该对整个权限管理体系带来较大的变化,其重点为合理的数据库设计,以及规范的应用程序接口。用户的每个请求都需要进行权限判定,具体如图4.1所示。用户的请求首先经过权限系统的比对判断后才交给业务逻辑处理。功能权限判定用户请求Popedom.popedom(User,Btring)业务逻辑内容权限代理代理模式实现PrivilegelnvocationHandler.invok根据用户的内容权限预先处理更新操作,或者是对DAO层返回的数据进行过滤数据服务DAO图4.1 系统权限判断流程图4.1.4系统界面实现系统界面,是人机对话、人机交互的感官媒介,方便、美观、实用、合理的系统界面设计是系统实现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本系统坚持图形用户界面(GUI)设计原则,界面直观、对用户透明:用户接触软件后对界面上对应的功能一目了然、不需要多少培训就可以方便使用本应用系统。并保持界面的一致性。包括使用标准的控件,使用相同的信息表现方法,如在字体、标签风格、颜色、术语、显示错误信息等。通过设计,根据不同模块的功能、系统使用人员的浏览习惯、操作的便捷性等因素,分别实现了八个子系统的web界面。主要界面如图4.2,图4.3所示:图4.2 子系统模块界面图4.3 实践教学管理界面4.2系统的技术安全4.2.1 Web服务器安全对于web服务器最容易受到来自网络攻击,所以它的安全至关重要。但是Linux提供有较为优秀的系统安全解决方案(注:由于服务器的安全超出了本文讨论的范围,故本文不做详细讨论),系统管理员需注意如下相关设置: Apache和tomcat的配置,特别是文件安全配置; 禁用系统不需要的服务模块和关闭不需要的所有服务; Web服务器对项目文件读写权限控制; 分析日志文件,审核系统可疑的访问和请求; 不定期的升级linux系统,保证系统安全。4.2.2数据库安全数据库是系统的核心部件,大量的商业逻辑和数据资料都保存在数据库中,如果出现资料丢失和损坏,而又没有可恢复的备份,将面临灾难性的后果。保障数据库服务器安全是该系统安全的核心任务,管理员需要注意如下事宜: 定期修改数据库密码,检查安全策略; 检查数据库日志,审查可疑的连接; 检查数据库的健康状况,合理分配磁盘,内存资源; 做好数据库配置文件和数据的备份; 利用防火墙限制数据库的连接范围;4.3系统的管理安全再优秀的技术产品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安全隐患,除了更好的用技术手段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外,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系统的运行涉及到一些非技术的因素,就需要用具有约束力的管理制度来或者行政手段来保障。比如: 就学生恶意的使用系统的行为加以处罚; 用行政的手段来约束管理员的责任,保证不发生泄漏密码的事件; 用工作纪律规定管理员定期备份数据; 加强安全检查和管理,保障服务器机房安全。这些作为管理安全的重要内容,是系统运行管理的必要手段。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5.1论文工作的总结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是高等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也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保障条件。通过认真分析目前国内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现状,特别是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发现目前的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存在较大的不足,不能满足当前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需求。于是,我提出了自己的管理工具建设方案: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是在网络条件下,利用基于web的软件平台,为实验室管理和实践教学管理的相关业务提供全面的支持。系统将这一领域的主要工作集成在一个数据平台中,最大程度的利用数据共享带来的方便,深度挖掘数据潜力为管理和运行提供支持。系统利用基于RBAC的权限管理系统来合理控制各种业务,保证系统内相关人员正确使用系统的数据资源以及处理岗位责任范围内的事务,同时在系统中实现了工作流处理引擎的思想,利用工作流处理平台为系统内涉及到多部门多岗位协助办公的相关业务提供支持,加大网上协作办公的能力,降低人员工作负担。本文是对这一项目的详细论述,对系统分析、设计、规划、开发以及运行和管理全程都有详细的阐述,归结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 高度集成的多功能、多业务的综合管理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工作,特别是在复杂数据环境下的整合、集成业务等。 基于RBAC的权限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工作流处理平台的实现和动态设计工作处理流程。 开放的B/S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特别是安全管理工作。5.2下一步的工作规划通过对目前版本的软件系统的认真分析测评,我认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应该集中在以下方面: 优化软件以提高系统稳定性和运行效率性能,减少运行故障出现的几率,提供高效稳定的服务。 加强软件的人性化设计,简化操作步骤,提高用户工作效率,改善用户体验。 进一步提供智能化的工具,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管理工具和决策辅助工具。 加强用户间的合作沟通,进一步完善和扩展软件功能。5.3对高等学校信息管理工作的一些设想通过这次工作对我个人能力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提高了自己设计大型技术项目的能力,特别是系统的需求分析、架构设计、规划数据结构、设计功能流程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同时对数据库管理、服务器维护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学会了如何用技术手段应对突发的实际需求的变化。并且是我了解到,及时了解业界最新的项目设计理念,熟悉最前沿的架构体系思想,掌握最新的技术发展动向,是保持创新能力和持续工作能力的一个要素。通过这次工作经历,作者还锻炼了自己与人相处的能力,学会了如何融入一个工作系统中去,而不是单纯的考虑技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和主管部门、实验教学中心、教师、学生等接触,了解他们的需求,听取他们的意见,学会与人沟通,协调关系。这些都为将来在新的岗位上的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国内高校拥有非常良好的网络环境和充足的硬件资源,同时有一大批优秀的软件研发人才,而且众多高校已经建立了很多的业务系统来管理各个领域的事务,但是普遍存在各个业务系统信息共享程度不高、信息不对称、缺少过程管理的问题。我认为,国内高校的信息化之路的下一个重点在于建立全校性的数据平台和数据仓库,动态的管理全校各个领域的业务系统和数据资源,做到整合数据、共享信息、减低各个系统的信息共享壁垒。当然,这些设想的实现,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信息技术将给高校的教学和管理带来新的发展动力。致 谢本文的选题到最后定稿自始至终都是在桑国明导师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下进行的,在我的学业和论文的研究工作中无不倾注着导师辛勤的汗水和心血。导师的严谨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无私的奉献精神使我深受的启迪。从尊敬的导师身上,我不仅学到了扎实、宽广的专业知识,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在此我要向我的导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学院的其它教授和老师也给予了我很多的关心和帮助,使我在学习中能参与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并顺利完成本论文,我也在此向他们表示真诚的谢意!同时,我还要向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领导、老师、同学和朋友表示由衷的谢意!衷心地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评审的各位专家、教授!参 考 文 献1 滕利荣,孟庆繁,等.高校教学实验室管理.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1.2 金逢锡.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探讨.东疆学刊,2000,4.3 曾锐,徐朝军.开放实验室管理念及实现.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3.4 李云,黄家瑜.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10.5 刘德文.实验室管理.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6 屈泳.混合架构的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科技广场,2007,3.7 施昌彦,虞惠霞.实验室质量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5.8 车冠春.浅谈实验室设备维修管理.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1.9 毕立祥,杜守旭.加强仪器设备管理,提高设备使用效益.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5.10 李培天.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1.11 王樱,裴斐,金秋.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的开发.信息技术,2006,7.12 段爱玲,张惠档,张雪萍.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0,2.13 张袅悍.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2001,4.14 张瑞琼.高校综合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研究.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15 刘蕙,陈志刚,吴决。基于WEB的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电脑与信息技术,2000,5.16 赵庆双,闻星火,梁国华.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6.17 Cay S.Horstmann Gray Cornell.Core Java 2. Volume II-Advanced Features,人民邮电出版社.18 Mohammed J.Kabir.RedHat Linux服务器使用指南.电了工业出版社.19 Mohammed J.Kabir.Apache服务器实用大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 李蔚泽.Linux与Windows整合:跨平台操作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21 计磊,李里等.精通J2EE-Eclipse.Struts. Hibernate. Spring整合应用案例.人民邮电出版社.22 Abraham SibersFig.z,Henry F.Korth.Database System Concepts.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23 Judith S.Bowman,Sandra L.Emerson.SQL实用参考书手册.Pearson Educaion Inc.24 Price,J.Oracle Database lOg SQL开发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25 罗晓沛.数据库技术.高级.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8.26 张俊玲,王秀英.数据库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27 王珊.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28 郭力平.数据库技术与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29 Donald E.Knuth.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Pearson Educaion Inc.30 James Turner.Kevin Bedell.Struts Kick Start.电子工业出版社.31 Ferraiolo D, Kuhn R. Role- Based access control.Proceedings of the 15th National Computer Security Conference. Baltimore, MD, 1992:554-563.32 Osborn S, Sandhu R, Munawer Q. Configuring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to enforce mandatory and discretionary access control policies.ACM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and System Security, 2000,(3).33 陈敏,刘晓强.扩展RBAC的CRM动态用户访问控制模型与实现.计算机应用.2007,10.34 于可新,齐漩,施海虎,柳军飞. MINI工作流管理系统引擎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5,5.35 王道芳.基于UML的工作流引擎建模.软件世界,2007,(10).36 李红臣,史美林.工作流模型及其形式化描述.计算机学报,2003,(11). 37 贾军.基于Web服务的动态工作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规范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5年03月目 录一. 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目的1二. 指导教师选聘及对指导教师的要求1三. 毕业实习分组及实施计划3四. 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3五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控制4六、毕业论文的结构与格式7七、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10八、毕业设计的归档工作10九、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12附件1:任务书的填写格式14附件2:开题报告的填写格式18附件3:文献综述格式22附件4:实习报告封面格式27附件5:实习鉴定表格式28附件6:实习成绩评定表格式29附件7:毕业论文格式的基本要求30附件8:毕业设计袋封面填写格式39附件9:毕业论文验收表40附件10:毕业设计(论文)评论标准41附件11:毕业设计资料电子文档目录结构4613根据学院有关学生实习的规定和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作如下具体安排:一. 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目的1、 毕业实习的主要目的:(1) 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一些实际软硬件应用问题,达到实践锻炼的目的。(2) 总结升华理论知识的目的,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实际工作岗位。(3) 为毕业论文(设计)获取素材。2、 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目的:(1) 全面检验学生四年所学得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状况,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并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 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弥补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优化毕业生知识结构,提高毕业生的适应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术,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原则,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理论和时间问题研究的能力。(4) 通过论文撰写,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二. 指导教师选聘及对指导教师的要求1、 指导教师选聘(1) 指导教师应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硕士学位,并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相关专业人员。(2) 指导教师的聘任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根据工作需要提出初步名单,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审核,予以聘任。(3) 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讲师或具有硕士学位的指导教师一般不超过6人,高级职称(教授、副教授、高工)的指导人数不超过8人。(4) 指导教师责任1).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各项工作。2). 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中的以下事项负责: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选题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论文(设计)结构与撰写格式的规范性;督促学生保质、保量,按时圆满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5) 指导教师指导工作基本要求1). 提出参考选题;2). 针对学生的选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并提出明确的撰写要求和进度计划;3). 介绍有关参考文献,指导学生搜集和查阅必要的资料;4). 下发毕业设计任务书,认真指导和检查学生填写开题报告等相关内容,并在签名处签名;5). 指导学生拟写毕业论文提纲,定期检查学生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做好每个阶段的工作记录;6).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认真指导学生提交论文初稿、2稿、3稿等,并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圆满完成最终定稿;7). 根据评分标准,结合学生平时的表现,评定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指导教师评语字数不少于200字,其中包括工作态度、选题意义,理论水平、应用价值等;8). 确认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否可以递交答辩,并签署意见;9). 协助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归档工作。10). 撰写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总结,包括所指导学生的选题分析、质量分析、计划执行情况等。三. 毕业实习分组及实施计划(1) 毕业实习分组毕业实习主要采取集中与分组相结合,以收集毕业论文资料为主,主要采取由各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所选论文(设计)题目,联系,分派学生到相关单位进行实习,收集资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可以在此基础上做统一安排。(2) 毕业实习时间根据教学计划,学生在第四学年第2学期的第1周到第4周进行毕业实习,共4周。(3) 实习要求1). 实习期间,学生必须自觉遵守学院和实习单位的一切规章制度;2). 并认真服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尊敬教师;3). 经常与指导教师沟通,全面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所规定的各项任务;4). 校外实习的同学,特别注意安全问题;5). 按规定的时间和格式等要求,在第四周结束后完成并前提交实习成果,主要包括:实习日志、毕业实习报告(不低于2000字,格式参见附件4)、实习单位鉴定表(格式参见附件5);6). 实习报告的内容实习报告的内容必须包括:实习时间、实习地点、实习目的、实习单位介绍、实习内容介绍、实习心得体会等,根据具体实习情况可以添加其它一些内容。7).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填写实习成绩评定表,格式参见附件6;四. 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1) 题目来源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主要来源是:1). 教师和学生到企业调研,了解和收集毕业论文(设计)的课题;2). 教师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结合当今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研究重点、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方向以及一些横向联系的单位的具体需求拟订论文(设计)题目;3). 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研究方向自行确定,并经指导教师同意的题目。(2) 题目主要类型和范围根据大学及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关于“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要求,每个教师拟订一定数量的题目,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讨论,确定最终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类型和范围。题目应保证符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究方向、培养目标,大小适宜,并具有新颖性(注意出题不要与其他老师重复,且不能和以前毕业设计题目重复)。(3) 学生选题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于第七学期15周以前下发给学生,并在计算机学院毕业设计网站上公布,组织学生选题,采取学生自选与系里指定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每一个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并配备指导教师。具体题目及学生、指导教师配备情况、学生的选题情况等在学生完成选题工作后,于第七学期18周以前按大学实践教学科的要求上报。每一阶段的工作都要在计算机学院毕业设计网站上公布。(4) 指导教师填写好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及时下达给学生。五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控制1. 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控制阶段工作要点时间进度(周)备 注第七学期第八学期141516171819202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指导教师资格认定1.讲师及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学位2.在专业领域内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汇总毕业设计题目1.教师结合教学科研推荐题目;2.学生自拟题目3.系统一汇总题目,审查后公布。确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讲师或具有硕士学位指导人数不超过6人;高职称不超过8人教师与学生商量确定论文题目1.符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向;2.大小适宜,具有新颖性,实践性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1.教师下达任务书;2.正式任务书的格式参见附件1毕业实习,收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英文文献翻译学生参与生产实习,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完成实习报告,撰写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并进行英文资料的翻译深入分析系统的业务功能和流程,确定业务模型给出初步设计方案对课题进行深入分析,确定业务模型,完成系统的需求分析,并提交需求分析说明书及初步的设计方案;拟订论文大纲阶段工作要点时间进度(周)备 注第七学期第八学期141516171819202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完成系统的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 准备论文1稿划分模块和数据库设计;完成论文初稿1;指导教师根据论文初稿1,提出修改意见各模块程序编写、整个系统调试, 准备论文2稿进入系统实施阶段,开始进行软件和硬件的设计;学生根据论文修改意见修改论文;提交论文2稿;指导教师提出修改意见系统调试,毕业论文3稿 系统进入调试阶段;学生根据论文修改意见修改论文;提交论文3稿提交可运行软件,论文定稿、准备答辩完成所设计的软硬件系统,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最终定稿,提交全部文档准备答辩注释:(1). 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应结合选题内容,在调研、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写一篇文献综述,字数不少于2000字。格式参见附件3。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最好是期刊文章),至少含英文文献3篇;(2).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英应完成一篇文献翻译,文献内容必须和毕业设计内容相关且应独立完成,文献原文不少于1万英文印刷字符,译文稿撰写在统一的稿纸上,同时上交原文。教师应留下评阅意见,签注日期最好在毕业实习收集资料结束时。(3). 学生毕业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达到实践锻炼,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实际工作岗位,同时也为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收集资料。实习结束后,学生应提交不低于2000字的实习总结报告1份(格式参见附件4)、实习日志1本(记录整个毕业实习过程及其每天的心得体会,用32开软抄本记载)、实习单位鉴定表(格式参见附件5),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情况填写实习成绩评定表(格式参见附件6),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提出学生实习的建议成绩。(4). 有下列情形之一,取消正式答辩资格: 1). 论文撰写过程中,学生如果未完成阶段工作,经指导教师催促、教育仍不改正者; 2). 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程序编制或不能完成论文定稿者; 3). 毕业设计达不到规定要求,或软件无法演示(特殊原因除外);4). 不能在规定时间提交论文正确及全套材料者; 5). 凡在毕业论文中出现未经注释援引、窃取、抄袭他人作品的情况,一律视为“剽窃”,论文中“剽窃”内容超过2页者。六、毕业论文的结构与格式1 纸张与页面设置:学院有统一规定,B5纸单面打印。2 毕业论文的组成部分:毕业设计论文是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总结,写作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封面;(2)摘要(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3)目录;(4)前言;(5)正文;(6)结论;(7)致谢;(8)参考文献与附录等。3 基本结构: 论文结构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标题。题目要确切、恰当、鲜明、简短,文字要简练、准确、有概括性。既能概括整篇论文的中心内容,又能引人注目。通过标题概括说明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标题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以加副标题,主标题写得简明,将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摘要。摘要是论文的高度概括,是全文的缩影,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应能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精华。中英文摘要以300500字为宜,一般应概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为何从事这项研究(即研究工作的缘由、问题的重要性);完成了哪些工作(研究的内容与过程);获取了哪些重要成果(含结论性意见);成果的意义。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要相对应;撰写摘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语言使用要精炼、概括;(2) 陈述要客观,不加主观评价;(3) 摘要的重点是成果和结论;(4) 设计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 目录。目录应列出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大小标题,分别层次,逐项标注页码。一般按三级标题编写,即1、1.1、1.1.1、.等,要求标题层次清晰。 关键词。一般3至5个。 前言(或序言、引言)。前言是论文的开头,前言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写这篇论文的背景介绍;对本论文研究主题范围内已有文献的评述;说明本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目的、范围及解决的主要问题,所采用的研究手段、方式、方法。 正文。正文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论述。它是全文的主体,其内容包括:问题的背景和提出,毕业设计工作的基本前提和条件;相关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基础;系统分析;设计方案的拟定;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系统实现;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结果的讨论等。不同类型的毕业设计论文,可根据实际情况取舍内容。 结论。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总结,还应包括所得结论与前人结论的比较和本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建议。结论集中反映毕业设计的工作成果,表达对所研究课题的见解,是全文的精髓,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撰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结论要简洁、明确,措辞应严谨;(2) 结论应反映工作主要成果。 致谢。致谢应以简短的文字对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给予帮助的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引用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一般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应列入引用的主要中外文文献。应包括参考的文献和资料的名称、作者名和出版社以及时间等。 附件。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又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或有主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例如数据、表格、编写的算法、数据字典、主要程序和其他需要说明的资料以附件的形式放置在正文之后。4 论文格式具体格式参见附件7:毕业论文格式的基本要求。七、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1 毕业实习(1). 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是实习纪律及表现、实习周记、实习报告、实习单位鉴定。(2). 毕业实习成绩由各指导老师填写评分表(评分表见附件6),提出每名学生的实习成绩。(3). 最终实习成绩由计算机学院综合评定。(4). 最终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 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遵照大学关于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的精神,具体按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执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见附件10。八、毕业设计的归档工作学生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