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产业发展》PPT课件.ppt_第1页
《对虾产业发展》PPT课件.ppt_第2页
《对虾产业发展》PPT课件.ppt_第3页
《对虾产业发展》PPT课件.ppt_第4页
《对虾产业发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农业大学 苏 利 我国对虾产业发展概况 写在前面的话 对虾是水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项产业, 是目前全球主要的贸易水产品,是发展中 国家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 对虾居全球水产 贸易额的首位。 注:Shrimps( 虾类)= 对虾 对虾养殖业已经成为发展迅速、最具活力的一个 产业。 从水产养殖、捕捞渔业,到收获后加工及虾品贸 易的虾类产业供应链,提供重要的生计机遇和收 入。 亚洲和太平洋区域出产了全球对虾的88%,五大 生产国(中国、印尼、越南、泰国和印度)占 81%。 近年来全球范围的虾病肆虐、台风频袭,各对虾产区 产量骤降,对虾养殖业屡受重创。2014 309万吨,2015 年预计281万吨(下滑9%) 一、对虾产业的主要特征 单品种(与其他水产品占比) 范围广(国内外) 产业化(产、供、加、销;内外贸) 亲虾 孵卵场 & 育苗场 加工处理 出口商 养成池塘 (养殖) 政府: 农业部 环境保护部 环境 商务部 国际贸易谈判 解决贸易障碍问题 贸易保护问题 规章 工业和信息化部 行业标准 证书 食品学会 财政部 外交部 向邻国提供普惠制 卫生部 医疗/化学防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土资源部 土地问题 配套产业: 饲料 渔药 设备 物资 制冰 冷库 包装 水产品拍卖市场/经纪 物流 - 运输 航运 学会,协会 研发 国际货运买家 进口商 交易商 餐厅 仅从中国看对虾产业 两年一次的盛会 国内其他单品种未曾有过的 二、我国对虾生产情况 中国是对虾生产、加工、对外贸易大国, 对虾产业的发展对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 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1 我国水产品出口额占农产品出口额百分比 106/405亿美元 位居大宗农产品首位 图2 出口水产品品种占国内资源出口额比例 对虾位居水产品出口额首位 图3 对虾养殖水域产量占比 117.9万吨 70.99 图4 海水养殖对虾品种及产量(万吨) 图5 淡水虾类养殖品种及产量 1、养殖区域 国内的对虾养殖主要以凡纳滨对虾养 殖为主,主要分布如下:广东35、广西 13、浙江8、江苏7、福建7、海 南6、华北总体13、其他11。 2、养殖产量 国内对虾养殖产量与世界的养殖产量变化一致, 从2000年到2011年逐渐飙升,从30多万吨升到 150多万吨;2012和2013年由于早期死亡综合 征EMS的爆发,产量有所下滑。 2013年,中国养殖对虾产量下降幅度较大,由2012年的153万吨 降到133万吨。而且,无论是海水养殖还是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 都是处于下跌状态,下降幅度大概在13%。随着对虾养殖模式的改 进及病害的防控,2014年对虾养殖产量约150万吨。 从总体上看,南方的养殖情况不太乐观, 但东部的产量、效益都非常好,如江苏、 福建、辽宁、河北等成功率都比较高,其 他省份则大都是持平状态。2014 总体来看,2014年全国南美白对虾养殖成功率不高,其 中头造虾成功率好些,南方的晚造虾成功率非常低。 三、2014年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几个特点 1、对虾价格高企,但盈利两极分化 2014年,对虾价格高企,养殖户养殖盈利 加大。但由于管理、技术、病害、气候的不同, 养殖户的盈利二极分化。 2、虾苗品质多样 一代苗品种多样,品质、价格等参差不齐, 抗病性状、生长性能逐渐减退,养殖户难以辨别 ,这往往给养殖户带来风险。 3、病害突显 2014年对虾EMS和白便突显,难以防 控,成为对虾养殖最为突出的风险因素, 给对虾养殖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4、气候环境因素 2014年的气候给对虾养殖造成了不少 的损失,尤其是华南遭受2次严重的台风 洗礼,给华南地区下半年的对虾养殖造成 重创。 四、苗种问题 1、目前苗种来源 1.1、凡纳滨对虾优质种源稀缺 引进SPF:SIS、OI、科纳湾、正大等 台湾:886 国内:科海1号、海兴农等选育或引进 SPF重新商业化命名;土苗:占大多数 2.2、黄海所对中国明对虾选育 李健等:黄海1号、3号 孔杰等:黄海2号 选育方向:生长速度、抗病、抗逆(耐氨氮) 2、症结所在 2.1、种苗培育核心技术受制于发达国家 中国对虾产业虽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 但中国目前并未掌握培育优质虾苗的核心 技术,中国的对虾种苗依旧大量依赖进口。 2.2、产生的原因 对凡纳滨对虾的种苗培育技术落后,仍 然要从美国及其海外基地等进口,在价 格方面没有话语权,使幼体生产企业引 进成本增加,更导致绝大多数小场望而 却步。据了解,SIS亲虾自2007年在中国大陆大规 模销售以来,每年都有5-10美元/尾的涨价 幅度。2007年SIS亲虾是10多美元/尾,而 2012年年底价格则是55美元/尾。 、中国大规模的对虾企业相对较少,科研 与创新能力不足。中国的大多数对虾企 业的发展方式都比较粗犷,缺少科研技 术人员,虾苗培育主要依赖国家科研机 构的研究,从而使得中国虾苗的培育不 能较好地以市场为导向,不利于新品种 的开发以及核心技术的掌握。 、对虾进化程度低 抗病对虾选育的基础是对虾具备抗病(细菌 或病毒)的遗传基础,并且具备一定的遗传 变异和遗传力。 美国的海洋研究所美国的海洋研究所(OI)(OI)在全球养虾产业方面的研在全球养虾产业方面的研 究水平是世界公认的领先和主导者,该所从究水平是世界公认的领先和主导者,该所从 19781978开始进行养殖对虾选种开始进行养殖对虾选种, ,设立了世界上第一设立了世界上第一 个个SPFSPF原种的繁殖中心,一直在对南美白对虾进原种的繁殖中心,一直在对南美白对虾进 行无特定病原虾的生产性选育和培育,培育出的行无特定病原虾的生产性选育和培育,培育出的 无特定病原(无特定病原(SPFSPF)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速度快)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速度快 和抗病能力强等优势,和抗病能力强等优势,OIOI享有南美白对虾抗享有南美白对虾抗TSVTSV 新品系的专利权;新品系的专利权; 美国养殖虾类性状改良系统公司美国养殖虾类性状改良系统公司(SIS)(SIS)也在南美也在南美 白对虾良种选育方面成就斐然,该公司向我国、白对虾良种选育方面成就斐然,该公司向我国、 东南亚及拉美等国家提供亲虾,向美国本土及牙东南亚及拉美等国家提供亲虾,向美国本土及牙 买加、荷兰等国提供虾苗;买加、荷兰等国提供虾苗; 日本也于日本也于19981998年起开始实施生产年起开始实施生产SPFSPF的计划。的计划。 我国从1997年开始着手研究开发中国明对虾新 品种,2002中山大学与恒丰集团等开始承担国 家863计划,进行南美白对虾不携带TSV、 WESSV、IHHNV三种病毒和SPR(抗白斑病毒 )品系选育技术的研发。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国内生产南美白对虾苗 (SPF)F1代4/5以上企业的亲虾来源于国外。 五、机遇 1、消费 国内市场近 200万吨的市场需求,意味着 一个近千亿级的市场规模;对虾行业却是 一个缺乏品牌差异化、缺乏主力产品、缺 乏系统营销的弱质市场。 按每公斤80条对虾计算,我国人均一个星 期才吃“一条虾”,与日本每天人均“两条虾” 相差15倍之多,与国内人均每天食用肉制 品100g相差56倍之多。 2、加工与贸易 最大的对虾加工企业国联水产年销售额不 过12亿左右,其中约10亿是出口美国,国 内销售只有2亿左右,也就是说这家领军 企业占据国内市场的份额不过千分之二。 湛江国联有望成沃尔玛最大对虾供应商 1. 对虾加工生产车间 2. 对虾自动分选线 3.对虾通道式冷冻生产线 4. 包装车间 5. 最先进的药残检测仪器 3、竞争力 面对我国对虾养殖持续增加的生产成本、 劳动力变化等因素,对虾正在逐渐丧失国 际市场竞争力,庞大的内销市场亟待整合 和规范,优质、安全、标准的对虾产品是 对接内销市场的主力。 4、新技术开发与推广 对虾养殖病害依然困扰对虾养殖企业。对 虾健康养殖技术,对虾疾病防控措施以及 优质种植的培育对未来对虾养殖水平的整 体提高意义重大;生态养殖、工厂化养殖 等新模式将成为对虾养殖的新趋势。 六、虾类体质与防御 甲壳动物及其与免疫相关的主要特性 1. 特殊的体表防御屏障 2. 较发达的消化系统 3. 开管式的循环系统 4. 较复杂的内分泌系统 虾类的免疫 虾、蟹类为无脊椎动物,无免疫学阐述的完善 的免疫系统,不能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不形成 抗体。 在遭受外来因素侵袭时自有一套防御体系,人类 对其已有一些研究,但较肤浅。 1、重要防御作用的器官组织 1)甲壳及其防御作用(机械阻挡、损伤修复、 蜕皮及排除作用) 2)鳃、血窦、淋巴器官及其滤过作用 2、免疫细胞及其功能 1)免疫细胞(血淋巴中的血细胞、淋巴细胞) 2)免疫细胞的吞噬杀菌作用 3、体液免疫因子 凝集素、溶血素、溶菌酶、酚氧化酶及酚氧化酶 原激活系统、其他各种酶类、抗菌肽、蛋白酶抑 制剂。 增强虾类免疫的方法 由于虾类无特异性免疫,主要依靠非特异 性的免疫力,因此应保护好防御屏障,改 善其生活环境,提高抗病力。 应用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促进虾类的免疫 水平 ,如免疫增强剂、中药制剂、活性多 糖等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有调节作用, 但这些物质均无特异性,属于免疫刺激引 起的非特异性反应。 其作用大致包括: 可活化血淋巴中的吞噬细胞,提高吞噬细 胞的吞噬能力,促进血淋巴中抗菌、溶菌 物质的产生和增强活力,激活酚氧化酶原 系统产生识别信号及介导吞噬等。 河北农业大学 EMS(early mortality syndrome) 一般译为早期死亡综合症,其实应该译为 早期大量死亡综合症,或者是早期急性死 亡综合症,因为导致对虾早期死亡的因素 很多,它并不能描述EMS典型的症状。 EMS是急性,通常表现为放苗7-30天,死 亡速度非常快,一旦发生,对虾3-5天内 全部死亡,这完全有别于以前发现的病毒 病和细菌病。 EMS 与 AHPNS AHPNS 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Syndrome (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 病原: 罗竹芳教授发现:副溶血性弧菌质体pVA1上编码的PirA 和PirB毒素的基因片段,并证明PirA和PirB毒素是导致 AHPNS的病原。 PirA、PirB的结构和昆虫毒素类似: 注: 罗竹芳教授:台湾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擅长 病毒分子生物学、甲壳类病毒学的研究。此前国 内企业从台湾引进的白斑病的快速检测方法也是 源于罗竹芳教授团队。 lightner:PirA和PirB是在副溶血性弧菌的质体 基因中编码的毒素蛋白。罗竹芳教授2013年9月 开始参与AHPNS的研究工作。此后,组织开展 了特异性基因比对开始的工作以及毒素的后续研 究工作。 花絮: 在2014年先前的第六届中国对虾产业发展论坛上,何建 国教授也发现了苏云金芽孢杆菌可引发对虾AHPNS,昆 虫与对虾都属于节肢动物,极有可能是AHPNS的病原。 也有认为是野田春病毒。 56 左边为苏云金芽孢杆菌Cry insecticidal 毒素的结构,右图为PirA和 PirB的结构。两者在蛋白结构上相似程度很高,但基因相似程度仅 10%。 57 罗竹芳:副溶血性弧菌之杀虫毒素参与诱导 虾类急性肝胰腺坏死症;不同意何建国观点 。 故EMS(早期死亡综合征)则为更广泛的概念 ,AHPNS属于导致EMS中的一种新病害,其主 症状为对虾肝胰腺上皮细胞大量脱落等。 EMS致病因:副溶血弧菌、苏云金芽孢杆菌、 其它细菌、蓝藻毒素、有害水化因子指标上升等 。 58 2006 年收集中国对虾“黄海1 号”保种群以 及海州湾、莱州湾2 个野生群体为基础群 体构建核心育种群,采用群体选育技术以 仔虾期耐氨氮胁迫成活率和收获时对虾 体重为选育指标,经过连续5代选育,培 育出中国对虾“黄海3 号”新品种。 中国明对虾“黄海3号”李健等 2006 年我国虾产品出口市场分布 自2013年以来,我国从对虾净出口国变 为对虾净进口国。 2014年中国的对虾养殖在世界所占比例没 有较大的变化。 对虾养殖面积约24万公顷约占世界对虾养 殖面积的12左右。(养殖面积最大的还 是越南和印尼,两者都有约60多万公顷左 右) 但中国的对虾产量超过120万吨,约占的 世界产量的40左右。 2014年华南老根据地广东、广西和海南凡 纳滨对虾养殖持续受到病害的影响,加上 台风损失严重,急需转换模式,成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