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印刷色彩学 第三章 色彩的混合 第三章 色彩的混合 n色光混合 n色料混合 n加色法与减色法的关系 第一节 色光混合 n光的三原色 n光加色混合 n色光加色法的类型 色光混合色光三原色(三原色的确定) n色光三原色 n据牛顿的散色实验,白光经过一个三棱镜时会形成赤、橙、黄、绿、 青、蓝、紫的色谱带,这说明白光是一种复合光,可以被分解。 1.从物理刺激方面,三种色,蓝、绿、红在光谱中波长范围最宽,最鲜明 ,最突出 2.另一方面,由于色彩的形成与人眼有关,根据解剖学知道人眼的视网膜 上存在3种分别对蓝、绿、红产生感觉的视神经,当上面的3种光线进 入人眼后,视神经受到刺激而感觉到了色,这也就是说,人眼所看到 的颜色都与蓝、绿、红3种光线有关。 3.实验证明,自然界所有的颜色都可以根据蓝、绿、红3种成分的不同比 例来再现。所以在色彩学上,我们把蓝、绿、红称为色光三原色。 n利用这三种波长的光就可合成自然界中的一切色彩,也就是说,物体 的不同色彩只是包括了不同比例的蓝、绿、红三种光的合成。这就是 色光加色法。 色光混合色光三原色 n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光相互混合时, 能够获得另外一种色光的方法,人们 称之为色光加色法。 n当三原色光蓝、绿、红相等量两两进 行混合时,可以分别得到亮度较高的 青(C)、品红(M)、黄(Y),当 蓝、绿、红三者等量相加时便得到了 白色(W),其颜色方程如下:B G=C、 B R=M、GR=Y、BG R=W。 n在上面的各个颜色合成方程中,只要 改变其中任何一种原色光的比例便可 得到自然界中的一切颜色。 n印刷上就是充分利用色光三原色的特 性,利用三种分别只能通过蓝、绿、 红三色光的滤色片以实现对原稿上所 有颜色的分解。 色光混合三原色的波长和色相 n(1)光谱中波段范围 n红:600700nm n绿:500600nm n蓝:400470nm n(2)CIE制定了色光三原色的色 相和波长 n红 R 700nm 系大红色,带有微黄 n绿 G 546.1nm 鲜绿色,不带任何 其他颜色倾向 n蓝 B 435.8nm 略带红色,俗称蓝 紫色 n(3)亮度比例 nR:G:B=1:4.5907:0.0601 光加色混合 1定义:由两种以上的色光混合呈现另一种色光的效应。 2色光加色法的实质 由光源发出的不同色光直接混合时,混合色的光通量等于各组成色的光通量之和 ,满足亮度相加定律,混合后的亮度比混合前的每一色光的亮度还亮,所以 色光相加,能量相加,越加越亮。 3色光混合规律 (1)等量混合 R+G=Y R+B=M G+B=C R+G+B=W +=+= +=+=+ 光加色混合 (2)不等量混合 红与绿可得橙、黄、黄绿 红与蓝可得品红、红紫 蓝与绿可得绿蓝、青、青绿光 (3)互补色:凡两种色光相加,呈现白色光对这两种色光互为补色 R+C=W G+M=W B+Y=W += += += 色光加色法的类型视觉器官外混合 n色光加色的成色现象是各种不同色光在人们视觉器官中同时产 生兴奋而产生的色觉。 n1视觉器官外混合(色光直接混合) n(1)定义:在光源发射光波过程中的直接混合呈色现象,称为 现象,称为“色光直接混合”。 n(2)特点:在进入人眼之前各色光说已经加在一起,所以又称 为“视觉器官以外的色光混合”。 n(3)色光直接混合会引起亮度的增加,混合后色彩的亮度是原 来各色光的亮度之和。 色光加色法的类型视觉器官内的加色混合 n2视觉器官内的加色混合(色光间接混合) n(1)定义:指参加混合的各单色光在人们视觉器官中同时产 生兴奋而产生色觉。 n(2)静态混合 n 定义:处于静态下两种以上并列颜色反射的色光,同时作 用于人眼产生综合色光的过程,由于这种色光混合受空间距离 影响,所以也称为“空间混合”。 n 条件:不同色点的面积要很小色点与色点的距离很近,色 点的面积虽然较大,但观察的距离要远。 n即只有在小视角的情况下才能产生色的空间混合。 色光加色法的类型视觉器官内的加色混合 n(3) 动态混合 n 定义:由两种以上色光迅速交替地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从 而产生综合色觉的过程也称为色的相继混合。 n 原理:以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为基础。 n视觉暂留:当看到物体消失后,它的形状和颜色仍会在视网膜 上保持1/10秒时间的现象 n例:麦克斯韦色盘 动画片。 色光加色法的类型视觉器官内的加色混合 n(4) 静态混合与动态混合比较 n 在视觉器官内进行色光混合的成色现象只能观察到各色块 的平均明度。 n 主要区别:不同色光对于人眼的刺激方式与刺激时间不同 n静态混合是处于静态的色光反射到人眼内,几种色光同时作用 于人的视网膜。而动态混合则是处于运动状态的几种色光先后 并连续刺激人的眼睛,从而使人产生综合色觉。 第二节 色料混合 n色料 n色料三原色 n色料减色法 n色料减色法类型 第二节 色料混合色料 n色料:凡是涂染后能够使物色的物体呈色、有色的物 体改变颜色的物质。 n减色混合:不同色料经混合后吸收的光波增加而体现 颜色的反射光波被减少了,这种混合称为“减色混合” 。 第二节 色料混合色料三原色 n一、色料三原色的确定 na.只有吸收少、透过或反射光谱较宽波长范围的色料 才有希望作基本的原色料而调出多种颜色。 nb.用Y、M、C三种色料两两混合可得R、G、B。 nc.色料混合实验结果:以Y、M、C三种色料为基础, 以任意两色或三色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调配出其他 所有颜色。 nd.自然界中任何其余色料都无法混合出YMC三种颜色 。 第二节 色料混合色料三原色 n二、色料三原色的色相及代号 nA.理想三原色波长 Y-572.5nm M-500.3nm C-482nm 谱外色品红没有自己的主波长,它的波长绝对值是其补色光的 波长,前加“-”表示。 nB.代号 Y为(-B) M为(-G) C为(-R) 黄色料从白光中选择性吸收了蓝色,称为减蓝色(-B),品红色料 从白光中选择性吸收了绿色,称为减绿色(-G),青色料从白光中 选择性吸收了红色,称为减红色(-R)。 C.实际色料三原色油墨 应该反射的色光和该吸收的色光都不能彻底,结果造成色料的颜色 亮度低,饱和度小,色调不纯正,并且不鲜明。 第二节 色料混合色料减色混合 n减色法混合即色料混合,也称第二混合。 n1、色料的混合:是指从复色光中减去(吸收)一种 或几种单色光从而使色光逐渐减弱乃至消失。 n 减色法:从复色光中减去一种或几种单色光呈现 另一种颜色的减色方法。 n2、色料呈色原理:减色法原理 n 各种彩色物体呈色原理同样是减色法原理,两种 以上色料混合调出新颜色也属于减色法原理。 n 第二节 色料混合色料减色混合 n3、色料减色法实质 n 色料的选择性吸收,使得色光能量削弱,由于色 光能量降低,新颜色的明暗程度就会降低而趋于深暗 。 n (色料相加,能量减弱,越加越暗。) n4、色料混合规律 n Y+M=R, Y+M=W-B-G=R n Y+C=G, Y+C=W-B-R=G n M+C=B, M+C=W-G-R=B n Y+M+C=BK 第二节 色料混合色料减色法类型 n1、透明色彩层的叠合 nA. 色料的叠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透明性质的色 彩层重叠在一起呈现新颜色的成色方式。 nB.透明色层包括滤色镜和透明涂料层。 nC.彩色印刷中,不同颜色的油墨层或网点互相重叠形 成丰富的色彩变化。 第二节 色料混合色料减色法类型 n2、色料调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料,用水油等连 接料放在容器中搅拌,得到新的颜色,这种混合方式 称为“色料调和”,简称“调色”。 nA.原色:色料调和中的原色为Y.M.C,称为“一次色 ”。 nB.间色:两种原色料相混合得到的颜色。 n (1)等量混合 n Y+M=R, M+C=B Y+C=G, n (2)不等量混合 n 色相偏向比例大的原色 第二节 色料混合色料减色法类型 nC.复色:三种原色料混合形成的颜色。 n (1)三种原色混合 n a.等量混合,可得黑色或灰色 n b.不等量混合,可得一系列的复色 n C减=Y+M+C n (2)原色和间色混合 可得复色 n (3)间色和间色混合 可得复色 n (4)原色和黑色混合 可得较暗的复色 第二节 色料混合 n在光源不变的情况下,两种或多种色料混合后所产生 新色料,其反射光相当于白光减去各种色料的吸收光 ,反射能力会降低。故与加色法混合相反,混合后的 色料色彩不但色相发生变化,而且明度和纯度都会降 低。所以混合的颜色种类越多,色彩就越暗越浊,最 后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佳木斯市汤原县乡镇卫生院公开招聘医学毕业生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咸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招聘?(2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2030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供需状况与投资机会评估研究报告
- 2025年陕西地矿综合地质大队有限公司招聘(1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2030工业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规范报告
- 2025-2030工业大数据分析平台企业采纳障碍与解决方案报告
- 灭火器原理与维修课件
- 品牌授权使用协议书6篇
- 离婚财产分割申请书
- 学生春游申请书
- DL-T-1878-2018燃煤电厂储煤场盘点导则
- 【顺丰控股财务报表探析探究14000字(论文)】
- 【农村电商发展探究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4500字】
- 地震逃生知识培训
- 《济南市城镇燃气领域重大隐患判定指导手册》
- 人工智能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 资料员之资料员基础知识题库及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 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
- JJG693-2011燃气泄漏检测仪器检定规程
-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实习报告及实习成绩考核鉴定表模板
- 电缆电线技术标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